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郴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及健康管理现状,为农村健康管理知识的推广、相关部门建立健康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等10个县的部分农村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份900份,有效问卷798份,问卷有效率为88.7%。农村空巢老人中623人(78.9%)身体状况差,对健康管理概念知晓率为49.2%(389/798);对健康管理机构的需求率为65.6%(515/798)。结论郴州市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健康管理普及度低,建立健全的健康管理体系,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并分析其差异,为今后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 2017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3个区(县)慢性病管理系统中的城乡高血压患者9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及KAP问卷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乡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差异。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31份,其中农村患者421例,城镇患者410例。城镇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及格率均高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城镇高血压患者的KAP水平优于农村,但两地区总体KAP水平均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重要作用,对城乡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背景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带病期相应变长。河南省老年人口数量不容小觑,慢性病问题成为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项重大挑战。目的 调查河南省老年人综合能力现状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老年人综合能力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2019年1-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18个省辖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现场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其中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其他)和《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MZ/T 039-2013》(依据评级划分为综合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其中综合能力轻度、中度、重度失能统称为综合能力失能)。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河南省老年人综合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 094份,回收问卷6 094份,回收有效问卷5 570份,有效回收率为91.40%。5 570例老年人中,2 760例(49.55%)老年人综合能力完好,2 810例(50.45%)老年人综合能力失能(其中综合能力轻度失能2 291例,综合能力中度失能340例,综合能力重度失能179例);无慢性病2 711(48.67%)例,患1种慢性病1 840例(33.03%),患2种慢性病685例(12.30%),患3种慢性病176例(3.16%),患4种慢性病33例(0.59%),患5种慢性病35例(0.63%),患6种慢性病64例(1.15%),患7种慢性病26例(0.47%);患高血压1 921例(34.49%),患糖尿病667例(11.97%),患冠心病691例(12.41%),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2例(3.99%),患恶性肿瘤159例(2.85%),患脑卒中277例(4.97%),患其他慢性病674例(12.1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OR=0.537,95%CI(0.319,0.904)〕、慢性病共病种数〔1种:OR=2.520,95%CI(1.715,3.702);2种:OR=3.859,95%CI(1.825,8.163);3种:OR=7.388,95%CI(2.381,22.928)〕是河南省老年人综合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综合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失能率偏高,慢性病共病是影响老年人综合能力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相关认知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样的成都市城市社区37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包括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保健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认知及行为可能的影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对健康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5.0%~74.9%,其健康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各级医疗机构(38.5%)、报纸和杂志(20.4%)、广播和电视(12.9%)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危害健康的行为,如吸烟(17.0%)、嗜酒(16.7%)、不参加体育锻炼(29.3%)等.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因素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P=0.000)、是否患有慢性病(P=0.000)、经济来源(P=0.001)、老年人的年龄(P=0.019);影响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为老年人的性别(P=0.000)及60岁以前的职业(P=0.002).结论 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对一般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尚可,但对慢性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掌握较少.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是改善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和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牧民群众对健康服务需求和健康教育宣传传播渠道的选择。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共和县7个村的700名农牧民群众进行面对面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到700份调查问卷,群众主要关注的健康相关知识中传染病防治关注人数485人占69.3%;群众最想了解的健康知识中传染病防治知识人数287人占41.0%;群众对健康知识传播渠道选择通过电视途径和医生分别427人占61.0%和324人占46.3%;群众对传递的健康知识的信任度中对医生的信任人数427人占70.3%。结论:广大农牧民无论是以往关注还是目前最想要了解的健康知识方面,分别是传染病、母婴保健知识、控烟相关知识、自身保健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知识;从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方面和对健康知识传播者信任方面,分别是医生、电视和广播。  相似文献   

6.
