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AML细胞表面标记特点看AML,ALL鉴别时髓系单抗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单抗),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了218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提示CD_(33)、CD_(13)和CD_(15)为AML的主要标记;免疫分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AML各亚型的鉴别。强调指出:在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鉴别时,CD_(33)、CD_(13)和CD_(15)应联合应用。配以胞浆抗原的检测,将是AML和ALL鉴别时行之有效的髓系单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_(2b)患者约90%有t(8;21)。已经证明它导致AML_1-ETO融合基因。我们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2例AML_1-M_(2b)其中t(8;21)阳性16例,阴性2例,不能确定有无t(8;21)的4例,发现全部22例患者均可检出AML_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同时在5例t(8;21)阴性的AML中,包括M_(2a)2例,M_42例,M_31例,均未检出上述融合基因转录本。我们的初步结果提示AML_1-ETO融合基因可以作为AML-M_(2b)的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3.
郝蕾  Jano  G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1):18-20
用流式细胞仪5种参数和单克隆抗体(McAh)12项指标,对105例急性白血病(AL)思考骨髓进行免疫学分型。先用3种McAb为一组染色,区分AL的主要系列:CD_(13)/CD_(3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CD_(19)-B淋巴细胞白血病,CD_7-T淋巴细胞白血病。然后进一步用各种AL亚型相关的McAb分析抗原表达,AML表现为低分化抗原表达型,分化抗原表达丰富型及异常分化抗原表达型。AL各亚型在流式细胞仪上的表现特征有助于了解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和分化的程度,对白血病预后的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t(8;2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和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报告30例t(8;2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6例为M_(2b),4例为M_(2a)。初始完全缓解率为0.962。0.762的男性患者伴有-Y,0.222的女性患者伴有-X,0.267的患者伴有其它染色体异常。免疫表型分析HLA-DR/DP阳性率0.100,CD_(38)为0.866,CD_(15)为0.500,HIM_4、HIM_5均为0.800。t(8;21)AML与AMLM_(2b)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应用一对引物(ETOU_1/ETOD_1)通过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1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AML_1-ETO融合转录本,12例初治患者(M_111例、M_41例)中一致性扩增到预期的200bp大小的片段,其中7例证实有典型t(8;21)或其变异型。扩增片段大小及其限制性内切醇谱提示t(8;21)易位的AML_1和ETO基因断裂点局限于一个内含子。5例M_2已完全经解2~38个月仍检测到相同的AML_1-ETO融合mRNA,提示体内仍残存少量t(8;21)异常克隆。AML_1-ETO融合转录本的检测是诊断和监测t(8;21)AML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
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所致继发性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14例乙双吗啉所致继发性急性推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结果。患者发病前均有因银屑病而服用乙双吗啉史。骨髓细胞染色体显带分析全部患者均有克隆性核型异常,即t(15;17)见于8例M_3,t(8,21)见于4例M_2,7q-见于1例M_4和1例M_5。本研究提示,本组白血病很可能系乙双吗啉所致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可能存在着另一种以特异性染色体易位为特征的TRL,它的临床、血液学和预后均不同于烷化剂所致的以5和/或7号染色体异常的TRL。  相似文献   

7.
(7;11)(p15;p15)易位是髓系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的染色体重排,迄今国外文献至少已有25例记载,而国内只报道3例。近年来我们发现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伴有t(7;11)(p15;p15)易位,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AML患者4例...  相似文献   

8.
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Cμ在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gH胚系Cμ基因表达在白血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各型急、慢性白血病59例63份骨髓标本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胚系Cμ基因转录本检测。结果:在多种急、慢性白血病亚型中均可以检出胚系Cμ链基因的转录。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分别为65.4%和75.0%;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4例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均呈阳性。IgH胚系基因Cμ转录本阳性患者中HLADR阳性表达者占80.0%;而在AML伴Cμ(+)者,HLADR阳性表达者占92.9%。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相当多的髓系白血病,其白血病细胞系似源于髓系/淋巴系共同干细胞水平,或伴有不可逆性基因重排程序错误及淋巴系、髓系系列间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_(2b)常伴有t(8:21)染色体易位,两个染色体重排导致形成AMLI/MTG8融合基因,并持续产生融合基因转录本。作者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AML1/MTG8融合基因转录本进行AML-M_(2b)微量残留白血病的监测,在13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12例可检出残留白血病细胞。经随诊这12例中,2例已复发,1例死于强化治疗骨髓抑制期,9例仍持续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nv(16)和CBFβ-MYH11融合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4E垢临床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别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病(M4)患的CBFβ-MYH1融合转录本和inv(16)。结果:在15例中国人M4中,10例患用RT-PCR方法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转录本,其中9例不伴异常嗜酸粒细胞的M4中有  相似文献   

