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王芬 《中医正骨》2012,(11):79-80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血管危象,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32例(35指)小儿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小儿生理因素、疼痛及情绪因素、室内环境因素及术后感染等是再植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结论: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及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减少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提高断指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总结断指再植98例(119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2指发生血管危象(18.4%),其中动脉危象5指(占22.7%),成活5例(100%);静脉危象17指(占77.3%),成活14指(82.4%)。总救治成活率86.4%。发生血管危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生理特点、心理障碍及吸烟等)、患者以外(医护方面、客观因素等)及其他原因。结论断指再植患者发生血管危象原因较复杂,重视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及病室环境的观察,增强护理人员显微外科专业知识,加强巡视、了解患者心理,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3.
断指再植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造成血管危象发生的多种因素,并总结避免这些因素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3月断指再植病人152例187指,探讨断指再植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52例187指中,发生血管危象41指(发生率为21.9%),其中动脉危象10指(发生率为24.3%),静脉危象31指(发生率为75.7%)。结论:血管危象的发生多和疼痛、吸烟、寒冷及神经生理因素等有关,正确预防这些因素是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断指再植术是指重新修复、重建离断手指的血管、神经以及各类组织等,断指再植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重建血管的循环功能~([1])。虽然断指再植术在国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存在的风险及并发症仍然不能忽视;其中静脉危象作为断指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手术成功率。研究显示,静脉危象在断指再植术术后的发生率为10%~20%~([2])。静脉危象多表现为再植指皮肤呈黑紫  相似文献   

5.
贾建宁 《中医药研究》2011,(8):1016-101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处理。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0年4月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3例(19指),其中动脉危象8指,静脉危象11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结果经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3%。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观察再植指情况,正确及时处理好各类血管危象,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使断指成活。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手外科断指再植术后防止血管危象的作用,为断指再植术后的抗凝治疗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28例手外伤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及川芎嗪片口服作为断指再植术后抗凝用药,从血管危象发生的有无,再植指体血运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几方面来综合判断其疗效。结果:优23例,占82.15%,良2例,占7.14%,可2例,占7.14%,差,1例,占3.57%,总优良率89.29%,结论:川芎嗪 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具有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显微外科中,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是影响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防治血管危象成为显微外科学一项重要的技术任务[1].国内在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中运用放血疗法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有较多的局限[2].近年来笔者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音乐放松训练联合艾灸疗法以降低术后血管危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84例完全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11月84例完全离断指行再植术,术后给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及疼痛护理,针对患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疏导,重点进行再植体的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并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对成活患指辅以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断指再植术84例142指,术后成活130指,成活率91.0%,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25例断指行再植手术的患儿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恰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25例28指中23指成活。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细心护理,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可以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旋转挤压性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指出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再植指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断指再植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0,共104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共105指)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2种护理方案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功率及患者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预防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方法:80例钝性离断伤断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再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断指成活72指;坏死8指,二次手术行截指短缩缝合。结论:在符合断指再植适应证的基础上,彻底的清创,精确而通畅的血管吻合,认真细致地修复各种组织,预见性的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效果。方法:将断指再植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疼痛干预模式,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降低16.5%,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8.7%,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18.2%。结论:开展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本组126例断指患者,经我院施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119例获得成功。再植术后的护理中我们总结了“一观、二按、三测探”的护理体会,为早期发现再植指血管危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了宝贵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总结59例断指再植术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对再植体的末梢血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针对病人的复杂的心理进行疏导及患指功能的康复训练,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通脉活血方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断指再植术者共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通脉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术3个月后的再植成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再植体坏死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断指再植成活率和术后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活血方可以显著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同时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手指离断伤是显微外科常见的损伤类型,断指再植手术的完成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术后科学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是患者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关键[1]。临床实践显示,断指再植术后易出现血管痉挛栓塞,并发血管危象,是导致断指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2]。中医学认为,断指皆因外伤致筋骨离断,经脉受损,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同时瘀血积聚而阻滞经络,致经络不通;而且手术进一步损伤了筋骨经脉,进而加剧失血、血瘀[3]。基于此,笔者在断指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断指再植适应症的不断放宽,使再植术后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相对增加,再植指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护理实践中对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提出更高的护理要求,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断指再植术后记录单》,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日趋完善,体现了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术后观察更加完善,客观,现对表格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血管危象可控因素集束化管理策略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11例需要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手外伤患者。男87例,女24例;年龄15~64岁,中位数33岁;共涉及183指,其中拇指38指、示指59指、中指33指、环指26指、小指27指;切割伤41例,挤压伤52例,卷轧伤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h,中位数3.5 h。断指再植手术后,按照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医院实际条件制定的血管危象可控因素集束化管理策略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包括病房环境控制、日常看护、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血容量观察、便秘及尿潴留预防、集束化管理策略执行情况监督。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7~10 d内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对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及时处理并通过观察、沟通明确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共3例患者(3指)发生血管危象,其中1例患者术前有习惯性便秘,术后42 h发生静脉危象,立即遵医嘱肌肉注射30 mg罂粟碱注射液,同时应用开塞路40 mL,并继续口服缓泻药,排便后3 h患肢血液循环转为正常;另2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分别于术后30 h、38 h发生静脉危象,遵医嘱给予心理安慰、按摩指腹、肌肉注射30 mg罂粟碱注射液、口服地西泮片2.5 mg,2例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环均于10 h后转为正常。结论:应用血管危象可控因素集束化管理策略可有效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相似文献   

20.
自残性断指患者因情绪激动、血液高凝、动静脉易痉挛 ,再植后血管危象发生率高 ,且由于指体为紫红色 ,判断动静脉危象较困难 ,处理不及时易致指体坏死。自 1998年至今 ,我们先后收治自残性断指 15例 ,其中小指 11例 ,食指 1例 ,环指 1例 ,均行断指再植 ,通血后指体颜色紫灰 ,采用安神止痛汤治疗 7天 ,指体颜色转红润 ,成活 14例 ,术后动脉危象 1例 ,静脉危象 2例 ,血管危象发生率为 2 0 % ,较未用安神止痛汤显著降低 ,成活率提高为 93.3%。方药组成及用法 酸枣仁 6 0 g、白芍 45 g、丹参 15 g、夜交藤 30 g、茯神 30 g、琥珀 6 g、乳香、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