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直肠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前列腺结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声像图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68个结节行CETRUS检查,观察内、外腺结节的增强特征,并对结节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利用ACQ软件定量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方式的差异。结果 68个结节中,恶性46个,良性22个。前列腺癌CETRUS多表现为明显增强(40/46)、不均匀增强(41/46)、快进(36/46)、快出(30/46)、弥漫性增强(37/46)。恶性结节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均短于良性结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强度明显大于良性结节(P<0.05)。良性结节与周围组织呈同步灌注均匀增强。结论 CETRUS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前列腺癌结节的血流情况,相关参数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持续增长趋势[1]。早期筛查前列腺癌常依靠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检测等,但前列腺炎症及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病变也可引起PSA增高,良恶性病变之间存在一定重叠。声学造影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可用于检测病灶微血管及血流灌注,其在前列腺癌的诊治、预后评估及随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研究探讨前列腺常见疾病的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CE-TRUS)的增强模式,旨在为鉴别诊断前列腺常见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增强表现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发现前列腺结节病变患者先后进行超声造影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造影图像由两名医师分别进行独立分析并记录造影增强表现特征.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并比较两组造影表现差异.结果 与前列腺增生造影增强表现相比,前列腺癌造影增强表现为快速增强,高增强,不均匀增强,增强后病变边界清楚,增强后存在不对称血管结构,快速消退,部分病灶内存在无增强区并且病灶内增强区与无增强区交界处不光滑,连续性差.结论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造影增强表现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观察造影增强表现有助于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得感兴趣区(ROI)各灌注参数,即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β)及强度减半时间(T1/2);并对活检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分析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52例,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8例;恶性病变26例,均为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癌病灶的TIC曲线形态呈速升速降型,39例良性病变呈速升缓降或经过一个平台期后速升缓降型.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平均为0.23±0.10大于良性病变0.14±0.05 (P<0.01),T1/2为(19.13±5.98)s小于良性病变(28.22±6.29)s,P<0.01.前列腺癌病灶的的MVD值平均为40.5±11.3大于良性病变30.0±9.8(P〈0.05),且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及T1/2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1、r=0.57,P均〈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灌注TIC曲线定量分析可用来评估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微血管生成情况,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的强化特征,超声造影在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3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强化特征,并以声学定量软件绘制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变化特征.结果 前列腺癌强化不均匀,其病变部位呈明显快速强化,TIC形态上升支较为陡直,呈快上型;前列腺增生呈均匀强化,上升支较为低平.声学定量参数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变化以及单位时间内灌注强度变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基础强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显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在肝脏、肾脏等方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但在前列腺方面的应用少见报道。本文就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在前列腺外腺低回声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超声显示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病灶患者行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模式,用ACQ软件系统对病灶及其周围外腺组织造影参数进行分析比较。超声造影后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外腺低回声病灶穿刺活检及常规6针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病理证实30例患者病灶为前列腺癌,36例病灶为良性。以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增强强度高于、等于、低于周围实质为标准,良、恶性病灶分别为14、8、4、10例和2、20、3、5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腺低回声良性病灶以内部无增强或增强强度低于周围实质为主,而恶性病灶以增强强度高于周围实质为主。病灶相对造影增强强度可作为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指标(曲线下面积0.73,95%可信区间:0.57~0.89)。