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常小儿近端食管功能的测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小儿近端食管测压的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消化道测压系统,对60例正常小儿进行了食管测压,年龄3~12岁。结果;咽部静息压为0.67±0.19kPa。吞咽收缩压力为1.99±0.57kPa,收缩时间0.5秒,近端食管括约肌(UES)压力随小儿状态不同有很大差异,UES静息压为2.66~10.64kPa,UES收缩压为7.98~15.96kPa,近端食管括约肌长度(UESL)为1.50±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观察一氧化氮(NO)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NO吸入装置,对1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呼吸衰竭(简称急性呼衰)患儿进行NO吸入治疗。结果:7例有效,NO吸入前后比较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上升4.1±2.3kPa(30.5±17mmHg,1kPa=7.5mmHg)(t=4.52,P<0.05),氧合指数降低9±3(t=4.63,P<0.05)。对2例肺动脉导管压力监测显示,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体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NO吸入疗法对部分急性呼衰患儿有效,宜在急性低氧性呼衰、心功能未受严重损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生长激素神经分泌功能不全(GHND)患儿进夜间连续12小时生长激素(GH)测定,并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正常儿童比较,观察三组儿童GH均值,峰数和峰值。结果表明:三组CH平均浓度分别为2.9±1.1,2.5±1.6和5.7±2.0μg/L;峰数分别为1.4±0.5,1.0±1.5和3.3±1.6;最高峰值分别为16.5±12.4,14.3±16.5和36.4±13.7μg/L。GHND和G  相似文献   

4.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排便功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神经源性大便失禁治疗后的排便功能。方法 本组28 例,年龄4 ~12 岁,手术方式为双侧髂腰肌转移盆底肌加强或替代术,术后第3 周起行康复训练,采用临床主观评定、钡灌肠以及直肠肛管测压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术后2 年以及术后5 年以上的临床主观评分分别为1.7 ±0.4 、2.5 ±0.6 、3.5±0 .5 、4 .3 ±0 .4 和4.8±0.6;客观评分分别为2.2 ±0.5 、2.7 ±0.6、3 .4 ±0 .4、4 .1 ±0 .5 和4.0 ±0.7;耻肛尾(PAC) 三角的A 角由(92 .7±7 .2)°提高到(114 .3±11 .6)°。结论 髂腰肌盆底悬吊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应制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治疗计划和肛门评定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气管内气体吹入通气(TGI)对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先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正常肺及损伤肺时TGI对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后选择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观察TGI对5例不同性质肺部病变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4只兔在正常肺及损伤肺时,TGI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从压力控制通气(PCV)时的5.6±0.3kPa、7.7±0.25kPa下降至3.9±0.15kPa、5.6±0.43kPa(P<0.01),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则无明显变化(P>0.05)。(2)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当保持吸气峰压(PIP)不变时,可降低PaCO2,或在保持PaCO2稳定时可降低PIP。结论TGI作为一种机械通气方法,通过加速CO2的排出,可提高肺泡通气效率,但对肺部氧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一氧化氮合酶(NOS)cRNA探针对缺氧组大鼠(6只)及对照组大鼠(7只)进行原位杂交。结果缺氧2周后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3.8±0.7kPa)(28±5mmHg,1kPa=7.5mmHg)、肺动脉平均压(2.8±0.6kPa)及肺动脉舒张压(1.4±0.4kPa)与对照组(2.9±0.5kPa,1.9±0.5kPa及0.9±0.5kPa)相比均显著升高。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中NOSmRNA表达信号为弱阳性(3只)及阴性(3只),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信号均为阴性;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中NOSmRNA表达信号为阳性(7只),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信号均为阴性。NOSmRNA的表达强度与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舒张压分别呈负相关(rs=-0.673、-0.596及-0.621,P均<0.05)。结论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NOS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与肾小球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与肾小球疾病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Griess 硝酸盐还原法对44 例急性肾炎,32 例肾病综合征,18 例紫癜性肾炎进行了血清亚硝酸/硝酸盐(NO2-/NO3 -) 测定,并以28 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疾病组血清NO2 -/NO3 - 的浓度( 急性肾炎:70 .8 ±34.7 μmol/L;肾病综合征:66 .6 ±27.9;紫癜性肾炎:47 .4 ±21.4 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30.3 ±8 μmol/L,P<0 .01),疾病急性期高于缓解期( P< 0.05),伴有感染者(93 .5 ±32.9 μmol/L) 高于无感染者(48 .7±14 μmol/L,P< 0.01)。肾病综合征血清NO2-/NO3 - 浓度与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P< 0 .01) ,与血浆白蛋白及尿蛋白定量无相关(P> 0.05) 。结论 NO 可能参与这3 种肾小球疾病发病及病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58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进行了总结,其特点为:1.预充量限制在800~1200ml;2.提高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晶胶比为0.5~0.7;3.维持血球压积25%~30%;4.高流量灌注100~160ml/(kg.min),灌注压5.3~9.3kPa;5.加强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9.
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动脉压力与右心舒张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 患儿肺动脉压力与右心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20 例对照组,14 例轻、中型哮喘及17 例重型哮喘患儿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率校正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c);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PEP) ;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快速充盈峰值流速(A) ,估测肺动脉压及右心舒张功能,同时检测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①儿童哮喘存在肺动脉高压,重型哮喘组(RPEP/AT1 .26 ±0.19) 高于轻、中型组(1.12 ±0.15) 及对照组(0.85±0.14) P< 0 .01 。②对照组(E/A1.41±0.29) 与患儿右心舒张功能指标有明显差异P< 0.01;重型哮喘患儿存在低氧血症(PaO2 7 .02 ±0 .80 kPa) 。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舒张功能下降,且随着病情进展,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儿童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病因,通过向幼兔髋关节注射滑石粉悬浊液的方法制造出髋关节滑膜炎的动物模型,并用压力传感器和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滑膜炎时关节内压和股骨头DNA代谢的关系。结果发现虽然滑膜炎可引起关节内压升高,最高可达2kPa,但每一组动物的滑膜炎侧与对照侧股骨头DNA代谢差异皆无显著意义(P〉0.05)。不支持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和股骨头无菌坏死有病因学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ALRI患儿36例,正常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研究结果:NO的稳定代射产物一循环亚硝酸/硝酸根离子(NO^-2/NO^-3)水平,对照组为24.5±14.1μmol/L,ALRI组为44.6±22.6μmol/L,差异显著(P<0.05)。CEC数量对照组5.  相似文献   

