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最大化地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方法]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42例病人按照病人自我选择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镇痛及康复训练未做固定安排,试验组应用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在病人入院时与同组医师共同制定镇痛及阶梯康复训练方法,于围术期每日分3个时间段实施并记录反馈,分别于病人术后第1天、第7天、3个月评价其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后第2天、6个月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评价其术后1周疼痛、3 个月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 〈0.05),术后第2 天、6 个月AKS、AROM 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疼痛、3个月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病人采用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可使病人在院内无痛状态中,提高早期院内膝关节活动度,早期(出院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中期(出院后3个月、6个月)关节康复及社会功能(日常功能评分)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行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病人临床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伸膝位抬高制动;观察组术后给予屈膝大于90°位固定制动,均配合关节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d、14d及30d观察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膝位固定配合早期关节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可预防关节僵硬,促使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肉能量技术(MET)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前交叉韧带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训练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MET,于术前和康复训练3d、2周、3周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和被动活动度(PROM)及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结果]康复训练3d、2周及3周后,观察组病人膝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AROM和P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ET可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康复训练时的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从而促进膝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冯乃清  刘文莉 《护理研究》2011,25(28):2582-2584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配合持续被动训练机(CPM)功能锻炼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27例31膝(CPM组)与同期行常规康复训练22例24膝(常规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对两组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至3年,平均22.3个月。CPM组在术后早期(术后2周、4周、6周)RO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P<0.05),但术后远期(3个月、6个月、1年)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谢艳红  廖园园  马翠萍  黄玲敏 《护理研究》2011,25(20):1806-1807
[目的]探讨院外康复指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将5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按出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康复指导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不予康复指导,康复指导组病人出院后第2天予电话康复指导,1个月内家访1次,第1个月每周电话随访1次,以后每个月随访1次。[结果]康复指导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应用CPM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诊治的53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CPM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CPM组患者每日锻炼2次,每次2 h,起始角度为30°,至术后2周,逐渐增加至90°,同时自术后第1天起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进行同CPM组相同的主动功能锻炼。出院后两组患者行相同的功能训练,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2,6周及3,6个月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及术后3,6个月膝关节AKS评分。结果:术后第1,2,6周及3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角度CPM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屈曲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S膝关节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CPM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CPM机,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加快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引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MedLine英文数据库,获得国内外关于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训练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72h内疼痛VAS评分比对照组低[SMD=-2.31,95%CI(-3.14,-1.49),P0.01],试验组术后3d、6个月病人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WMD=11.22,95%CI(10.75,11.69),P0.01;WMD=15.60,95%CI(12.51,18.68),P0.01],试验组术后6个月病人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比对照组病人改善明显[WMD=15.62,95%CI(13.63,17.61),P0.01]。[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可缓解膝关节置换病人的术后疼痛,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陈红云  陈丽宜  贾晗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621-2622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10月在我院行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25例,术后应用CPM机按常规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记录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关节屈伸活动度,记录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9个月的随访.术后第1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主动功能锻炼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0.
杨蟾秋 《全科护理》2011,(2):101-102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10月在我院骨科行关节镜手术的8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和指导。[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训练能明显减少膝关节损伤术后并发症,并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两种不同频次的康复指导对早期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单侧初次TKA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对其出院后定时进行电话回访和康复训练指导。实验组按每周1次进行,对照组按每2周1次进行,直至术后第3个月。分别于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实验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提高出院后电话回访频率,规范回访流程及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出院后规范、系统地按时完成锻炼计划和关节功能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提高TKA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2.
总结关节镜下松解治疗42例膝关节粘连僵硬患者的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膝关节恢复最大活动范围的重要保证,采取术后第l天开始,在麻醉镇痛期内即给予全幅度持续被动运动器(continuous passibe motion,CPM);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和等张锻炼;术后第2、第3天,拔除麻醉镇痛管后,鼓励患者坐在床缘,膝后垫一软枕,膝部尽量伸直,足背伸,停10 s,放下,停5 s,,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坚持功能锻炼是防止膝关节再度粘连僵硬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加强患肢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重点加强膝关节主动屈曲锻炼.手术时所有患者膝关节都能被松解达到 110°或以上,随访6~24个月,关节活动度96°~125°,Lysholm's评分术前35~63分,术后80~98分,没有骨折、再粘连等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频静电治疗仪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24h局部开始使用中频静电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早期膝关节恢复情况、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膝关节肿胀及疼痛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人术区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病人下地时间提前。[结论]中频静电治疗仪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早期消肿及镇痛的效果明显,能增加病人舒适感,缩短了术区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使病人提早下地活动,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股骨颈骨折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7例股骨颈骨折并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0岁及以上的高龄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讲解形式进行术后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增加视频教育和个体化康复训练指导。于术后第7天、第14天和1个月3个不同时点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对病人髋关节疼痛、功能、畸形和活动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疼痛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术后1个月时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14天和1个月时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第14天和1个月时活动度评分均比术后第7天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活动度评分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第14天和1个月的总分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视频教育能提高股骨颈骨折高龄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明显改善了病人术后的症状和体征,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胫骨骨折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Lysholm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关节活动度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病人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骨折后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功能恢复与康复治疗效果。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及手法松解术,术后第2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ssivemotin,CPM)机上行慢速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并行肌力训练,1周后进行主动伸、屈膝关节活动,1个月后开始扶拐下地负重行走。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肌力评定、膝关节活动度测定。术后1个月70%的患者膝关节评分达到优良标准,术后3个月患者膝关节评分均达到优良标准。膝关节伸直位僵硬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及手法松解后进行充分的康复治疗对提高肌力,维持关节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10月在我院骨科行关节镜手术的8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和指导。[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训练能明显减少膝关节损伤术后并发症,并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关节镜清理术后第2天关节腔内注意阿尔治(玻璃酸钠)并辅以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仅膝关节腔内注射阿尔治,于治疗后5周根据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及行走情况综合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康复训练组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炎病人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舌癌术后病人吞咽和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12月在我科治疗的舌癌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7月在我科治疗的舌癌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出院前3d由责任护士进行康复训练方法的指导和宣教。观察组病人从术后第3天起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在术后2周、术后2个月、术后4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吞咽和语音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周吞咽功能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2个月语音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舌癌术后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6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术前3d给予塞来昔布200mg口服,于手术室进行术侧股神经阻滞后施以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于术中假体安放完毕后行切口浸润镇痛后关闭切口;对照组不做局部浸润直接关闭切口。两组病人均不使用静脉病人自控式镇痛泵(PCA),观察两组病人麻醉清醒后2h、6h、12h、24h、48h、72h、出院时静息和活动VAS评分,术后24h、48h、72h关节活动度,阿片类药物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各观察点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h~48h静息VAS、术后24h以后运动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对阿片类药物需求少于对照组,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多模式镇痛在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镇痛,病人可以更好地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