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阴茎阴囊皮瓣翻转埋藏法治疗各型尿道下裂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与翻转阴茎阴囊皮瓣或皮管形成尿道法治疗各型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984年前采用的单纯阴茎阴囊皮瓣埋藏法进行改进,包括保留尿道板并与翻转阴茎阴囊皮瓣或皮管形成尿道,保证尿道正位开口,伴阴茎阴囊转位者一期矫正,取消膀胱造瘘等。结果:用改进术式治疗各型小儿尿道下裂312例,一期成功266例(85.3%),因尿瘘、尿道狭窄等手术失败46例(14.7%)。结论:改进后的保留尿道板并与翻转之阴茎阴囊皮瓣或皮管形成尿道法是治疗本病较理想的方法,支架管替代膀胱造瘘和同时矫正阴茎阴囊转位不但简化了手术步骤,而且有利于手术一期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期原位皮瓣卷管(Duplay)成形尿道术治疗合并阴茎阴囊转位的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分期 Duplay 术式修复重度尿道下裂21例,中位年龄12(9~24)个月,其中阴囊型9例,会阴型12例,均伴有阴茎阴囊转位。Ⅰ期完成 Byars 术+Duplay 术+阴茎阴囊复位术,术后半年以上行Ⅱ期 Duplay 术。患儿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6~28)个月,均观察并处理并发症,对阴茎外观进行评分。结果重建尿道中位长度5.0(4.0~6.5)cm。Ⅰ期 Duplay 成形尿道中位长度1.5(1.0~2.0)cm,术后阴囊伤口感染2例,其中1例继发根部尿道口狭窄,后行狭窄切开造口。Ⅱ期 Duplay 成形尿道中位长度3.5(3.0~4.5)cm,术后尿道瘘4例(4/21),其中根部瘘2例,体部瘘1例,冠状沟瘘1例;均已完成尿道瘘修补,术后无再次尿瘘发生;所有病例均无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Ⅱ期术后3个月对阴茎外观行改良 HOSE 评分,为17~20分,平均19分。结论分期 Duplay 术治疗合并阴茎阴囊转位的重度尿道下裂安全有效,并发症相对较少,也得到令医患满意的外观。  相似文献   

3.
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及尿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道板切开成管尿道成形术(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及尿瘘的疗效。方法采用TIP术治疗年龄2~10岁男童尿道下裂及尿瘘共35例,其中巨尿道1例,阴茎型14例、阴茎阴囊型7例,阴囊型1例,尿道下裂Ⅰ期伸直术后7例,尿瘘5例。结果阴茎型尿道下裂成功13例,瘘1例;阴茎阴囊型成功6例,瘘1例;Ⅰ期伸直术后成功6例,瘘1例;尿瘘成功2例,瘘复发3例,阴囊型尿道下裂及巨尿道各1例均成功。结论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其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取材合理,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尿道下裂修复手术中阴茎腹侧Buck筋膜重建技术的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共收治43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年龄7个月至8岁2个月,中位年龄1岁4个月。初次手术40例,其中重度尿道下裂36例,包括阴茎阴囊型10例、阴囊型15例、会阴型11例;先天性短尿道4例。合并症情况:合并明显阴茎阴囊转位35例;阴茎显露不良21例;隐睾7例9侧;腹股沟斜疝3例。另外3例为尿道下裂外院手术后残留阴茎Ⅳ型下弯。术中用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后,采用阴茎腹侧Buck筋膜重建技术进行成形尿道的覆盖。观察患儿术后近期尿流率、并发症发生情况、HOSE评分。结果 43例手术均一期完成,重建尿道2. 5~7. 5 cm,平均3. 8 cm;同时完全矫正阴茎阴囊转位、阴茎显露不良、隐睾和斜疝;患儿随访时间5~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阴茎伸直满意,阴茎阴囊转位均矫正,外观满意。28例完成尿流率检查,尿流率4. 5~12. 8 m L/sec,平均8. 2 m L/sec。HOSE评分为13~16分,平均15. 1分。一次手术成功率93%(40/43),术后发生尿瘘3例,1例术后1个月自行愈合,2例尿瘘患儿术后半年以上行尿瘘修补术获得成功;阴囊感染1例,切口引流后痊愈;无尿道狭窄、皮肤坏死、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阴茎显露不良3例。结论应用阴茎腹侧Buck筋膜重建技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重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手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采用Koyanagi手术和改良手术治疗的34例阴囊型、会阴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分析近年来该手术的进展,探讨该手术的要点及优缺点。结果 本组34例中尿瘘4例(11.8%),无尿道和尿道口狭窄发生,3例阴茎头裂开尿道口退缩至冠状沟平面,改良手术组7例发生阴茎部分旋转,其余阴茎外观及尿道功能良好,全部病例均获得了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论 大多数重型尿道下裂可采用Ⅰ期手术方法修复,并且效果满意,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手术尤其适用于伴有部分阴茎阴囊转位、包皮组织较少的重型尿道下裂的Ⅰ期修复。  相似文献   

6.
