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碱性清洗剂联合中性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的效果.[方法]将40个回收氧气湿化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清洗流程:将湿化瓶置于碱性清洗剂中刷洗→清水冲洗→多酶清洗液浸泡5 min→清洗后消毒;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清洗后消毒,分别于7d进行目测和细菌学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清洗后的氧气湿化瓶残留物检出率分别为5.0%、80.0%,观察组透明度、外观光洁度为95.0%、100.0%,对照组为65.0%、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3(P<0.05);观察组湿化瓶储存7d细菌总数≤20 du/cm2,细菌监测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储存7d细菌总数≤20 cfu/cm2,细菌监测合格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碱性清洗剂联合中性多酶清洗液清洗氧气湿化瓶效果理想,安全可靠,提高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中性清洗剂联合碱性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个氧气湿化瓶,根据采用清洁剂的种类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个,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清洗并消毒,观察组采用中性清洗剂联合碱性清洗剂清洗并消毒,比较两组清洗质量目测结果,并于消毒后第1,7~12,13~30 d分别抽取5个、35个、60个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三次合格率以及两组总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总合格率为72.0%,高于对照组的57.0%;虽然消毒后第1,7~12天两组合格率均为100.0%,但13~30 d观察组合格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33%,P<0.05.结论 与常规清洗相比,采用中性清洗剂联合碱性清洗剂清洗氧气湿化瓶可提高清洗质量与消毒效果,延长保存时间,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目测法和细菌培养的方法,对自行设计制作的氧气湿化瓶清洗架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改良清洗架组清洗后的湿化瓶及其通气管干燥合格率达98.8%,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经培养无菌生长;原清洗架组清洗后的湿化瓶及其通气管干燥合格率仅9.2%,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经培养细菌生长阳性率为6.7%。结论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能明显提高干燥效果,确保清洗消毒质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清洗方法改进的效果和保存期限,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组湿化瓶用除锈剂浸泡后消毒,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清水清洗后消毒,分别于消毒后第1、3、5、7天4个时间段进行肉眼观察和细菌学检测.结果 两组湿化瓶4个时间段的肉眼观察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湿化瓶在消毒后第1天细菌学检测均无细菌生长,实验组在消毒后3、5、7d细菌总数均<10 cfu/件,且未检出致病菌,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湿化瓶经除锈剂液清洗消毒后确保了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集中机械清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使用后的湿化瓶采取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机械清洗—烘干—包装的处理方法。分别在湿化瓶保存7、14、21、28、35d对其瓶壁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湿化瓶在保存7、14、21、28、35d其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氧气湿化瓶集中由供应室回收—机械清洗—烘干—包装的处理方法,保证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洁和消毒质量,避免了由氧气湿化瓶消毒不彻底而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麦桃香  麦金英  麦雪贞 《全科护理》2016,(14):1483-1485
[目的]观察两种清洗剂在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件手术器械平均分成A组、B组,每组500件,均采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进行机械清洗,A组采用碱性清洗剂清洗,B组采用高效多酶清洗液清洗,采用目测法、残留血检测与微生物检测法对两组清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目测结果方面,A组清洗后合格率高于B组(P0.05);在残血测试结果方面,A组清洗合格率低于B组(P0.05);在微生物检测结果方面,A组清洗合格率低于B组(P0.05)。[结论]碱性清洗剂可有效减少手术器械锈斑和变色的出现,多酶清洗剂对血迹和病原菌有更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消毒包装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影响,选择一个最佳消毒包装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常规流程法和集中消毒包装优化流程法消毒保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经优化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率100%,保存7 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98.3%。经常规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平均合格率为95%,保存7 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平均为75%。结论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和保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流程法,前者消毒效果有保证,保存期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输氧装置(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是否优于传统的氧气湿化方法。