背景 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治的“主力军”。了解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可为今后开展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调查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水平,旨在为开展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20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来源地,整群抽取各乡镇卫生院的所有慢性病管理人员(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COPD相关知识测试题)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474份,回收有效问卷4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474例调查对象中,全科医生68例(14.4%),公共卫生人员177例(37.3%),乡村医生229例(48.3%)。全科医生[35.3%(24/68)]和公共卫生人员[31.6%(56/177)]对COPD知识的综合认知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7.4%(17/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状况,评价不同经济收入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公平性。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健康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调查”课题组对江西省农村地区2003年(婺源县)、2004年(芦溪县、修水县)的卫生服务基线调查和2006年、2008年、2010年及2012年的4次追踪调查。本研究选取其中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5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分别为631、631、833、615及667人。按家庭人均年收入由低到高排序,采用五类分组法将其分为Ⅰ、Ⅱ、Ⅲ、Ⅳ、Ⅴ组。对调查资料进行纵向对比研究,以患病率描述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以集中指数(CI)和不平等斜率指数(SII)为公平性评价指标,根据2012年的调查资料进行慢性病病种构成分析。结果 江西省农村地区基线调查及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追踪调查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8.9%(16 257/56 329)、27.6%(18 957/68 621)、25.7%(20 541/79 952)、25.4%(20 608/81 134)及22.7%(18 524/81 60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769.74,P<0.05);5次调查中不同经济收入组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和SII均为负值,CI均在0.3以内。2012年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以循环、血液系统疾病为主,患病率为14.5%(11 833/81 600),构成比为63.9%(11 833/18 524)。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公平性总体状况良好;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长春市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疾病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方法利用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桂林路社区、城乡结合处的净月开发区及德惠县三胜乡姜家村社区的6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所有调查人员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护理学院的教师及学生组成。根据老年护理学日常生活能力表(ADL)和美国波士顿研究所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行设计老年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表由人口统计学资料、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4部分组成。研究采取频数分布、率、构成比等描述性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长春市桂林路社区、城乡结合处净月社区及德惠三胜乡姜家村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结果:本次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7.14%,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7.36%、83.61%和71.22%;各种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心脏病51.43%,高血压36.96%,关节炎34.11%,脑血管病28.04%,呼吸系统疾病23.04%,白内障8.04%,恶性肿瘤3.92%,帕金森病1.42%,残疾0.53%。老年人患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67.30%。位于前4位的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关节炎,其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和城乡结合处(P<0.001)。结论:长春市城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大力加强社区医务工作者对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指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郴州市城镇居民养老意愿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自编的"城镇居民养老意愿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于2012年11月~2013年3月,对郴州市老年大学、老年公寓和医院(患者和家属)60岁以上的老人4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80人,回收有效问卷430份,问卷有效率为92.47%,其中男180人,女250人.调查显示201人(46.7%)选择社区居家养老,216人(50.2%)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156人(36.3%)愿意在必要时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医疗服务(286人,66.5%),最希望得到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定期常规健康检查(137人,31.9%)和医疗保健服务(131人,30.5%),335人(77.9%)愿意和子女住一个小区或同居一室,297人(71.2%)父母希望从儿女处得到情感支持或全面支持.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是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老人最需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医疗卫生服务,多数父母希望和子女居住较近并从子女身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医疗卫生保障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线索。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济宁市575位65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一对一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为72.35%,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为38.61%。高血压患病率位于首位(26.26%),其次为关节炎(20.17%)、胃溃疡(14.26%)。有31.30%的农村老年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参加医疗保险者占9.22%,参加合作医疗者占54.56%。有5.04%的农村老年人表示目前就医不方便,23A8%表示一般,71.48%表示比较方便。87.82%的老年人表示对老年保健知识根本不了解或了解较少;42.26%的农村老年人希望获得老年保健知识;在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中排在首位的为医务人员。结论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患病率高,且就医状况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就医状况,加强相关健康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滨州市农村及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老年人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滨州市12个自然村和城市社区12个居委会登记的≥60岁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945份,其中城市社区522份,农村423份。结果滨州市城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6.2%,农村为4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病率居高的前三位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病、心脏病及脑卒中,38.2%的老年人患2种以上慢性疾病;城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P<0.05),但脑卒中患病率城区低于农村(P<0.05);城区及农村约半数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为一般,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差者为19.9%,明显高于城区(χ2=6.67,P<0.01),而自评健康状况好的农村老年人仅为9.9%,明显低于城区老年人15.9%(χ2=7.26,P<0.01)。结论滨州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积极开展覆盖农村的社区医疗保健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南京市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3年3-12月在南京市秦淮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南京市秦淮区双塘社区老年人1 0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和健康自评。共发放问卷1 000份,剔除数据填写不完整的34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966份。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及慢性病患病种类数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及卒中的男性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与未患该病的男性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白内障的女性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与未患该病的女性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及白内障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及白内障是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口市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慢性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现状,为探索老年人健康的社区干预和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口市农村地区1 973名老年人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汇总分析。结果海口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例为81.7%,73.2%老人与子女同住,62.0%老人生活能自理;吸烟率为10.7%,饮酒率为9.4%,经常锻炼率为48.6%,自觉口味偏咸率为9.2%;慢性病总患病率为54.2%,男女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岁及以上患病率最高,为64.2%;慢性病相关健康知识整体知晓率为46.1%,知晓率较高的条目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因素"(72.8%)和"高血压诊断标准"(54.2%),"吸烟有关疾病"条目的知晓率最低(11.9%);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医护人员(70.2%)和社区健康教育(24.4%)。