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掌握郑州市2018—2019年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外环境病毒污染现状,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选择活禽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家禽散养户、屠宰加工厂场所为监测点,采集职业暴露人群的血清标本及外环境标本,采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5、H7和H9等禽流感病毒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采集的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亚型核酸检测。结果 2018—2019年采集家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205人份,均未检出H5、H7和H9等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体;1 243份外环境标本中,34份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阳性率2.73%;H5亚型为0.40%(5份)、H7为0.16%(2份)、H9为0.80%(10份),其他亚型阳性率1.37%(17份);每年阳性率最高的为12月,阳性率为7.75%;活禽交易市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27%和3.53%。结论郑州市家禽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禽流感病毒隐性感染者,禽类外环境中存在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冬春季检出率相对较高,是禽流感防控的重点,需继续在重点场所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涉禽场所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况,探索影响其病毒核酸检出率的因素。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选择龙岗区不同涉禽场所,按月采集不同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590份外环境标本中,215份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A型、H5亚型(均为H5N6)、H9亚型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36.44%、18.81%、10.17%和2.3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场禁售活禽/采取休市措施、市场改造升级、销售冰鲜禽类及其制品可降低外环境标本A型、H5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出率,而小型活禽零售市场、市场通风不良、2016年1月—4月间外环境采样是促进A型、H5亚型和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龙岗区H5、H9、H7N9等禽流感病毒的污染广泛,涉禽市场暴露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风险。加强涉禽市场外环境监测力度,全面禁售活禽、推广"冰鲜上市"是降低人禽流感发生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鄂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H5N1感染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污染状况。方法2012-2013年采集鄂州市从事家禽养殖、屠宰等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对在城乡活禽市场等外环境采集的污水、鸡粪和鸡笼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又称A型流感病毒,Flu A)H5、H7、H9核酸。结果共采集职业暴露人群160人份血清标本,H5N1抗体均为阴性;环境标本240份禽流感病毒核酸监测,阳性标本为36份,阳性率为15.00%。A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分布于鄂州市3个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 047),以华容区阳性率最高;各种类型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 024),污水的阳性率最高;不同监测场所标本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各个季度采集的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第二季度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禽流感H5亚型在鄂州市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隐性感染,鄂州市监测点外环境存在H5、H9禽流感病毒,城乡活禽市场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高风险场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惠州市外环境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动态分布情况,为防治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2013-2015年惠州市外环境标本(禽类粪便、笼具表面、刀具、地面、砧板等)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5、H7、H9亚型核酸,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采集并检测各类环境标本847份,其中流感病毒A型(FluA)阳性标本298份,阳性率为35.18%,H9亚型阳性占63.09%,H5亚型阳性占15.77%,H7亚型阳性占3.36%.不同场所和不同类型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农贸市场和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阳性率为41.23%及52.41%.结论 惠州市活禽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等外环境中检出H5、H7、H9及多种亚型混合等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存在感染人的风险,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分布情况及相关职业暴露人群感染状况,为鄂州市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21年鄂州市3个区的4类场所,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检测,同时采集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使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6、H7N9、H9N2抗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1年鄂州市采集禽流感外环境标本2 187份,检出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FluA)阳性标本645份,阳性率为29.49%;以H9亚型和H5+H9混合型为主,分别占50.39%和17.36%。鄂城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38.41%),梁子湖区最低(11.92%)。4类场所中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60%)。5种类型外环境标本中,清洗禽类污水禽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46.09%)。时间分布,第1季度(39.09%)和第4季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无锡市活禽交易市场中家禽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评估人感染禽流感风险。方法 采集禽类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禽流感甲型通用及H5、H7、H9亚型病毒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11月—2015年3月共采集并检测禽类标本1 962份,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48份,阳性率为12.64%;检出的禽流感病毒型别以H9亚型194份(9.89%)为主,其次为H5亚型38份(1.94%)、H7亚型8份(0.41%)和混合型8份(0.41%)。阳性率较高的监测场所为城乡活禽市场(24.06%)和农贸市场(14.06%)。监测期间,不同月份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0. 01)。不同类型标本中,除混合感染外,咽拭子中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均高于肛拭子。