[方法]将150例吸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一次性使用氧气连接湿化瓶,对照组应用蒸馏水湿化法,对正在使用的两种湿化液样本,分别在使用24 h、72 h7、d进行细菌菌落数检测,并询问两组病人对湿化噪声的主观感受。[结果]实验组使用7 d内总合格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传统湿化装置的病人,48.0%病人明显感受到湿化噪声,而使用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的病人,无一例感受到湿化噪声(P〈0.05)。[结论]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比传统的湿化法更实用、更快捷,实现了无菌、无噪声、舒适安全吸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剂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将600件手术器械分成A组、B组、C组,各组200件,A组用多酶低泡清洗剂清洗,B组用碱性清洗剂清洗,C组用多酶低泡清洗剂加碱性清洗剂清洗,通过目测法、残留血试纸检测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目测法合格率A组90.3%、B组90.6%、C组95.0%,残留血试纸检测合格率A组71.0%、B组90.3%、C组95.0%;B、C组合格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从成本支出和清洗效果综合考虑,推荐单用碱性清洗剂清洗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湿化瓶的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将湿化瓶分成两组,A组:将所回收的30个湿化瓶和20个新湿化瓶常规浸泡于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中;B组:在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1:200的医用低泡多酶清洗剂,将所回收的30个湿化瓶和20个新湿化瓶装于清洗框浸泡于此清洗液中,比较两组湿化瓶清洗效果。结果A组湿化瓶分别于消毒清洗后1、3、5、7、15 d进行肉眼观察和细菌学检测,从第7 d开始新的湿化瓶外壁、内壁、瓶底已有残留物,旧的湿化瓶更是明显,时间越长越明显,造成清洗困难;B组新湿化瓶外观光洁透明,无残留物,旧湿化瓶变化不大。结论超声波配合多酶清洗剂清洗湿化瓶确保了湿化瓶的清洗效果,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输氧装置(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是否优于传统的氧气湿化方法.[方法]将150例吸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一次性使用氧气连接湿化瓶,对照组应用蒸馏水湿化法,对正在使用的两种湿化液样本,分别在使用24 h、72 h、7 d进行细菌菌落数检测,并询问两组病人对湿化噪声的主观感受.[结果]实验组使用7 d内总合格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传统湿化装置的病人,48.0%病人明显感受到湿化噪声,而使用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的病人,无一例感受到湿化噪声(P<0.05).[结论]一次性氧气连接湿化瓶比传统的湿化法更实用、更快捷,实现了无菌、无噪声、舒适安全吸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的制作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并制作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将224个未消毒的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个,试验组在消毒、晾干过程中使用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简称晾干架),对照组不使用晾干架。比较两组在保存期间的细菌监测合格率和相应的护士工作耗时。结果试验组保存410d的细菌监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相应的工作耗时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能有效延长保存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储存时间对消毒后氧气湿化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存放不同时间卫生质量变化,为其科学存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 ,对存放不同时间的消毒后备用氧气湿化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夏季,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室温下存放5 d,合格率为100%,第6天合格率下降至76.25%。在冬季,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储存7 d,合格率100%,第8天合格率下降至89.38%。污染湿化瓶检出的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夏季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结论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夏秋季可储存5 d,冬春季可储存7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个氧气湿化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供应室集中消毒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浸泡消毒法。分别于消毒后的第1、3、5、7 d的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观察组在消毒后3、5、7 d的细菌总数均小于对照组。结论中心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可以保证消毒效果,防止由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和研究碱性清洗剂在硬式腔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400件污染的硬式腔镜作为研究对象,以各类腔镜种类与数量均分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件,对照组采用多酶清洗剂清洗器械,观察组采用碱性清洗剂清洗器械,观察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和护理人员的清洗效果满意度评分,总结碱性清洗剂在硬式腔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结果:对照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79.