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官亚菲 《中外医疗》2014,(21):110-111
目的:研究观察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胰岛素抵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凝、改善脑循环、降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并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指标的变化情况,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为(6.79±1.51)分、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为(87.58±5.9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83±1.75)分、(62.75±6.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为(17.29±3.73)mU/L、胰岛素敏感指数为(4.65±0.5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67±4.21)mU/L、(7.22±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胰岛素抵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EDA)对急性脑梗塞(ACI)并胰岛素抵抗(IR)病人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2例ACI合并IR病患,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EDA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INS以及HOMA-IR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FINS为(17.39±3.56)mU/L,HOMA-IR为4.55±0.65,较同组治疗前的(30.44±4.28)mU/L,8.16±1.45;以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的(27.79±4.33)mU/L,7.83±0.88明显更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68.42%(52/76)、总有效率为97.37%(74/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37%(36/76)、82.89%(63/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DA治疗ACI合并IR病患,能有效降低病患FINS以及HOMA-IR水平,且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发病后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天,共14天,同时给予对照组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近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万祥鸿  刘勇 《中外医疗》2008,27(21):127-128
目的 观察依述拉奉治疗志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丹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述拉奉+100m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连用2周;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全身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d.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5d,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依迭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张松钦  刘喜灿 《中原医刊》2006,33(20):85-8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我院神经内科住院120例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1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0.9%氯化钠100ml+依达拉奉30mg,2次/日,14天1疗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250ml+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1次/日,14天1疗程.两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及康复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很大改善,总有效率84.7%;对照组用药1个疗程,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总有效率38.4%.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时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及两组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患者血清丙二醛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350 mg+0. 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连用15 d;观察组采用依拉达奉30 mg+0. 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药10~14 d,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 04%(100/102)比85. 29%(87/102)](P <0. 05)。治疗后,两组IL-1β、IL-8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 68±0. 59) k U/L比(1. 18±0. 53) k U/L,(3. 64±0. 56) k U/L比(3. 48±0. 46) k U/L,(16. 63±0. 47) k U/L比(15. 16±0. 47) k U/L](P <0. 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 51±1. 03) k U/L比(6. 27±0. 82) k U/L,(3. 33±0. 05) k U/L比(4. 86±0. 05) k U/L,(22. 11±0. 38) k U/L比(28. 81±0. 40) k U/L](P <0. 05),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侠 《中外健康文摘》2007,4(3):228-229
急性脑梗死(ACI)是脑血管病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好发生于中老年人,是脑卒中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选择病程在48h内的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银杏叶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静滴,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OD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患者预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探究其临床药用价值。方法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依达拉奉,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4d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机体机能。  相似文献   

12.
郝咏刚  陈天风 《北京医学》2005,27(4):208-2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对照者的血清瘦素浓度.结果①女性肥胖者(BMI≥25)在急性脑梗死组比对照组血清瘦素明显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②两组中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比男性增高(P=0.000);③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显著正相关(P=0.000),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负相关(P=0.000),与FINS(P=0.000)和FBG(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女性肥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BMI、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陈颖青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4):476-477,50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住院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川芎嗪+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日2次,30min内滴完,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7d及14d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14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过程中血清中NSE浓度,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d时,治疗组患者血液中NSE浓度即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1d时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2.86%,常规治疗组为34.29%。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徐燕  程敏  高旭光 《北京医学》2007,29(5):265-268
目的 探讨经典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和胰岛素抵抗(IR)在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作用.方法 ACI患者110例.对照组45例.根据TOAST分型法将ACI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和小动脉闭塞,腔隙性脑梗死(SAO)两组.测定两组患者血压、体质指数(BMI)、腹围、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血尿酸(UA)等指标.采用稳态评估法(HOMA)得出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判断IR的指标.结果 SAO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明显升高[(138.1±20.9)mm Hg vs (129.7±15.4)mm Hg,P<0.05];LAA组与对照组比较,BMI[(26.1±3.4)kg/m2 vs (24±4.1)kg/m2,P<0.05]、腹围[(95.0 10.4)cm vs (90.1±10.5)cm,P<0.05]、收缩压[(141.1±19.7)mm Hg vs (129.7±15.4)mm Hg,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3.23±0.90)mmol/L vs (2.87±0.71)mmol/L,P<0.05]及UA[(335±110)mmol/L vs (295±90)mmol/L,P<0.05]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1.08±0.29)mmol/L vs (1.26±0.33)mmol/L,P<0.01];与SAO组及对照组比较,LAA组中FBG[(5.82±2.98)mmol/L vs (4.76±0.84)mmol/L,(4.75±0.79)mmol/L,P<0.01]及HOMA-IR[(0.38±0.27) vs (0.28±0.23).(0.24±0.27),P<0.05]明显升高.LAA组简单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腹围、UA、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A与HOMA-IR独立相关.结论 高血压可能是引起SAO病变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血脂异常、高UA、超重或肥胖与LAA的发病有关.且LAA存在IR.并通过影响多种危险因素而参与LA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4 d、21 d研究组ES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14 d、21 d、3个月研究组AD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d、14d、21d,研究组的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血栓通、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治疗,静脉滴注,每日2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5例,无变化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基本痊愈率8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0例,无变化10例,总有效率为75.0%。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鹰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55-125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发病时间在6~48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0 d;对照组除依达拉奉外,余治疗均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脑卒中(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14,30 d时NIHS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4,30 d时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周治平 《海南医学》2008,19(5):58-5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7例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5天,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青年脑梗死,能安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入院后立即给予依达拉奉3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4d,其他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只给予基础治疗。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血清CRP水平,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结果两组CRP水平在梗死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第14天血清CRP水平和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第7天、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