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前列腺外腺低回声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直肠CEUS鉴别诊断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44例,根据术前经直肠CEUS检查结果分为直肠癌组29例和直肠间质瘤组15例,另设同种肿瘤周围正常肠壁分别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造影剂在直肠肿瘤患者的充盈灌注情况,并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以对照组为参照,采用SonoLiver分析软件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并对曲线形态和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进行比较。结果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直肠癌组总体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高增强模式,直肠间质瘤组表现为\"慢进慢出\"的低增强模式。直肠癌组IMAX值高于对照1组[(122.42±15.99)%vs100%],而RT[(6.02±1.54)s vs(8.01±1.63)s]、TTP[(8.30±1.59)s vs(10.73±3.03)s]、mTT[(14.40±2.51)s vs(18.77±4.14)s]均小于对照1组(P均<0.05);直肠间质瘤组IMAX低于对照2组[(55.40±8.33)%vs 100%],而RT[(9.73±1.61)s vs(7.50±1.82)s]、TTP[(18.03±1.91)s vs(9.51±1.24)s]、mTT[(20.17±23.10)s vs(17.92±1.81)s]均大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CEUS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结合TIC和造影参数,有助于鉴别直肠癌和直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对经直肠穿刺活检证实为BPH的62例患者行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CETRUS),观察分析前列腺内、外腺超声造影特征,及各造影参数与患者年龄、血清PSA水平、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的相关性。结果BPH患者内腺造影峰值强度显著高于外腺(t=-17.295,P=0.000);内腺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及到达峰值强度所需时间均明显早于外腺(P〈0.01)。内、外腺各造影参数与患者年龄、血清PSA水平、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均不具相关性(P〉0.05)。结论BPH患者前列腺内、外腺呈现显著不同的超声造影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共8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内腺体积。以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 结果本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52例为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共67个病灶,20例为前列腺癌患者共21个病灶。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内腺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33±34.99)cm3 vs (57.14±24.42)cm3,t=0.185,P=0.854;(34.98±19.96)cm3 vs (33.89±17.65)cm3,t=0.213,P=0.832]。前列腺癌病灶多位于前列腺外腺区(15/21),其超声造影特征多为动脉期呈高增强,且造影剂消退较周围正常组织迅速(16/21);前列腺良性病灶多位于前列腺内腺区(47/67),其超声造影特征多为动脉期等增强,且静脉期与周围正常组织同时消退(47/67)。以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1.04%,准确性为89.77%。漏诊的3个前列腺癌病灶中,2个位于前列腺内外腺交界区,且Gleason评分均为中高分化。误诊的6个前列腺良性病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5个为前列腺增生伴慢性炎症,1个为肉芽肿性炎伴凝固性坏死。 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能有效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灶,可为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1.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及ACQ(AxiusTM auto tracking contrast quantification)定量分析软件,对48例BPH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记录内腺及外腺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48例BPH内腺及外腺组织穿刺标本及9例尸检BPH标本中内腺及外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比较内腺及外腺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8例BPH患者的内腺及外腺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平均为(90.45±42.19)dB及(65.32±25.15)dB,内腺显著高于外腺(t=11.032,P=0.000);内腺及外腺MVD值平均为29.44±11.56及19.11±5.88,内腺显著高于外腺(t=4.429,P=0.002);BPH内腺及外腺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0.838及r=0.876,P=0.000)。尸检BPH标本中内腺及外腺的MVD值分别为28.1±7.95及17.8±8.3,内腺显著高于外腺(t=11.093,P=0.000)。结论BPH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组织内的血管生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在宏观上显示BPH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4-羟基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OHT)治疗大鼠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分别用超声微泡(UM)、OHT、UM+OHT治疗前列腺增生大鼠,测其前列腺指数;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测定前列腺组织中Bax和Bcl-2的定位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分析。结果UM+OHT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前列腺指数值较阳性对照组、OHT治疗组及UM组明显减小(P〈0.05),阳性对照组与UM组腺体重度增生,OHT组中度增生,UM组轻度增生或无增生,与正常对照组相似。Bax与Bcl-2在前列腺内分布基本一致,在前列腺上皮和基质均有表达,以上皮细胞为主,呈胞浆、胞膜型。Bcl-2在阳性对照组、UM组表达最高,UM+OHT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最低;Bax在阳性对照组、UM组表达下降,正常对照组、OHT及UM+OHT组表达升高。结论抗雌激素药物OHT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有一定治疗作用,超声微泡与OHT联合作用时可使OHT疗效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抗体和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对荷人前列腺癌裸鼠的特异增强显像效果。