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Baha简介 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Baha(bone-anchoredhearingaids)是通过骨导方式改善听力效果的一种助听设备,包括声音处理器、桥基和植人体3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声音处理器通过麦克风接收声音,声音引起的振动通过颅骨和颔骨传送到内耳,使内耳的淋巴液推动毛细胞,毛细胞再将这种运动转变成电脉;中,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听觉中枢,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波形特点及正常的气、骨导ABR Ⅴ波潜伏期-强度曲线及相应的反应阈值,为临床气导ABR(AC ABR)和骨导ABR(BC ABR)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Nicolet spirit型诱发电位仪、EAR 3A插入式耳机和Radioear B 71骨振动器对一组听力正常年轻人(男32耳、女24耳)进行短声气骨导ABR测试,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对BC ABR阈值及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气骨导ABR相应强度下波形相似波Ⅴ潜伏期-强度曲线表明,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逐渐延长。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Click潜伏期延长的程度大,BC ABR反应阈比气导ABR高。对侧70?dBSPL以下强度宽带噪声的使用对BC ABR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 BC ABR波形特点与相应刺激强度的AC ABR极为相似。BC ABR与AC ABR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可望联合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2) 骨导行为的听阈水平超过40?dBHL时,BC ABR难以引出,对其结果的解释应持慎重态度;(3) 骨导ABR测试时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3.
Xomed 骨导助听器是一种电磁感应式助听装置。其内装置通过手术埋置于颞骨皮下,外装置则通过内装置中的磁铁吸引保持在位。声音处理器分耳级和体级两种。声音进入外装置后,由线圈产生电磁场,引起磁铁、颅骨、内耳的振动。其植入对象为双耳传导性耳聋,纯音骨导听阈(0.5、1、2 kHz)不超过25dB(HL)。在英国已有23例患者接受了 Xomed 骨导助听器。作者通过对其中18例患者的植入理曲、以前的助听方式、植入技术和手术问题,目前病人的使用状况和满意程度、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4.
有报道患慢性中耳疾病而无迷路炎症状的患者骨导阈值增高。其骨导阈值增高是由于中耳疾病所致的中耳听觉机制在骨导作用的消失和/或炎症扩散所致的耳蜗机能障碍。Tonndorf(1966)提出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的作用机制共同组成整个骨导反射,所以骨导反射不单纯是耳蜗作用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听力学检查中婴儿中耳炎诊断相关的的敏感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听力筛杳未通过的婴儿48例(96耳),男31例,女17例;年龄1.5~12个月(平均4.3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颞骨CT薄层扫描和常规听力学测试.听力学检查包括气导和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 Hz-AER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声反射及226 Hz、1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统计软件采用SPSS14.0标准统计软件包.以颞骨CT结果作为诊断的依据,与以下9项因素进行Kappa一致性栓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因素包括:226 Hz及1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ABR气导反应阈值、ABR骨气导反应阈值差值、ABR Ⅰ波潜伏期、ABR Ⅰ~Ⅴ波间期、40 Hz-AERP反应阈值、DPOAE反应幅值及声反射阈值.结果 96耳中,CT确诊中耳炎77耳,中耳正常19耳.以颞骨CT扫描结果作为金标准,Kappa-致性检验表明,1000 Hz鼓室声导抗测试、ABR气导反应阈值、ABR Ⅰ波潜伏期、40 Hz-AERP反应阈值和DPOAE与颞骨CT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均>0.04,P值均<0.001).单因素分析提示,有7个因素与婴儿中耳功能有关(P值均<0.001):1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声反射阈值、ABR气导反应阈值、ABR气骨导反应阈值差值、ABR Ⅰ波潜伏期、40 Hz-AERP反应阈值和DPOAE.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000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P<0.001)和40 Hz-AERP反应阈值(P=0.004)可以列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1000 Hz鼓室声导抗可作为婴儿中耳炎检出的敏感因素,ABR气导反应阈值、ABR Ⅰ波潜伏期、40 Hz-AERP反应阈值和DPOAE可较好地反映婴儿的中耳功能.  相似文献   

6.
