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阳彦  王叶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40-314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健康知识评分、行为改变、满意度、住院日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健康知识掌握、行为改变、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天数缩短2天(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张秀梅  苏虹 《安徽医药》2014,(6):1191-1193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类实验研究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2013年1—3月)的住院COPD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2013年4—6月)的住院COPD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平均得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经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俞颖  窦娟  徐莉 《安徽医药》2009,13(10):1287-1288
目的规范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健康教育行为,提高孕产妇掌握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方法应用I临床路径为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随机抽取在我院建大卡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的产妇,依床号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产妇相关知识率和操作技能、遵医行为及产妇对护理人员满意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规范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人流手术后半月随访复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道出血时间>2周的患者数低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建立品管圈进行护理。评价患者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知晓率和满意度都显著增加(P <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与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共9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率显著性增加。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健康服务模式,也适用于手术室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现行的诊疗护理内容,制定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路径,将60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系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减少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林梅 《首都医药》2013,(18):49-4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PICC置管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患者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较明显,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3年8月内一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教育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8%(39/50),试验组满意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123例肿瘤患者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1例行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62例采取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对于疼痛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种方法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品管圈活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3月—2014年0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普外科住院患者40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研究组住院期间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2.00%,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12.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周萍 《北方药学》2012,(10):96-97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比较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配合临床治疗,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关节置换病人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知晓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骨科2015年3月开始在围于术期健康教育宣传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于本院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4年同期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自护知识、康复知识、用药知识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宣传中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宣教知晓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VSD技术应用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手足皮肤缺损应用VSD技术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为2012年手足皮肤缺损应用VSD技术的患者90例,术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6.5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9.5天;实验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实验组满意度9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足皮肤缺损应用VSD技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促进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杨万玲  芮晓丽  陈凤华  孙霞 《安徽医药》2015,36(10):1286-1288
目的 探索播客技术对妇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妇科住院的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7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运用播客技术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住院期间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住院期间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播客技术可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而且可以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患者预防意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孙文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13-114,1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临床96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46例),试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健教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00%和86.96%,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100.00%和65.22%,对生活满意度分别为84.00%和5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系统、快速的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健康,缩短治疗时间。方法选取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8例。采用常规的抑郁症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受教育后对相关生活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极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8例计划性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按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结果:产妇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有明显差异。实验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计划性剖宫产,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可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