44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对44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2003年44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病例资料,其中采用阴茎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尿道成型术311例,包皮内板带蒂皮瓣尿道成型术52例,包皮及阴茎阴囊联合皮瓣尿道成型术61例,膀胱粘膜代尿道术21例。每例均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果 治愈率90.6%,并发症为9.4%。其中尿道狭窄11例,尿瘘31例。尿道狭窄中膀胱粘膜法1例,包皮内板法2例,阴茎阴囊纵隔法5例,联合皮瓣法3例;尿瘘中膀胱粘膜法1例,包皮内板法3例,阴茎阴囊纵隔法24例,联合皮瓣法3例。结论 根据尿道下裂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 尿流改道,并严格遵守整形外科的原则是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会阴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报道I期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的一种方式,方法:自1996-1999年共收治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且包皮短缺的有8例,采用会阴部原位皮管(Duplay)加双阴囊内侧带蒂皮瓣一期成型尿道,术中行耳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经尿道置支架管,术后应用头孢米诺钠(80mg.kg^-1.d^-1)和灭滴灵(15mg.kg^-1.d^-1)1周,术后1周拔除支架管,2周拔除引流管,结果:7例I期成功,1例发生尿瘘,半年后经修补后痊愈,外观均满意,结论:此法应用解剖学的理论依据,对于复杂的尿道下裂有着外观功能均好的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管中管”在尿道手术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以来 ,我院对先天性尿道下裂 ,尿道手术后瘢痕、狭窄、缺损行尿道成形术及尿瘘修补术等 ,5 7例患儿不做耻骨上膀胱造瘘的尿流改道的手术 ,而是采用”管中管”引流膀胱尿液 ,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1岁 9个月~ 14岁。尿道瘢痕、狭窄松解后致尿道缺损 ,施行尿道成形术 4例。其中 1例缺损长度达 2 .6cm。尿瘘修补术 7例 ,瘘孔最长的达 1.2cm ,有 1例患儿有瘘口 3处。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 46例。表 1  46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手术方法尿道下裂类型 (例数 )阴茎体型阴茎阴囊类型 会…  相似文献   

9.
