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5岁,因"发作性下腹隐痛不适1年"于我院门诊就诊.查体无阳性体征.行全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检查全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主诉.肠镜检查后约8h患者出现左下腹部逐渐加剧的疼痛,约16 h出现黏液、鲜血便,共约4~5次.24h再次行肠镜检查,见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广泛充血、糜烂,表面附着黏液,未见明显溃疡,降结肠、横结肠及升结肠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检查:黏膜充血,上皮层及腺体缺失或减少,表面有纤维素及化脓性渗出,并有炎性细胞的浸润,黏膜血管充血伴中度的巨噬细胞浸润,隐窝破坏.拟"结肠炎"收住入院.入院后检查:体温正常,左下腹部压痛,其余无阳性体征.大便培养阴性,腹部CT及血管造影未见异常,自身抗体全套未见异常.予激素灌肠、抗感染、及对症处理,10 d后再查肠镜未见明显异常.最后诊断为"化学性结肠炎并出血".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8岁.因"反复腹痛、便血20余天"于2010年6月入院.入院20 d前无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食物,解鲜红色血便,血与粪便相混,2~3次/d,无畏冷、发热.曾就诊我院,腹部X线片提示不全肠梗阻;血常规示白细胞16.5×109/L,中性粒细胞0.89;ESR及C反应蛋白正常;腹部彩超示右下腹可见范围约44 cm×19 cm混合性回声团,边缘欠清,双侧髂窝可见液性暗区.入院后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后出院,院外仍有间断上腹闷痛.本次入院前1 d上腹闷痛加重,便血2次,为大便带血丝,混有黏液,无畏冷、发热,无恶心、呕吐.门诊大便常规:黏液(++),镜检红细胞(++),镜检脓球4~6/高倍视野,粪便隐血阳性;腹部X线片:中下腹肠管部分充气,轻度扩张,可见数个小液平.  相似文献   

3.
例1患者男,22岁,因反复乏力8年,伴间断腹痛、便血半年入院.患者8年前出现乏力、全血细胞减少,经多次骨髓检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长期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半年前患者出现间断腹痛伴便血.血常规示WBC 2.5×109/L,Hb38 g/L,PLT 14×109/L,CRP 28.6 mg/L,抗核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均阴性.肠镜检查示回盲部隆起溃疡性病变,表面糜烂,黏膜肿胀明显,回盲瓣及阑尾开口结构不清,病理检查示大部分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坏死,其间见少量淋巴结组织增生,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排除淋巴瘤,诊断为CD.半年来以环孢素规则治疗,病情基本稳定.此次患者因腹痛、便血再次发作入院,血常规示WBC2.8×109/L,Hb 93 g/L,PLT 48×109/L,肠镜检查示回盲瓣结构破坏,末端回肠见一环堤样溃疡,直径约2 cm,病理检查示黏膜慢性炎性反应伴糜烂,腺体杯状细胞减少,可见潘氏细胞化生,碱性磷酸酶NBT/BCIP特殊染色(+),支持CD诊断.经抗感染、支持、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5岁,因左下腹隐痛不适15 d,于2008年8月12日入蓬莱市中医医院.近15 d来,患者左下腹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大便不成形,2~3次/d.查体:T 36.8 ℃,HR 82次/min,BP 130/86 mmHg.腹部稍膨隆,无包块,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稍弱,直肠指检阴性.实验室检查:WBC 4.5×109/L,L 0.28,N 0.69,RBC 4.0×1012/L,Hb 122 g/L,PLT 193×109/L .  相似文献   

5.
例 1 男, 61 岁。因全身乏力,纳差,腹胀就诊。轻度贫血貌。体检: T 37.2℃,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皮肤黏膜无出血点,胸骨无压痛,心肺检查无异常, X 线:胸片未见感染。B 超示:肝轻度肿大,巨脾。实验室检查:Hb 100 g/L,WBC 35.3×109/L, PLT 230×109/L;分类: N89%,L 11%,未见幼红、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无明显异常。尿、大便常规,乙肝(-)、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入院后检查未见感染,无发热,为清除潜隐感染,先后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治疗,WBC仍在(32.0 ~ 35.5)×109/L 之间,为明确病因故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相似文献   

