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适宜手术方法,以降低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本组14例病人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并于术后常规应用前列腺素E1等扩血管药物,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活瓣作用。结果14例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术后3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时有4例有右向左分流,最久1例分流持续17d。结论单向活瓣补片在围手术期“急性肺高压”时起到了减压作用。对于肺血管尚未发生不可逆改变的室缺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修补室缺,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向活瓣补片矫治9例病人,常规补片矫治11例病人,术后彩色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测肺动脉压。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术后死亡2例,活瓣补片矫治组痊愈。全组术前肺动脉压平均93.9±20.3mmHg,术后下降到65±29.4mmHg,5例病人回到医院随访,随访期3个月~3年,肺高压进一步下降。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能有效降低围术期死亡率,短中期生存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3.
邵双印 《中原医刊》2009,(15):23-24
目的总结本院自2003年至2008年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型室间隔缺损15例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5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本组15例病人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1周时有7例右向左分流,3周时右向左分流消失。随访3个月病人自觉症状改善,肺动脉压下降。结论单向活瓣补片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率,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围术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探讨应用自制单向活瓣心包补片矫治双向分流型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双片四孔或双片单孔型单向活瓣心包片 ,4 - 0涤纶线带垫间断褥式缝合修补室缺。术后动态观察肺动脉压力变化 ,以彩色二维超声心电图及多普勒检测、评价其早期血流动力学改革及效能。结果 :2例术后呈持续性右向左分流 ,死于低心排及右心功能不全。 2 2例在燥动、气管内吸痰及CO2 潴留时 ,肺动脉压 >升主动脉压 ,出现一过性右向左分流。结论 :单向活瓣补片允许术后特定情况下右向左分流 ,有效减轻右心室负荷 ,缓解闭合室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有利于早期右心功能恢复 ,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与常规补片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VSD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16)采用常规补片矫治术,B组(n=14)采用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术后比较2组的死亡率。结果B组死亡1例,死亡率7.14%,较A组(18.75%)显著降低(P〈0.01)。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能有效地降低VSD合并重度肺高压双向分流的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手术治疗,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特别是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无空气栓塞并发症。1例室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5 d脱离呼吸机顺利恢复。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9例无分流,Pp/Ap为0.45~0.63。3例有右向左单向分流,Pp/Ap为0.76~0.82。术后3个月复查仅1例存在分流,Pp/Ap为0.74,术后6个月分流消失。12例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为Ⅰ~Ⅱ级。结论采用心脏不停跳加单向活瓣补片法拓宽了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的适应证,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术中的心肌损伤,取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Pang XY  Li WH  Song HM  Su RY  Yu JH  Li YH  Bi YW  Li SX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88-890
目的探讨应用单向活瓣补片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向活瓣补片对38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1例肺动脉压力下降明显,未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的分流;余27例术后72 h内出现分流,其中1例术后72 h死于低心排出量,1例术后4周死于右心衰竭;36例康复出院.术后出现分流的27例患者22例随访6~86个月,其中术后3个月仍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7例,右向左分流4例,双向分流3例;术后半年以上仍存在经单向活瓣补片分流4例,其中3例肺动脉收缩压(PP)/主动脉收缩压(PS)仍>0.75,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另1例PP/PS降至0.45,存在3 mm跨单向活瓣补片左向右分流;11例术后未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者,术后3个月复查示肺动脉压力下降满意,无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22例中19例自觉症状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明显.结论对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手术修补,可使当术后右心压力增高时右心血流可通过单向活瓣补片活瓣孔分流到左心系统,为右心起到分流减压作用,同时以可以耐受的体循环血氧饱和度降低为代价增加左心系统血容量,保证左心排出量,以达到保持体肺循环相对平衡,使患者能度过术后危险时期,减少围术期死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在修补室间隔缺损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以下简称室缺并重度肺高压)前后,内皮素-1(ET-1)的浓度变化,分析活瓣治疗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的机制。方法观察2004年11月至2006年8月期间40例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病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单向活瓣补片手术组,观察术前、术后2日的血浆ET-1的浓度变化。结果①术前受试者中血浆ET-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48h活瓣组血浆ET-1低于常规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室缺并重度肺高压手术治疗中,单向活瓣补片较常规手术的优越性,与ET-1的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自体心包片单向活瓣治疗室缺重度肺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4年7月~1995年5月采用自体心包片单向活瓣技术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11例(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5~28岁,平均17.1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房缺2例。均有明显的活动后气急,多汗活动耐力下降。2例有明显口唇紫绀。查体:均无心前区震颤,肺动脉第二音明显亢进。X线胸片显示肺动脉段明显突出。2例呈现肺野清晰,外带明显肺血管截断现象。心电图显示均有不同程度右室肥厚。二维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其中9例为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导管测压平均肺动脉/主动脉压力比(P_p/P_s )为0.97。 手术方法 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取心包1块以0.6%戊二醛处理后制成单向活瓣补片备用。探查见室缺均位于膜周偏流出道。直径1.2~3cm平均2.5cm。肺动脉直径2.5~5cm,平均3.2cm。室缺修补采用单向活瓣  相似文献   

10.
