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杨礼丹邹刚刘毅杨晋彭笳宸 《双足与保健》2017,(24):144-145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分析。方法比对该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5例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10.34±31.61)mL、术后引流量(110.54±30.14)mL低于对照组(405.41±41.57)、(184.04±44.57)mL,手术时间(75.12±2.34)min、住院时间(13.45±3.24)d短于对照组(114.45±4.67)min、(17.64±5.24)d,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常见的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日益增多,非手术治疗及各种内固定治疗均有较多的失败率.因此,股骨头置换术已日益成熟,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得到迅速推广[1].我院2006-2008年,笔者选择性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均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随访3个月~3 a,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骨水泥型)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结果本组33例获随访,Harris评分优10例,良15例,可8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更适合高龄患者的手术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200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为10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生率明显增多。对于此类损伤虽然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优点已得到大部分骨科医生的肯定,但对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常因内固定不牢固或长时间卧床而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自2002~2006年2月,作耆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动力髋螺钉(DHS)组33例接受DHS治疗,股骨头置换组3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HS组和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36±11.49)min和(92.27±11.34)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7,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5.55±58.79)m L和(298.18±31.24)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79,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73.91±9.64)分和(79.39±9.3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6,P0.05);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1%和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04,P0.05)。结论 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择选68例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本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将采用内固术治疗的34例作为参照组,将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4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术后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相似文献
10.
罗柳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8):49-5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老年股骨转子间的骨折越来越多见,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采用内固定方法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而内固定系统又分为髓内及髓外系统。尽管如此,不同的内固定系统有不同的优缺点及适用证。对此,许多研究工作者对如何选取合适的内固定器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2例。结果 22例患者术后无死亡,无伤口感染,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1.5个月,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分:优1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结论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安全、有效、迅速的特点,是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IF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骨密度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骨密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IFF患者中手术效果较理想,能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14.
空心钉内固是治疗股骨、颈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其在骨折端有效的加压作用以及螺钉在股骨颈内三角形分布,稳定性良好,操作简便,创伤小,股骨、颈骨骨折的愈合率较高,病人术后疼痛等症状缓解迅速,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部分负重,极大地减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而人工股骨置换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常规手术。近年来,随着人工股骨头置换材料在不断改进,国内常采用的方法是Moore型,Moore型可保留充足的股骨距,柄孔中可植骨,临床较常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但并发症不少,主要有4种:感染、脱位、松动和假体柄折断,处理上较困难。所以,虽然这仅为人工半关节置换,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16.
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微创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持子间骨折的效果,选取1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分别行常规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常规切口组)和微创DHS内固定术(微创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复位情况、扶拐行走时间、骨折愈合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微创DHS内固定术比常规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活动早,术后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增加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差并常伴心脑血管、内分泌等疾病,使治疗的危险性大大增加,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多,死亡率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达到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康复。自2002年2月-2005年2月,作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WDHS)固定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对高龄转子间骨折病患使用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共72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7-2019.12.将以上病患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疼痛值以及患者...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髓内与髓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髓内或髓外固定治疗的95例IFF患者(年龄61~86(75.2±5.9)岁)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髓外固定组和髓内固定组,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SF-36健康调查表收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参数,比较髓外和髓内固定两组相关参数异同.结果: 髓外固定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功能训练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高于髓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负重活动早及并发症较少的优点,是老年IFF患者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