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瘤患者眼部表现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的眼部表现。方法:对180例360眼诊断明确的垂体瘤患者进行视力、双眼中心视野及眼底检查。结果:视力损害者236眼(65.6%),视野损害者296眼(82.2%),眼底改变者168眼(46.7%)。结论:垂体瘤可引起视功能损害,视野检查在垂体瘤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蝶鞍区肿瘤与眼部表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蝶鞍区肿瘤的眼部临床表现.方法 对24例(48只眼)蝶鞍区肿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野检查.结果 视力1.0以上者18只眼(37.5%),眼底及FFA检查异常者26只眼(54.2%),32只眼出现视野缺损,其中14只眼(29.2%)出现典型的双颞侧偏盲,眼球运动障碍1只眼(2.1%).结论 蝶鞍区肿瘤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等各种眼部的临床表现,对于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应全面进行眼底、视野及CT检查,防止蝶鞍区肿瘤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垂体瘤169例患者视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垂体瘤患者术前中心静态视野与周边动态视野,探讨术前视野缺损的危险因素和术后视野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确诊为垂体瘤的患者169例(338只眼),于术前行视力、眼底、视野及影像学检查.其中,334只眼行周边动态视野检查;323只眼行中心静态视野检查.28例(56只眼),于术后3~6个月进行视力、中心静态视野及周边视野随访.连续变量符合参数检验的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采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9例患者中,36例双眼视野正常,133例单眼或双眼视野缺损;323只眼行中心静态视野检查,视野正常眼占28.48%(92/323),视野缺损眼占71.52%(231/323);334只眼行周边视野检查,视野正常眼占41.32%(138/334),视野缺损眼占58.68%(196/334);视野正常组与缺损组,起病年龄和垂体瘤直径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2、7.930;x~2=28.210,P<0.01),经多因素分析,其均为术前视野缺损的影响因素.垂体瘤摘除术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恢复正常或改善占69.05%(29/42),视野恢复正常或改善占85.71%(36/42);视野恢复正常组与改善组,起病年龄和术前颞上方视野缺损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5,P=0.023;x~2=6.218,P=0.013).结论 中心静态视野检查较周边视野检查敏感,可发现垂体瘤患者的早期视野改变.起病年龄、肿瘤直径以及最佳矫正视力是术前视野缺损的危险因素.起病年龄与术前颞上方视野缺损程度在术后视野恢复正常组与改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随访平均14.6年前的球后视神经炎患者50例共80只眼。本病以青壮年为主。初诊时全部主诉视力减退,但少数客观检查正常。绝大多数有视野异常(视乳头正常,少数有瞳孔异常。由于视力减退是主观的,眼底又往往正常,诊断时应着重视野检查。随访时47.1%患眼恢复正常视力。大多数视野恢复正常,视乳头和瞳孔异常者比初诊时略有增加。视力、视野和视乳头全部恢复正常者占36.7%,二项正常者30.6%,全未正常者8.2%,说明本病预后较好,仅少数患者留下病损,久未消失。  相似文献   

5.
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兵  廉井财 《眼科》2004,13(1):33-3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疗效。方法 :对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 11例 (2 0只眼 )施行LASEK。结果 :术后 6个月视力和屈光度趋于稳定 ,术后 3个月角膜Haze 0级者 15只眼 ,0 5级者 4只眼 ,1级者 1只眼。术后 6个月 ,裸眼视力≥ 0 6、≥ 1 0者分别为 2 0只眼 (10 0 % )、14只眼 (70 % )。屈光度≤± 1 0 0D者为 19只眼 (95 % )。结论 :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6.
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急症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在视神经间接损伤急症期的意义。方法 对 5 3例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急症期患者应用地塞米松、2 0 %甘露醇、ATP、Co A、胞二磷胆碱、Vit B1 、Vit B1 2 等药物治疗 ,观察 7天后的视力、眼底情况。结果 治疗后第 7天 ,视力光感~手动者 2例 (2只眼 ) ,占 3.6 % ;指数~ 0 .1者 9例 (9只眼 ) ;占 16 .4 % ;0 .12~ 0 .5者 16例 (18只眼 ) ,占 32 .7% ;>0 .5者 2 6例 (2 6只眼 ) ,占 4 7.3%。眼底检查 1例视盘边界不清。结论 视神经间接损伤急症期的药物治疗 ,对视神经生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垂体腺瘤视功能损害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芳  金崇华 《眼科》1997,6(3):159-160
垂体腺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因在患病过程中常伴有对视方面的损害而易误诊。通过对26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其中视力损害者占72.5%,视野损害者占63.3%,而以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者占44.6%,其中22.4%曾被误诊为眼科疾病,误诊因素主要是患者以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垂体瘤的全身症状不典型及在患垂体瘤的同时伴有某些眼部疾病,基于上述因素眼科医师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视力,视野异常的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分  相似文献   

8.
