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刺肌筋膜触发点,2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纽(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磁振热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加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依次以中药熏蒸治疗机中药熏蒸(按中医辨证组方)、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牵引、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30天,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加牵引推拿治疗LDH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后两组VAS、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 <0. 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 78%高于对照组84. 44%(P <0. 05)。[结论]推拿联合艾灸治疗LDH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腰部功能,疗效优于单独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10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体外冲击波(EWAT)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MEPS评分、ADL评分、握力及肘关节活动度皆升高(P<0.05),且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结合EWAT治疗网球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肌肉拉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比较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骨关节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提升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疗效优于单用肌肉拉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扳机点阻滞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2例斜方肌肌筋膜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扳机点阻滞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扳机点阻滞治疗组的36例患者只接受1%利多卡因2ml、泼尼松龙0.5ml扳机点阻滞;物理治疗组的36例患者行局部推拿配合中频电疗治疗。结果:治疗后第1周,治疗组所有病例和物理治疗组大部分病例的斜方肌肌筋膜疼痛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第4周,所有病例的斜方肌疼痛、伴随的头痛、头晕、牵涉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迭93%以上;治疗后第6周,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在VAS指数的评分分别为(9.4±0.1)分和(6.4±0.2)分,二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明显好于后者,治疗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疗效。结论:扳机点阻滞是治疗斜方肌肌筋膜扳机点疼痛的有效疗法。远期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俞捷  马春雨  刘松华 《新中医》2013,45(12):80-83
目的:观察腰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0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卧床休息、牵引、推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25mg。观察组采用腰痛方内服并配合热敏灸。2组均以21天为1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7、10、14、2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2月简式疼痛问卷表(SF—MPO)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第2、4天,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第7天开始到疗程结束。观察组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月,2组各项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反弹上升(P〈0.05,P〈0.01),观察组反弹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均下降(P〈0.01),观察组Oswestry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月,2组Oswestry指数均升高(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LDH,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运用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推拿治疗。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1、3、10天后腰部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10天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均减小,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治疗1、3及10天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较单纯采用推拿更能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腰痛症状,且能更快地改善其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普通针刺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研究组予以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20 d中医症候积分(腰膝酸软、下肢乏力和腰腿发凉)、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参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参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LDH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及单纯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计入统计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31例。均取双侧肾俞、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阿是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温针组在提高JOA评分和降低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其在提高患者痛阈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透灸法治疗,采用JOA评分及疼痛分级指数(PRI)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灸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太极拳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JO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JOA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枢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枢经推拿组(60例)和常规推拿组(60例),分别施以枢经推拿和常规推拿,隔日1次,每次30min,共治疗21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枢经推拿组高于常规推拿组(P〈0.05)。结论:枢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5.
谭涛  王金贵  李华南 《四川中医》2013,(11):114-117
目的:观察通脉松筋易骨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试验组(75例)采用辨证分期为特色的通脉松筋易骨法结合辨证点按经穴,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辨证点按经穴。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入组后每隔10天及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下腰痛评分量表(JOA)、腰椎活动度(ROM)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JOA评分、腰椎活动度(ROM)均呈上升趋势,试验组较对照组JOA评分、腰椎活动度(ROM)上升明显,在治疗后第10、20、30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痊愈42例、好转29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61%;对照组痊愈18例、好转41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85.51%。试验组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松筋易骨”法可以加快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141例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22例,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32,P=0.027),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腕踝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提高治愈率及疼痛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骶髂关节调整治疗组和常规牵引按摩治疗组,每组40例,1次/d,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一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骶髂关节调整治疗组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one,VAS)评分差、改善率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名,其中60名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治疗,其余60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对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治疗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3.33%,而针灸推拿组达9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推拿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