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千金子去油制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金子去油制霜的研究龚千锋(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330006)廖有妮(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336525)关键词千金子,去油制霜,含量测定千金子性温味辛.有毒,具有逐水消肿.破血消症的功效,临床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顽癣。疣赘。本品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 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 Ka )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的Ka 及Papp最高(P<0.05)。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千金子甾醇在结肠段的Ka 及Papp显著增加;而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段的Ka及Papp普遍降低。结论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推测千金子甾醇可能为P-gp的底物,而非MRP2的底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木鳖子脂肪油的提取工艺,明确其炮制前后脂肪油成分“质”“量”差异,为木鳖子的炮制机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木鳖子脂肪油,通过设计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不同因素水平,考察木鳖子脂肪油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木鳖子和木鳖子霜的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木鳖子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的变化,确定其差异性脂肪油。结果 优选出木鳖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6 h,提取温度为85 ℃。木鳖子制霜后脂肪油的总量下降,但其成分类别无明显变化,共鉴定出14个脂肪油成分。通过对炮制前后14个脂肪油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贡献值,筛选得到8个含量具有显著变化的脂肪油成分。结论 木鳖子制霜后去油率为13%左右,脂肪油种类无明显变化,但多个脂肪油成分相对含量具有显著变化,木鳖子制霜后脂肪油成分变化对其质量和药效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中秦皮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千金子种仁分为重、中、轻度泛油及未泛油4个等级,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黄度值,采用实验室已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千金子种仁泛油后颜色逐渐加深;秦皮乙素平均含量:重度泛油种仁0.003 5%中度泛油种仁0.001 2%轻度泛油种仁0.001 1%≈未泛油种仁0.001 1%。结论:千金子泛油后秦皮乙素含量升高,不仅为进一步控制千金子质量提供依据,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风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clnocarpusanthelninticaPierre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临床多用于麻风、疹癣、杨梅疮等症。大风子富含脂肪油50%,油的脂肪酸有大风子油酸、次大风子油酸及少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其油有一定的毒性,故自古以来皆制霜用,本文即对其炮制工艺——去油制霜进行了研究。1 药材 购自南昌市药材批发站,经鉴定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干燥成熟种子。2 制霜 取大风子去壳取仁,拣去霉烂变质者。称量,研成泥状,用数层草纸包裹,干热(6…  相似文献   

6.
从车前属种子分离的油能治疗静脉曲张和痔瘘,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将从生长在波兰的三种植物的种子分离的油用石油醚提取,用气-质联用仪测定其所含的脂肪酸。植物甾醇用与洋地黄皂甙沉淀的方法测定。以下是从大车前、中型车前和长叶车前种子分离的油的含量和理化性质,分别为:含量(%)8.2,9.6,5.0;n_D~(21),1.4762,  相似文献   

7.
青蒿挥发油含量检测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青蒿挥发油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为了解青蒿不同生长期、贮存期挥发油含量,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故进行本项研究。方法:依法测定青蒿不同生长期、贮存期发挥油含量,采用正交法优选青蒿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青蒿挥发油含量:盛花期>初花期>花后期>花前期;干品随贮藏期延长,含油量逐渐降低,从0.3%(0月)降至0.04%(12个月);干品最佳提取工艺为共水蒸馏,每次加8倍量水,浸泡3小时,蒸馏3小时。结论:以青蒿盛花期鲜品或零月干品为原料,挥发油提取率最高,可达0.3%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植物甾醇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植物甾醇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100mg/kg植物甾醇灌胃)和植物甾醇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200mg/kg植物甾醇灌胃)。分别于实验结束时(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脂水平、肝脏脂肪含量及体脂含量。结果实验结束时,3组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脂肪含量、体脂含量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低于基础对照组(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较少(P〈0.05),体脂含量较低(P〈0.05);植物甾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植物甾醇具有预防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高剂量植物甾醇可减少高脂饮食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和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重量法测定大豆甾醇含量的方法,大豆甾醇含有三种带有3β─OH基团的甾醇,即菜油甾醇(M=400.67)、豆vl甾醇(M=412.67)、β─谷甾醇(M=414.69),标准样品中该三种甾醇组分含量分别为:19.52%、16.17%、64.31%。大豆甾醇中3β─OH基团可与洋地黄皂甙(M=1229.3)反应产生沉淀。19沉淀相当于大豆甾醇0.251g。大豆甾醇平均回收率为101.15±2.38%,变异系数2.35%。  相似文献   