带蒂阴囊包皮联合皮管治疗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蒂阴囊包皮联合皮管治疗尿道成形,治疗阴囊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矫正阴茎下曲,切取包皮、阴囊皮瓣、缝合成管状,正位尿道口修复尿道下裂。结果 阴茎阴囊型和阴囊型尿道下裂32例。术后3例感染漏尿,2例修补治愈,1例自行愈合。余一期愈合,均排尿顺利。结论 应用带蒂阴囊包皮管治疗阴囊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保留尿道下裂尿道板尿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91例尿道下裂患儿行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的诊治经过。平均年龄5.3岁(2~12岁),冠状沟型12例,阴茎体型53例,阴茎阴囊型20例,阴囊型6例。结果手术治愈80例,治愈率为87.0%。10例发生尿瘘,尿瘘发生率为10.9%。1例出现尿道狭窄。1例阴茎头裂开。所有尿瘘患儿均于术后半年行尿瘘修补术,并获痊愈。结论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应用阴茎腹侧皮肤岛状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确认阴茎皮肤血液供应模式,提出新的尿道下裂治疗术式,方法:灌注解剖8例男性尸体。应用阴茎腹侧皮肤岛状瓣于造尿道,以阴囊中以瓣覆盖阴茎腹侧创面的新方法治疗10例尿道下裂患儿。结果:临床应用10例,仅1例发生尿瘘,经地良好。结论:本法使再造尿道的血运有保证,亦避免了在阴茎皮肤不足时,在阴茎背侧作松驰切口,或是将阴茎埋入阴囊内的二期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改良分期手术治疗严重型尿道下裂的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严重型尿道下裂病例68例,包括阴茎阴囊型及会阴型,即Ⅲ~Ⅳ度病例,患儿平均年龄3.5岁(1~13岁),均采取改良分期手术治疗,即一期行阴茎弯曲矫正术,二期行尿道成形术(改良Snodgrass术式)+阴囊分裂矫正术。结果 6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6~29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9%,其中尿瘘12例(17.6%),阴茎扭转8例(11.8%),尿道狭窄1例(1.9%)。尿瘘及尿道狭窄患儿6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术后均未再次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修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手术修补失败率在 40 .0 %左右[1] 。我院近 2 0年收治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瘘 10 2例 ,一次修补成功率82 .3%。本文就手术后修补方式和失败原因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资料方法一、一般资料10 2例中 ,年龄 1~ 3岁 19例 ,4~7岁 5 6例 ,8~ 10岁 9例 ,11~ 14岁18例。尿道下裂部位 :阴囊型 19例 ,阴茎阴囊型 5 1例 ,阴茎型 14例 ,冠状沟下18例。尿瘘发生部位及首次手术修复方式 :冠状沟下 32例 ,用带蒂包皮瓣修复 2 5例 ,阴囊中膈瓣修复 7例。阴茎中部 2 0例 ,阴茎中部皮瓣修复 17例 ,带蒂包皮瓣修复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手术中尿道替代组织与尿道下裂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2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尿瘘修补术中剪取一小块初次手术再造尿道壁组织,观察其皮肤附属器的生长情况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以推断是否化生为尿道黏膜上皮.结果 选择包皮内板修复及阴茎皮肤修复者各有1例检出为移形上皮,其余均为鳞状上皮,未发生明显化生.选择包皮内板修复者未发现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选择阴茎皮肤者有9例检出皮肤附属器,选择阴囊皮肤者全部发现皮肤附属器.结论 尿道成形术应选取合适的再造尿道替代组织,应首先考虑带蒂组织,带蒂组织中以包皮内板为最佳,阴茎皮肤次之,阴囊皮肤不是理想的尿道修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憩室并远端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例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憩室并远端尿道狭窄的患儿,均距离上次尿道下裂手术6个月以上,均采用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皮瓣手术治疗尿道狭窄,裁剪尿道憩室,修复尿道。结果2例均阴茎外观正常,尿道口正位,排尿粗,尿程远。随访6个月以上无尿瘘、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假性尿道憩室是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并发症之一,重新修复尿道和解除远端尿道梗阻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裁剪加盖带蒂尿道憩室是创新及可行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法)在失败的尿道下裂病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1~2005年应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失败的尿道下裂病例84例。