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已众所周知,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目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AMI患者中,高血糖现象普遍存在。早在1931年Gruikshand就注意到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的现象。AMI后高血糖放认为是一种应激反应,多次短暂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可明显提高心肌对长时问持续缺癜和再灌注损伤的耐受能力,当心肌缺血时间过长,超过缺血预适应或缺血预处理域值时,心肌出现细胞内钾离子外移,致使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增高,造成缺血区和心内膜下心肌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增高。  相似文献   

2.
空腹血糖水平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和人院次日FBG浓度分为糖尿病组(n=177)、高FBG组(n=351)和正常FBG组(n=140).分别记录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表明,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值比OR=1.106,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OR=1.060,P=0.037)、心源性休克(0R=1.084,P=0.018)和心源性死亡(OR=1.068,P=0.028)的独立危险因子和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43,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BG组FBG>8.52 mmol/L和糖尿病组FBG>10.65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FBG组患者的3倍(风险比值HR=3.087,P=0.007;HR=3.456,P=0.002).结论 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和远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和人院次日FBG浓度分为糖尿病组(n=177)、高FBG组(n=351)和正常FBG组(n=140).分别记录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表明,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值比OR=1.106,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OR=1.060,P=0.037)、心源性休克(0R=1.084,P=0.018)和心源性死亡(OR=1.068,P=0.028)的独立危险因子和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43,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BG组FBG〉8.52 mmol/L和糖尿病组FBG〉10.65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FBG组患者的3倍(风险比值HR=3.087,P=0.007;HR=3.456,P=0.002).结论 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和远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0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n=52,空腹血糖≥7.0 mmol.L-1)、糖耐量受损组(n=88,空腹血糖6.1~7.0 mmol.L-1)和正常血糖组(n=68,空腹血糖≤6.1 mmol.L-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3组影响因素指标、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B水平密切相关(P<0.05);高血糖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P<0.05);糖耐量受损组患者AMI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患者TC、LDL及载脂蛋白B均显著高于糖耐量受损组及正常血糖组(P<0.05);糖耐量受损组患者TC、LDL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多伴发高脂血症,并与AMI、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紫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者40例纳入观察组(预后不良),并按照1:1的配对原则,随机选择40例未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预后良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FIB及FBG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FIB和FBG水平分别为(4.3±1.4) g/L和(11.4±1.7) 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9) g/L和(8.2±1.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FIB水平、FBG水平和血压越高,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越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FIB与FBG水平明显增高,其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空腹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发病24h内空腹血糖水平,将22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剔除既往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血糖〈6.0mmol/L),B组(血糖6.0~7.8mmol/L),C组(血糖〉7.8mmol/L)。分别对3组患者住院期间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原性死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3组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57%、26.1%、35.9%(P〈0.01),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5.2%、27.5%、39.6%(P〈0.01);但心原性死亡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81%、10.1%、13.2%,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空腹血糖水平是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空腹血糖(FBG)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58例AMI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与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进行分组,分为正常FBG组、高FBG组、糖尿病(DM)组,对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进行观察,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FBG等参数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高FBG组、DM组患者近期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FB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AMI患者中高FBG发生较为普遍,而FBG是导致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对于AMI合并高FBG患者,临床需要及早进行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MI急性早期空腹高血糖与住院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95)/空腹高血糖组(n=141);再次分组:心功能KillipⅠ级133例/79例、Ⅱ级52例/37例、Ⅲ~Ⅳ级10例/25例。结果 空腹高血糖组男性、有吸烟史、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糖尿病史、心功能KillipⅡ~Ⅳ级、使用利尿剂、CK-MB较高(P〈0.05);心功能KillipⅠ级男性较低,糖尿病史比例、房颤发生率、Ⅱ级房颤发生率较高(P〈0.05);空腹高血糖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将AMI空腹高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有利于降低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对AMI患者疾病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丽芳  雷闽湘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209-210,213
目的探讨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三组,A组(血糖正常组)、B组(血糖增高组)、C组(2型糖尿病组)。结果显示3.纽TG、TC、HDL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显著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组及血糖升高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早期空腹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志明  周华东 《重庆医学》2001,30(6):551-552
已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是诱发脑梗塞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对脑血管病研究的深入 ,脑梗塞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 2年来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的 10 0例患者的早期血糖变化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病例来自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期间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诊断标准参照 1995年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联合讨论修定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本文随机抽取上述病例中的 10 0例进行分析 ,其中男 6 0例 ,女 40例。年龄 35~ 83岁 ,平均年龄 6 4 1± 11 90岁。1 2…  相似文献   