垂体腺瘤的中心视野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垂体腺瘤患者双眼的中心视野及其后极部的眼底改变。 方法 应用Humphrey instruments 750型电脑视野分析仪和TopconTRC-50x眼底照相机,对手术前70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全阈值静态中心视野及眼底检查。 结果 视力损害者占64.3%,视野损害者占80.7%,眼底改变者占46.4%。而以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者占45.7%,其中28.6%曾被误诊为眼科疾病。 结论 误诊因素主要是患者以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且多无视野缺 损主诉及同时伴有眼科疾病症状。因此,在眼科临床诊断过程中,对于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和解释不清的视神经萎缩,均应把视野作为常规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8-19)  相似文献   

9.
作者们观察及随访了48例病人,男22女26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上,单眼或双眼因视神经疾患而突然视力减退者,有40例随访1个月到11年。结果:发病年龄以55~65岁为最多,多数病人是突然发作,眼前出现一层薄幕。双眼同时受累者开始有9例(19%),最后为23例(28%)。在新近受累的60只眼中有21只眼视力正常(20/20~20/25);14只眼为20/30~20/80;10只眼为20/100~20/400;15只眼为指数或更坏。在旧和新的视力欠缺的64只眼中,有51只眼视野出现大小不同的弓形缺损,8只眼有中心暗点,1只眼生理盲点扩大。双眼视野缺损者有10例其弓形缺损相同(例如均在鼻下象限),6例不相同。40只眼在发病的3个月内眼底检查所见为视乳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及入选标准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60例120眼,采用脉络膜再血管化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12mo后观察患者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ERG)。结果:患者60例120眼中,视力下降者2眼(1.6%),视力无提高者15眼(12.5%),视力提高0.02~0.20者80眼(66.7%),视力提高>0.20者23眼(19.2%)。56例112眼做了周边视野(60°)和中心视野(30°)检查,治疗前45眼可检测到周边视野敏感度,治疗后56眼可检测到,检出率为50%,56眼经过12mo观察后,其中47眼周边视野和中心视野无变化,有效率为83.9%。59例患者110眼行ERG检查(8眼初期未见异常,未作检查),治疗前100眼记录不到a波与b波,治疗前后无变化。30Hz闪烁反应治疗前59例患者110眼中54例97眼可记录到波形,检出率为88.2%;治疗后100眼可记录到波形,检出率为90.9%。结论:脉络膜再血管化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能延缓或控制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发展,提升视力,改善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hen T  Gao Y  Liu XL  Chen G  Lin GJ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2):812-815
目的 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196例 (2 5 5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试验组 (12 1只眼 ,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和对照组 (134只眼 ,使用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检查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 ,观察配镜情况、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 3个月至 1年。结果 术后 3个月 ,试验组裸眼远视力≥0 5者 10 7只眼 ,≥ 1 0者 2 7只眼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试验组裸眼近视力≥ 0 5者 93只眼 ,≥ 1 0者 2 2只眼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术后 1个月 ,试验组人工晶状体双襻位置不对称 6只眼 ,均未影响视力恢复 ;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数为 0 31D。试验组双眼手术者中33 3%阅读时戴镜 ,对照组 90 0 %阅读时戴镜。两组术后视觉异常症状均不明显 ;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试验组 6只眼 ,对照组 12只眼。结论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仅可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裸眼远视力 ,而且可使患者的裸眼近视力明显提高 ;手术安全、可靠 ,无特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匡毅  陈熙  李慧丽  万迪玲 《眼科》2005,14(2):114-116