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00%;对照组实用性得分为(82.45±3.72)分、经济效果得分为(81.98±2.82)分和安全性得分为(83.66±3.14)分,都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8±1.55)分、(91.52±2.33)分、(96.40±2.2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碱性清洗剂应用于硬式腔镜清洗消毒相较于以往的多酶清洗剂在效果、经济效果、实用性、安全性上更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清洗剂与预处理时间对麻醉咽喉镜片的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术后污染的麻醉咽喉镜片,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0例。A组采用3M全能强效多酶清洗液(超强生物膜去除型)进行清洗,B组采用3M普通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C组采用Valsure碱性清洗剂进行清洗,对3组麻醉咽喉镜片浸泡5 min、10 min、20 min、30 min,并通过矫正视力法(8倍带光源放大镜下)和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浸泡不同时间的麻醉咽喉镜片相对光单位(RLU)进行检测。[结果]矫正视力法检测A组、C组合格率分别为93. 8%、96. 3%,显著高于B组(81.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A组、C组预处理时间5 min、10 min、20 min、30 min合格率均显著优于B组(P0. 05),3组预处理时间10 min合格率优于预处理时间5min,预处理时间20 min合格率优于预处理时间10 min。[结论]3M全能强效多酶清洗液和Valsure碱性清洗剂在清洗麻醉咽喉镜片中效果较好,浸泡较短时间就有显著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医院氧气湿化瓶系统的污染调查及消毒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气湿化瓶系统是指氧气流量表、过滤管、湿化瓶、湿化液。其系统各环节的消毒管理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环节。为了解我院氧气湿化瓶系统污染情况,进行了前瞻性采样监测,并制定了氧气湿化瓶系统的消毒管理办法。1氧气湿化瓶系统污染调查及结果分析 对湿化系统随机采样 142份,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以细菌总数≤100cfu/ml,且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结果, 142份样本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 43. 66%。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造成污染原因主要是没有使用制剂室制备的输液瓶装无菌水作湿化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氧气湿化瓶在消毒、晾干过程中耗时长、效率低、易再次污染的问题,观察延长保存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病区集中消毒的氧气湿化瓶60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个。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进行消毒、晾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氧气湿化瓶放在大塑料桶内一一灌满消毒液消毒。比较两组工作效率、贮存不同时间段内细菌采样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氧气湿化瓶贮存4,7,10 d 细菌采样合格率均为100.0%,对照组分别为60.0%,36.7%,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000,27.805,40.000;P<0.01)。观察组将30个氧气湿化瓶灌满消毒液需要(1.4±0.3)min,消毒后冲洗时间(2.1±0.3)min,晾干时间(1.2±0.3)h,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52,46.4468,42.3848;P<0.05)。结论应用自制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消毒、晾干、贮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优于传统法,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曰珍  姜丽莎  黄颖 《护理研究》2014,(11):1390-1391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在氧气吸入疗法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氧气吸入疗法的操作、消毒、保存、监管等作为一个整体,制定系统化管理方法。选取呼吸科病房需行长期氧疗的肺结核病人50例,分别采用系统化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种方法,对使用后更换前的湿化液和消毒后使用前的湿化瓶进行细菌检测。[结果]应用系统化管理的湿化液合格率为94%,污染率为24%,应用常规管理的湿化液合格率为80%,污染率为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应用系统化管理的湿化瓶合格率为100%,污染率为6%,应用常规管理的湿化瓶合格率为88%,污染率为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化管理弥补了护理教科书中氧气吸入疗法对感染控制要求方面的缺失,规范了湿化装置使用后清洗消毒和保存要求,规范了监测要求,使临床上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得到了有效监控,保证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邢秀珍 《当代护士》2018,(1):174-177
目的研究氧气湿化瓶的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对消毒效果及存放时间的影响,为降低医疗成本提供依据。方法将400只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B组用手工清洗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进行细菌菌落数+致病菌检测,并记录存放时间,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细菌菌落数+致病菌检测合格率均为100%,两组细菌菌落数和致病菌监测与存放日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实验中,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30 d内,未检测出致病菌。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与手工清洗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在氧气湿化瓶消毒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推荐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存放日期不超过3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