结论 无锡市活禽市场禽类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且型别多样,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应加强禽类及其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来源及高危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及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暴露人群血清52份,外环境标本180份,进行血凝抑制实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禽流感H5N1亚型抗体阳性率为7.7%,外环境标本禽流感H5N1亚型阳性率为10.56%。结论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暴露于病禽和宰杀禽类与相关职业暴露人群的H5N1血清抗体阳性相关。加强禽流感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及时了解流感病毒株变异和疫情动态,对于禽流感的预警和防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龙华新区H7N9强化监测的流感病例、外环境监测标本进行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了解禽流感病毒的暴露情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本进行流感病毒的AB分型和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核酸分型检测。结果在1 570份H7N9禽流感病毒强化监测样本中,检测出A型流感病毒阳性136份,阳性率为8.66%;B型流感病毒阳性86份,阳性率为5.48%;H5、H7、H9亚型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在278份外环境的检测样本中,禽流感病毒H7亚型阳性17份,H5和H9均为阴性。结论在龙华新区农贸市场的外环境中存在禽流感病毒H7亚型,人们存在感染的风险。目前在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中尚未检出禽流感病毒H7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河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可能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廊坊市共报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安次区XX菜市场1处污水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名可疑暴露人员咽拭子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175份禽类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次疫情的发生证实新型H7N9禽流感已在廊坊市家禽间存在并传播到人。在活禽宰杀市场,野鸟和家禽存在密切接触,受感染野禽排出的粪便会导致家禽的感染,可造成新型H7N9病毒的传播。在活禽市场环境接触禽类具有更高风险,前往活禽市场但无禽类接触同样具有危险。关闭市城区活禽宰杀市场,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将大大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及时发现人禽流感潜在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禽流感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2013-2019年龙华区综合市场采集的1 211份禽类外环境标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FluA)及亚型检测。结果 2013-2015年禁售活禽前626份外环境标本中,检出H7亚型病毒核酸阳性117份,阳性率18.69%;2016-2019年禁售活禽后采集外环境样本585份,检出H7亚型病毒核酸阳性54份,阳性率9.23%;禁止活禽交易前后外环境标本H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13,P=0.000)。禁止活禽交易后2016-2019年标本总阳性率逐年分别为41.82%、36.89%、36.67%、20.00%,A型流感病毒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64,P=0.001);其中H9亚型阳性率最高(21.54%),H7亚型最低(9.23%),2018、2019年均未检出H7亚型病毒核酸阳性。各类标本中阳性率最高的为砧板(43.59%),各类型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398,P=0.052)。结论深圳市龙华区市场环境中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禁止活禽销售可有效降低禽流感病毒污染及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抗体水平与不同场所外环境分布状况,为作好禽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先从十堰地区不同场所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200份,同时完成200份调查问卷,并按季度采集234份外环境标本;后用两种抗原进行血凝抑制实验(HI)与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最后使用Epidata与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标本全部为阴性;外环境标本阳性率为21.37%,其中城乡活禽农贸市场检出率64%;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42.5%,野生候鸟栖息地1.96%,家庭规模养殖场与家庭散养户集中的地区未检出,不同场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34,P〈0.05),采样时间对检出率没有影响(χ2=2.837,P〉0.05)。结论不同场所的外环境禽流感分布不同,职业暴露人群抗体水平较低,需要重点防护的人群为城乡活禽农贸市场与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禽流感病毒H7N9、H9、H5亚型隐性感染状况以及禽类市场环境中H7N9病毒污染状况。方法采集从事家禽养殖、宰杀、贩卖等职业暴露人群以及H7N9疫情专项调查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7N9、H9、H5亚型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禽类市场环境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3年采集职业暴露人群常规监测血清394份,广州某市场首次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后采集密接从业人员专项血清259份,H7、H5检测抗体均为阴性,H9抗体阳性血清分别为23份(5.83%)和7份(2.70%);6264份市场环境标本中共检出流感A阳性标本204份,其中H7N9亚型阳性5份(0.07%)、H5亚型阳性13份(0.20%)、H9亚型阳性80份(1.27%)、A未分型106份(1.69%)。结论广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在2013年市场首次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前后尚未发现H7N9隐性感染者,广州市禽类市场环境中禽流感病毒亚型仍以H9等低致病性亚型为主,但不排除今后H7N9亚型增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活禽市场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情况,为科学评判疫情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3—4月在全市活禽市场外环境采集笼具擦物、冼禽污水、禽粪、砧板擦物、禽类饮用水等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9、H7核酸,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集全市36个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1 855份,阳性393份,阳性率为21.19%,其中H5阳性28份,H7阳性2份,H9阳性198份,H5和H9混合阳性37份,其他亚型(FluA阳性,H5、H7、H9 阴性)128份;不同地区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乡镇市场采集的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类型的标本中,洗禽污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砧板擦物, 再次是禽类饮用水和笼具擦物,禽粪的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城港市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后,防城港市没有发生人间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禽流感病H5N1、H9N2感染情况,以应对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2011年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126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联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梧州市禽类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阳性达19.05%,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10.32%;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7.14%。