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在肝癌细胞、癌旁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VEGF、Bag-1及Bcl-2的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Bag-1及Bcl-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均<0.05);VEGF、Bag-1及Bcl-2的表达与肝癌的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癌栓形成以及有无包膜形成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及大小以及甲胎蛋白(AFP)等因素无关。VEGF、Bag-1及Bcl-2的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5);VEGF、Bag-1及Bcl-2阳性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VEGF、Bag-1及Bcl-2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7岗亡基因bag-l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合素一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法)对64例结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ag-l和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ag-l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bag-l与病理分级、远处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bcl-2与这几项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O.05);bag-l和bcl,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r=O.47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有不同水平bag-l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它们可作为结肠癌早期筛选的一项指标,并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Tiam-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iam-1 mRNA及HPA-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2cm)及远离结直肠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中(距癌5cm以上)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PA-1 mRNA和Tiam-1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35.87±12.30,40.79±9.3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13±6.71,12.39±5.38)和正常组织(4.06±3.55,6.09±4.86,P均〈0.05),癌旁组织中二者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m-1和HPA-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肿瘤的高/中分化和低分化之间,T1~T2和T3~T4之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血行转移和无血行转移之间及Ⅰ~Ⅱ和Ⅲ~Ⅳ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Tiam-1与HPA-1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OR=0.46,P=0.048)。结论:Tiam-1 mRNA和HPA-1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增强可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Syndecan-1及HPA-1对于指导结肠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相关基因1(GLi-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96例结肠癌组织中GLi-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GLi-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79.2%vs30.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期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A+B期组(P〈0.05);GLi-1阳性表达在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分化程度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1阳性表达组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时间显著短于阴性表达组(20.46±6.32月vs 48.22±10.03月,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GLi-1异常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RECK、MMP-2和MMP-9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回复引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Kazal基元(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ECK、MMP-2、MMP-9基因的表达并作相对定量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RECK基因表达显著降低(0.46±0.16比0.88±0.08,P〈0.01),而MMP-2、MMP-9基因表达显著增高(0.41±0.13比0.14±0.13,0.28±0.11比0.12±0.06,P〈0.01),RECK基因的表达与MMP-2、MMP-9呈显著负相关(r=-0.918,P〈0.01;r=-0.855,P〈0.01);MMP2、MMP9基因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RECK则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RECK基因的低表达和MMP-2、MMP-9基因的高表达,其机制可能与RECK抑制MMP-2和MMP-9基因的表达有关。联合检测RECK、MMP2、MMP9基因的表达对结肠癌的诊断以及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确定NDC1基因对结肠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NDC1基因的RNA-Seq数据以及对应的每一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参数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而后使用R软件绘制散点图并分析NDC1在结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化表达,绘制受试者曲(ROC)并分析NDC1基因表达对区分结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诊断效能。通过GEPIA数据库检索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NDC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卡方检验分析NDC1基因表达和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NDC1表达量的中位数为3.797(3.411~4.118),高于正常组织3.09(2.897~3.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41对配对组织中的NDC1表达量同样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ROC曲线显示NDC1基因对结肠癌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515,95%CI:0.8115~0.8915,P<0.001)。NDC1高表达的患者相比于低表达的患者有着更低的淋巴结转移数、更好的病理分期以及更少的肿瘤淋巴侵犯(P<0.05)。NDC1基因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有着更低的总体生存率(P<0.05)。单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病理分期、淋巴侵犯以及NDC1基因的表达都是影响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在多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M分期、病理分期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NDC1基因有潜力成为一个用于结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标本10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癌组织中LSD1、E-cad、N-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全组LSD1、E-cad、N-cad的阳性表率达分别为66.7%(72/108),85.2%例(92/108)、41.7%(45/108)。LSD1在较晚TNM分期、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增高,而E-cad则相反(均P<0.05),N-cad的表达在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SD1与E-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18,P=0.001),与N-ca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82,P=0.06)。LSD1的阳性表达组和E-cad的阴性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各自的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均P<0.05),N-cad表达与否与患者总生存率无明显关系(P=0.410)。 结论:LSD1和E-cad的表达与结肠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阳性表达LSD1和阴性表达E-cad的结肠癌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ανβ6与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肠癌及切缘正常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MMP-9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缘结肠组织(P〈0.01),且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892,P〈0.01)。