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外观察槲皮素对脂多糖(LPS)所致肝细胞损伤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槲皮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胶原酶灌流分离培养大鼠肝细胞,40 mg/L LPS诱导损伤,同时用0.5-10 μmol/L浓度槲皮素进行干预,作用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PI-AnnexinV染色检测肝细胞的增殖凋亡比例、测定上清液乳酸脱氢酶含量,ELISA、RT-PCR方法检测TNF-α表达。结果:40 mg/L LPS作用于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抑制率达27%,细胞总凋亡率30.2%,培养上清液LDH含量增加20倍,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给予0.5-10 μmol/L槲皮素后,各项指标有明显下降,且呈量效关系。结论:0.5-10 μmol/L槲皮素拮抗LPS所致的肝细胞损伤,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重组人EGF作用于体外培养原代生长的角膜织上皮细胞,观察重组人EGF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记录细胞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并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结果表明:在合适的EGF浓度作用下,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细胞生长明显加快。在各浓度以10ng/mL组对细胞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体外人牙龈上皮细胞 (HGEC)培养技术和四唑盐 (MTT)比色法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HGEC的作用 ,并评价抗EGF受体 (EGFR)单克隆抗体对它的影响。结果发现 ,从第 2天开始 ,1μg/L的EGF对HGEC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 <0 0 5 ) ,第 4天起 ,促增殖非常显著 (P <0 0 1) ,并持续到第 8天 ;EGFR抗体浓度在 1∶10 0 0~ 1∶10时 ,能显著地抑制EGF对HGEC的促增殖作用 (P <0 0 1) ,1∶10 0浓度抑制作用最大 ,并持续作用至第 8天 (P <0 0 1)。从而表明 ,EGF对HGEC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这种作用能被EGFR抗体所阻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泄浊汤对大鼠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术,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法复制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实验的前6周每周测大鼠24h尿蛋白,后6周隔周测大鼠24h尿蛋白,第60d\,100d时测定血清白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含量,并进行光镜、电镜、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观察。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形态学观察也显示治疗组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能够明显保护病鼠肾功能,明显减轻病鼠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病变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曲霉毒素G1(AFG1)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PBM)增殖及细胞TNF -α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和MTT比色法研究AFG1对HPBM增殖的影响。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FG1对HPBMTNF -α分泌的影响。结果 :FCM检测结果显示 ,AFG1作用 6h ,10 0 0 μg/L处理组HPBM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AFG1作用 2 4h ,2 0 0 μg/L和 10 0 0 μg/L浓度的AFG1可明显刺激HPBM增殖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AFG1作用 6h和 2 4h ,AFG1浓度均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12 2和 0 5 119,P均 <0 0 5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 ,2 0 0 0 μg/LAFG1处理HPBM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FG1在 10 0 μg/L浓度下可显著抑制TNF -α分泌 (P <0 0 5 )。结论 :AFG1对体外培养HPBM的增殖有刺激作用 ,在 10 0 μg/L浓度下对HPBMTNF -α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反义RNA对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骨调素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表达OPN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建立稳定表达OPN反义RNA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克隆,以转染了表达OPN顺义RNA和空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克隆为对照,以表皮生长因子(EGF)为刺激剂,通过核酸酶保护分析(RPA),WesternBlot,ELISA和OPN生物活性分析检测上述克隆细胞的OPN表达。结果:OPN反义RNA仅被反义克隆细胞表达,反义克隆、顺义克隆和空白克隆细胞均有OPNmRNA的表达,EGF能增加它们OPNmRNA的表达水平,但不增加反义RNA或顺义RNA的表达水平;加或不加EGF的反义克隆细胞和不加EGF的空白克隆细胞无OPN蛋白的表达,加或不加EGF的顺义克隆细胞和加EGF的空白克隆细胞有OPN蛋白的表达。结论:OPN反义RNA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OPNmRNA的翻译而抑制OPN蛋白的表达,但不抑制OPN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四毒清对LPS引起的心肌损伤以及心肌TNFα和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探讨四毒清防治内毒素性心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LPS组、四毒清防治组和四毒清组,分别用蒸馏水和四毒清(0.2mL/10g)灌胃3d,每天2次,最后1次灌胃后2h,腹腔注射LPS(30mg/kg)或生理盐水(0.2mL/10g)。测定小鼠血浆肌酸激酶(CK)、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心肌TNFα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LPS注射后12h和24h,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水肿,肌原纤维肿胀、排列稀疏,心肌间质可见少数红细胞;电镜观察显示,心肌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部分肌丝断裂,线粒体肿胀。四毒清防治组小鼠心肌病理改变明显轻于LPS组;LPS组小鼠血浆CK的活性和心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四毒清防治组,心肌SOD活性明显低于四毒清防治组,而心肌MDA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别;四毒清组和对照组比较,除心肌MDA含量外,上述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四毒清能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四毒清抑制心肌TNFα生成有关。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MMP - 2、- 9/TIMP - 1、- 2的表达情况 ,以及TGF - β1体外对GEC表达MMP/TIMP的影响。方法 :(1)明胶酶谱法测定体外培养大鼠的肾小球上皮细胞株的MMP - 2、MMP - 9的活性。 (2 )Northernblot/RT -PCR方法观察TGF - β1影响上皮细胞表达TIMP - 1、TIMP - 2、MMP - 2及MMP - 9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结果 :(1)明胶酶谱分析显示 :①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能分泌MMP - 2及MMP - 9等明胶酶 ,并受TGF - β1的调节。TGF - β1对GECMMP - 2、MMP - 9酶活性的调节具有量效、时效关系。②TGF…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了解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EGF,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基质分解素-1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EGF组肝星状细胞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8h、24h、48h、72h4个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倍。EGF组肝星状细胞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上述几个时点亦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2倍。结论:EGF在体外可增强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TIMP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曲霉毒素G