12.
血清肌钙蛋白T检测诊断小儿心肌炎价值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孟浦  王敏 《临床儿科杂志》1999,17(4):209-210
应用ELISA法观察正常小儿、心肌炎和非民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TnT)变化,研究其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显示:82例正常小儿TnT99分位数为0.1924mg/ml,本以≥0.2ng/ml为小儿心肌损僵判断值。心肌炎组TnT值为0.5813±1.1778ng/ml,明显高于非心肌炎组(0.0643±0.0668ng/ml)及正常组(0.0460±0.0508ng/ml)。在民炎心肌损伤诊断中  相似文献   

13.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气管内滴入PS治疗8例MAS患儿,其中6例接受PS2剂,2例接受PS3剂。结果给予首剂PS后10分钟患儿青紫迅速消失,皮肤转红润,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TcSaO2)升高。30分钟后患儿低氧血症迅速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呼吸机有效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分别由原来的528±098kPa、866±352kPa、012±006kPa及014±006ml·kPa-1·kg-1增加到891±143kPa、1681±418kPa、021±005kPa及026±007ml·kPa-1·kg-1;而吸入氧浓度及平均气道压逐渐降低,由原来的068±019kPa及220±042kPa降低到053±008kPa及193±048kPa。重复应用PS后亦有相似效果。结论PS能有效地改善MA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重复应用PS可巩固和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显示:PRA无明显变化,急性期轻度HIE的PAⅡ(201.34±5.38Pa/ml)、PALD(0.362±0.107)与中重度HIE的PAⅡ(362.34±75.15Pa/ml)、PALD(0.543±0.152ng/ml比较,无有显差异(t=2.813,P〈0.05;t=3.101,P〈0.05),并且  相似文献   

