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开展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科研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转录生成SPSS13.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年龄分段中儿童和青、中年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发生阻塞性肺系疾病和肺炎的比例较高,住院患者分年龄疾病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乳蛾排在第1位,占27.19%,中医辨证以风热证最多,占57.53%;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患者中医辨病均以咳嗽排在第1位,分别占47.89%、45.54%,中医辨证均以风热证最多,分别占21.39%、25.08%;阻塞性肺系疾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肺胀排在第1位,占89.49%,中医辨证以肺脾两虚最多,占41.50%。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中医证候主要为风热证,以实证为主,阻塞性肺系疾病中医辨证多以虚证为主,且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病、辨证存在不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西武宁县0-14岁儿童死亡原因,为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0-14岁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平均粗死亡率为89.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81.20/10万,0-岁组死亡率最高(560.61/10万),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前5位死因是损伤、先天异常、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90.48%。0-组死亡构成比最高,占49.37%,主要是围生期疾病(占39.80%)、先天异常(占28.72%)、损伤(占14.87%)。结论预防儿童溺水、交通事故、意外窒息等损伤和降低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死亡是降低0-14岁儿童死亡率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分析深圳市流动儿童疾病谱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49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流动儿童2041例,非流动儿童11208例。统计流动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分析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疾病系统和疾病种类。结果 2041例流动儿童中,男1201例,占58.8%;女840例,占41.2%。排名前3位的年龄段为1个月~1岁、2~3岁、1~2岁。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排名前3位的疾病系统均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从排名第4位的系统疾病开始,流动和非流动儿童出现差异,流动儿童以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为第4位,而非流动儿童下降至第6位。非流动儿童排名第5位为免疫系统疾病,而流动儿童免疫系统疾病排名下降至第10位。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排名前4位的疾病均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和支气管炎。流动儿童排名第5位为皮肤或黏膜损伤,而非流动儿童下降至第8位;流动儿童中排名第10位的疾病为急性中毒,而非流动儿童中急性中毒并未排在前10位。流动儿童排名第8位为过敏性疾病,而非流动儿童中过敏性疾病排名第5位。结论深圳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疾病谱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健康管理意识和知识等密切相关,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4.
9628例儿童住院患者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住院患者的用药现状及用药需求.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1日~ 2008年4月30日14岁以下的9 628例住院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住院患者共使用药物289种,给药方式主要以口服和注射给药为主,注射药品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85.43%;呼吸系统疾病(66.25%)和消化系统疾病(10.10%)较多见,且男性儿童患病率(62.04%)明显高于女性儿童患病率(37.96%).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为多.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的口服药品和注射药品均以呼吸系统用药最多.口服用药的平均DDC为15.65±17.23(n=20),注射用药的平均DDC为98.87±90.51(n=2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5).结论:儿童住院患者用药品种较多,注射药品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主要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适当选择口服药品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叶远发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93-2193
现就60例肺炎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皆为门诊或住院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16~68岁。1.2误诊病种:呼吸道疾病6种40例,消化系统病3种14例,心血管系统病2例,神经系统病2例,其他如休克2例。1.3误诊原因1.3.1误诊呼吸系统疾病:误诊为支气管炎8例。由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近10年我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了解老年病人疾病谱变化,为防治工作及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7~2006年10年来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资料,分析全部病例的疾病构成。结果近10年病例显示排名前10位疾病43981例次,占住院患者总数的91.33%。其中肿瘤、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这前4位疾病占老年住院患者的69.41%。结论肿瘤、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是医疗防治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近10年来汕头市各大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广东省汕头市各大医院住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结果 10年间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住院患者共13906例,其中女性10943例,占78.69%,男性2963例,占21.31%,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疾病的发病高峰在45~54岁,住院的前三位病种分别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良性肿瘤,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居第1位,且10年连续保持不变。结论甲状腺疾病为本地区较常见疾病类型,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舟山海岛新区儿童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急救处置现状。方法 收集浙江省舟山市急救指挥中心2019—2021年受理送往医院的14岁及以下儿童院前急救患者病历资料共1 381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院前急救儿童病例性别、年龄、疾病谱分布及时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及急救处置现状。结果 儿童院前急救病例数2019年431例(31.2%),2020年468例(33.9%),2021年482例(34.9%);男女比例为1.3∶1;7~14岁病例数最多,占40.1%。高发期为3月(11.2%)、9月(12.7%)、10月(12.7%);出诊的两个高峰阶段分别在[07:00,09:00)、[15:00,17:00),占全天的45.2%(624/1 381)。疾病类别前5位依次为创伤、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急性中毒/理化伤害;病情程度以轻、中症为主,占85.0%(1 174/1 381),其中死亡病例15例(1.1%)的疾病类别主要是交通伤、溺水、触电。实施院前处置占84.4%(1 166/1 381),救治显效、有效占比逐年增加。结论 舟山海岛新区儿童院前急救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肺炎是我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是5岁以下小儿第一位死因,国内统计,小儿肺炎占小儿内科总住院人数的24.5%~56.2%,WHO将小儿肺炎列为全球重要儿科疾病之一。根据肺炎感染的环境,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基层医疗机构最常遇到的儿童常见的重要感染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27-829
