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对我院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病例210例的图像质量进行分级(1~4级)评估,并对造成冠脉成像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对不同心率组冠脉成像清晰度分析,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呼吸运动是冠脉成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清晰度基本不受心率影响,扫描过程中正确屏气是获取最佳图像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西门子Force双源CT在冠脉成像中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方法分析2 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的冠脉CT影像学数据,随机抽取50位在西门子Force双源CT行冠脉CT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则由另50位改进扫描方案后进行检查的患者组成,对两组患者的冠脉成像合格率和图像质量进行比较,以及评估冠脉主要分支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结果 冠脉成像观察组的合格率98.7%大于对照组9 7.5%,观察组冠脉主要分支的信噪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72,4.127,5.135, 2.205,4.546,3.722,2.544,2.771,P均<0.05)观察组冠脉主要分支的对比噪声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4,2.986,6.341,3.085,3.272,2.713,3.520,2.835,P均<0.05)。结论 通过分析西门子Force双源CT冠脉成像的不利影响因素并改进扫描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冠脉CTA的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有适应证的252例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了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进行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240例患者顺利完成扫描,图像质量达到1级,5例在扫描过程中心率超过90次/min,图像质量为2级,7例扫描过程中因心率、呼吸等因素影响扫描图像,质量为3级。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策略,才能取到高质量的图像。控制心率、呼吸训练、监测峰值时间和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可提高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源64层CT前瞻性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分析前瞻性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损害的因素,探讨在前瞻性门控技术下保证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ition双源64排CT机,选取心率≤70次/分且憋气良好的5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扫描(A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拟行CT冠脉成像的100例病人行回顾性门控冠状动脉CT扫描,根据心率分为B组50例(心率≤70次/分),C组50例(心率>70次/分)。对比分析各组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分析图像质量损害的因素。结果三组中图像质量积分3分以上的均在98%以上,全部病例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三组间图像质量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步进台阶伪影、运动伪影、心率变化所致的错录伪影、血管对比不良。结论前瞻性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通过对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科学合理控制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冠脉检查过程中护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双源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300例,记录每个患者的心率、注药量、压力、流速,配合技术人员启动扫描的阈值.对每个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进行检查,以达到冠脉扫描的要求.结果对300例成像质量进行分析,优质影像280例,能够诊断影像14例,不能诊断影像6例.结论双源CT的护理工作在冠脉成像的检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行双源CT冠脉检查时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重要保障[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多层螺旋CT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冠脉成像质量优良率达8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冠脉评估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500例患者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DCTCA)完整资料,将图像进行多相期重建后传至工作站处理,以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分支进行分析,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与患者心率、呼吸运动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因素成负相关。结论检查前控制好患者心率(〈65次/分)、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窗(60%R-R间期)、患者屏气配合及双相注射对比剂有利于提高冠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方法对89例怀疑冠心病或冠心病复查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分析成像质量,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pitch值与心率的关系,替代(override)功能的应用价值,从而优化扫描参数。结果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脉成像质量成负相关;心率与扫描/重建方式及pitch值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心率替代功能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CT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结论通过控制心率及心率波动,选择心率替代功能,采取适当的扇区扫描/重建模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律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687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所有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心率波动幅度将其分为4组,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对部分心律不齐或异常患者采用了多时相重建(n=76)及心电编辑技术(n=21),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间图像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40,P<0.001),心率波动幅度越大,图像质量越差。采用心电图编辑软件处理后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Z=-3.385,P=0.001)。76例患者采用了多时相重建技术,对于75%R-R间期重建不满意的病例,40%R-R间期重建有助于提高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Z=-4.209,P<0.001)。结论心律是影响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采用合适的后处理技术有利于图像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刘峰 《中外医疗》2013,32(16):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屏气训练后患者心率变化对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减少影响冠脉成像质量最主要的因素,进而提高诊断成功率。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按屏气训练前后随机分为2组,屏气训练组(65例),对照组(59例),分析屏气训练后患者心率变化与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28例相比屏气训练组65例冠状成像均能符合影像评价要求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屏气训练后患者心率变化与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密切相关,做好屏气训练工作是稳定患者心率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黄慧玲  赵新雁 《当代医学》2011,17(27):47-48
目的探讨影响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按5级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成像质量,找出评分≤2的图像并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和找出解决的方法。结果 90例中有8例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2,其中由于不会屏气5例、心率快伴心律不整2例、心电导联系统故障1例。结论屏气和心率(律)是影响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强化屏气训练、减慢和稳定患者的心率(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程燕  钟唐力 《四川医学》2021,42(1):82-85