徐盛松  石开虎  张飞 《安徽医学》2010,31(12):1440-1442
目的探讨单向活瓣补片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7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采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心脏间隔缺损修补,麻醉行深静脉穿刺过程中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手术前后肺动脉压(PAP)、肺血管阻力(PVR)、心排量(CO),另抽取外周动脉血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等项指标;手术前后行心脏彩超检查了解心脏间隔缺损状况及肺动脉压、间隔分流变化情况,同时检测PAP变化。结果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技术,患者术后早期PAP、PVR即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PaO2、CO增加,随访4~20个月,PAP进一步减低,心功能明显改善。全组除1例因术后低心排死亡外,其余均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或心力衰竭发生。随访中发现2例术后PH持续存在,单向活瓣持续右向左分流,其余44例心脏彩超提示术后1~6个月活瓣关闭(平均3.6个月)、分流消失,PH自术前的(76.81±13.33)mmHg降至(37.23±9.46)mmHg(P〈0.01)。结论应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技术能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方法,观察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对2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8例手术患者中,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右向左分流,治疗或休息后好转。1例手术后出现血尿、肾衰,术后12d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反复出现心包积液,多次行心包穿刺引流,2月后症状控制。26例恢复顺利。存活的27例病人于术后3月心脏B超复查均未见通过活瓣的右向左分流,估测肺动脉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人自觉症状较术前改善。讨论:对室间隔缺损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允许室水平的右向左、阻止左向右分流,为右心起到减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21例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21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4.76%;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9.52%;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重术前准备,术中行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缺损可有效避免术后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中预防残余漏的措施及超声检查对残余漏预后的评价。②方法 对不同类型室缺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对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定期随访。③结果 早期的32 例室缺修补术有7 例出现残余漏,近期手术43 例仅1 例出现残余漏,另有4 例病人院外手术出现残余漏。随访 12 例病人中,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 2m /s 的5 例180d 内自愈,> 2m /s 的7 例随访 3年均未愈。④结论 区别对待室缺修补术中不同情况是预防残余漏有效方法;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2m /s)可以作为判断残余漏能否自愈的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残余漏预防及其预后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中预防残余漏的措施及超声检查对残余漏预后的评价。方法 对不同类型室缺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对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病人采用彩色 勒因流成像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早期的32例室缺修补术有7例出现残余漏,近期手术43例仅1例出现残余漏,另有4例病人院外手术出现残余漏。随访2例病人中,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2m/s的5例180d内自愈,〉2m/s的7例随访3年均未愈。结论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超  谭益  唐胜军  张俭荣  唐烽 《重庆医学》2008,37(4):372-372,375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0年8月~2007年8月收治6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5例,房间隔缺损(ASD)16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VSD合并ASD 7例,VSD合并ASD和PDA 5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60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55例行常规心脏畸形矫治手术,VSD采用间断缝合涤纶补片修补,5例室间隔水平双向分流平衡的患者进行了单向活瓣VSD修补术。结果行手术治疗的60例中共死亡1例。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5~135h〔(52±6)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27~176h〔(81±36)h〕。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例气胸,2例肺部感染,处理后好转。随访56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气促症状明显减轻,超声心动图提示1例心脏补片处有少量分流,其余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适时的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法,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及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鄂尔多斯地区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鄂尔多斯中心医院1998-05~2014-03期间住院病人,共96例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采用心包补片或直接缝合或涤纶布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其中3例行补片活瓣法,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23例,采用Devega法进行三尖瓣成形术,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行kay法成形,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8例,围术期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等支持治疗。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发生心律失常5例,经治疗治愈,术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全组病人症状基本消失,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没有右向左分流为主的均应手术治疗。根据缺损类型及大小,采用不同缝合方法。合并瓣膜病变给予积极支持治疗,可提高手术效果。围术期肺动脉高压及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合并“临界”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缺合并临界肺动脉高压患者(Heath分级Ⅲ级)的临床治疗、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方法选择8例重度肺高压患者,均经内科综合性处理,且有良性转归条件,实施室间隔修补并增设房间隔活瓣的改良手术.结果手术前后对比,血液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平均随访2.8年,良好7例,差1例(mPAP>6.6kPa).结论房间隔活瓣可防止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对内科综合性治疗反应敏感的患者,手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合并室缺的超声诊断。方法 23例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3例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及20例合并室缺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但3例室缺超声漏诊,且超声测量室缺的大小比实际缺损小。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对大多数右冠窦瘤破裂合并室缺做出明确诊断,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4):393-394
目的:评价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伴双向分流的效果及预后。方法:65例CHD+PH患者,采用单向活瓣技术修补畸形。观察术后疗效并随访。结果:术后24h内死亡3例,1周内死亡1例。随访3~120个月,远期死亡3例;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p[65.2±5.1mmHg]较术前Pp[80.3±7.6mmHg]明显降低(P<0.05),术后动脉血气PO2[71.4±3.8mmHg]较术前PO2[58.2±4.6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功能及6min步行实验(6MWT)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技术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6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及综合治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病例36(男17,女19)例,年龄1-41岁。其中,房缺9例,室缺20例,室缺及多发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主肺间隔缺损1例,永存动脉干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25例活动后口唇紫绀,5例静息状态下口唇轻度紫绀,余无紫绀;22胸骨左缘有1-2级杂音,6例3级杂音,8例无杂音。血氧饱和度0.85-0.94。肺动脉压/体动脉压(PP/PS)比值0.75-1.0。心电图右室肥厚24例,双室肥厚10例,双室肥厚合并房颤2例。超声:左向右分流23例,双向分流10例,无分流3例,测肺动脉压80-120mmHg(1mm Hg=0.133kPa)。12例心导管测肺动脉压80-130mmHg,全肺阻力8-27.2Wood。3例肺活检病变3级。35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有5例房缺和6例室缺补片留有0.5-0.6cm活瓣;开胸非体外下封堵器封堵房缺1例。患者给予吸氧、巯甲丙脯酸、硝苯地平、西地那非、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或硝普纳和一氧化氮(No)吸入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因低心排死亡1例,其余3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0.5-7a,恢复良好,心功能1级。其中1例室缺患者随访6a,能参加一般学习活动,超声复查肺动脉压60mm-Hg,血氧饱和度0.9。另1例术后1a肺动脉压120mmHg,血氧饱和度0.95。结论:综合分析判断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综合治疗可使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获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