结论:检测整合素ανβ6与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可作为结肠癌预后评估指标之一;针对二者进行相关靶向研究可能为治疗结肠癌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银染技术检测36例食管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Livin、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Livin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强,两种异构体基本同时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癌组织侵及食管外膜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侵及食管肌层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Livin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无关(x^2=1.00,P=0.505),与Bcl-2蛋白表达有关(x^2=10.60,P=0.003)。结论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L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癌变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旋覆花素及苦碟子对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细胞Bax和Bcl-2的表达以及Bax/Bcl-2比值变化的影响,探讨上述二种药物抗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运动组(力竭6h、力竭24h)、旋覆花素防治组(旋覆花素6h、旋覆花素24h),苦碟子防治组(苦碟子6h、苦碟子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Bax、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CMIAS病理图像分析仪测量Bax、Bcl-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力竭后6h及24h大鼠肾组织Bax的表达增强(P〈0.05),Bcl-2的表达减弱(P〈0.05),Bax/Bcl-2比值明显增高(P〈0.05);旋覆花素和苦碟子6h及24h组大鼠与同期力竭组比较,Bax的表达减弱(P〈0.05),Bcl-2的表达增高(P〈0.05),Bax/Bcl-2比值降低(P〈0.05)。结论:旋覆花素和苦碟子均可通过调节Bax、Bcl-2及Bax/Bcl-2比值而起到抗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IM2和LOX的表达,分析AIM2和LOX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AIM2、LOX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AIM2表达下调,而LOX表达上调(P<0.05)。AIM2表达与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OX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AIM2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AIM2阴性患者(P<0.05),而LOX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LOX阴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AIM2和LOX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IM2表达下调而LOX表达上调,并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患者的预后有关,检测AIM2、LOX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DAM23,αvβ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53例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及20例良性病变组织中ADAM23,αvβ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DAM23蛋白与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良性病变组织(均P<0.05),而αvβ3蛋白与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良性病变组织(均P<0.05)。大肠癌组织中ADAM23和αvβ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χ2=10.3390;r=-0.637,P<0.01)。ADAM23和αvβ3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而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肝转移有关,此外ADAM23蛋白的表达还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有关(均P<0.05)。结论:大肠癌中ADAM23呈低表达,αvβ3呈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大肠癌的肝转移等不良临床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133、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在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肿瘤旁正常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患者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肿瘤旁的正常组织和淋巴结,分别检测CD133、HGF、PTTG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33、HGF、PTTG三种蛋白均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两两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CD133、HGF、PTTG三种蛋白对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三种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及其预后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磷酸化STAT3(P-STAT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TAT3、P-STAT3及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p-STAT3及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50)、76%(38/50)和26%(13/50),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则分别为24%(12/50)和26%(13/50)及68%(34/50),结直肠癌组织STAT3和p-STAT3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而E—cadherin的表达则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STAT3、P-STAT3及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TAT3和P—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STAT3和p-STAT3可能通过对E—cadherin的抑制作用进而引起EMT现象,从而导致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有、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对48例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和48例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c-Met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结果: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t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无关(均P>0.05)。 结论:c-Met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关,检测c-Met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45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ox-2和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和Ang-2的表达阳性率(80.0%,66.7%)均分别高于癌旁组织(35.6%,11.1%)及正常大肠组织(0,0),P均〈0.01。在大肠癌组织中Cox-2和Ang-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且二者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Cox-2和Ang-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表达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Ding L  Zheng S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73-775,I001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mRNA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肝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44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20例大肠癌肝转移灶及3例正常肝组织RNA,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其OPN mRNA的表达。并用原位杂交行组织定位检测。结果:44例大肠癌组织OPN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4.89,P=0.000)。44例大肠癌组织OPN mRNA表达率为18.2%,而在20例肝转移灶中表达率达80.0%(χ^2=22.42,P=0.000)。原位杂交表明,OPN mRNA定位于大肠癌细胞浆。结论:OPN 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而在大肠癌肝转移灶中呈更高表达,提示OPN可能是大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CD16a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CBA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D16a mRNA和8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L-6、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IL-2、IL-4、IL-10、IL-12和IFN-γ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EA正常组的IL-6和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前CEA升高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中IL-6的相对表达水平与CD16a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L-6、TN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提示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免疫抑制增强。此外,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CD16a mRNA的表达与IL-6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