听性脑干反应(ABR),又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一种由气导或骨导声刺激诱发,起源于内耳、听神经和听觉脑干,在头颅表面记录到的神经电活动,属于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BR是听觉诱发电位中最常用的测试方法,可以评估从内耳至听觉脑干的听觉通路的完整性,由于不受受试者睡眠状态(睡眠或清醒)的影响,可用于不能配合行为测听及需要进行听觉通路病变评估者,是临床不可或缺的听力学检测手段。ABR的波形、幅值、潜伏期和反应阈值等受测试环境和测试参数影响较大,规范的ABR测试操作对于保证其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以及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尚无ABR测试临床操作规范。基于我国听力学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我们在广泛征求耳科医师和听力技师等相关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本共识,以期规范ABR测试临床操作流程,便于我国ABR测试工作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另外需要指出的是ABR虽可归于"客观测听",但对其波形的识别和判读是由测试者主观分析的,评估时要注意到"判读误差"的可能性。本共识不包括自动ABR(AABR)、电刺激ABR(EABR)和术中ABR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的刺激速率以及对侧不同强度的白噪声掩蔽对婴幼儿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影响。方法对18例(36耳)正常婴幼儿分别在27.7次/秒(无掩蔽、等值掩蔽、升值20 dB掩蔽、升值40 dB掩蔽)和55.1次/秒(无掩蔽)的刺激速率下行骨导ABR测试,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8例(36耳)受试婴幼儿气导ABR反应阈均值为15.29±9.71 dB nHL,在35 dB nHL及以下刺激强度下均可记录到清晰、稳定、分化良好、重复性好的骨导ABR波形,骨导ABR反应阈均值为7.93±5.04 dB nHL;骨导短声刺激速率从27.7次/秒增加到55.1次/秒时,ABR波Ⅴ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刺激速率为27.7次/秒、对侧不同强度的白噪声掩蔽时,骨导ABR波Ⅴ潜伏期以及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导ABR测试受骨导刺激强度及刺激速率等的影响,在听力正常婴幼儿不受对侧耳有无掩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D-半乳糖致豚鼠老化模型,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检测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寻求老年性聋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51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模型实验组)21只,5%D-半乳糖腹腔注射(200 mg·kd-1·d-1),共6周;B组(模型对照组)15只,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A、B两组注射前后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将两组豚鼠置于噪声环境中7 d,每天噪声暴露8 h,结束后再次检测ABR阈值.C组(空白对照组)15只,不加任何处理,仅予以同步检测ABR阈值.用比色法检测三组肝和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提取三组豚鼠内耳组织DNA,应用AFLP技术筛选差异位点.结果 注射后A组豚鼠ABR阈值较B组提高,但两组阈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噪声暴露后,A组ABR阈值(峰等效声压级)平均提高(22.97±10.56)dB,B组提高(14.16±7.36)d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A组肝和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B组,MDA含最则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FLP分析发现有与耳聋一致的多态性标记.结论 D-半乳糖可以诱导豚鼠衰老,此模型豚鼠听反应阈虽无明显提高,但对噪声的敏感性增加,AFLP检测到的差异位点可能与其对噪声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气导ABR检测在婴儿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51例(89耳)分泌性中耳炎婴儿(患儿组)和50例(100耳)听力正常婴儿(对照组)行骨、气导ABR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分泌性中耳炎婴儿气导ABR波I、Ⅲ、Ⅴ潜伏期延长,骨、气导ABR反应阈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分泌性中耳炎组骨导ABR反应阈随着气导ABR反应阈的提高略有提高,骨、气导反应阈值差也随着气导反应阈提高逐渐增大。结论婴儿气导ABR反应阈升高、波I潜伏期延长且骨气导反应阈差增大时,高度提示中耳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骨导振动(BCV)刺激诱发的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cVEMP)在传导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8.1-2018.6在门诊及住院部选取传导性耳聋患者65耳,双耳均行纯音听阈、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耳声发射、颞骨CT、气导声刺激(ACS)及骨导振动刺激的VEMPs检查,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 1.传导性耳聋患者中,平均骨气导差(PTA)大于20dB与小于20dB的BCV-VEMPs引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传导性耳聋患者中BCV-VEMPs和ACS-VEMPs引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其中36例单耳传导性耳聋患者中患侧和健耳BCV-VEMPs引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该36例患者患耳及健耳BCV-VEMPs的阈值、振幅、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等参数分别进行比较,oVEMP的阈值、振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余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VEMPs在传导性听力损失的患者中可稳定引出,在临床上可以将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VEMPs作为气导声刺激诱发的VEMPs的替代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软带或头带佩戴新型经皮传导索菲康骨导助听器对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单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方法 以来自国内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9例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及11例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纯音测听(≥6岁患者)或听性脑干反应(ABR)(<6岁患者)评估裸耳听阈后予以头带或软带佩戴索菲康Alpha 2 MPO骨导助听器;并在声场下进行未助听、佩戴当日及佩戴2周后的助听听阈(0.5~4 kHz)测试;≥6岁患者进行未助听、佩戴当日及佩戴2周助听下的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 SRT)测试,并记录患者佩戴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中≥6岁患者助听耳裸耳骨导及气导平均听阈均值分别为18.55±8.99、71.45±10.25 dB HL,<6岁组助听耳裸耳骨导及气导ABR阈值均值分别为18.33±8.36、70.80±8.24 dB HL;SSD患者助听耳裸耳听阈不能测出;佩戴2周后,三组助听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为32.21±10.00、37.33±14.15、34.38±10.76 dB HL,较未助听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传导性或混合性聋组和SSD组患者佩戴2周后助听下各方向SRT较未助听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无与佩戴助听器相关的不良皮肤反应等.结论 使用软带、头带佩戴索菲康骨导助听器,可有效改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SSD患者听阈和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阈.  相似文献   

12.