目的 探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联合激光前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82例(112只眼)。方法 本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先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1周后行激光前房角成形术。主要指标 术前、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房角、视野、并发症。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激光治疗前眼压为(2 8 89±8 5 6 )mmHg ,治疗后为(19 98±7 37)mmHg(P <0 0 1)。93只眼(83 0 3% )眼压≤2 0 5 5mmHg ,其中2 4只眼需用抗青光眼药物,但点药次数较激光治疗前减少。19只眼(16 96 % )眼压未控制。视力提高32只眼(2 8 5 7% ) ,下降4只眼(3 5 7% ) ,不变76只眼(6 7 86 % )。10 4只眼(92 86 % )房角有不同程度增宽,8只眼(7 14 % )房角变化不明显。房角粘连范围减少90°以上或重新开放者6 6只眼(89 12 % ) ,不变者8只眼(10 81% )。激光治疗前后视野无明显变化。并发症:5只眼(4 4 6 % )瞳孔轻度扩大;13只眼(11 6 % )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联合前房角成形术治疗房角粘连范围小于3个象限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创伤小,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3 6例 3 6只眼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视力、眼压、房角、人工晶体情况、青光眼类型、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3 6眼视力为无光感~ 0 8,平均眼压为 42 8± 15 1mmHg。 2 6只眼 (72 2 % )房角关闭 ,9只眼 (2 5 % )房角开放。 11只眼 (3 0 5 % )人工晶体偏位 (6只眼人工晶体夹持 ) ;人工晶体袢位置异常者 7例 (19 4% )。继发闭角型青光眼 2 6只眼(72 2 % ) ,开角型青光眼 9只眼 (2 5 0 % )。 15只眼行UBM检查 ,图象显示 4只眼虹膜膨隆房角关闭 ,5只眼虹膜平坦房角关闭 ,3只眼为宽角 ;2只眼睫状体水肿 ,9只眼人工晶体位置正常 ,6只眼人工晶体和 /或袢位置异常 ,2只眼晶体皮质残留。 3 3只眼施手术治疗 ,3只眼单纯药物治疗 ,治疗后眼压为 12 0± 4 6mmHg ,治疗后视力低于 0 3者 2 6只眼 (72 2 % )。结论 :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原因复杂 ,临床表现多样化 ,治疗棘手 ,视功能恢复不良。UBM对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诊断、分析及处理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东平  陈海燕  左金霞  陈文玉 《眼科》2003,12(4):230-233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压的影响 ,了解视野变化及视力恢复情况。方法 :对 32例 41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 ,测量眼压 ,观察视野及房角并检查视力 ,所得数据与术前进行比较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8只眼术后眼压正常 ,均 <2 1mmHg。 2只眼眼压在 2 2~ 30mmHg之间 ,较术前 (34只眼 )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眼压 >30mmHg者仅 1只眼 ,和术前 (7只眼 )对照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6) ;观察视野 6~ 1 8个月 ,视野进行性缩小2只眼 ,与术前比较 (9只眼 )明显减少 ,有显著差异 (P =0 0 2 3)。房角关闭范围达 1 /2象限以上者从术前的 53 66 %下降到2 9 2 7%。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的患者 ,通过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 ,防止视野进一步损害 ,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15.
