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地震前后成都市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和血液检测结果,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献血并保证血液质量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8月3日的84902名献血者的人群特征资料及其血液检测结果,分为地震前、地震应急献血期间和应急献血结束后3个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①地震应急献血期间血液检测淘汰率(5.31%)明显高于地震前(4.47%)和应急献血结束后(4.92%);②3个组献血人群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总体构成发生变化,地震应急献血期间初次献血人群增加,男性献血者比例上升,30~55岁参加献血的比例增加,献血者中职员、服务业人员、商务人员比例升高,学生献血者比例在地震期间显著下降.[结论]地震期间献血热潮中,应急采供血工作应该更加重视献血前的健康征询,重点关注30岁以上的男性献血者;可采取献血前筛查梅毒的策略,有效降低血液检测淘汰率,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切实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提高血液质量。方法对536例献血反应者,查明原因后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献血者因素导致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65.81%,采血护士因素导致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33.43%,环境因素占0.76%。结论在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有献血者缺乏血液生理知识;身体状况不佳;短暂性精神紧张;与采血护理人员沟通不畅等。开展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和减少献血反应;出现献血反应后,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能使献血者迅速恢复正常,消除其对献血的顾虑与担心,帮助其树立持续参与无偿献血的信心与热情,从而稳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高献血质量,探析献血护理服务在农村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200例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农村献血者,以献血单双日将献血者均分为两组,单日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常规护理组,双日给予献血护理服务干预为献血护理组,每组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献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献血意义认知率及献血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 献血护理组人均献血量多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护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3,P<0.05)。献血护理组对献血意义认知率为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5)。献血护理组对献血护理服务的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献血护理服务应用到农村献血者中,可助于献血者更加了解献血的重要性及意义,并稳定其献血过程中心理状态,以及提升献血安全性,同时合理增加献血量,亦可以增加献血者对献血护理服务的高度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流动采血车献血者反应情况,控制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方法]对日照市2003~2005年流动采血车献血者献血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流动采血车献血者20 891人,出现献血反应者501例,献血反应率为2.40%.献血反应率,2003~2005年分别为2.55%、2.26%、2.46%(P>0.05)男性为2.67%、女性为2.02%(P<0.01)18~35岁为2.64%、36~55岁为2.07%(P<0.05)干部、军人、大学生、农民、其他职业者分别为2.65%、1.22%、2.67%、2.03%、3.45%(P<0.05);501例反应者中,反应原因分别是精神紧张占47.90%、环境不佳占18.16%、睡眠不足或疲劳占14.97%、空腹占8.18%、穿刺疼痛占5.79%、有晕血晕针史占3.19%,其他占1.80%.[结论]流动采血车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减少血液报废率及更加适合采供血机构和基层连队官兵献血的工作模式。方法A组3 667名献血者,采用先采血后化验的方法采集血液;B组4 185名献血者采用静脉抽取血样本先初检,4h后采血的方法。结果A组共采血3 652袋,因初、复检不合格报废血液69袋;B组共采血并复检血液3 718单位;因复检不合格报废血液34袋;两种方法血液报废率分别为1.89%和0.91%,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3.98%;A组血液报废率高于B组(χ2=12.51,P<0.01);而B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2χ=10.55,P<0.01)。结论先采血后化验的方法血液报废率虽然明显高于先初检后采血的方法,但献血反应率较低,且献血前等待时间短,可以适用于献血者为输血传染病低危人群的部队官兵。  相似文献   

