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肿瘤合成分泌大量胞外蛋白水解酶 ,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 ,是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基础。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系统作为主要的蛋白水解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就uPA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是缺乏跨膜及胞浆部分的单链膜糖蛋白受体,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于细胞表面,在人体内广泛分布。uPAR的空间结构由三个单独折叠的结构域组成,从蛋白N端开始命名为结构域1、2和3。研究表明uPAR不仅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uPAR在肿瘤中所起的作用包括调节细胞表面蛋白裂解活性、参与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粘附与迁移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uPAR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与肿瘤侵袭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合成分泌大量胞外蛋白水解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是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基础.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系统作为主要的蛋白水解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简述uPA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列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实体瘤的侵袭、转移是治疗失败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阐明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 PA)系列因子在肿瘤中的作用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u PA系列包括 u PA及其前体 ( pro- u PA)、u PA受体 ( u PA receptor,u PAR)及 u PA抑制因子( plasmimogen activator inhibitors,PAIs)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是介导肿瘤转移侵袭、转移的主要酶系之一 ,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u PA系…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列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属丝氨酸蛋白水解酶,uPA与其受体(uPAR)、抑制剂(uPAI)所形成的作用系统可激活纤溶酶原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介导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现对uPA作用系统中的主要组分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作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列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属丝氨酸蛋白水解酶,uPA与其受体(uPAR)、抑制剂(uPAI)所形成的作用系统可激活纤溶酶原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介导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现对uPA作用系统中的主要组分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作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系统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引起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机制复杂,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过程,其中肿瘤合成分泌大量的胞外蛋白水解酶,穿透细胞外基质尤为重要,该环节可分为粘附、水解、游走三个步骤,而基质蛋白酶水解作为其中的关键倍受人们的关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系统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uPA系列包括uPA、uPA前体(pro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ro-uPA)、uPA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及uPA抑制因子(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uPAI)等.它们作为主要的蛋白降解酶与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作用系统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作用系统与肿瘤转移魏泓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重庆630038)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可分为尿激酶型(uPA)及组织型(tPA)两种。两者均具有水解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的能力,其不同的是,tPA与纤维蛋白有高...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靶点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肺癌侵袭与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抑制肺癌转移的靶点治疗.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部分,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各成分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关于靶点治疗的探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18例)及食管癌组织(68例)中uPA、VEGF的表达,检测CD。用以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根据MVD均值分为高、低MVD组,分析食管癌uPA、VEGF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uPA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5/18)和70.6%(4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P〈0.05);VEGF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4/18)和63.2%(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5)。食管癌组织中uPA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X^2=9.72,P〈0.05)。MVD平均为42.38±11.62,高MVD组uPA、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MVD组(X^2值分别为6.13和10.12,均P〈0.05)。uPA、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uPA、VEGF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发生、生长和浸润与转移的重要条件,近些年在研究方面进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就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浸润转移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抑制剂表达与人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 u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 ( u PAR)和纤溶酶原抑制剂 1( PAI- 1)的表达与人大肠癌细胞系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方法测定 3个人大肠癌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 u PA、u PAR和 PAI- 1含量 ;用免疫组化 ABC方法检测 u PA、u PAR和 PAI- 1在细胞中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大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 在培养上清液中具有高转移能力的 HT- 2 9d细胞的 u PA、u PAR及 PAI- 1含量明显高于低转移的 HT- 2 9和不转移的 Wi Dr细胞 ,而 HT- 2 9细胞的 u PA、u PAR及 PAI- 1含量则高于 Wi Dr细胞。免疫组化显示 u PA和 PAI- 1在 HT- 2 9d细胞中的表达高于 HT- 2 9和 Wi Dr细胞。结论 u PA、u PAR和 PAI-1的表达与大肠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过度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66 例乳腺癌和36 例乳腺良性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乳腺癌中uPA 的表达程度以及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组织。在166 例乳腺癌中,uPA高表达者90 例(54.2 %) ,低表达者76 例(45 .8% )。uPA 高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uPA 表达也与肿瘤大小及TNM 分期密切相关,原发肿瘤越大,TNM 分期越晚,其表达越强。因此,uPA 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密切相关的,也可能是1 个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临床上对uPA 高表达者,术后应给予合理的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子宫颈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子宫颈癌患者和10例良性子宫肿瘤患者的血浆和组织中uPA和PAI-1含量,按良恶性、手术前后、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等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颈癌患者血浆中uPA和PAI-1含量随临床分期的升高逐渐增加。宫颈癌患者血浆uPA和PAI-1含量术后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浆uPA含量高于无转移组。癌组织中的uPA和PAI-1含量高于癌周组织。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组织uPA含量呈上升趋势。腺癌的组织uPA含量高于鳞状细胞癌组,PAI-1含量无差异。结论:检测宫颈癌患者uPA和PAI-1含量可能对其侵犯范围、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包括尿激酶型纤溶原激活物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s,u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Receptor for u PA,u 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它们是体内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通过降解胞外基质、介导细胞转移的主要酶系。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年来不断深入 ,本文将对尿激酶分子系统介导的肿瘤浸润与转移的机制 ,其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探索肺癌侵袭与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寻找抑制肺癌转移的靶点治疗 ,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部分。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各成分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关于靶点治疗的探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异常较常见。其发生率根据肿瘤的类型及恶性程度而异,肿瘤患者中其异常发生率约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及其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uPAR)表达的变化,分析uPA及uPAR在人类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uPA及uPAR表达水平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价值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48例已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取静脉血、癌组织和肝正常区组织标本,应用ELISA、RT-PCR方法,分别检测介入治疗前后uPA/uPAR在血清、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介入治疗前uPA/uPAR 在血清内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织中uPA/uPAR mRNA明显高于正常区肝组织,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介入治疗后肝癌组织中uPA/uPAR 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降至正常。结论 uPA/uPAR 的过量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uPA/uPAR的mRNA表达水平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