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ESR、CRP、RF、ALB、ALT、AST、CR、WBC、HB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RF、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活动期RA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方立  黄芳 《新中医》2020,52(21):110-1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 例RA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桃红四物汤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价;观察2 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 水平及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 组VAS、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RF、hs-CRP 及ESR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F、hs-CRP及ES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晨僵、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晨僵、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RA,可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其睡眠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虞丽诗 《新中医》2023,55(20):89-93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 例RA 肾阳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来氟米特片、甲 氨蝶呤片)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中 医证候、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DAS28) 评分,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 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高于对照 组73.33%(P<0.05)。2 组关节冷痛而肿、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夜尿频多评分均较治 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6 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VAS、DAS28 评分均较治 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DAS28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抗-CCP、ESR、RF 水平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抗-CCP、ESR、R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玄驹 胶囊联合西药治疗RA 肾阳虚证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可降低血清抗-CCP、ESR、RF 水平,缓解关 节炎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心身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RA伴发抑郁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补肾治尪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西医及抑郁症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 治疗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抑郁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59.26%、85.19%,对照组分别为75.86%、48.28%、62.06%,治疗组中医疗效、抑郁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DS积分、疼痛VAS评分、总体情况VAS评分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积分、疼痛VAS积分和晨僵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补肾祛寒治尪汤配合燮枢解郁方及心理干预的心身同治法能够有效缓解RA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及RA症状.  相似文献   

5.
观察报刺法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给予火针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毫针报刺法治疗。 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 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晨僵时间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 前后关节肿胀个数以及关节压痛个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晨僵时间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 组在改善关节晨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 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 后,2组患者的 VAS及 S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VAS及 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1.66% (33/36),对照组为 77.78%(28/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报刺法结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 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佳敏  吕洪华  徐安娣 《新中医》2024,56(11):187-192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康复治疗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取150 例寒湿痹阻型RA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75例。对照组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增加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2组均连续 干预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红细胞沉降 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 和类风湿因子(RF) 含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 70.67% (P<0.05)。治疗后,2 组晨僵时间均缩短(P<0.05),关节疼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减少(P< 0.05),且研究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 后,2组ESR、CRP、RF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PSQI评分 均降低(P<0.05), Barthel 指数评分升高(P<0.05), 且研究组VAS、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中药包联合场效应理疗可有效提高寒湿痹阻型RA临床疗 效,改善RA相关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及RF水平,缓解疼痛反应,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症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胁痛、发热及呕吐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在急性胆囊炎护理中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唐宇  蓝芳  邱菲  邱少彬 《河北中医》2014,(2):226-228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应用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双手平均握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西药可改善RA患者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用电针及中频离子导入仪治疗。治疗组用电针及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陶偲钰  唐洁  汪雪  蒋楠楠  李媛  武平 《中国针灸》2023,(12):1384-1389
目的:观察在西药基础上艾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硬化蛋白(SOS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患者关节骨保护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8例,剔除4例、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艾灸治疗,于双侧足三里和小关节处阿是穴直接灸、双侧肾俞和大关节处阿是穴隔物灸,每周3次,共治疗5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压痛和肿胀关节计数、晨僵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健康状况评估问卷(HAQ)评分及血清SOST、β-catenin、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肿胀关节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1,P<0.05),晨僵、DAS28、VAS、HA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ST、β-catenin、TNF-α含量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3 月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诊的 86 例 RA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及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以及关 节肿胀度、疼痛等关节症状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 %,高于对照组的 7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 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肿胀度评分、关节疼痛数目和晨僵持续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联合中药熏蒸与温针灸治疗 RA 疗效确切,并可加快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关节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天星健骨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片每次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星健骨方胶囊,每次1.35~2.25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及疼痛水平,并检测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以及安全性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及疼痛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IgG、IgM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CRP、IgG、IgM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天星健骨方治疗RA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药.  相似文献   

13.
田韵 《河南中医》2014,(12):2442-244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洛昔康片、甲氨喋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及关节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ESR、CRP及RF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针灸治疗RA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清热通络宣痹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庆宪 《中医杂志》2004,45(6):437-438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宣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湿热阻络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36例采用清热通络宣痹法(自拟通关宣痹汤),对照组33例服用正清风痛宁片,分别观察疗效、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与关节肿胀指数,及抗"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够改善上述观察指标(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和ASO、CRP、ESR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双手握力与关节压力指数的改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热通络宣痹法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对RA活动期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应用本院的自制“风湿Ⅰ号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RA的诊断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超过6周或6周以上).②3组或3组以上关节肿(超过6周以上).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研究隔姜铺灸法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 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随机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隔姜铺灸法联合西药(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高于对照组 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 86.67 %,高于对照组的 60.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伸不利、恶风寒、关节作冷、肢体沉重评分均有不同程度 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屈伸不利、恶风寒、关节作冷、肢体沉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晨僵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缩短,且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少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8 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估(DAS28)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 VAS、DAS28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 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隔姜铺灸法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 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RA的疗效。方法:患者常规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外,辅以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并与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作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经2周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ESR和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其中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有良好效果,而且毒副反应轻微,是值得推荐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络灵酊剂中频导入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痰瘀互结型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中频导入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in/次,1次/d;观察组中频导入通络灵酊剂,20 min/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记录数字疼痛分级法(NPS)评分,健康调查问答(HAQ)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5.208,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NPS评分,HAQ评分,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VEGF,TNF-α,B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关节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通络灵酊剂中频导入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TNF-α,BAP水平,提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偏瘫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观察护理后15 d、30 d患者肌力变化、FMA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肌力比较:与护理前相比较,治疗组经辨证护理后30 d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MA评分比较:治疗组在15 d、30 d FM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arthel指数比较:经护理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有较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