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晓敏  刘立安  孙炜  王红 《河南中医》2014,(7):1407-1408
目的:观察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肩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接经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磁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综合康复训练加用磁热疗法: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采用视觉模拟类比评分评定肩关节疼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类比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显著于对照组.结论 磁热疗法能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肩痛的疼痛程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纽(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磁振热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致肩痛及上肢活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肩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积分明显增加;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针剌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在减轻疼痛,提高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康复训练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康复治疗。2组均10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后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手肿改善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手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对偏瘫肩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针刺配合埋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间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积分改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治疗加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经络辨证针剌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O.01)。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蛇灸配合运动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长蛇灸和运动干预,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用疼痛分级法评定止痛效果,测量胸廓呼吸差、脊柱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关节功能活动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蛇灸配合运动干预能有效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畸形,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关节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runnstrom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肩痛采用关节运动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加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性肩痛的疗效。方法:将52例脑卒中偏瘫性肩痛患者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前者采用中药熏蒸汽化热疗加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后者采用Bobath运动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汽化熏蒸热疗加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偏瘫性肩痛可获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子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子灸)34例与对照组(温针灸)30例,疗程结束后(23 d)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肩痛评分比较,两组均可缓解肩痛,但治疗第1~14天,观察组治疗肩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第21天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两组均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治疗第1~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第21天后观察组对于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都有较好疗效,但电子灸较温针灸更具安全、环保、能量化和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照组给予肩部控制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在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能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其所致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①肩关节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42.730,P=0.000;对照组:t=30.15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8.475,P=0.000)。②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治疗后肩关节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22.254,P=0.000;对照组:t=19.48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Mallet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4.841,P=0.000)。③综合疗效: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075,P=0.038)。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臭氧注射联合整脊手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整脊手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指地距离(FFD)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FFD指标显著降低(P<0.05),JOA问卷记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FFD指标显著降低(P<0.05),JOA问卷记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注射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整脊手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和中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结果:一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颈、肩、背部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腰背肌稳定性训练对微创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治疗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辅以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及腰背肌稳定性训练等治疗。对照组90例单纯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应用VAS、JOA、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比较:治疗2周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JOA比较:治疗2周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JOA评分改善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优良(治愈+显著进步)率86.67%,对照组优良率73.3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11.1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后早期介入内服中药及腰背肌稳定性训练等治疗,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体感觉功能及运动控制能力,增强腰椎协调性及稳定性,消除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均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通络止痛、醒脑开窍,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浮刺配合棍棒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肩痛患者(VAS评分≥4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浮刺的基础上配合自编的棍棒操训练,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棍棒操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0 d后采用肩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治疗组肩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刺配合棍棒操训练在改善中风后肩部疼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两组治疗后VAS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和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均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部疼痛的程度,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补虚泻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的疗效更优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