6.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咽痛、发热2 d"于2019年2月22日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当时体检:体温39.1℃,咽部红肿,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1.1×109/L,红细胞5.34×1012/L,血小板170×109/L,血红蛋白161 g/L;超敏C反应蛋白43.2 mg/L;降钙素原0.04 ng/ml;电解质、大便常规、尿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当时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因间断黏液血便3月余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血便约3次/d.体检有左腹压痛,无其他阳性症状及体征.入院后实验室检查:WBC 12.4×109/L,红细胞沉降率14 mm/1h,C反应蛋白23.8 mg/L,粪便常规隐血试验阳性.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全结肠型,中重度、活动期(图1).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黏膜组织呈明显慢性炎性反应(图2).于住院期间给予灌肠、保护肠黏膜治疗后,患者血便及腹痛消失,血常规WBC,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降为正常而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39岁,女性.发热伴中上腹不适20天入院.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 ~ 39.5℃,偶有咳嗽,少许白痰,伴中上腹胀痛、解黑便,感乏力,纳差,无呕血、鼻衄等.门诊查血常规WBC 64.4×109/L,Hb 95 g/L,PLT598×109/L,中性粒细胞占75.0%,异常细胞占2%;增强CT检查提示胃壁广泛增厚伴肿块,考虑为恶性肿瘤;双侧胸腔及腹腔、盆腔少量积液.予美罗培南抗感染等治疗后收住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3 kg.体格检查:T39℃,P 124次/分,Bp117/66mmHg.  相似文献   

9.
例1:女患,32岁。因腹痛、腹泻、粘液血便4天入院。检查:心肺无异常,全身无化脓性感染病灶,腹部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白细胞18×10~9/L,中性83%,淋巴17%。大便镜检未见包囊、原虫、虫卵或蠕虫,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大便培养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 患者刘某,男性,39岁,木匠,因"咳嗽、咳痰、畏寒、发热8天"于2011年5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天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咳黄痰;最高体温41.0℃.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15.53×109/L;肝肾功、尿常规正常;胸片示:左下肺炎症(图1).查体: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查尿常规、大便常规、AFP、CEA正常;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女,64岁,因反复腹泻、解脓血便5个月于2002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出现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并有腹泻,开始为黏液水样便,后出现脓血,便次从3~4次/d逐渐加重至>20次/d,伴发热和口腔黏膜、舌体溃疡。外院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但未作病理检查,即予激素、抗感染、止血、止泻和中药灌肠等治疗,因  相似文献   