10.
重量法测定大豆甾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道了用重量法测定大豆甾醇含量的方法,大豆甾醇含有三种带有3β-OH基团的甾醇,即菜油甾醇(M=400.67)豆甾醇(M=412.67),β-谷甾醇,(M=414.69),标准样品中该三种甾醇组分含量分别为:19.52%,16.17%,64.31%。大豆甾醇中3β-OH基团可与洋地黄皂甙(M=1229.3)反应产生沉淀。1g沉淀相当于大豆甾醇0.251g。大豆甾醇平均回收率为101.15±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甘遂单煎、与甘草时煎及在甘遂半夏汤中群煎时大戟二烯醇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C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4:6),检测波长为210nm,室温.结果:大戟二烯醇在1.2-1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2180x+2155.4,r=0.9991;单药、对药、群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7%、97.57%、97.34%。大戟二烯醇提取量的变化规律是对药〉群药〉单药。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甘遂的配伍变化研究,甘遂中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随着配伍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影响滇重楼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滇重楼种子育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去除种皮、不同温湿度处理、赤霉素处理、不同种子来源实验,观察滇重楼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情况。结果:种皮及低温对滇重楼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外源赤霉素在常温下对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但可以打破低温对滇重楼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滇重楼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适合湿度范围较宽;不同来源的种子,主要由于成熟度的差异,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情况差异明显。结论:在滇重楼种子育苗过程中,要选择成熟果实的种子,去除种皮和赤霉素处理均可提高滇重楼种子发根率和发根速度。  相似文献   

13.
茶枝柑橘核油脂的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茶枝柑橘核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比较不同采收日期的茶枝柑橘核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方法 采用质谱检测器,VF-5MS(30 m×0.25 mm×0.25 μm)柱为分离柱,在160~230 ℃程序升温,不分流进样,进行GC-MS分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酸价,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过氧化值。结果 从茶枝柑橘核油脂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酸价在1.3~3.8 mg/g范围内,过氧化值在0.16~0.23 g/100 g范围内。 结论 茶枝柑橘核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几个不同产地的小油桐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我国的广东、海南、贵州和印度等地所产小油桐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方法 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小油桐种子的含油率,采用GC-MS对小油桐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的小油桐种子干基含油率分别为32.43%(广东)、31.41%(海南)、37.56%(贵州)和41.04%(印度);GC.MS鉴定出12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80.93%(广东)、79.53%(海南)、77.24%(贵州)和78.22%(印度).结论 不同产地的小油桐种子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方面均存在差异,这在小油桐引种与育种过程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清产栝楼果实与种子的变异情况,明确其种质资源状况,为种质划分、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采集大田种植的植株果实,测定果实重、果实长、果实直径、果皮重、果皮厚、果柄长、果柄直径、单果所含种子重、单果所含种子总数、单果所含饱满种子数、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度、种子百粒重等形态特征及重量指标,运用SPSS 17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栝楼果实与种子各项形态特征及重量指标变异幅度较大,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果实与种子性状特征信息主要集中在重量因子、种子外观因子、种子数量因子和长度因子等4个公因子上。结论:现有种质可聚类为三大类群,可作为栝楼种质区分与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苗药土一枝蒿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苗药土一枝蒿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72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组分峰面积的97.24%,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β-倍半水芹烯(40.227%)、(Z, E)-α-大根叶烯(12.853%)、E -β-法尼烯(11.205%)等。结论:土一枝蒿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葡萄籽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均匀度、流动性、沉降比等为考察指标,优选软胶囊内容物制备条件;通过囊皮制备情况、崩解时限等指标对囊皮配方进行选择。结果葡萄籽软胶囊内容物配制以通过150目的原料提取物,加入总量30%的大豆油、3.5%的蜂蜡为佳;囊皮配方中明胶-甘油-水的比例为1∶0.5∶1。结论所制得葡萄籽软胶囊工艺基本稳定,质量可控,可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叶大戟种子油脂成分。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对叶大戟种子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对叶大戟种子油中共鉴定出10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棕搁酸5.608%,硬脂酸2.219%,油酸13.857%,亚油酸17.623%,a-亚麻酸50.854%。结论对叶大戟种子因富含人体必须脂肪酸而极具开发价值,尤其是a-亚麻酸和亚油酸占到了对叶大戟种子油的68.477%。  相似文献   

19.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及亚油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20000(PEG-20M)高效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和氢焰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N2,流速30mL/min,柱温控制采用程序升温,分流比为90:1。结果 α-亚麻酸检测浓度在0.1838~3.6760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1.29%,n=3)。亚油酸检测浓度在0.1997~3.59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2.66%,n=3)。红花油与胡麻油的比例为1:1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39.28%和43.48%;红花油与胡麻油比例为1:3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17.76%和71.55%;红花油与胡麻油比例为7:1时,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是76.55%和8.93%。结论 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适用于食用调和油中α-亚麻酸及亚油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刺五加及短梗五加茎皮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及异嗪皮啶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测定刺五加及短梗五加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对比研究刺五加及短梗五加茎中的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20A;15~20 min:21A;20~35 min:30A),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样品进样量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7.3%和99.9%,RSD为0.7%、1.3%和0.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刺五加及短梗五加茎皮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及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