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冬梅  李凯 《中国药房》1997,8(2):96-96
双菊饮为我院临床使用多年的验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疗效。处方中以金银花、菊花、板蓝根等多味中药组成,长期以来采用饮片或药材浸泡饮用,存在服用不便,浸出率低,单次剂量大,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等缺点.造成了药材的浪费。为了提高浸出率,克服上述缺点,我们研制了双菊饮泡袋剂,并对该制剂工艺条件进行优选,考察了药材颗粒大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水量对浸出率的影响,同时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寻找制备双菊饮泡袋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服用方法。1实验材料金银花、菊花、板蓝根等药材购自省医药公司。分别粉碎后过12…  相似文献   

2.
生产中药袋泡剂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友华 《海峡药学》1997,9(1):104-105
中药袋泡剂是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在日本称为泡袋剂。中药袋泡剂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全生药型袋泡剂和半生药型袋泡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溶出快、浸出率高、体积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是近年来中药汤剂改革的方向之一[1]。目前,国内上市的中药袋泡剂尚不多见,但作为医院制剂和保健茶剂,应用已十分广泛,有不少医院的中药袋泡剂达数十种,大有代替汤剂的趋势。为与同道共同探讨提高中药袋泡剂的质量和产量,现就我所近年来生产中药保健袋泡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原料粉碎度的要成:因各处方…  相似文献   

3.
景丽华  庄洁 《天坛药讯》2004,16(1):18-19
清咽袋泡剂是临床医师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组方,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根据临床用药特点,将原处方用药材饮片泡水代茶饮制成袋泡剂,不仅保持了原方特色,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加了溶出速率,又使服用剂量准确,卫生方便。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对其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是为了对洗四方进行剂型改革,对其浸出条件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备袋泡剂的制剂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药材水溶性浸出物的浸出率,运用两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法优选最佳的浸出条件。结果:药材过20目筛,每20g加300ml沸水在保持95℃下浸泡25min。洗四方袋泡剂浸出率较好。结论:洗四方制成袋泡剂是可行的,可保持汤剂的原有目的。  相似文献   

5.
孙成春  周玥  张黎明 《医药导报》2009,28(4):450-452
目的 考察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和药效学. 方法 通过浸出物浸出率测定及粉碎度考察、水溶性浸出物的紫外(UV)吸光度测定等考察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 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反应和鼠耳肿胀法,考察利咽袋泡剂的镇痛抗炎作用. 结果 袋泡剂的粉碎度控制在10~20目之间,袋泡剂的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比代茶饮高18.59%; 其水溶性浸出物的紫外吸光度显著高于代茶饮; 全生药型优于半生药型袋泡剂. 袋泡剂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仅高剂量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结论 代茶饮改为全生药型袋泡剂可行,制备工艺合理. 利咽袋泡剂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板蓝根冲剂改成袋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总含氮量为比较指标,探讨制备板蓝根袋泡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浸泡方法。结果认为通过一号筛的药材105℃烘烤15min;袋泡剂每次用沸水100ml 浸泡5min,浸泡二次为最佳。并将袋泡剂与杭州某药厂产的冲剂进行主要化学成份的定性鉴别和总含氮量比较,结果冲剂中的主要化学成份袋泡剂均能浸出,六克袋泡剂的含氮量与十五克市售冲剂相同。  相似文献   

7.
中药袋泡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袋泡剂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剂型,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几千年来,中药的服药方法以汤剂为主,还有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相比之下,中药的新剂型滴丸、胶囊、袋泡剂越来越受到多数患者的青睐。中药袋泡剂是将粉碎成一定细度的药材分装于特殊的滤纸袋中,用开水浸泡后饮服的一种制剂。它具有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制备工艺简单、节省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利咽袋泡剂,TLC法定性控制质量,观察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制备茶叶滤纸包装利咽袋泡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射干、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对223例急慢性咽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处方有关药材薄层斑点明显,临床治疗急慢性咽炎总有效率为95.77%。结论:利咽袋泡剂鉴别方法可靠,其服用便利,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袋泡剂具有溶出快、体积小、服用方便、作用迅速、能较好保留挥发性成分等优点。咽炎袋泡剂是在我院常用治疗咽炎的中草药泡剂的基础上改进成袋泡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袋泡剂的制备1.1 组方双花、菊花、麦冬、胖大海、薄荷各等量。  相似文献   