结论梧州市禽类环境禽流感病毒存在较为广泛,提示应继续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了解流感病毒株的流行动态,应对流感流行、禽流感的预警、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揭阳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动态分布情况和流行特点,评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为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揭阳市2016—2020年5个县(市、区)禽类市场进行相关标本采集,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A型检测,阳性标本再进行H5N6、H7N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揭阳市2016—2020年共采集外环境标本1 798份,甲型流感病毒(FluA)阳性标本660份,阳性率为36.71%;其中H5N6、H7N9、H9N2亚型阳性率分别为1.61%、1.28%和21.91%。普宁市和惠来县的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14%和51.43%。揭西县的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低,为4.84%。不同类型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为清洗禽类污水(47.09%)。结论 揭阳市禽类市场外环境中存在H5N6、H7N9、H9N2及多种亚型混合的禽流感病毒污染,禽流感病毒流行区域较广,存在感染人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外环境禽流感实时监测和城乡禽类市场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贵港市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病例临床诊疗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并对密切接触者、感染来源采集相关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贵港市首例人感染 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塞、咽喉肿痛,偶有咳嗽,8天后进展为呼吸困难,胸片示右中下肺实变,左胸间隙肺大泡,胸膜炎,白细胞数目先下降后上升,因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 密切接触者24名均未出现发热及相关呼吸道症状,采集其中9人份咽拭子H5N6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对患者居住地、患者老家、临近患者居住地养殖有禽类的邻居家和附近的活禽交易市场进行外环境病原学采样检测,共采集了19份,H5、H9病毒核酸检测混合阳性3份,阳性率为15.79%,H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份;扩大城乡活禽交易市场监测范围,采集了10个乡镇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共30份,8个市场检出H5亚型阳性,市场检出率为80%。结论 该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感染来源与接触禽类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该病例临床特征不明显,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且咽拭子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对早期诊断造成困难,诊断不及时治疗效果差。市场活禽摊档污染严重,应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在禽流感高发季节应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多次采样检测,扩大人间和禽间流感病毒监测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流行特点、规律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0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结果等资料。结果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县,以低年龄组人群为主,男7例,女3例,职业分布比较分散;低年龄组人群以轻症为主,病程较有基础病的病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2,P=0.031);所有病例均有禽类暴露史;病例可疑暴露环境标本阳性率较非可疑暴露环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98,P0.05)。结论 H7N9禽流感能感染各年龄段人群,低年龄组人群的病程短、症状轻;禽类暴露是感染的危险因素;活禽市场采取休市措施能明显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宁夏职业暴露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为相关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和固原市原州区五个调查点的职业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的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和对应的环境标本。血清标本利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H5N1抗体检测。对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98.30%的职业暴露人群近一个月没有接触过病死禽。调查对象的411份血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58份环境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但发现环境标本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98%。结论宁夏地区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尚未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应做好禽间和人间的禽流感病毒监测和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2017年监测发现的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人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活禽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和外环境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及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片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2例毫无关系患者同一天发热,先后检测出H7N9流感病毒核酸。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相近,都有基础性疾病,经过救治,其中1例患者核酸检测转阴,症状消失救治成功。另1例患者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最终救治无效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7天均无活禽接触史,有相同的活禽宰杀点暴露史,经外环境采样,多份标本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核酸。结论 2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于受H7N9病毒污染的活禽宰杀店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加强沿街商铺的规范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规范禽类宰杀与销售。医疗机构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