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美多心安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美多心安对扩张型心肌病 ( DCM)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38例 D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常规治疗 ,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苯那普利( 2 .5~ 5mg,1次 /d)和美多心安 ( 6.2 5~ 1 2 .5mg,2次 /d)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6、1 2、2 4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苯那普利加美多心安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左室舒张末内径、每搏量、心排血量及生活质量均较常规治疗组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 P <0 .0 5~0 .0 1 )。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加美多心安治疗 DCM不仅能控制心力衰竭 ,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金智敏 《高血压杂志》2002,10(3):235-238
目的 观察吲哒帕胺 (寿比山 )在高血压高危患者中长期应用时SCr、UA、血钾的变化 ,以及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能否减轻这些变化。方法 吲哒帕胺组 (Ⅰ组 ) 182例 ,给予吲哒帕胺 2 .5mg/d口服 ,如 2~ 4周后未达到目标血压 (<14 0 / 90mmHg)则加用ACEI苯那普利 (10mg/d)或卡托普利 (2 5~ 75mg/d)。对照组 (C组 )2 10例 ,给予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 30mg/d或非洛地平 5mg/d)或 /和ACEI(苯那普利 10mg/d或卡托普利 2 5~ 75mg/d) ,治疗前后测定SCr、UA、血钾、血脂和血糖并做心超测定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Ⅰ组SCr、UA明显升高 ;Ⅰ组有 7例SCr>2 5 0 μmol/L(而C组为 3例 ,3.8%vs 1.4 % ,P <0 0 5 ) ;7例因UA明显升高而诱发痛风 ;血钾明显降低 (P <0 0 0 1) ,低血钾发生率 14 .8% (C组仅 1.4 % ,P <0 0 0 1)。在Ⅰ组中 ,吲哒帕胺与ACEI合用者与单用吲哒帕胺者相比 ,SCr和UA升高的幅度及血钾降低的幅度明显降低 (P <0 0 1) ,低血钾的发生率亦明显减少 (5 .8%vs 2 5 .3% ,P<0 0 1)。Ⅰ组和C组伴LVH者的LVMI分别减轻 10 8%和 11.5 %。Ⅰ组单用吲哒帕胺的有效降压 (BP <14 0 / 90mmHg)率为 4 9.2 % ,加用ACEI后提高到 85 .3%。结论 吲哒帕胺降压作用肯定 ,长期服用能减轻高血压左室肥厚 ,对  相似文献   

3.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用于临床。苯那普利是新近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一种长效、降压稳定的ACEI新药。作者在控制高血压早期病人血压的同时观察了它对左室肥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1993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选择高血压病人41例,其中男33例,女8例;年龄50~78岁,平均65岁;期高血压5例,期16例,期20例;合并冠心病8例,肾功能不全6例。1.2 方法1.2.1 血压测定:按WHO规定,测坐位右臂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1.2.2 服药及观察方法:苯那普利10mg,晨起顿服,每周测血压一次。如服药1~2周后血…  相似文献   

4.
