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首次血肿清除量及穿刺时机。方法:根据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将患者分组,比较各组患者预后、首次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14 d GCS评分。结果:发病至穿刺时间〈4 h者20例,4~7 h者64例,7~24 h者78例,〉24 h者38例。四组间术后14 d 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02),发病至穿刺时间〈4 h组与发病至穿刺时间4~7 h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发生率发病至穿刺时间〈4 h组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发病到穿刺时间〈7 h患者的预后良好者明显高于〉7 h患者,重残及死亡率明显低于〉7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与血肿同时放置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的最佳时机为脑出血4~7 h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结合尿激酶对颞枕部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颞枕部硬膜外血肿患者共52例,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3万~5万IU冲洗引流,术后3d及7d行CT动态扫描,对比手术前后血肿量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结果48例采用微创结合尿激酶引流,血肿量术后3d(12.8±2.2)mL,术后7d(2.4±0.8)mL,均较术前的(26-3±8.2)mL显著减少(均P〈0.05)。术后7d平均GCS为(12.3±1.6)分,较术前的(7.8±2.4)分显著提高(P〈0.05)。4例术中改为硬脑膜扩大修+去骨瓣减压术,其中2例术后死亡。结论微创钻孔引流结合尿激酶治疗硬膜外血肿患者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持续治疗数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试验组S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试验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级Ⅰ级所占比例为3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8,P=0.03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脑室穿刺引流、YL—I型针血肿穿刺碎吸+脑室穿刺引流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破人脑室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病人按GCS评分分两组,回顾分析两组病人采用2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GCS8~12分的40例病人中,YL—I型血肿穿刺醉吸组在手术疗效、预后等方面优于小骨窗开颅组,差异有显著胜(P〈0.05)。GCS5—7分46例病人除手术出血及手术时间外,在手术疗效、预后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伊〉0.05)。结论GCS评分可作为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破人脑室病人手术方式选择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且GCS≥8分,施行YL—T型针血肿穿刺碎吸+脑室穿刺引流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天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各20例,微创组使用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保守组使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微创组的总有效率(85%)较保守组高(50%)(P〈0.01),而且微创组病死率(10%)也明显低于保守组(25%)(P〈0.01)。结论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并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两种术式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和对照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肿清除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2.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21d后,观察组的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明显优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与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8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穿刺引流+局部亚低温)68例、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穿刺引流+持续亚低温滴灌)66例及对照组(单纯穿刺引流组)组74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法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天的临床疗效,采用多田公式计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的血肿大小。结果治疗7、14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30、60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也显著增高(P<0·05),滴灌组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增高(P<0·05)。治疗3、7d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比较,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血肿的吸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在早期更快地促进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组)2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俊峰  杨巍 《安徽医药》2019,40(8):892-894
目的 评价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首次发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软通道微创组(82例)和内科综合治疗组(82例)。软通道微创组患者入院后12~24 h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内科综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吸氧、脱水、控制血压、止血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第7天,软通道微创组血肿清除率为(82.66±13.26)%,高于内科综合治疗组的(55.10±1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微创组的住院时间为(13.15±5.28) d,短于内科综合治疗组的(16.11±6.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微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71%,优于内科综合治疗组的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降低脑血肿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将82例脑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实施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4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表(SSS)及Barthel指数(BI)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好转率为88.10%,高于A组的67.50%(P〈0.05);B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35.71%,高于A组的15.00%(P〈0.05);B组治疗20 d后SSS评分、BI值为(35.62±8.57)分、(62.78±11.36),均高于A组的(26.69±8.84)分、(54.69±1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可促进血肿清除,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2.00%)(P<0.05);②观察组ADL及NIHSS评分分别为(97.39±11.00)分、(7.23±1.30)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13±8.76)分、(12.35±2.17)分](P<0.01)。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用于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5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微创钻孔引流组39例行穿刺血肿碎吸术,开颅手术组36例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这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开颅手术组患者的病死率要高于微创钻孔引流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17,P=0.0451)。②微创钻孔引流组患者术后3个月(u=2.4397,P=0.0438)、6个月(u=4.3298,P=0.0229)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高于同期的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微创钻孔引流组患者术后3个月(u=2.5457,P=0.0409)、6个月(u=3.3478,P=0.0329)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要高于同期的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较开颅手术能更有效地改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与微创引流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微创引流术),观察组40例(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Glasgow评分、6个月后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血肿清除量、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lasgow评分、ADL分级、血肿清除量比较(t=5.12、5.34、5.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2.12、3.1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与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同样具有创伤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但骨窗显微手术显露更为满意,止血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汤可  刘芳  周敬安  周青 《中国医药》2012,7(9):1097-1099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出血术后综合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后患者249例的临床资料.将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出血部位、血肿量、发病到手术间隔、残留血肿量、引流放置时间等列为影响因素,通过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定术后3个月时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术后3个月时随访ADL分级Ⅰ级者9例(3.6%),Ⅱ级者65例(26.1%),Ⅲ级者93例(37.3%),Ⅳ级者36例(14.5%),Ⅴ级者46例(18.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血肿量、残留血肿量、引流管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术后综合治疗疗效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高脂血症、出血部位、发病到手术时间间隔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肿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对治疗疗效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 OR=8.097,95% CI 2.909~22.541,P<0.01);血肿量(OR=14.756,95% CI 3.986 ~ 54.623,P<0.01);引流管放置时间(OR =7.229,95%CI 1.196 ~43.679,P<0.05)].结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结合药物和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良好;血肿量是影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应通过控制血糖和有效引流促进术后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71.70%(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77%,显著小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9.43%(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30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Ⅴ级5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15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IV-V级5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微创钻孔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从而减轻脑组织水肿,操作简单、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记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于发病后6 h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于发病后6~24 h进行微创手术,C组患者50例患者于发病24~72 h之内行择期微创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4.00、6.38、12.70,均P<0.05);观察组早期治愈率为4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分级为Ⅰ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其余三组(χ2=4.11、5.00、8.32,均P<0.05);B组优良率为88%(44/50),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6.83、5.83、15.43,均P<0.05);B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χ2=5.32、8.58、32.97,均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最佳手术时机以6~24 h为宜,该微创治疗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所用费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术、保守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0例,微创穿刺组20例,小骨窗开颅组20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发症、GOS预后分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结果小骨窗开颅组、微创穿刺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3.7±0.8)、(3.1±0.6)d,小骨窗开颅组、微创穿刺组、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1)、(15.1±4.3)、(16.8±4.9)d。小骨窗开颅组、微创穿刺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微创穿刺组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微创穿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小骨窗开颅组(P〈0.05)。微创穿刺组中GOS预后分级为4、5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微创穿刺组中ADL评定为Ⅰ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实验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4d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单,安全,可靠,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李锋  贾丕丰  张卫峰  蔡瑜 《安徽医药》2022,26(7):1352-1354
目的评价血肿腔穿刺引流结合去骨瓣减压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 2017年 7—12月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对 7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重症病人施行血肿腔穿刺引流结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评估病人 CT影像脑中线移位改善程度,意识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GCS)恢复程度,术后病人生存质量,记录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资料采用配对资料非参数检验。结果该 7例病人经过本手术后,术前 GCS评分为( 4.85±1.06)分,术后 1周后改善为( 10.85±1.21)分( P=0.017);术前中线移位为( 11.28±1.79)mm术后次日恢复为( 4.85±1.06)mm(P= 0.014);术后 3个月 GOS评分均大于 3分;手术进行时间小于 2h;手术出血量均小于 200 mL。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行血肿腔穿刺结合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缓解脑组织移位,改善意识障碍,同时又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