目的探讨Force CT大螺距和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在心脑一站式联合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患者CTA资料。A组58例:头颈心一站式联合扫描CTA,应用大螺距、双低剂量及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头颈部动脉一站式联合扫描; B组60例:冠状动脉CTA: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 C组60例:常规头颈部动脉CTA。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对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客观记录并比较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颈总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M1段图像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噪声(SD),计算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ED)和平均碘摄入量。结果 A组与B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升主动脉根部及左前降支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颈总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和图像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辐射剂量、平均碘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辐射剂量降低约79.7%,平均碘摄入量降低约46.1%。结论大螺距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心脑一站式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减少了对比剂碘量的摄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的三种扫描模式在不同心率、心律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的应用效果,比较其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方法根据不同心率、心律将166例冠状动脉检查者分为A、B、C组(A组:平稳低心率组,B组:平稳高心率组,C组:不稳定心律组),分别行炫速双源CTHash、Sequence或Routine扫描模式检查,记录扫描时的心率、心率变异幅度,和扫描剂量,并评价冠脉三支主干的图像质量(0~3分)。结果Flash法扫描患者67例,平均扫描剂量为(0.73±0.09)mSv;Sequence法扫描35例,平均扫描剂量为(3.73±1.27)mSv;Routine法扫描64例,平均扫描剂量为(9.07±2.96)mSv,三种扫描模扫描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扫描模式下,各支冠状动脉主干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图像质量有相关性(P〈0.01),而心率变异幅度与前降支的图像质量有相关性(P〈0.01),与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第2代双源CT能依据患者的心率、心律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冠脉CT扫描模式,在保证较高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DS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影响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按图像是否清晰,冠脉显示完整性,冠脉根部和降主动脉造影剂CT值,有无横断伪影、有无上腔静脉和右心房造影剂伪影等,分四级标准评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DSCT图像质量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与扫描有关,扫描参数、扫描范围、造影剂的使用等;另一类与患者有关,有呼吸伪影,心律不齐伪影,冠脉支架伪影及冠脉钙化伪影等。结论优选CT扫描参数,准确计算造影剂用量,应用有效的控制呼吸方式,消除冠状动脉成像伪影的成因,对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10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心肌缺血的患者做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结果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 本组108例病例中,30例患者CT和/或造影检出壁冠状动脉。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91.8%;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2%和4.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和98.7%;符合率为92.6%。结论 在冠状动脉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情况下,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准确性很高。在壁冠状动脉的临床诊断方面,MS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6.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对15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双源CT冠脉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方法本研究包括接受双源CT冠脉检查的患者共150例,其中男9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8.3岁。冠脉图像评价共分为5级,Ⅰ级-Ⅲ级为合格诊断图像,Ⅳ、Ⅴ级为不合格图像。对于心率波动〉10次/分患者采用小螺距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4.5—5.5ml/s。结果15O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平均心率波动幅度9.3±7.1次/分(房颤l例除外)。150例中共计142例为合格图像,8例为不合格图像。8例图像中有5例(窦性心率不齐2例,室性早搏2例,心脏起搏二联律1例)经心电编辑后达到合格,其余3例(呼吸伪影2例,房颤1例)经后处理图像仍未达标。结论采用小螺距扫描可在一定程度降低心率不齐对双源CT冠脉图像的影响;熟练应用心电编辑及时相重建技术可有效提高图像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Jin ZY  Zhang ZH  Lin SB  Li DJ  Lu JJ  You H  Wang Y  Wang LH  Zhao WM  Mou WB  Zhang LR  Zhu WL  Zhag SY  Ni C  Jia N  Ren H  Yu HQ  Miao Q  F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3):1150-1155
目的 探讨十六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技术操作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4例临床可疑冠心病及5例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患者进行十六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用增强扫描重建像行多曲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其中1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总结CT冠状动脉造影的评价方法和显示情况,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成像的原因。对5例患者置入的7个冠状动脉支架另行垂直切面MPR及MIP重建,并行仿真血管内窥镜重建,观察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拟订出四步扫描步骤。十六层螺旋CT平扫可测定钙化积分,增强扫描MPR、MIP及VRT重建像能多角度各向同性地显示冠状动脉的所有1级、绝大部分2、3级以及部分4级分支。MPR及MIP图像对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优于VRT图像。用VRT重建像评价图像质量79.7%(55例)为1级,10.1%(7例)为2级,10.1%为3级。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主动脉根部造影剂浓度、心率、有无心律不齐和患者屏气情况等。评价10例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基本相符。7个支架均显示良好,6个支架通畅,1个不通畅。结论 十六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一次检查完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狭窄评价,也可评价支架通畅情况,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8.
CORONARYheartdisease(CHD)isacommondis-easeanditsprevalenceisstillrisinginourcountry.Conventionalcoronaryangiographyisaninvasivemethod,whichcannotbeeasilyacceptedbyChinesepatients.CIncontrast,16-slicespiralCTisanon-invasiveapproach.Itcanexaminetheheartwithelectrocardiogram(ECG)gatinginonebreath-holdwiththebestimagequality.Inthisstudy,weinvestigatedthevalueof16-slicespiralCTinthedemo-nstrationofcoronaryarteryanddiagnosisofcoronaryarterystenosis.PATIENTSANDMETHODSPatients Atot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方法:244例受检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三支冠状动脉显示较好,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心率≤70次/min且心律平稳,使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重建相位窗,MSCT可满意显示冠状动脉及分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70次以下心率条件下,64层与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冠脉分支的显示能力。方法对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征求患者同意,对该组患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作为做对照。B组行25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质量评分。结果 A组质量评分为(2.50±0.43)分,B组质量评分为(2.49±0.52)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冠状动脉显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50%的狭窄的敏感性为95.6%(66/69),特异性为95.7%(114/119),阳性预测值92.9%(66/71),阴性预测值97.4%(114/117)。结论 70次以下心率条件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分支显示率与256层螺旋CT无明显差异;能够可靠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