苯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苯那普利和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 30例 ,并与单用苯那普利治疗 2 0例进行比较。以探讨苯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以及单用苯那普利对慢性 CHF患者临床症状及左室功能的改善情况。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根据 NYHA心功能分级 ,选择住院或门诊心功能 2~ 3级慢性 CHF患者 5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32~ 72 ( 55.84± 8.3)岁。对照组 2 0例 ,男 1 3例 ,女7例 ,年龄 35~ 74( 56.79± 9.6)岁。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缬沙坦、苯那普利以及二药联合治疗对慢性肾炎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79例伴有高血压和稳定期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为A组 (用缬沙坦 80mg/d ,2 7例 )、B组 (用苯那普利 10mg/d ,2 4例 ) ,C组 (2 8例 )服用缬沙坦 80mg/d、苯那普利 10mg/d ,治疗 2 4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2 4小时尿蛋白 (UPE)、血清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肝功能、血钾的变化和不良反应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三组治疗后血压、2 4小时尿蛋白、SCr均明显降低 ,CCr明显升高 ,三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 ,而C组明显优于B、C组 (P <0 .0 1)。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苯那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压 ,降低 2 4小时尿蛋白 ,减轻肾功能损害 ,但二药联合使用起效更快 ,效果更优 ,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多沙唑嗪 (doxazosin)控释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 41例坐位舒张压 95~ 115mmHg( 1mmHg =0 133kPa)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多沙唑嗪控释片组 ( 4mg/d)与苯那普利 (benazepril)组 ( 10mg/d)。于安慰剂期末及治疗 2、4、6、8周测诊室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8周治疗总有效率 :多沙唑嗪控释片组 6 1 9% ,苯那普利组 6 5 0 %。 2组坐位血压较基础血压均明显下降 ,2组下降幅度相似。不良反应多沙唑嗪控释片组较苯那普利组少 ( 14 3%vs .45 0 % ,P <0 0 5 )。 2组均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结论 :多沙唑嗪控释片 4mg ,每日 1次 ,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疗效肯定 ,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经过 8周的治疗证明 ,服用 4mg多沙唑嗪控释片的降压效果与服用 10mg的苯那普利片相同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主要用于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是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 ,1 999~ 2 0 0 0年 ,我们观察了 ACEI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3例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48例、女 5例 ,年龄61~ 80岁、平均 67.85± 6.2 5岁。糖尿病病史 5~ 2 5年 ,冠心病病史 3~ 30年 ;心功能 ~ 级 ,空腹血糖 1 0 .3~ 1 4.8mmol/L。2 方法口服培哚普利 4mg或苯那…  相似文献   

8.
咪达普利降压疗效及致咳副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首选降压药之一。然而其致咳副作用却常制约其应用。文献报道新一代ACEI咪达普利咳嗽发生率较低[1],本文以苯那普利对照,观察其降压效果与咳嗽发生率。1资料与方法1·1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3例均为1~2级轻中度高血压,不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合并症;年龄40岁~70岁,平均(55·8±7·6)岁,男性40例、女性43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咪达普利(达爽,天津田边制药)5mg,每日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肥厚 (LVH)的干预作用。方法 :EH伴有LVH患者 10 1例随机分成A组 (苯那普利 10mg/d ,36例 )、B组 (缬沙坦 80mg/d ,34例 )和C组 (苯那普利 10mg/d加缬沙坦 80mg/d ,31例 )。治疗 4周时若血压≥ 16 0 / 10 0mmHg(1mmHg =0 .133kPa) ,则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剂量分别增加至 2 0mg/d和 16 0mg/d。总疗程共 2 6周 ,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 ,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并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 3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显著降低LV MI(P <0 .0 1)。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两组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②分别比较 3组治疗前 2 4h平均收缩压、2 4h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 2 4h平均收缩压、2 4h平均舒张压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 ,但治疗后 3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苯那普利、缬沙坦均能逆转EH患者LVH ,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能使这一作用更为显著 ,且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10.
