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诊断(附4例报告)房世保王绍华王振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我们发现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发现右肾结石并积水1年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静脉肾盂造影(IVP):右肾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  相似文献   

2.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附7例报告)綦海燕,姜焕礼,孙小庆,祝海,江洪涛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泌尿外科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1989-1996年共诊治7例,其中6例行手术治疗,1例随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7例,男5例,女2例...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性输尿管位置异常,1980~2000年,我院共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3~52岁,以右侧腰酸痛为主。2例在基层医院发现右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尿素氮和肌酐正常,1例单位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积水,其余8例住院后行B超检查提示右肾不同程度的积水。9例患者均行IVP,6例见右肾盂、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右输尿管明显向中线移位,其中2例输尿管上段有结石(L2~3处);2例IVP只见右肾显影延迟,右肾积水…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下腔静脉发育反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893年Hochsteter报告第一例,国内也有数例报道。1994年11月—1997年6月,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4~50岁。临床表现以右腰部酸胀...  相似文献   

5.
罗波  郭正辉 《广东医学》2000,21(10):850-85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在总结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治的基础上,对1例不典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采用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并输尿管CT检查。对该组6例均行开放手术治疗,术式选用输尿管复位术,同时切除下腔静脉后的输尿管段。结果 6例术前均获明确诊断,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 本病可根据静脉肾盂造影和(或)逆行肾盂造影的典型X线表现作为诊断,逆行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方法。方法:对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前检查采用IVP和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1例加用了presman法。术前诊断根据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获得并被手术证实。行下腔静脉后狭窄的输尿管切除匙形吻合术7例,行输尿管切断斜行吻合术1例,结果:术后第3周拨支架管并经肾造瘘管行肾盂输尿管造影,7例切除狭窄的输尿管者,造影剂顺利通过输尿管;未切除狭窄的输尿管者,至术后第四周造影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共3例,复习有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B超、逆行肾盂造影及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治疗采用手术方法切除输尿管狭窄段,复位后行输尿管端一端吻合,输尿管内置双J管。结果 术后随访1年,B超和排泄性尿路造影复查肾积水明显减轻,吻合口无狭窄,无临床症状。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腔静脉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引起的上尿路梗阻症状,严重者能导致右肾功能损害。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IVP可作为本病的初步筛选。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能显示输尿管全程,可帮助确诊。CT、MRI检查能显示出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之后椎体之前,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双肾盂畸形伴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附1例报告)罗志刚,陈兰林(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衡阳,421001)双肾盂输尿管畸形伴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为极罕见的多畸形先天性疾病。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0岁,瘦高体型。因反复右侧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7例行输尿管离断后吻合,1例行肾切除。结论 对有症状且伴有明显积水者应行手术治疗,术中应用双J导管可减少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5例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643000)黄雪琴胡顺洪李家泉刘跃江刘平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亦称环绕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我院自1996年3月以来采用手术矫治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组共5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5月-1999年6月我院收治1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结果: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依赖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和CT扫描,9例行腔静脉前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肾盂吻合,腔静脉后输尿管不切除,1例肾积水严重行肾切除。结论:X线和CT扫描可确定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腔静脉前手术离断吻合输尿管、输尿管或输尿管肾盂吻合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术后随访2-4年,临床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据多种影像学的协同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道9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是依据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治疗采用输尿管或肾盂切断复位矫正术。结果 术前8例确诊,l例漏诊,术后9例均解除梗阻,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逆行尿路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教可靠的方法,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或肾盂离断复位矫正术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1例低襻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术前均经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明确诊断 ,采用输尿管复位术 ,同时切除下腔静脉后的输尿管段 ,治愈率达 10 0 %。结论 本病可根据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的典型X线表现作出诊断 ;对低襻型患者 ,常需行输尿管复位术 ,同时切除下腔静脉后的输尿管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28~53岁,平均37.2岁。临床表现为泌尿系症状,无特异性。6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4例行输尿管CT检查,1例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术前均获明确诊断。手术方法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后随访10个月~5年,临床症状消失,吻合口无狭窄,肾脏积水减轻。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输尿管发育畸形,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并CT检查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较为准确可靠,手术方法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赵光涛  郑国有  田静岩 《吉林医学》2008,29(19):1640-1640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IVU及CT等检查5例术前均诊断明确,均经手术矫正复位。随访12个月-9年,临床症状消失,肾脏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腔静脉后输尿管是泌尿外科较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术前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9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9例均行MSCTU检查,立体、直观地显示腔静脉和输尿管,观察两者位置关系的变化,其所显示的影像与术中所见完全相符,诊断正确率100%。结论 MSCTU是目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最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联合运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离断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外侧复位矫正,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手术顺利。术后6~12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先天性下腔静脉胚胎发育异常所致,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报告核工业四一六医院(610051)聂明,李天佑,何顺祥,施凯升患者,男性,25岁,因右腰被木棒击伤18小时于1995年3月9日入院。伤后感右腰胀痛,无肉眼血尿。B超示右肾轻度积液,右输尿管上段扩张。查体:右肾区叩痛明显。尿常规(...  相似文献   

20.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腔静的人发育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引起上尿路梗阻症状,可并发尿路感染或结石,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我院从1992年5月~1998年8月共收治7例,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