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新世界》2008,(4):26-26
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油”。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都必须与一种叫作载脂蛋白的蛋白质和磷脂相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胆固醇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后生成各种脂蛋白。因此,所谓的总胆固醇(TC)就是各种脂蛋白含有的胆固醇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众所周知 ,血脂异常是引起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纠正血脂异常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血脂异常的概念与类型(一 )血脂异常的概念血脂异常是血液脂质代谢异常的简称 ,它主要指血中总胆固醇 (TC)和甘油三酯 (TG)水平过高 ,以及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过低。血脂异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血脂的主要成份为TC、TG、磷脂及游离脂肪酸。这些成份在血液中都与蛋白质结合成各种颗粒大小及密度不同的脂蛋白。在生理与病理条件下各种脂蛋白又有各自不同的代谢途径 ,起着各种生理或…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a)是由类似于LDL的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组成的一种特殊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绝大多数脂蛋白(a)测定方法是以载脂蛋白(a)为抗原、用免疫法测定脂蛋白(a)总质量。但是.由于脂蛋白(a)中载脂蛋白(a)分子大小的高度不一致性、脂蛋白(a)中蛋白组成的不同、载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的同源性等,脂蛋白(a)的免疫测定存在很多问题。实验室间结果可比性差,标准化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4.
脂蛋白A_Ⅰ与A_Ⅰ:A_Ⅱ颗粒的分离测定董军,蒋雷,李健斋(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医院100730)传统的脂蛋白分类方法根据密度差别分为高、低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载脂蛋白AⅠ是HDL的主要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脂蛋白(a)分子结构中除载脂蛋白B以外,还含有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高度同源,它参与了血管壁的脂质沉积和血栓形成两个过程,是心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子。目前虽然对脂蛋白(a)结构了解得比较清楚,但对其病理生理学意义,特别是它的分解代谢途径了解甚少。有人认为脂蛋白(a)中含有载脂蛋白B,所以主要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代谢;但由于脂蛋白(a)中的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结合形成二硫键,使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因此有人认为脂蛋白(a)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不良配体,只有当脂蛋白(a)分子内部的二硫键被打开,使载脂蛋白B从脂蛋白(a)中解离出来,脂蛋白(a)部分才能恢复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亲和力;甚至有学者认为脂蛋白(a)根本不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代谢,而且脂蛋白(a)还可能有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载脂蛋白B10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载脂蛋白B_(100)的研究进展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拾景达综述陈吉棣审校载脂蛋白(apoB)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即肝源性的B100和肠源性的B48,它们是人类脂蛋白代谢中两种重要蛋白质。apoB48在SDS-PAGE电泳中的大小约相当于81...  相似文献   

7.
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在血流中由脂蛋白颗粒运输。血浆脂蛋白异常可导致冠心病、胰腺炎和神经系统疾病。脂蛋白研究的进展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同时对了解正常脂蛋白的代谢过程提供重要的资料。血浆脂蛋白一般呈球形颗粒状,其表面大部由磷脂、游离胆固醇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构成的核心。蛋白质有易与脂质结合的特性,与其在结合过程中某一部分具有驱水及嗜水表面而形成螺旋状结构有关。血浆脂蛋白的密度,取决于其中所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初步观察河南省洛阳市中医院内科肾病区(471000)张晓鹏王盘周李存安赵继红贾润苗白虎明代国方慢性肾衰患者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尿素氮肌酐等潴留在血液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因素。其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程度常与肾脏疾病的严...  相似文献   

9.
王杨阳  阳跃忠 《山东医药》2011,51(29):114-115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人载脂蛋白(Apo)能与血浆脂质结合,构成脂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核心组分,其结构和合成异常将影响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0.
张廷国 《山东医药》2000,40(13):43-43
细胞浆内出现的脂滴超过生理范围,或正常不出现脂滴的细胞中出现脂滴,即称为脂肪变。肝脏是脂肪酸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脂肪变较常见,严重时几乎所有的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肝脏肿大,可有轻度压痛及肝功能异常,称为脂肪肝。肝细胞既能由血液吸收脂肪酸并将其酯化,又能由碳水化合物新合成脂肪酸。这种吸收或新合成的脂肪酸仅少部分被肝细胞作为能源加以利用;大部分则以酯的形式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前脂蛋白,输入血液,然后在脂库中贮存,或供其他组织利用;还有一小部分磷脂及其他类脂则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结合,形成细胞的结构成…  相似文献   

11.
甘油三酯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备受关注。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中,这两种颗粒统称为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lipoproteins,TRL)。所以,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增高主要反映了TRL水平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主要反映在TRL是否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多糖和姜黄素对脂蛋白(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a)代谢的影响,从刺猥腋下静脉注入甘露聚糖、壳聚糖、α-酸性糖蛋白和姜黄素,2min后注射^125I-脂蛋白(a)或^125I-去唾液酸脂蛋白(a),1h后处死动物,测定血、肝、肾、脾、胆汁和肾上腺的同位素含量。结果发现,脂蛋白(a)去唾液酸后能大量进入肝脏,加速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使血中浓度迅速降低。α-酸性糖蛋白抑制组织对脂蛋白(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a)的摄入,使血中脂蛋白(a)和去唾液酸脂蛋白(a)含量显著增高。壳聚糖和姜黄素增加肝脏和肾上腺对脂蛋白(a)的摄取,使血中脂蛋白(a)含量略降低,但对去唾液酸脂蛋白(a)代谢无明显影响。甘露聚糖增加脾脏对脂蛋白(a)的摄取,减少胆囊中脂蛋白(a)含量,但增加肾脏和胆囊对去唾液酸脂蛋白(a)的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浓度变化顼志敏,陈在嘉,陈保生etal.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3):195本文观察了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310例和正常对照140例血清脂蛋白(a)等变化。结果是,血清脂蛋白(a)水平,在各类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  相似文献   