作者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及 β1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观察其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影响 ,报道如下 :  在本院住院 ,经临床及心脏彩超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 ,除外严重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支气管肺部疾病患者 ,共 1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6岁~ 6 8岁 ,平均 5 4.6岁。心功能为 级 3例 , 级 7例 , 级 2例。所有病例均经常规治疗 (强心、利尿、扩血管 )治疗2周 ,然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及倍他乐克治疗 8周。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 ,每次 6 .2 5 mg,2次 / d,依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加量至每次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首剂应用时的低血压反应。方法 观察 4 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培哚普利 (Perindopril)组首剂服 2mg、苯那普利(Benazepril)组 2 5mg、依那普利 (Enalapril)组 2 5mg及对照组 ,测基础及首剂服药后 0 5h、1h、2h、3h、4h、5h、6h的血压。结果 各组收缩压最大下降值 ,培哚普利为 6 0± 2 0mmHg。苯那普利为 5 8± 3 2mmHg。依那普利为 6 1± 4 0mmHg ,对照组为 (3 5± 3 8)mmHg ,各ACEI组均有血压下降 ,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未见症状性低血压反应。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首剂ACEI时虽有血压下降 ,但未见有首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故初步认为ACEI首剂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总结了 5年来收治的 80例心衰患者 ,其中以应用苯那普利组患者为治疗组 (40例 ) ,常规治疗的 40例为对照组做比较分析。   80例中 ,缺血性心脏病 41例 ,高血压心脏病 2 8例 ,扩张型心肌病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年龄 38~ 72岁 ,心功能分级 (NYHA ) ~ 级 ,EF值<5 5 %。两组年龄 ,性别 ,疾病种类。心功能分级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在心衰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苯那普利 2 .5~ 2 0mg,每日 1~ 2次 ,使血压不低于 95 / 6 0 mm Hg(1mm Hg= 0 .133k Pa)为宜 ,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 ,包括洋地黄制剂、利尿剂 ,硝…  相似文献   

13.
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肾功能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坎地沙坦组59例给予坎地沙坦剂量816 mg/d,苯那普利组56例服用苯那普利,剂量1020 mg/d,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所有参与者测血压和测定胆固醇、三酰甘油、肾功能。结果监测血压显示坎地沙坦组降压与苯那普利组无差异,对胆固醇、三酰甘油没有影响,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与苯那普利组相比,咳嗽发生率低,并能改善肾功能及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结论坎地沙坦同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对血脂、肾功能无影响。坎地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咳嗽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GT)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疗效的影响。  方法 :利用苯那普利前瞻性治疗 4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的IgA肾病或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 ,治疗时间 12个月。利用PCR方法测定患者ACE、AGT基因型 ,并据此分组 ,比较苯那普利治疗后不同基因型组肌酐清除率 (Ccr)及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的差异。  结果 :苯那普利治疗 12个月后 ,ACE基因DD、DI型组Ccr下降速度较II型组略快 ,分别为 0 2 2 4、0 172及 0 113ml·min-1·month-1,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DD、DI型组尿蛋白下降幅度显著高于II型组 (48 93%、32 5 6 %vs 9 0 9%,P <0 0 5 ) ;AGT基因TT、MT型组Ccr下降速度较MM型组快 (0 179、0 16 4vs 0 0 96ml·min-1·month-1,P >0 0 5 ) ,TT、MT型组尿蛋白降幅显著高于MM型组 (2 1 97%、37 78%vs 2 74%,P <0 0 5 )。  结论 :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的原发性肾炎 ,含ACE基因D等位基因及AGT基因T等位基因的患者Ccr下降速度较其他基因型略快。尚需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以探讨ACE、AGT基因多态性对ACEI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的确切影响。苯那普利降低尿蛋白的疗效明显受基因多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目前应用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报道尚少。我们曾用苯那普利治疗 5 3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者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按 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 ,选择高血压病人 5 3例 ,男 2 7例 ,女 2 6例 ;年龄 30~ 83岁 (平均 6 0岁 ) ;高血压 1级 4例 ,2级 14例 ,3级 2 9例 ,肾性高血压 6例 ;合并冠心病 14例 ,肾功能不全 13例 ,其中肾性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者 6例 ,合并心功能不全者 2 1例。按照NYHA的心功能分级法 :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关玲霞 《山东医药》2003,43(28):47-47
