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针头固定,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的病例数。结果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例数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例数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手背浅静脉输液时,需局部肢体约束制动,给穿刺带来不便,如在穿刺成功后再约束,在约束固定过程中常致针头移位,使穿刺失败,尤其在一人操作时.自我们改变了穿刺与约束固定的顺序后,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操作难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选取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大隐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选择内踝下方的大隐静脉可见部分或可触摸部分的最低点为穿刺点,以15~30°角为进针角度;观察组选择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最凸显部位或能触摸到的最凸处为穿刺点,以≥45°角进针;比较2组穿刺后首次见回血和第2、3次见回血情况及穿刺成功情况。结果 2组首次见回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9,P0.05);但第2、3次见回血及穿刺成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4.381,P0.01;χ2=30.645,P0.01)。结论小儿大隐静脉留置针采用大隐静脉最凸显部位或能触摸的最凸处为穿刺点,并以≥45°角进行穿刺,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时,采用小纸板固定方法有文献报道,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患儿手指平放固定在纸板上,容易引起患儿手指抵抗而发生不自主仲屈运动,使固定移位而导致针头滑出现象,改良后的方法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为1.5~6.0岁患儿手部输液是常见的操作,由于小儿恐惧、好动、不配合,经常遇到静脉穿刺成功而因固定失误导致针头滑行不得不重新穿刺的情况;故在穿刺成功后,为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常常予以夹板固定。而夹板固定的方法不同可影响小儿在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与固定效果。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李书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7):849-849
临床上小儿手脚静脉输液最常见的跑针原因就是固定不牢或方法不对,反复穿刺不但影响护士工作效率,还增加了患儿痛苦。鉴此,我科2010年以来自行制作一种小儿手脚静脉输液固定夹板,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制固定夹板在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的固定夹板对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方法将203例2个月~8岁手背静脉输液的住院患儿按住院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使用硬纸盒或普通小夹板)和实验组(使用自制固定夹板),观察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针头脱位、输液畅通、指端循环及患儿舒适度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指端血液循环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和8.4%;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分别为0和5.7%;患儿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9.0%和6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儿手部输液夹板安全、舒适,能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固定所致的不良反应,可以替代常规的纸盒或木质夹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踝部大隐静脉盲穿定位法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解剖结构测量出可视下小儿内踝部大隐静脉与内侧踝骨的定位关系,总结出在内踝部大隐静脉不可视及不可触摸到情况下的定位方法。然后采用盲穿法,对大隐静脉不明显患儿276例,采用可视下总结出的方法进行血管定位、盲穿。结果小儿内踝最高点至大隐静脉的垂直距离平均为(0.7±0.1)cm。276例大隐静脉不明显患儿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265例,成功率为96%。结论对内踝静脉进行准确定位后,采用盲扎法进行静脉穿刺,方法简单易行,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进行小儿手背部的静脉输液时,常因固定不牢靠导致针头滑脱,影响了患儿静脉输液的质量,增加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科自2002年10月对患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方法进行改进,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小儿进行输液治疗除了采用头皮静脉,还常常采用四肢周围静脉进行穿刺.小儿天性活泼好动、不合作,加上用药要求滴速较慢、输液时间长等原因常导致针头脱出、液体外渗等使输液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观察室针对临时输液小儿病人多,不易固定,复针率高等特点采用医用废纸盒代替夹板对不合作小儿进行肢体固定,保证了输液的顺畅.此方法深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瓶穿刺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笔者通过低瓶穿刺法及相应输液护理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及一次穿刺完成输液计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输液不仅是对护士技术的考验,也是对一个医院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对医患护患关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我科自2002—08以来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针的常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患者治疗中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如何提高穿刺后针头的固定质量,有效地保护静脉,减少复针次数,减轻患儿痛苦是临床护理正在探讨的问题。因此,我们尝试着将传统的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进行改进,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7月~8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7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日输液的396例患儿为实验组,双日输液的391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比较两组针头固定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胶布松脱的次数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防止头皮针脱出或胶布松脱,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改良固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给小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如何固定头皮针,教科书上没有详细的介绍,但小儿输液时容易跑针是大家公认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采用改进固定法,收到了较发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为7例80岁以上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