12.
例1 男,52岁.因"突发剧烈腹痛伴血便3 d"入院,腹痛以右下腹为主,伴少量鲜红色稀薄血便.发病以来胃纳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7℃,心率6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84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8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1×109/L,血小板(PLT)61×109/L,嗜酸性粒细胞0.15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6×109/L;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3.
例1女,19岁,学生。因"咳嗽、咯痰15d,痰血1次",于2009年7月21日就诊于我所。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和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及瘀点瘀斑,左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心腹检查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WBC)5.1×109/L,红细胞(RBC)3.69×1012/L,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2岁.因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06年9月入院.入院前于当地医院作心脏彩色超声(彩超),提示心包积液,抽出血性心包积液约300 ml后症状好转.入院体检: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和肿瘤标志物均无明显异常.ESR 4 mm/1 h,C反应蛋白1.011 mg/L.PPD试验:PPD 1 U时硬结13 mm×13 mm,PPD 5U时硬结25 mm×25 mm.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腹部、盆腔超声及上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异常.胸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清亮胸水,胸水李凡他试验弱阳性,比重1.016,有核细胞420×106/L,淋巴细胞0.70,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给予抗感染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例1男性,52岁。因反复腹泻伴脐周隐痛5月余入院。体重下降约15 kg。体格检查:消瘦,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血白细胞20.4×109/L、嗜酸性粒细胞65%;白蛋白26.4 g/L。大便黄稀、偶见脓细胞,细菌培养及涂片查真菌阴性。血吸虫试验阴性。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正常。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钡灌肠提示慢性结肠炎;乙状结肠病理检查提示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明显嗜酸性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细胞胃肠炎(EG),予强的松30 mg/d治疗,腹泻好转(每日1~2次),无腹痛。1年后患者腹泻又加重,每日3~5次,并下肢水肿。血白细胞14~32.2×109/L,嗜酸性粒细胞41%~53…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腹痛伴黑便1周"入我院治疗.腹痛以右侧腹部、阵发性隐痛为主.伴有解黑色尚成形大便,每日1~2次.入院后查体,腹部平,触之软,全腹未及包快,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凝常规末见明显异常,大便隐血阳性.入院后予抗炎止血治疗后,腹痛缓解,大便转黄.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钡剂灌肠检查示:回盲部占位.大肠镜检查示:回盲瓣呈唇样,盲肠内可见一半环形条索状新生物,表面光滑,似有包膜包绕(图1),活检钳推之可动.肠镜下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示:黏膜慢性炎.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回盲部新生物表面为黏膜层,系阑尾套叠入盲肠肠腔所形成,切除新生物病理示:阑尾肓端黏膜坏死伴炎性肉芽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发热伴恶心1 d,于2019年9月4日入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入院前1天,患者进食过期牛奶后出现发热,热峰41.5℃,腹泻1次,大便色黄,水样便,乏力,恶心,无呕吐,无腹痛。外院予以物理降温、退热、抗感染和保肝降酶等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否认传染病患者接触史。查体:体温36.5℃,神志清楚,精神稍萎。皮肤黏膜颜色正常,无皮疹,无出血点,无瘀斑,无肝掌,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巩膜黄染。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下、剑突下未触及,脾脏左肋下2 cm可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3.21×109/L,中性粒细胞3.2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4%,淋巴细胞0.451×109/L,淋巴细胞比率18.1%,血红蛋白134 g/L,血小板计数103×109/L。C反应蛋白12 mg/L。肝功能:ALT 262 U/L,AST 172 U/L,TBil 13.3μmol/L,GGT 139 U/L,乳酸脱氢酶(LDH)293 U/L。  相似文献   

18.
朱蓉  林勇  杨秀疆  谢渭芬 《胃肠病学》2004,9(3):185-185
病例:患者男,72岁,于2004年1月初无诱因出现脐周疼痛,解稀水样便,伴少量黏液,每日4~8次,稍有里急后重感,无脓血便,便后腹痛可缓解。至1月中旬,症状无缓解,大便中出现白色片状物,患者自服氯霉素片,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查白细胞4.07×109/L,血小板101.5×109/L,红细胞1.5×1012/L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腹胀、腹泻3个月,水肿1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腹泻,为水样便,约10次/d,含不消化食物,无黏液脓血.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提示为结肠炎,病理活检提示为慢性炎症改变,予抗感染治疗后有所缓解,大便2-3次/d,黄软便.1个月前出现全身水肿、乏力,遂来我院住院诊治.体检: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象:WBC 16.02×109/L,嗜酸性粒细胞(EOS)0.70.  相似文献   

20.
例1系女性,47岁,农民。因右下腹肿块2月,逐渐增大,伴腹痛和食欲减退,于1985年6月9日入院。体检:右下腹扪及10×6×5cm肿块,质硬,不活动,有压痛。两次大便皆查见蛔虫卵。B型超声波检查:右下腹实质性肿块。钡剂灌肠摄片见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