2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1月 ,我们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美托洛尔 (β受体阻滞剂 )与培哚普利 (ACEI)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治疗的 CHF患者 6 1例 ,男 34例 ,女2 7例 ,年龄 5 2~ 6 7岁 ,平均 (5 8.1± 1.4 )岁。其中冠心病 2 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3例 ,肺心病 9例 ,风湿性心脏病 7例 ,扩张型心脏病 4例。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18例 , 级 31例 , 级 12例。入选标准 :1心率 (HR) >6 0次 / min;2收缩压 (SBP) >90 m m Hg;3无 度及以上心窒传导阻滞 ;4无严重感染及发热 ;5无肝、肾功能不全 ;6患者或家属愿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伊贝沙坦及两药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病例对照设计 ,8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 ,随机接受苯那普利 10mg/d(n =2 5 )、伊贝沙坦 30 0mg/d(n =2 8)或苯那普利 5mg/d联用伊贝沙坦 15 0mg/d(联用组 :n =2 9)治疗 18周 ,比较治疗前后及同期各组间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清除率 (CCr)、血清肌酐 (SCr)。为达到血压 <14 0 / 90mmHg的控制目标 ,可以加用吲达帕胺和 /或倍他乐克。结果 (1)SBP、DBP同期各组无显著差别 ,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均下降显著(P <0 0 0 1) ;(2 )UAER治疗后各组均显著下降 (苯那普利组下降 18.8% ,伊贝沙坦组下降 18 5 % ,联用组下降 4 6 .8% ,P <0 0 0 1) ,两单药组分别与联用组比较差别显著 (苯那普利组 :P =0 0 2 2 ,伊贝沙坦组 :P =0 0 2 5 ) ,联用组较单药组下降幅度总体增加 2 8.2 %。 (3)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肌酐上升(85 .9± 16 .1vs 94 .6± 14 .5 ) μmol/L ,肌酐清除率下降 (85 .3± 5 .8vs 78.3± 4 .1)mL/min。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 ,苯那普利、伊贝沙坦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相当 ,两药联用则作用明显加强。联合用药组血肌酐浓度上升 ,肌  相似文献   

18.
刘学智  魏广琴 《山东医药》2003,43(19):30-30
20 0 0年以来 ,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2 6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均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男 2 2例 ,女 4例 ;年龄 5 4~ 78岁 ,平均 (6 6± 1.5 )岁。其中频发室早 14例 ,房扑 2例 ,房颤伴室早 6例 ,心功能 级以上 4例。入院后 ,给予胺碘酮 2 0 0 mg,3次 / d;4~ 7天后减为 2 0 0 mg,1次 / d;服用 5天后 ,停药 2天。用药期间行心电监护 ,检测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及乙胺碘呋酮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   结果 :本组显效 19例 ,有效 7例 ,总有效率 10 0 %。治疗期间 5例有恶心、呕吐 ,未经处理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分别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服用氯沙坦50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和苯那普利10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氯沙坦组、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77.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2.8%:17.1%,P<0.05)。结论: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分别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老年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似,但前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ACEI)、选择性 型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 ARB)以及合用时对心肌梗死 ( 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 2 4小时的 SD大鼠被随机分至 B组 (苯那普利 2 m g/ kg/ d)、V组 (缬沙坦 15 mg/ kg/ d)、B+ V组 (苯那普利 1mg/ kg/ d+缬沙坦 7.5 mg/ kg/d)和 C组 (空白对照组 ) ,假手术组 ( S组 )作为正常对照。治疗 6周后测量体重、心脏重量、非梗死心肌胶原含量 ,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ACE)、血管紧张素 ( Ang )、醛固酮 ( Ald)的活性或含量。结果  MI后 6周左心室 ( L V)、右心室 ( RV)重量以及右心室与左心室重量比、心肌胶原含量显著增加 ( C组比 S组 ,P<0 .0 5 ) ,苯那普利、缬沙坦及合用均显著降低以上指标 (与 C组比较 ,均 P<0 .0 5 )。 C组心脏局部 Ang 、ACE和 Ald较 S组明显升高 ( P<0 .0 1) ,三种治疗组均使其显著降低并恢复至正常 (与 C组比较 ,均 P<0 .0 1;与 S组比较 ,均 P>0 .0 5 )。结论  l.心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RAS)在左心室重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 .ACEI、ARB均有减轻 MI后左心室重构方面的作用。 3 .合用 ACEI与 ARB具有良好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