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45例为观察组,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组55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一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连续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3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4.7%,改善率17%,复发率31.1%,术后妊娠率2.2%,而对照组有效率80%,改善率21.8%,复发率12.7%,术后妊娠率1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药组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仅有5例转氨酶轻度增加,经护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蜚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大黄蜜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盆腔包块缩小、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蜚虫丸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畀位症(EM)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腔镜术后的EM患者随机分成A组及B组,每组40例,A组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B组术后联合孕三烯酮口服治疗。均治疗6个月,随访2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0%及57.5%,复发率分别为2.5%及7.5%,妊娠率分别为47.5%及42.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疗效相当,米司非酮不良反应低,更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曲普瑞林和孕三烯酮的I临床疗效、复发率、妊娠率、药物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曲普瑞林组、孕三烯酮组、未用药对照组;疗程6个月,随访24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妊娠率,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曲普瑞林组与孕三烯酮组体征缓解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组之间的缓解率、妊娠率、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组的不同副反应发生率各异,曲普瑞林组以低雌激素副反应为主,孕三烯酮组以肝功能损害、体重增加最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对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用孕三烯酮假绝经疗法治疗,治疗组60例用中药加孕三烯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术后散结镇痛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散结镇痛胶囊和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停药后对复发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145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组和孕三烯酮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和复发率,妊娠率。结果各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0.01),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在腹腔镜术后加用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妈富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机给予妈富隆、孕三烯酮和达那唑治疗。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经过妈富隆、孕三烯酮、达那唑药物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缓解,但组间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妈富隆不良反应最少。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腔镜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散结镇痛胶囊和孕三烯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3.33%(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可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下瘀血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志霞 《山西中医》2010,26(1):19-20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下瘀血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1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下瘀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孕三烯酮相当。  相似文献   

10.
曾智 《亚太传统医药》2012,(11):118-1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妊娠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0.0%(P<0.05);观察组总妊娠率为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妊娠率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3.3%(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疗效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单行腹腔镜手术。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8%,术后受孕率为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3.3%和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受孕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法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西医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中西医联合组采用补肾祛瘀法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效果;观察比较妊娠率、活产率、复发率;干预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中西医联合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联合组妊娠率、活产率高于西医组,复发率低于西医组(P0.05);干预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相近,出院时中西医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法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活产率,有效改善子宫内膜情况,预防疾病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大黄虫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盆腔包块缩小、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虫丸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患者132例,单纯腹腔镜手术组(A组)60例;加用孕三烯酮组(B组)72例,每周2次,每次2.5mg,连用3-6月观察疗效和妊娠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2年内复发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6.9%,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痊愈率为32.7%,总有效率为55.1%。临床疗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0.2%,对照组为4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6.1%,妊娠率61.2%;对照组复发率30.6%,妊娠率32.7%。复发率、妊娠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148例分为米非司酮组80例和孕三烯酮组68例。米非司酮组于术后1周口服米非司酮,孕三烯酮组于术后1周口服孕三烯酮,两组均服6个月,随访18个月。结果: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P0.01)。结论: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可以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这种病的效果如何.方法:对腹腔镜诊断的轻度子宫内膜移位合并不孕症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灶情况对症治疗,通过腹腔镜下有的进行输卵管通液手术;有的进行电凝烧灼术;有的针对病灶周围粘连则进行粘连分离手术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手术等,患者做完手术后均服用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本组通过腹腔镜手术后再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临床结果妊娠率达79.9%.症状缓解率为90.4%.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在临床上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配合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患者132例,单纯腹腔镜手术组(A组)60例;加用孕三烯酮组(B组)72例,每周2次,每次2.5mg,连用3-6月观察疗效和妊娠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38例口服孕三烯酮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6.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吴述   《江西中医药》2013,(12):35-3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从多角度阐明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经腹腔镜术后诊断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后排卵前予丹术消异方治疗,排卵后予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术后不追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受孕率、流产率、复发率及血清8-iso-PGF2α与GSH-Px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受孕率、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复发率、8-iso-PGF2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