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体外无菌条件下培养传代,BALB/c-nu雄性裸鼠皮下接种,建立荷人前列腺癌裸鼠动物模型。分别经荷瘤裸鼠尾静脉推注普通造影剂和携PSMA抗体及携VEGF抗体的靶向造影剂12min后采用能量多普勒成像,测量并计算肿瘤截面内血流信号所占的面积比,并分析比较普通造影剂和靶向造影剂对前列腺癌组织能量多普勒信号的增强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荷人前列腺癌裸鼠动物模型,推注携带VEGF抗体的靶向造影剂超声造影后行能量多普勒显像,可见前列腺癌组织能量多普勒信号显著增强,与普通造影剂和携带PSMA抗体的靶向造影剂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抗体介导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在体内可以有效特异性地与前列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靶向造影剂。能量多普勒延迟显像能有效显示靶向造影后肿瘤组织内的能量多普勒增强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及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诊断前列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超声影像科接受CEUS检查的78例(102个结节)前列腺结节患者,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分为恶性组42例(54个结节)和良性组36例(48个结节)。比较2组DVPC以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结果 良性组上升时间(RT)和达峰时间(TTP)均大于恶性组,而峰值强度(IMAX)、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DS)均小于恶性组(P均<0.05)。恶性组DVPC类型以正负双向波48.15%(26/54)和正向波27.78%(15/54)为主,良性组以负向波50.00%(24/48)为主(P<0.001)。结论 分析TIC参数可了解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造影剂灌注特点,联合应用DVPC有利于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及DU145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2种细胞均各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微泡组、单纯低频超声组和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4组,每组设3个复孔。单纯微泡组加200μl的微泡造影剂混匀,不进行超声辐照;单纯低频超声组以声功率80 mW的20 kHz低频超声,不加造影剂,连续波辐照60 s;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加200μl的微泡造影剂,混匀后以声功率80 mW的20 kHz低频超声,连续波辐照60 s;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辐照后的细胞继续培养24 h,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泡。结果经吖啶橙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2种细胞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的胞质内可见大量红色荧光的酸性囊泡,明显多于其余3组;单纯低频超声组红色荧光的酸性囊泡量亦多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与单纯微泡组红色荧光的酸性囊泡量差异不大。透射电镜下,2种细胞的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细胞核基本正常,但胞质内出现大量由双层膜包裹的自噬泡或自噬体,而空白对照组内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胞质内未见到明显的自噬泡的形成。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能明显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及DU145细胞的自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及增生前列腺的各项超声造影参数,探讨超声造影对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增生症组(60例)与正常组(30例)的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内、外腺造影强化特征,应用机载软件绘制感兴趣区的时间-强度曲线得出造影参数:造影剂达到时间(AT)、峰值强度(P)、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完全消退时间(ET),对比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组内、外腺的超声造影参数,分析各参数与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组外腺AT、ET较内腺略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腺P明显高于内腺,Tp明显早于内腺,AUC、MTT小于内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前列腺增生组内腺AT早于外腺,Tp、ET晚于外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腺P明显高于外腺,AUC明显大于外腺,MTT长于外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前列腺增生组外腺AT、Tp均明显晚于正常组,但P高于后者,MTT、ET均长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前列腺增生组内腺AUC显著大于正常组,MTT、ET较正常组长,P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T、T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增生超声造影表现为内、外腺P增高,AUC增大,MTT延长,ET延迟及外腺AT、Tp延迟,可以作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依据,在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诊断前列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117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CEUS检查,以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病灶的部位作为定量分析的ROI,得到各部位的时间-强度曲线及达峰时间、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定量参数,分析病灶CEUS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86例(86/117,73.50%)、非前列腺癌31例(31/117,26.50%)。前列腺癌病灶的达峰时间早于非前列腺癌病灶,增强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病灶(P均<0.05);前列腺癌周缘区达峰时间早于非前列腺癌病灶周缘区,增强强度和曲线下面积高于非前列腺癌病灶周缘区(P均<0.01)。结论 CEUS时间-强度曲线有助于前列腺癌尤其是周缘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可提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