14.
单核巨噬细胞摄取极低密度脂蛋白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单核巨噬细胞摄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机制和途径。方法:观察单核巨噬细胞结合VLDL的活性、载脂蛋白E(apoE)配体活性及清道夫受体A(SRA)抗体的作用,分析VLDL对单核巨噬细胞SRAmRAN、蛋白质表达以及VLDL受体(VLDLR)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1)单核巨噬细胞既能结合VLDL,又能结合缺乏apoE配体活性的VLDL(tryp-VLDL),其总结合能力与2种脂蛋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前者r1=0.71,后者r2=0.63),但与结合VLDL能力相比,巨噬细胞结合tryp-VLDL的能力下降约50%;(2)SRA抗体对单核巨噬细胞结合^125I-VLDL活性无显著影响;(3)VLDL显著增加巨噬细胞VLDLR基因转录,而对巨噬细胞SRAmRNA及蛋白质表达作用不明显。结论:单核巨噬细胞可能通过apoE依赖(可能是VLDLR)或非依赖途径介导的VLDL摄取,SRA在此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MARS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强  臧运金 《山东医药》2005,45(31):65-66
以往曾应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肝衰竭,但由于它们本身特点的限制,疗效有限。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与上述疗法的原理不同,其治疗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毒素包括蛋白结合毒素和非结合毒素通过一特殊透析器转移至10%白蛋白透析液中,与白蛋白结合或溶解于白蛋白溶液中;  相似文献   

16.
正常肝脏与脂蛋白代谢血液中脂蛋白含量取决于合成与降解的平衡,脂蛋白的合成、转运、贮存和降解都与肝脏有关。脂蛋白代谢和转运所需的各种载脂蛋白(Apo)中,Apo-A、B、C和E主要由肝脏合成,其他组织也可合成部分Apo-A、E和分子量较小的Apo-B。  相似文献   

17.
应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抑制剂乳酸肝褐质和受体结合蛋白经刺猬腋下静脉注入,2min后注射125Ⅰ-低密度脂蛋白或125Ⅰ-脂蛋白(3),6h后处死,测定血、肝、肾、脾、胆汁和肾上腺的放射活性。实验发现:乳酸肝褐质和受体结合蛋白均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使各组织摄取低密度脂蛋白分别降低15%~86%以上,但乳酸肝褐质和全体结合蛋白对脂蛋白(a)的组织摄取不但无抑制作用,反而能使脂蛋白(a)进入组织量增加,激活率分别达40%~126%。实验结果说明:脂蛋白(a)虽然与低密度脂蛋白结构相似,含有70%载脂蛋白B100,但由于与载脂蛋白(a)以二硫键的形式连接,改变了空间结构,失去了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的能力,并且推测乳酸肝褐质和受体结合蛋白在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同时,可能激活了细胞膜的其它机制,从而利于脂蛋白(a)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和机理复杂,高脂血症与其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一、血浆脂质与脂蛋白:血浆中的脂质以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和磷脂为主,它们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所以将血脂称为脂蛋白更为确切。血脂或脂蛋白超过正常范围则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的潜在作用靶标及协同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及蛋白质信息数据库(The Universal Protein Resource, UniProt),获取苦参汤主要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TCMSP数据库未收录的成分加以补充,利用TargetNet数据库在线预测所补充活性成分的靶标基因。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在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隐孢子虫病相关疾病靶标。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BioGPS数据库定位关键靶标的组织器官分布,应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苦参汤活性成分38种,其中核心成分为槲皮素、(+)⁃14α⁃羟基苦参碱、芹菜素等。预测得到831个苦参汤相关靶标及512个隐孢子虫病相关靶标。PPI网络分析发现AKT1、TNF、IL⁃6等69个关键靶标。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可能与303个生物进程、46种分子功能、29种细胞组分相关,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kappa B(NF⁃ĸ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信号通路等13条KEGG通路在多靶标协同作用下发挥治疗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靶标主要分布于血液和免疫系统。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对接的结合能均小于0 kJ/mol,配体与受体结合紧密。结论 苦参汤中槲皮素、(+)⁃14α⁃羟基苦参碱、芹菜素等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TNF、IL⁃6等靶标,进而调控TLR、NLR、NF⁃κB等信号通路,并主要在血液免疫系统中协同发挥对隐孢子虫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然及氧化型脂蛋白(a)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脂蛋白 (a)及氧化型脂蛋白 (a)在巨噬细胞上的结合和降解途径 ,将生物素标记的脂蛋白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结合和竞争性结合试验。结果发现 ,脂蛋白 (a)能以一定的亲和力、可饱和性地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低密度脂蛋白对其结合无明显抑制作用 ,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脂蛋白 (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这种结合。脂蛋白 (a)经氧化修饰后 ,与巨噬细胞的结合量显著增加。脂蛋白 (a)、低密度脂蛋白不能有效竞争氧化型脂蛋白 (a)的结合 ,而氧化型脂蛋白 (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为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提示脂蛋白 (a)主要经清道夫受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氧化型脂蛋白 (a)除经清道夫受体介导外 ,可能还通过其它特异性受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