1(AFG
1)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增殖及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MTT比色法研究AFG
1对HPBM增殖的影响。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FG
1对HPBMTNF-α分泌的影响。结果:FCM检测结果显示,AFG
1作用6h,1000μg/L处理组HPBM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AFG
1作用24h,200μg/L和1000μg/L浓度的AFG
1可明显刺激HPBM增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FG
1作用6h和24h,AFG
1浓度均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22和0.5119,P均<0.05)。MTT比色法结果显示,2000μg/LAFG
1处理HPBM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FG
1在100μg/L浓度下可显著抑制TNF-α分泌(P<0.05)。结论:AFG
1对体外培养HPBM的增殖有刺激作用,在100μg/L浓度下对HPBMTNF-α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结肠组织内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及中药结肠康泰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结肠康泰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制实验性结肠炎模型,检测各组肉眼和组织病理学记分、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模型+结肠康泰组大鼠结肠肉眼及组织学损伤记分、MPO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结肠康泰组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IL-1β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结肠康泰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涉及到结肠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6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丹那唑及二者联合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小柴胡汤(XCH)、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为对照。四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XCH组、D组和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腺体明显减少,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XCH组、D组及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8、TNF-α含量降低,异位内膜VEGF表达减弱,MVD明显减少,其中以S组最为明显。结论:小柴胡汤和丹那唑可以抑制EM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使异位内膜萎缩,当二者联合用药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防治肝损伤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血浆内毒素、TNF-α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并与丹参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TAA诱发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及TNF-α含量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血浆ALT亦升高,与TNF-α亦呈正相关。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TNF-α及ALT水平均低于肝损伤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人员及20例晚期胃癌、11例直肠癌病人,分别测定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一天以及手术后七天患者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和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结果分别为TNF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一天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别,而手术后七天升高,与对照组和手术前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IL-2表现为手术前、手术后一天、七天均降低,同对照组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方法: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热解毒、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DL、ALP水平变化及肝、肾组织中AL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清热解毒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伴随血清ALP活性及肝肾组织中ALPmRNA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养阴增液组血清IL-1、TNF-α水平也明显低于模型组,而伴随的是血浆HD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均能拮抗内毒素所致IL-1、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但两者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的影响有别,前者可能主要通过促进ALP活性升高和上调肝肾组织ALPmRNA的表达而起作用,后者可能与提高血浆HD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PMN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释放TNF-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集健康供血者的新鲜外周静脉血,以葡聚糖沉淀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其PMNs和PBMCs,将PMNs细胞与PBMCs细胞按2:1的数量比与脂多糖共同培育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的TNF-α浓度,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结合荧光标记脂多糖的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及单核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结果:PMNs在细菌脂多糖刺激下不释放TNF-α,PMNs可以抑制PBMCs释放TNF-α,其抑制作用具有细胞特异性;经多聚甲醛固定的PMNs仍具有上述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MNs并不影响单核细胞与脂多糖结合。结论:PMNs可抑制人PBMCs释放TNF-α,其机理可能是PMNs干扰脂多糖激活PBMCs的信号转导过程,抑制细菌脂多糖对其的活化,从而下调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肝脏在实验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17只雄性去势山羊,外科手术方法装置颈静脉插管、肝静脉插管和门静脉插管。手术4 d后,分3个组进行实验:组①经门静脉灌注20 EU/kg体重的LPS;组②经颈静脉灌注20 EU/kg体重的LPS;组③经颈静脉灌注1 500 EU/kg体重的LPS。灌注前和灌注8 h内定时采集颈静脉、肝静脉和门静脉血样,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样中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组①肝静脉和门静脉血TNF-α水平于5 h上升到峰值,颈静脉动血则基本无变化。在组②颈静脉、肝静脉血于1 h和3 h上升达到峰值,而门静脉血TNF-α水平则在0-8 h期间持续上升。在组③肝静脉、门静脉和颈静脉血中TNF-α在1h同步迅速达到峰值。结论:肝脏在内毒素血症时TNF-α的分泌依脂多糖进入的途径和剂量而有不同的分泌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有效方剂感冒双解合剂对肺部炎性损伤的影响,从而探讨感冒双解合剂抗流感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为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病理改变,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观察感冒双解合剂干预治疗后小鼠肺组织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感染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显示为重度间质性肺炎的病变,感冒双解合剂组肺病理改变较感染模型组炎症表现减轻,显示为轻度间质性肺炎病变。感染模型组TNF-α、IFN-γ、IL-10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空白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感冒双解合剂组TNF-α、IFN-γ的表达较之感染模型组降低,IL-10的表达较之感染模型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感冒双解合剂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表达,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