结论海口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积极探索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新模式,为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高校医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乙肝的态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乙肝防治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柳州市某高校608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60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0份(92.11%),其中男生108名,女生452名。医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9.61%。其中,医学生对乙肝的病原体、传播途径(血液、共用注射器)、乙肝疫苗认知率较高;但对乙肝两对半,对日常接触、性接触、纹身、共同进餐、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等是否传播乙肝认知率低。61.25%学生不愿意和HBV携带者居住、工作;88.21%学生不会选择HBV携带者为异性伴侣。结论柳州市高校医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对乙肝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其对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持有歧视态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不同社区居民的部分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需求等健康相关情况及不同社区间的差异。方法:用《社区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对882名重庆市北碚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1)城市和高校社区居民家庭的心脑血管疾病、颈腰椎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和/或城乡结合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城乡结合部家庭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城市和高校社区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高校社区居民平均每日饮酒100 g以下的比例依次为88.73%、78.48%、91.06%、92.50%,参加健身活动的比例依次为65.26%、72.65%、56.10%、72.00%。(3)不同社区居民目前最需要的健康服务、最希望学到的健康知识、喜欢的宣传材料形式、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认为最适合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式、认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的前3~4位的选择一致,但前后顺序多不一致。结论:不同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不同,而获取健康知识途径和健康需求大致相同,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对泉州市农村监测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行了解,从而制定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方法:按照国家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方案,对泉州市4 年监测点共1025 名农村居民,用全国统一的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入户调查。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数据用SPSS 22.0 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16 年、2017 年、2019 年和2020 年,泉州市农村监测点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依次分别为4.2%、11.0%、18.7%、21.5%,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趋势χ2 = 40.60,P < 0.05)。3 个方面健康素养调查中,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具备率最高,其次是健康技能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最低;6 类健康问题素养中,基本医疗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相对较低。结论:泉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应采取得力的措施强化健康教育,尤其要引导居民形成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普及 慢性病防治知识、基本医疗知识放在健教工作的突出位置,持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回族和汉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慢性病对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在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选取5个老龄化社区,以55岁及以上符合调查标准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拟一般情况和慢性病患病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观察抑郁症状检出率、患病种数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各种慢性病与抑郁状况关系及两民族12种慢性病患病率.结果:社区老年人总体抑郁率为32.85%,其中轻度抑郁率26.43%,中重度抑郁率6.42%.回、汉族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5.73%和3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77.52%,回、汉族老年人其他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冠心病、其他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和其他疾病是否发病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与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种数不同,抑郁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得分与患病种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脑栓塞以外的其他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病与老年抑郁症状发生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结论:对非常见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也应给予关注,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教,在加强生理关怀的同时,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怀.  相似文献   

18.
韩杨  李红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2):1456-1460
目的 调查锦州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锦州市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45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以评定失能程度)、养老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因素,以及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类型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8份,有效回收率95.1%。168名(39.2%)老年人不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260名(60.8%)老年人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配偶情况、文化程度、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子女数量、就医方便度、医养结合认知度、失能程度是老年人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P<0.05)。260名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127名(48.8%)选择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81名(31.2%)选择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52名(20.0%)选择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就医方便度是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再次选择其中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影响因素(P<0.05);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就医方便度是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再次选择其中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锦州市老年人中,60.0%以上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影响其选择的因素较多。在愿意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近半数愿意选择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形式,且月收入、慢性病种数、就医方便度是其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控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农村地区选择18岁及以上居民2 406名,进行现况调查。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知晓率为53.6%和23.1%。慢性病患者和非患者的5项慢性病防控措施态度评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2.26、-2.45、-2.13和-2.12,P值均<0.05);吸烟率24.8%,每天饮酒率8.4%;36.0%和23.0%的调查对象在最近6个月内检测过血压和血糖;8.8%和27.4%的调查对象有控制体质量的意识和主动咨询过慢性病防控知识。结论: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控知识水平低、意识薄弱,健康行为形成率低,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提高患者临床照护结局和治疗效果的最佳方式,对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社区层面冠心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且针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4-6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电子健康档案内抽取冠心病患者248例。对纳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以HPLPⅡ得分评价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HPLPⅡ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患者的平均HPLPⅡ得分为(110.9±19.0)分,被评价为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差21例(8.9%)、一般172例(72.9%)、良好43例(18.2%)。患者的平均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分别为(14.0±3.2)、(6.0±1.3)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次数、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得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是患者HPLPⅡ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已婚、无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次数少、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高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