骨导ABR测试信号经气放射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中骨导振荡器测试信号经气放射对结果的影响,本组用Dantec-Evolution诱发电位系统测试了正常听力年青人20名38耳和传导性聋13例21耳的骨导ABR.两组结果比较,在较高刺激强度正常组有较大的刺激伪迹,对Ⅰ波干扰较大.两组反应阈、Ⅰ、Ⅲ和Ⅴ波潜伏期、Ⅰ-Ⅲ和Ⅲ-Ⅴ波间期无显著差异,但Ⅰ-Ⅴ波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正常组骨导振荡器经气放射的刺激伪迹对波Ⅰ的影响使Ⅰ-Ⅴ波间期缩短.本结果提示在用骨导ABR确定反应阈时可不考虑这个影响,但在用于蜗后病变定位诊断时要考虑经气放射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助听技术按传导径路可分为气导与骨导两类。骨传导声音信号通过振动颅骨,不经过外耳、中耳而直接传递至内耳,可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噪声干扰,为听力障碍者提供一种可选的可靠助听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今骨传导助听技术研究现状、核心算法开发和应用场景等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此项技术发展及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气骨导短音ABR在听力正常成年人中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耳科正常成年人气导和骨导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探讨短音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骨导短音ABR对于鉴别听力损失类型的作用.方法 对耳科正常成年人(20例,男/女=10/10)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短音气导和骨导ABR.结果 气导0.5 kHz、1 kHz、2 kHz、4 kHz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分别为(24.8±7.3)dB nHL、(16.1±6.5)dB nHL、(13.5±5.5)dB nHL、(11.9±5.8)dB nHL,分别较对应频率气导纯音听阈高(19.5±9.3)dB、(13.4±6.6)dB、(12.2±6.0)dB、(12.2±7.2)dB,骨导0.5 kHz、1 kHz、2 kHz、4 kHz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为(28.4±9.2)dB nHL、(19.0±7.4)dB nHL、(15.1±7.7)dB nHL、(13.6±6.4)dB nHL,分别较对应频率骨导纯音听阈高(32.0 10.3)dB、(19.4±10.0)dB、(14.2±8.2)dB、(16.1±6.9)dB.各频率气导与骨导短音ABR反应阈无显著性差异.短音ABR的波形与短声ABR相似,随刺激声频率降低,Ⅰ、Ⅲ波引出率降低.短音ABR各波潜伏期均较短声长,且随频率降低,各波潜伏期延长.反应阈强度骨导短音ABR的Ⅴ波潜伏期比气导短音Ⅴ波潜伏期长,其中0.5 kHz和1 kHz该差异具显著性.结论 短音ABR的反应阈可以用于预测纯音听阈,骨导短音ABR的反应阈及短音ABR反应阈的气骨导差有助于鉴别听力损失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有报道患慢性中耳疾病而无迷路炎症状的患者骨导阈值增高。其骨导阈值增高是由于中耳疾病所致的中耳听觉机制在骨导作用的消失和 /或炎症扩散所致的耳蜗机能障碍。 Tonndorf(196 6 )提出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的作用机制共同组成整个骨导反射 ,所以骨导反射不单纯是耳蜗作用的反应。Carhart(195 0 )观察耳硬化症而致镫骨关节强硬的患者在 2 0 0 0 Hz骨导阈值增高。这一在 2 0 0 0 Hz骨导损失最大的现象被称为卡哈切迹。对此人们了解不多。这一现象不能用骨导的经典理论解释 ,按照该理论镫骨固定的患者将出现低频骨导的变化。 Tonndorf(196 6 …  相似文献   

16.
