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诊、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通俗地讲院外急救就是患者在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随着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的增多,院外急救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的转运,为病患挽回生命、减轻伤残赢得  相似文献   

2.
龚玲 《吉林医学》2010,31(17):2732-2732
<正>院外急救是指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院外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部分,当今社会对院外急救工作的评价日益重视,已将其作为衡量该地区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标志[1]。院外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急诊科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患者108例,分为自救组(n=52)和救护组(n=56).比较两组的预后、急救时间和家属急救知识知晓率.结果 在转运过程中,自救组呼吸道阻塞、脑疝及救治后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较救护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救组病死率较救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救组存活患者自救开始时间、院前开始急救时间、院外救治时间较救护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急救时间和入住专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属对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院前急救中,救护组转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低,预后好,院外急救时间明显缩短,这与家属急救知识知晓率影响密切相关.普及群众的健康知识和急救意识是目前改善脑卒中预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陈稚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48-549
随着现代急救护理学的迅速发展,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已从传统单一的转运模式发展为抢险救灾、现场危重症的救护、转运途中的对症护理等一条龙服务模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配合医生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救治效率,出色地完成每一次救援任务,探索一种适合这一特点的护理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院外急救是对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院前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及时有效的院外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延大附属医院自2003—01~2004-11月开通“120”急救专线以来,共出诊2983次,在院外急救中,我深感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现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新疆  麦泉云 《右江医学》2012,40(2):165-16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的应急策略及流程。方法连续登记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新发脑血管病患者186例。按不同就诊模式分为拨打"120"就诊的救护组(97例)和由家人护送来院的自救组(89例)。救护组院外给予各种应急治疗,自救组未进行正规治疗;到院后两组均按绿色通道救治方案及流程处理。6个月末对所有患者进行双盲法随访。结果救护组的文化程度显著高于自救组(P<0.01),救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自救组(P<0.01)。救护组自救反应时间、第一处置时间、院外救治时间均较自救组短(P均<0.01);而两组院内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救护组的病死率、伤残率均显著低于自救组(P<0.05或0.01)。救护组的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自救组(P<0.01),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少于自救组(P<0.01)。结论完善的急救体系及路径能明显缩短患者第一处置时间和院外急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就诊模式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能力现状,探讨普及院外救护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德市4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能力欠佳;被试者均认为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进行院外救护培训会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所做的判断和行为选择。结论: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可通过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配备院外救护员、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和复训制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张丽萍 《当代医学》2016,(21):12-13
探讨长途转运救护的病种、救护病例的地区分布,医疗救护的重点,确定配置长途转运的条件和相关的急救设备。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赣州市急救中心共转运6282例,包括省内、省外救护车转运病种、转运距离及给予相应的急救物资配备进行分析。急诊病患者转运最多,未转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家属已经找到车,除此以外,等待时间过长、患者病情过于危重、未落实接诊医院均是导致本市急救中心未转诊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可见:专业的急救人才配备,完善先进的急救设备,救护车和质量良好的服务质量是长途运输救护的可靠保证,基层医疗急救中心长途转运业务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院外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探讨普及院外救护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德市4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意愿,59.5%以上的工作人员愿意选择8小时作为其培训时间。结论可通过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配备院外救护员、建立社区人员急救培训体系来实现院外救护培训。  相似文献   

10.
马存香  苏振志  雷鸣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85-1185
基层医院经常遇到院外意外分娩的急救护理,较为棘手,不仅给母婴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5-2007年,接诊院外意外分娩16例,经及时有效的救护,母婴均安全转运到院内相关科室接受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例院外意外分娩中,初产妇5例,妊娠36-39周,经产妇11例,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院外危重病人赢得抢救时机,安全转运回院进一步救治,提高出诊抢救成功率。方法把预见性护理应用到病情评估、急救物品准备和使用、现场处置、转运病人等几个出诊救护环节。结果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主动独立分析、思考问题,充分准备急救物品,及时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病情恶化先兆,并以最快的速度、娴熟的技术进行紧急处置,配合好抢救工作,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出诊救护中应用可提高出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田竟  任莹  张杨  张红梅 《河南医学研究》2022,(20):3733-3736
目的 探讨急救通道优化联合多学科协作(MDT)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96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接受急救通道优化联合MDT干预并作为观察组,以1∶1比例匹配48例患者接受传统急救通道干预并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急救反应时间、心电图首次采集时间、抢救总时长、家属抢救效果满意程度以及干预前、转运后家属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 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心电图首次采集时间、抢救总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证性、有形性、反应性、可靠性、移情性高于对照组(P<0.05);转运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通道优化联合MDT干预应用在急性STEMI患者救护中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心电图首次采集时间、抢救总时长,提高家属抢救效果满意程度,改善家属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的院外急救措施.方法对40例我院据现场情况给予采取的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结果产妇及新生儿全部安全转运到医院治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急救管理程序及有效、及时的急救措施是获得院外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杨赛  孟利霞 《吉林医学》2010,31(14):2070-2070
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所谓应急就是针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处置过程,而应急能力反映的是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和效果,由此可见,应急与突发事件紧密相连,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5.
莫凤珍 《华夏医学》2011,24(1):47-49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作用.方法:对广西柳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2010年1~12月紧急救护60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总结其紧急救护效果.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58例成功救治和转运,抢救成功率96.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规范院前救护流程对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院外急救病人安全转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急救病人的安全转运措施。方法:对我科187例院外急救病人的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7例病人均安全转运至院内。结论:将院外急救病人安全转运至院内,必须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物资器材的准备、病人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  相似文献   

17.
张青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143-144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重患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通称.迅速、安全地运送患者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长途转运是院前急救的职能之一,具有患者病情危重多变、病种复杂、车程较长等特点,抢救受环境、设备、时间、路程的限制,抢救过程受患者家属的监督及其情绪的影响,如何做好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急救护理,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摆在急救专业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通过对本组病例院外急救病人的转运情况分析,探讨安全转运院外急救病人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物资器材的准备、病人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抢救,指出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急救的护理措施,目的对今后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分别从院外救护、院内救护、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140例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结论提出正确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小后遗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的意义。方法:116例院前急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动态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行SpO2监测并指导急救和转运,其结果与同期未行SpO2监测的86例同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SpO2监测组与对照组院前急救及转运成功率分别为90.5%和8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病人院外急救和转运过程中进行脉搏SpO2监测,简单方便,有利于评估和指导急性左心衰救治,提高院外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