11.
同时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检查及TechniconH·l自动血液分析仪对10例一般血液检查结果正常非血液病人和59例各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法的符合率在正常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多颗粒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NLL-M_3)患者为100%,对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M_1型、M_2型、M_4型鉴别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7,5%、62.5%和66.6%。并对导致上述差别的原因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及细胞株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2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21例(包括髓系和淋巴系)存在bcl-2mRNA高表达;6种白血病细胞株中5种bcl-2mRNA阳性(Molt-4例外),它们分别为CEM、Raji、HL-60、U937及K562。表明造血系统肿瘤中广泛存在bcl-2基因转录水平激活,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而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gH胚系Cμ基因表达白血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各型急,慢性白血病59例63份骨髓标本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胚系Cμ基因转录本检测。结果:在多种急,慢性白血病亚型中均可以检出胚系Cμ链基因的转录。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分别为65.4%和75.0%,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变期4例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均呈阳性,IgH胚系基因  相似文献   

14.
133例急性白血骨病髓涂片嗜酸粒细胞的观察陶元,周筱梅,梅勇(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成都610041)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嗜酸粒细胞,骨髓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骨髓涂片中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国外早有报道,特别是M2和M4EO型的有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15.
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伴t(8:21)染色体易位的M_(2b)型白血病AML_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该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从10 ̄4~10 ̄5个正常细胞RNA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对于M_(2b)型白血病的诊断及监测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方法。我们研究的11例M_(2b)型白血病中有1例未检测到PCR产物,可能与该型患者中基因重组的分子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ETO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DNA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了23例M_(2b)、4例M_(2a)、1例M_(4a)和1例M_6的ETO基因重排。发现至少74%的M_(2b)患者,包括15例有t(8;21)异常和2例核型正常的M_(2b)有ETO基因重排。研究结果表明检测ETO基因重排可作为M_(2b)基因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根据tal-1基因缺失上下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株人白血病细胞株和7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标本进行tal-1基因缺失分析。结果CEM、HBS-2和RPMI-8402三株T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以及3/16例T-ALL发现tal-1基因缺失,54例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均未见基因缺失,而且具tal-1基因缺失的T-ALL细胞均为胸腺发育I期,免疫表型特征为CD_2+、CD_7+、CD_1 ̄-、CD_4 ̄-和CD_8 ̄-。PCR方法敏感性达10 ̄(-4)。说明tal-1缺失发生于部分T-ALL中,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nv(16)和CBFβ-MYH11融合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4EO型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别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患者的CBFβ-MYH11融合基因转录本和inv(16)。结果:在15例中国人M4中,10例患者用RT-PCR方法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转录本,其中9例不伴异常嗜酸粒细胞的M4中有1例阳性;1例伴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M4EO)为阳性。随访该例完全缓解2个月后,其PCR仍持续阳性。用FISH技术检测的9例M4中得到的2例阳性病例,与PCR方法测得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对M4患者无论其经典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无16号染色体异常的提示,都应用RT-PCR和FISH方法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进行筛选,这对M4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无血清培养体系对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克隆性生长的意义唐继森,李崇渔,王辨明,刘秀芳,喻东姣,陈智超我们用支持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CFU-AML)生长的无血清培养(SFC)体系,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20.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伴三系病态造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伴三系病态造血的临床研究李志春郭超高红王洪建李建忠张广志王郁杰邢明礼伴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的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TMDS(+)AML]是近年来提出的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其临床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对324例初发性AML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