12.
段风梅  焦燕  朱沂 《海南医学》2013,24(5):661-66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对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7mmol/L定为空腹血糖增高组,空腹血糖<7mmol/L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观察空腹血糖≥7mmol/L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空腹血糖增高组入院时NIHSS评分(10.71)及出院时NIHSS评分(8.73)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入院时7.2,出院时4.85),P<0.05;空腹血糖增高组死亡率(16.7%)及预后不良发生率(25.0%)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死亡率为7.0%,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增高组营养不良发生率(62.5%)高于血糖正常组(35.1%),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合并空腹血糖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苏广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80-2781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入院的AMI123例纳入研究。记录基线时各指标及入院时的血糖值及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数。按血糖水平进行分组,A组3.9~6.9mmol/L、B组7.0~11.09mmoml/L、C组≥11.1mmol/L。比较组间临床情况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住院期间AMI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的变量分别是入院时血糖水平、心肌梗死面积(CK-MB值评估)、心肌梗死范围(MIS)、ST段抬高、再梗死率、心率。各组比较,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水平等因素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相关。结论:入院血糖水平与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相关,入院血糖水平升高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与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利华  吴晓晖 《吉林医学》2010,31(22):3638-363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意义。方法:分析比较2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及24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A组)空腹血糖(FPG)平均(5.9±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平均(4.8±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易合并空腹血糖异常,广大临床工作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干预糖代谢异常,最大限度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包括入院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04—2009年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3组,A组<7.0 mmol/L,B组7.0~11.0mmol/L,C组>11.0 mmol/L,结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患者发生心功不全的比率呈增加趋势,血糖增高组射血分数均低于血糖<7.0 mmol/L组。结论:入院血糖<7.0 mmol/L、HbAlc<7%的AMI患者发生心功不全的比例较低,故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对AMI患者心功能的保护,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46例(空腹血糖≤6.1 mmol/L)和血糖升高1组(6.1 mmoL/L<空腹血糖≤8.0 mmoL/L)38例、血糖升高2组(8.0 mmoL/L<空腹血糖≤11.1 mmoL/L)27例和血糖升高3组(空腹血糖>11.1 mmoL/L)11例,在入院第4周统计2组患者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电图ST段恢复时间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血糖组比较,血糖升高1组在心肌酶和心电图恢复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糖升高2组CK、AST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升高3组CK、AST、LDH和ST段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糖尿病AMI患者血糖>8.0 mmol/L以上时,随着血糖升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针对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异常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相关性,分析FPG升高是否为GBS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GBS病人临床资料,根据FPG水平分为正常FPG组(n=90)和高...  相似文献   

18.
詹庆丰 《中外医疗》2011,30(35):49+99-49,99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空腹血糖≤6.1mmol/L、6.1mmol/L〈空腹血糖≤7.8mmol/L、7.8mmol/L〈空腹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11.1mmol/L将241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68例)、A组(62例)、B组(58例)和C组(52例),比较各组患者入院第4周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时间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血糖升高1组心肌酶和心电图恢复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较血糖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血糖升高2组各比较因素较血糖正常组升高(P均〈0.05);血糖升高3组各比较因素亦升高(P〈0.05或P〈0.01)。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血糖在7.8mmol/L以上时,随着血糖升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和预后的相关关系,为护士做好病情观察和准确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以6.1mmol/L、7.0 mmol/L和8.0 mmol/L作为入院血糖水平的切入点,对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研究,比较2组预后的差异.结果 以6.1 mmol/L为切点分组,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以7.0 mmol/L为切点分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入院血糖>8.0 mmol/L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较<8.0 mmol/L 者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士应重视和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以指导临床评估预后和分级护理.  相似文献   

20.
李文涛  刘蕊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90-1291
目的:观察入院血糖升高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43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血糖>11 mmol/L,55例)和血塘正常组(血糖≤11 mmol/L,188例),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血糖正常组患者显著增加(14.5%比5.3%.P=0.009),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多(32.7%比20.7%,P=0.026).结论:急性STEMI高血糖患者院内死亡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入院血糖正常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