年龄2~16岁,平均3.7岁。并与在同期应用Duplay尿道成形术修复的阴茎皮肤充裕的失败尿道下裂76例作比较。结果 应用Snodgrass手术84例,成功64例(76.2%);尿道瘘14例,尿道狭窄6例。Duplay手术76例,成功61例(80.3%),尿道瘘11例,尿道狭窄5例。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用于阴茎腹侧皮肤少的失败尿道下裂病例修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分期手术与一期手术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差异,总结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7月重度尿道下裂92例,年龄8个月~23岁,中位年龄4.8岁.全组均为首次手术病例,其中分期手术32例,一期手术60例.比较2组阴茎阴囊转位情况、阴茎伸直前后尿道外口位置、尿道缺损长度、并发症、手术成功率.结果 2组阴茎阴囊转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03 9).2组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96 1).分期手术组阴茎伸直后尿道外口位于阴囊的比率高于一期手术组(P=0.022 8),分期手术组尿道缺损平均长度大于一期手术组(P=0.0001),一期手术组尿道狭窄发生率高于分期手术组(P=0.0441).结论 重度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在阴茎伸直以后才能决定.如果尿道缺损长度超过Duckett皮管和Duplay皮管总长度,应该选择分期手术.尽管分期手术与一期手术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手术方式选择的失误将导致尿瘘或者尿道狭窄的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评估下唇黏膜代尿道在复杂性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对24例复杂性尿道下裂患儿施行了下唇黏膜代尿道手术.年龄2岁3个月至14岁,平均7.2岁.其中以往手术失败14例,表现为阴茎周围残留大量不规则瘢痕,或膀胱黏膜代尿道后严重尿道狭窄和憩室.或严重阴茎海绵体弯曲残留,或尿道大段缺损伴膀胱造瘘术后等,尿道周围无其他组织如尿道板、皮肤等可用替代尿道.手术方法为先行阴茎整形,包括包皮和阴茎头,完全矫正海绵体弯曲,6个月后行下唇黏膜代尿道手术.会阴型尿道下裂10例,方法为先完全矫正阴茎弯曲和阴茎阴囊转位,同时利用原始尿道板将尿道外口从会阴延长至阴茎根部,6个月后行下唇黏膜代尿道.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满意效果,包括阴茎外观,即阴茎勃起时无明显弯曲、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头顶端、无包皮不规则瘢痕堆积、无排尿困难等.术后9例出现尿瘘,其中2例术后自愈,7例经一次修补后治愈.出现尿道狭窄6例,均经尿道扩张后痊愈.下唇取黏膜处均无术后出血.结论 下唇黏膜代尿道可作为尿道下裂治疗中最后选择的方法之一,具有黏膜切取方便,易存活,新尿道组织黏膜接近正常组织的优点,但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横裁岛状包皮皮瓣法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2005年我科56例采用横裁岛状包皮皮瓣法进行尿道成形的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加用尿道口为基底的阴囊矩形皮瓣作Duplay尿道成形。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4年,阴茎外观良好,阴茎下弯矫正满意,排尿通畅。一次手术成功49例,占89.3%;术后尿瘘5例,经第二次手术修补后痊愈,尿道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排尿改善。结论横裁岛状包皮皮瓣符合阴茎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设计合理,采用吻合口连续缝合,更加降低了尿瘘的发生率,避免耻骨上造瘘及带来的膀胱损伤。对多数尿道下裂尤其是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法并灵活加用尿道口基底矩形皮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应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管法治疗儿童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尿道下裂121例,手术矫正阴茎下弯后,于尿道口近端取宽1cm~1.5cm的带血管蒂皮瓣,包绕硅胶管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成新尿道。结果 手术121例,成功107例,成功率为(88.5%)。术后尿瘘14例,尿道狭窄5例,憩室3例,尿道内毛发2例,尿道内结石1例。结论 阴囊纵隔皮管法尿道成形术皮瓣血运好,易成活,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合于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口位于阴茎根部或阴茎阴囊交界型尿道下裂。但术后阴茎外观不十分满意且有尿道长毛发和结石可能,故选用此法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