目的:探讨近年儿科住院疾病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010年—2012年住院患儿的患病年龄和患病病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患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前,以6个月2岁最多。呼吸系统疾病占第1位,消化系统疾病占第2位。主要疾病是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扁桃体炎和新生儿黄疸。结论:儿科临床常见病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肺炎住院患儿医嘱记录中的用药模式特征,为大数据环境下分析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信息系统中2012年出院诊断包含"肺炎"的医嘱信息,对病人基本信息、住院时间、用药品种数、联合用药等指标按照偏态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973例肺炎住院患儿的医嘱记录被纳入分析,住院时间中位数为7d,众数为6d,四分位数Q1、Q3为6和9d。新生儿和婴儿人数占总人数的57.2%(n=1702),6岁以下儿童数占总人数的89.9%(n=2672)。用药品种数中位数为10种,众数为9种,四分位数Q1、Q3为7和12种。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有2947人次(99.1%),平喘药2134人次(71.8%),祛痰药1893人次(63.7%),微生态药物1249人次(42.0%),抗炎药物933人次(31.4%)。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主要在3种以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与头孢噻肟钠注射剂的首选倾向比为1.54[95%CI为(1.41,1.69)]。结论:低龄儿童是肺炎易感人群,抗感染、平喘、祛痰、调节肠道菌群是肺炎主要治疗措施。肺炎住院患儿的治疗基本符合指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56例做为观察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法对所有患儿鼻咽抽吸物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显著小于对照组(22.7±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喘息及腹泻为69.64%、51.7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44.12%、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在重复住院患儿中检出率较高,第1次住院患儿年龄小,发生喘息及腹泻症状的患儿易重复住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作动力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从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共250例随机分为特殊治疗组与一般治疗组,特殊治疗组的12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驱雾化吸入;一般治疗组125例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特殊治疗组的患儿的住院天数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全部优于一般治疗组(P〈0.05),总有效率特殊治疗组的90.4%,一般治疗组的70.4%,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属儿科危急疾病,发病于2岁以下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的致病病毒,病变部位主要在毛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容易发生阻塞,阻塞原因如:分泌物、黏膜水肿、平滑肌痉挛。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有保证,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2007-2010年奉贤区<5岁儿童的死亡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以2007-2010奉贤区各医疗机构上报的<5岁儿童死亡报告案例为基本资料,分析<5岁儿童死亡情况。结果 2007-2010年活产数为25931例,<5岁儿童死亡190例(7.33‰),其中婴儿死亡116例(61.1%),1~4岁儿童死亡74例(38.9%)。婴儿死亡率为4.47‰高于1~4岁儿童的2.86‰,本地户籍儿童死亡率为4.07‰低于外地户籍的9.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前5位死因为:溺水、意外窒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猝死。结论采用多种措施是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05-130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技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随机分为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和有创通气组(B组),每组24例。A组治疗方法: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B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1例(4.16%)和9例(37.50%)(P〈O.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32±1.87)d和(15.36±2.161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85±2.72)d和(25.12±3.121d(P〈0.05)。结论:有创通气及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的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润 《安徽医药》2014,18(2):378-38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用力呼气量(PEFR),25%、50%、75%FRF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P)引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2月的46例MP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咽拭子进行培养,同时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研究,比较咽拭子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为(7.21±1.69)d,多数患儿有咳嗽现象,MP阳性率为100%;而对照组健康儿童MP阳性率为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小于1岁的患儿MP阳性率为15.2%,显著低于同组内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年龄段儿童(P〈0.05)。结论MP引发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的儿童,且MP培养可帮助确诊.对临床上进行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止嗽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7岁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嗽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止嗽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情况.方法 采集318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NF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Y Ⅰ、Ⅱ、Ⅲ),腺病毒(ADV),鼻病毒(RV),偏肺病毒(hMPV)检测.结果 318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258例,阳性率为81.1%.检出6种呼吸道病毒、其阳性率分别为RSV 36.2%,hMPV21.7%,RV 14.5%,INF-B 1.3%,PIV-Ⅲ3.1%,ADV 5.3%.4至6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92.7%),1至3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低(51.3%).1岁以前主要是RSV和hMPV感染,1~3岁主要是RSV和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主要是RSV、hMPV感染,婴幼儿哮喘主要是hMPV、RV感染.结论 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首位病毒病原体,其次是hMPV、RV.喘息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呈季节性分布,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47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炎症指标、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和基础疾病,进而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利奈唑胺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3%。治疗失败组的PCT值和APACHEⅡ评分更高[分别为(1.38±0.67)mg/L对(0.91±0.32)mg/L,14.3±5.7对9.8±4.1,P=0.029和0.004),动脉血氧分压更低[(66±10)mmHg对(72±8)mmHg,P=0.016]。PCT值、APACHEⅡ评分和脑血管病是影响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疗效的临床因素。PCT的OR值为2.02(P=0.034,95%CI 1.063.88),APACHEⅡ的OR值为1.41(P=0.013,95%CI 1.173.88),APACHEⅡ的OR值为1.41(P=0.013,95%CI 1.171.85),脑血管病的OR值为5.42(P=0.017,95%CI 1.691.85),脑血管病的OR值为5.42(P=0.017,95%CI 1.6942.4)。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肺炎的疗效良好,而高PCT值、高APACHEⅡ评分和脑血管病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