骨导听性脑干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位置放置骨振荡器 ,不同的刺激速率等对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以不同的骨振荡器放置位置、不同的刺激速率行骨导ABR测试 ,并与气导ABR进行对比。结果 :2 0例受试者在较高强度刺激下 (4 0dBnHL以上 )均可记录到清晰、稳定的骨导ABR各波 ,且气、骨导ABR反应阈相似 ,均在其主观阈上 5~ 10dB ;前额和乳突放置骨振荡器相比较 ,其ABR波Ⅴ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 ;气导和乳突骨导ABR波V潜伏期差异不显著 ;骨导短声刺激速率从 2 0次 /s增到 5 2次 /s时 ,ABR波Ⅴ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 :骨导ABR测试受骨振荡器的位置、刺激速率等的影响 ;但其仍不失为一可行而有效的听力检测手段 ,对婴幼儿听力筛选、耳蜗残余功能的判定及各种听力损失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Oklahoma耳科研究所和Oregon听力研究所联合试制的XOMED骨导助听器是一种电磁感应式助听装置,它利用了电子耳蜗的部分原理,内装置通过手术埋置于颞骨,外装置则通过内装置中的磁铁吸引保持在位。外装置可传导环境声振动能量通过皮映进入电磁场,引起磁铁、颅骨及耳蜗结构的振动,病人接收到的几乎是很少失真的外界声。声音处理器除可携带于身体外,也有依靠耳廓、耳轮隐蔽于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次声波对豚鼠位听功能和内耳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豚鼠置于频率8Hz、声压级135dBSPL的次声声场中连续暴露90min。应用正弦摆动试验(sinusoidalpendulartest,SPT)、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ionotoacousticemission,DPOAE)评价次声波暴露前后豚鼠前庭功能和听功能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豚鼠内耳各结构表面超微形态的变化。结果次声波暴露后不同时间正弦摆动诱发的豚鼠前庭性眼震的最大慢相速度(slow-phasevelocity,SPV)和频率较次声暴露前轻微降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次声波暴露后各组动物ABR阈值较正常时略有升高,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动物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次声暴露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POAE的幅度值在各个频率段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扫描电镜下见各实验组动物内耳半规管壶腹嵴两囊斑及Corti器感觉毛细胞纤毛缺失、散乱、倒伏及融合,表皮板等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次声波对豚鼠前庭末梢感受器兴奋性可能有一过性的轻微抑制作用,但SPT无有意义改变。次声波可引起豚鼠内耳毛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可导致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这种功能减退尚不足以引起听力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26、1 000 Hz鼓室声导抗测试和气-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以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诊断低月龄婴儿分泌性中耳炎(OME)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龄为1~6个月的119例(192耳)中耳积液患儿(异常组)和66例(132耳)正常婴儿(正常组)的226、1 000 Hz鼓室声导抗测试和气-骨导ABR,以及DPOAE检测结果。结果 (1)OME婴儿,1 000 Hz鼓室声导抗异常图形(As型、B型、C型)有189耳(98.44%),226 Hz鼓室声导抗异常图形(As型、B型、C型)有135耳(70.31%);(2)OME婴儿ABR波Ⅰ潜伏期延长179耳(93.23%),ABR波Ⅴ反应阈中度异常69耳(35.94%)、轻度异常97耳(50.52%)、阈值正常26耳(13.54%),骨导ABR阈值正常164耳(85.42%),阈值轻度异常28耳(14.58%),气-骨导ABR阈值差值变大162耳(84.37%);(3)OME婴儿DPOAE未引出151耳(78.65%)。结论 1 000 Hz声导抗异常、气-骨导ABR阈值差变大、ABR波I潜伏期延长和气导AB...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气导和骨导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探讨短音ABR在估计纯音听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27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行耳鼻咽喉科常规体检、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后,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气导和骨导短音ABR.结果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短音ABR的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呈线性相关,气导的线性相关性好于骨导.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8、0.92、0.85,骨导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9、0.54、0.84.500、1 000、2 000、4 000 Hz短音ABR气骨导反应阈差分别为2.1±10.2、-3.9±10.6、0.9±7.0、3.4±3.3 dB,除4 000 Hz外,各频率气导与骨导短音ABR反应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音ABR的反应阈可以用于估计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