15.
探讨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44例(病毒性脑炎18例,结核性脑膜比15例,化逐性脑膜炎11例),2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分别进行红细胞C8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测定。20例正常对照RBC-C3bRR和RBC-ICR分别为23±5和21±6.2,18例病毒脑的RBC-C3b-RR和RBC-ICR分别为16.1±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HIE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改变及丹参的保护作用,用生后七日SD大鼠制成HIE模型,在模型后不同时刻检验脑组织内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动态变化,利用丹参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1)HIE后 2小时MDA显著升高(1.71±0.19,P<0.01),12小时达高峰(1.97±0.29,P<0.01)72小时后恢复正常(1.32±0.09,P>0.05);GSH-PX2小时显著降低(1.29±0.43,P<0.01),以后渐升高,但 48小时(2.22±0.81)与对照组(3.34±0.34)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72小时恢复正常(2.45±0.90,P>0.05);丹参治疗组MDA显著降低(1.39±0.37,P<0.01),GSH-PX显著升高(2.42±0.62,P<0.05)。表明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减弱参与HIE的发病机制,丹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脑组织水肿、出血及坏死,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生命体征监测仪(DINAMAP)测定早产儿血压、心率336例次。结果示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随日龄、胎龄、出生体重增加而增高;心率随日龄增加而增快,与胎龄、出生体重不相关。提出早产儿血压标准。高血压:收缩压>10.0kPa、舒张压>7.0kPa,平均动脉压>8.5kPa;低血压:收缩压<6.0kPa、舒张压<3.0kPa;平均动脉压<4.5kPa;心率<110次/分,>160次/分为异常。同时列出多元回归方程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与血浆内皮素(ET)变化及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方法高压氧治疗以纯氧加压,压力0.05~0.07 MP加压 20 min.稳压 20 min,减压 20 min,共历时 1h,每天一次,疗程5~10 d。NSE活性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T活性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中度HIE患儿血清NSE与血浆ET浓度分别为(14.72±4 26)μg/L(76.1±19.2)ng/L;重度HIE患儿血清NSE与血浆ET浓度分别为(15.64±5.82)μg/L,(82.5±21.6)ng/L;中、重度HIE患儿血清NSE与血浆E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7± 3.49 μg/L, 56.32± 16.7ng/L)。轻度 HIE患儿血清 NSE( 13.58± 4.57) μg/L,血浆ET(62.4± 18.5) n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中、重度 HIE患儿高压氧治疗后,血清 NSE,血浆 ET降低幅度分别为( 1.92± 0.46)μg/L,( 12.72± 4. 37)ng/L,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 P< 0.05)。结论血清 NSE和血浆 ET是HIE早期诊断与疗效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994.2~1995.3我们用rhG-CSF(惠尔血.GRAN)对19例儿童肿瘤进行了30例次在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时的临床观察。有自身前后疗程对照13例(19例次),前后疗程化疗方案完全相同。每例前1疗程单用化疗为对照疗程,后一疗程在化疗结束后,当wbc<2.0×109/L或ANC<0.5×109/L时使用惠尔血75mcg,每日1次,皮下注射。一般用3~5天,wbc及ANC即可达到临床要求标准(wbc≥4.0×109/L,ANC≥1.5×109/L)。试验疗程较对照疗程粒细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wbc提前9.3天恢复),ANC提前8天恢复。在6例患儿化疗后用惠尔血(11例次)未设自身对照疗程,临床观察亦获得与上述相似的疗效。本组在30例次中仅见2例次有发热和骨痛,停药后发热和骨痛消失,未见其它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惠尔血对小儿肿瘤化疗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肯定。我们采用在停化疗后wbc<2.0×109/L几或ANC<0.5×109/L时开始使用惠尔血75mcg,1/日,皮下注射。一般3天至5天即可达到预期效果。用药量小,毒副作用少,既能减轻患儿痛苦,又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是一种适合国情的用药方  相似文献   

20.
肾病综合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ELISA法检测小儿肾病综合征活动期20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并以31例健康小儿体检血标本及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对照,结果显示正常儿TNF血清浓度为(2.38±0.52)ng/ml,肾病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TNF升高分别为(5.92±0.96)ng/ml,及(6.16±0.99)ng/ml,提示TNF参与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