10.
袋泡剂是将药料经粉碎处理后装于特制的滤纸袋中.服用前浸入沸水中10~15min,即可服用药汁。具有吸收快、显效迅速、体积小、服用方便、利于贮藏和便于携带等优点。其工艺流程为:中药饮片一打碎一过筛一焙烘一混合一分剂量一包装。本文就其中干燥条件的选择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含量测定、水分测定及水浸出物测定三个方面加以比较,选择出薄荷制成单味袋泡剂颗粒的最佳干燥条件,并通过方差分斫说明烘干条件对水分、浸出率及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闽南传统凉茶验方制成浓缩速溶袋泡剂,并测定其水浸出率。方法根据中药袋泡剂的类别特点优选制备工艺,按《中国药典》热浸法对茅根冬瓜茶的水浸出率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茅根冬瓜茶宜制成半生药型袋泡剂,较优的工艺条件是;药粉粒度10~60目,浸膏相对密度1.15~1.25(60℃)。产品用80℃水浸泡5min时水浸出率为50.6%,已占药典法总浸出率的85.8%。结论茅根冬瓜茶的制备工艺简单,单位重量产品含药量高,水溶物的浸出速率快。表明茅根冬瓜茶具有浓缩和速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袋泡剂为一种新剂型,具有溶出快、体积小、服用方便等优点。实验比较了全生药型“通便茶”袋泡剂与汤剂的质量,选择蒽醌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大黄素的含量测定、袋泡剂的浸出速率测定、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及对大鼠在体大肠内容物推进作用的影响等为指标。结果表明:“通便茶”袋泡剂与汤剂所含蒽醌类化合物的种类基本一致,游离大黄素袋泡剂为汤剂的2倍,结合型大黄素为3倍以上,水溶性浸出物袋泡剂为汤剂的1.9倍,对大鼠在体大肠内容物的推进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该处方可以用袋泡剂代替汤剂。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袋泡剂是在传统制剂六味地黄丸基础上进行剂型改革研制而成的新剂型,其有体积小、溶出速度快、服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袋泡剂是在我国古代煮散和“焗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焗服”,就是汤剂的沸水泡药服,一般用于含挥发油,容易出味、用量小的药物,像藏红花、胖大海、番泻叶、金银花等。沸水泡药,时间短,温度低,药液味薄气清,擅于清泄上焦热邪。 目前,国内外将袋泡剂作为汤剂剂型改革的一种新剂型,对此研究正逐渐深入,临床应用亦日趋广泛。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多,涉及方剂和单味药在百种以上。日本已研制出方剂和单味药十多种袋泡剂,如当归芍药散、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半夏厚朴汤、茵陈蒿汤及川芎、桂皮、番泻叶等袋泡剂,用于临床效果满意。 袋泡剂是把中药切制后,粉碎成粗末,按一定量分装于通透性好,机械强度高的滤纸袋中的一种新剂型。袋泡剂保持了汤剂的吸收快、奏效迅速、灵活加减、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剂量大、浪费药材、有效成分溶出率低、携带和使用不便等缺点。 袋泡剂的制剂工艺和浸出特点 袋泡剂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苍耳草的指纹图谱,建立稳定、可重复的苍耳草质量控制手段。方法:运用HPLC色谱技术建立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苍耳草的指纹图谱。结果:通过比较14批苍耳草和2批苍耳子药材样品HPLC图谱,建立其对照指纹图谱,并以共有模式为参照,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计算,得到色谱指纹图谱模拟图谱及相似度计算结果。除1号、15号和16号与其他批次样品相似度不高外,其他批次相似度较大,但是其主要成分在含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药材采自不同采收期有关。结论:本文建立了苍耳草的HPLC指纹图谱,为苍耳草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皮晓华 《中南药学》2009,7(6):435-437
目的建立增光袋泡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和试验。结果增光袋泡剂微生物限度验证均能达到药典要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试验得出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增光袋泡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7.
张素香  柴建玲 《齐鲁药事》2005,24(12):751-752
目的 观察感清袋泡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96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感清袋泡剂) 60例,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36例,两组均在用药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0.5%, 有统计学明显差异(P<0.01)。结论 感清袋泡剂是一种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纯中药新制剂。  相似文献   

18.
中药袋泡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传统中药汤剂的改革剂刑──中药袋泡剂的制备工艺、浸出率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笔者认为,中药袋泡剂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成分、尤其是挥发性成分的浸出率高,是部分传统中药汤剂良好的换代剂型,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药袋泡剂的开发前景.方法比较20味中药袋泡剂与汤剂在水中溶出物干重和含量测定上的差异.结果含有鞣质、酸类成分或果实类及叶类中药(共9种)宜制成袋泡剂;含有矿物质或花类中药(共7种)需要制成汤剂;苦参等4种中药制备两种剂型均可.袋泡剂有效成分浸出率的增加幅度为5.0%~341.5%,减少幅度为0.1%~69.6%.结论中药袋泡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20.
瘀痛宁袋泡剂是我院骨科的外用新剂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号筛的颗粒在70℃烘焙15min,应用时加沸水250ml浸泡20min时其浸出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