ROLS全视野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ROL S(reinverting operating system )即称再翻转直立正像手术透镜系统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 1998年 7月~ 1999年 10月期间在显微镜下应用 ROL S完成 10 9例 (10 9只眼 )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83只眼 (76 .1%) ,其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8只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17只眼 ,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31只眼 ,后极裂孔性视网膜离 17只眼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 6只眼(2 3.9%) ,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 10只眼 ,中央静脉分支阻塞并发视网膜脱离 9只眼 ,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取出后并发视网膜脱离 7只眼。 10 9只眼均在 ROL S全视野镜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10 9只眼经过 3~2 5个月随访 ,平均为 (8.4± 4.9)个月。一次手术复位 96只眼 (占 88.1%) ,未复位 13只眼 (占 11.9%)。 5只眼经两次手术成功 ,最终解剖复位 10 1只眼 ,成功率达 92 .7%。视力增加者 77只眼 (占 70 .6 %) ,不变者 2 8只眼 (占2 5 .7%) ,视力减退者 4只眼 (占 3.7%)。最佳视力达 0 .5。结论 应用 ROL S全视网膜镜可为术者提供一个较高倍率 ,较稳定的从黄斑到锯齿缘的全景视网膜观察。使术中完成气液交换 ,切除前 PVR,施行周边 36 0度视网膜切开或切除 ,彻底完成硅油与重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Coats病的诊治和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青少年Coats病的眼底表现、治疗效果及随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62至2006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Coats病的24例(26只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初诊年龄1~18岁,平均7岁;男件18例,女性6例;双眼2例(均为女性),单眼22例;10只右眼,16只左眼.根据患者眼底病情给予激光光凝、冷凝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随访时间1~44年,平均5年.结果 在26只患眼中,眼底有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动脉瘤、无灌注区及黄斑渗出者7只眼;合并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15只眼;晚期病变已无光感或濒于失明者4只眼.共有21只眼行激光治疗,10只眼眼底渗出和出血吸收,视网膜复位,视力增进,其中6只眼视力在0.8以上;共计10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6只眼曾行激光治疗,2只眼外加冷凝治疗,术后视力最佳为0.1.在治疗后的随诊中,有5例眼底又出现新的病变,及时补充激光治疗,保持了较好视力.24只眼中,有10只眼(42%)视力增加,12只眼(50%)视力未改变,2只眼(8%)视力减退.结论 青少年Coats病的病灶在周边,渗出性病变多累及黄斑部.若早期发现并及时予以激光治疗,患者预后视力较好,但需长期随诊,随访中如发现新病变需补充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轻度视力减退72只眼两年后视力屈光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追踪青少年近视轻度视力减退 2年 6个月后视力屈光的演变 ,了解其与青少年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一所初级中学同一届学生近视力正常 ,远视力轻度减退 (≥ 0 .8)接受负镜片的 6 3例 (72只眼 ) 2年 6个月后视力屈光做了调查分析 ,复方托品酰胺散瞳验光。结果  72只眼中视力降至 0 .6以下者占 84 .72 %、保持 0 .8者占 8.33%、回升为正常者占 6 .2 5 % ,接受散瞳验光的 4 8只眼中近视屈光占 93.75 %、远视屈光仅占6 .2 5 %。结论 初步提示近视眼发生是视力下降在先 ,屈光形成在后 ,轻度视力减退与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是同时发生互为依存的同一体 ,是近视眼发生的早期表现 ,同时提出假性近视分类诊断为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8例鞍区肿瘤的静态视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蝶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视交叉位于蝶鞍之上 ,常因肿瘤的浸润或压迫 ,使患者出现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眼科医生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以一些蝶鞍区的肿瘤被误诊为眼科疾病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用美国产的 Hum phrey自动静态视计检查了 8例鞍区肿瘤患者的视野变化 ,现加以分析报道。一、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 ,男性 3例 ,女性 5例。年龄 19~ 6 2岁 ,平均年龄 38岁。视力 :无光感 1只眼 ,光感~ 0 .1者 5只眼 ,0 .2~0 .8者 6只眼 ,1.0及以上者 4只眼。 8例患者均无明显屈光间质混浊 ,眼底检查 :视乳头…  相似文献   

19.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 (2 0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术后分别对视力、眼压、视野、前房及结膜滤过泡等观察检查 ,平均随访 18个月 (6~ 38个月 )。结果 矫正视力 ,术后≤0 .0 2者 15只眼 (75 % ) ,0 .3~ 1.0者 17只眼 (85 % )。眼压 ,术后随访平均 (12 .86± 4 .5 6 m m Hg(1mm Hg=0 .133k Pa) ,比术前用药后眼压 (2 8.4 7± 6 .6 7) mm Hg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t=4 .97,P <0 .0 1)。视野检查无进行性损害 ,周边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 ,结膜滤过泡 型 16只眼 (80 % )。术后并发症 ,早期虹膜炎反应及轻度角膜水肿 ,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瞿远珍  杨柳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097-2099
目的:探讨眼动脉瘤所引起的眼部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8/2009-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眼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眼动脉瘤患者44例以眼部改变为首发者14例(32%)。视力下降者12例(27%),其中单眼者10例(23%),双眼者2例(5%);视野缺损者10例(23%)(双眼2例,单眼8例);复视者2例(5%);上睑下垂者4例(9%);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2例,青光眼1例。结论:眼动脉动脉瘤患者可引起眼部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