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物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物理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结合物理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定分值。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可以得出关节松动术配合针灸物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理想。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方面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主结合腰腿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配合口服腰腿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5.7%,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治愈率41.7%,总有效率8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为主结合腰腿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3.
罗会  税永平 《四川中医》2013,(8):149-151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牵引、电脑中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2例,对照组348例。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针刺、三维牵引、电脑中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配合牵引及口服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症状及体征评定分值。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比较,P<0.001。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牵引、电脑中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按摩手法配合牵引及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方法,设为观察组,与同期41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效果、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5.61%,对照组治愈率为41.46%;观察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及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价腰椎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O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33/34),对照组为84.38%(2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8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53±0.98)分,低于对照组的(3.91±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采用口服中药能更快地缓解患者腰腿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期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应。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对照组针灸不分期,两组均配合邓启源老中医的芍药木瓜汤连续治疗21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及防止病情发展上较针灸不分期,不量化疗法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将62例有下肢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常规治疗,实验组除了针灸治疗以外,同时给予针刀触激术治疗。使用VAS疼痛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主诉、下肢功能、临床体征等方面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65%、90.32%;均高于对照组的35.48%、74.19%(P0.05);下肢功能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针刀触及术能很好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两组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97%、对照组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组(2.2±0.5)分,对照组(4.1±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疼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壮骨汤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阴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益肾壮骨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合针灸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疼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壮骨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阴虚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141例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22例,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32,P=0.027),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千山活血膏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应用千山活血膏外用,观察治疗前后腰腿痛变化,评估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5例相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前后对照有统计学意义(t=3.243;P<0.01);治疗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1.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7;P<0.05)。结论:千山活血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腰腿痛较理想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时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常规放血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时间放血治疗,两组针刺治疗均隔日1次,刺血3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60例,痊愈49例,显效11例,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痊愈率81.7%。对照组60例,痊愈34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0例,有效率93.3%,痊愈率56.7%。结论:针刺结合时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常规放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理疗,比较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LD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腰突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腰突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分别治疗20次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9%,有效率88.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腰突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名,其中60名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治疗,其余60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对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治疗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3.33%,而针灸推拿组达9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推拿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治疗,参考组芬必得、氯唑沙宗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3%,参考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7.8%,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促进患者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贺君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469-47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追风透骨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追风透骨丸,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追风透骨丸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