7.
献血反应是由精神因素、空腹、静脉穿刺疼痛等多种诱因引起,只要针对各种诱因采取积极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可以避免再次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以消除献血对人身体有害的不正确认识和恐惧心理,有利于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群体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5806名,统计献血反应发生人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及采集量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发生献血反应67名,占1.15%。男性和女性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5%和2.67%,初次和多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01%和0.96%,采集单份血小板者和采集双份血小板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64%和1.3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女性献血者、初次献血者和采集双份血小板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血液检测合格的首次献血者未能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方法及工作对策,提高再次献血者比例,建立稳定的献血者队伍,保证充足有效血源。方法对2012年上半年1000名血液检测合格的首次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未能再次献血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无偿献血综合服务互动质量是影响首次献血者未再次献血的重要因素。结论全面提高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用爱心、耐心、诚心、感恩之心以及精湛的专业技术对待无偿献血者,提高无偿献血者对无偿献血事业的支持和主人翁精神,为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沈柏涛  阮乐幸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887-1888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各种与献血不良反应相关的诱因.[方法]将2002~2006年间在本采供血点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730名人员的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与报告.[结果]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份有关,从2002~200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比率分别为2.74%,2.60%,2.35%,1.97%,1.49%;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献血次数相关,初次为95.07%,再次为4.52%,多次为0.4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程度与献血量不呈正比关系,在<200ml献血量中,反应率为28.22%;≥200~≤300ml为70.68%;>300~≤400ml为1.10%(Χ2=0.196, P>0.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心理保持的状态有关,与献血次数有一定的关联,与献血量的多少无多大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效果。方法以我站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接待的1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机采血小板献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机采前的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采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 <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0%(P <0.05)。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改善献血者的不良情绪,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献血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把2001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的卫生宣传教育时参加献血的30036名献血者设为对照组;自2002年开始实施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程序两年后即2004年参加献血的47891名献血者定为干预组,对两组无偿献血各项指标及献血者主动退出、延期献血及不宜献血人数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干预组的自愿献血人数、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400毫升人数、脂肪血人数、献血投诉人数、主动退出人数、延期献血及不宜献血人数等统计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确保献血者健康,用血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血捐献过程中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福州地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全血采集的75 784人次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分析DRVR发生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2 091/75 784),其中DRVR发生率2.7%(2 024/75 784);女性DRVR发生率(3.2%)高于男性(2.3%);初次献血者发生率(4.3%)高于重复献血者(1.2%);采血地点高校发生率最高(6.1%);年龄分层分析显示:18~19岁组发生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10)、初次献血(OR=2.15)、低龄献血(OR=2.85)和高校献血(OR=1.80),是DRV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初次、低龄献血者是全血捐献过程中DRVR的易发人群,加强关注特殊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DRVR发生率、改善献血体验、更好地保留献血者。  相似文献   

14.
胡敏 《中国卫生产业》2020,(9):18-19,22
目的观察研究全面护理管理在临床献血工作中起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长沙血液中心工作的不同时间段的护理人员划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5月),另一组为观察组(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5月)。回顾性地分析对照组的血液中心护理工作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并在2018年6月开始在长沙血液中心采用全面护理管理措施,分析对比这两组的综合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的献血者被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反应程度都明显高于观察组,献血者满意程度大幅度提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管理在血液中心的献血工作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减轻献血者献血后的不良反应的产生,且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的情况,保障用血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71 926人献血者(242例确认梅毒阳性)的献血地点、年龄、性别、出生地、献血次数和职业分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梅毒阳性率为3.4‰,初次献血者梅毒阳性率为6.6‰,两次以上献血者阳性率为零。流动献血点梅毒阳性率高于固定献血屋;18-25岁女性梅毒阳性率高于同龄男性。各年龄段中,36-45岁阳性率最高,男女性类似;不同职业和地域,以农民和外省市献血者阳性率最高。[结论]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的重点仍是加强血液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和巩固一支数量充足的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温州市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2004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温州市中心血站77983人(次)无偿献血者,依据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等变化特点,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市中心血站此时间段内献血反应率为2.15%,献血反应与性别、年龄无直接关系,而与职业、献血次数相关。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疲劳献血是导致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操作技术等也会引发献血反应。结论应做好无偿献血的宣教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并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确定低危人群,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ELISA法对滨州市不同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2009~2011年合计检测滨州市无偿献血者119785人,检出梅毒抗体阳性者247例,阳性率为0.21%(247/119785)。不同年份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献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献血次数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献血形式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偿献血者梅毒流行趋于增长期,梅毒抗体阳性仍是血液报废的原因之一,因此应把低危人群作为献血主要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8.
杨重旺 《健康研究》2014,(4):455-456
文章随机抽取自愿无偿献血者和互助献血者各100例,调查其对互助献血的认可度及再次献血意愿,了解互助献血对献血者献血意愿的影响,为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献血不良反应是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由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献血反应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献血者身体不适而采血中断,影响血液质量,还易导致其他献血者产生恐惧心理,引起献血者之间的"连锁反应"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  相似文献   

20.
无偿献血者并不等于真正的低危献血者,按《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要求,献血者在献血前对有关献血的健康标准、献血过程、血液处置方法必须知情,要对献血者既往病史、一些危险行为做如实反映,以保证血液的质量。记录是质量保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可证实特定的标准被采用,是发生献血传染病纠纷实行举证倒置时对血站自身保护的依据。献血者登记表信息真实、完罄是无偿献血安全进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