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3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辩证分型进行调查研究,提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中所占比例最大。提示正确地应用化痰祛瘀法对于提高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食对痛风患者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痛风患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法则,对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阴虚内热4种不同证型分别予以辩证施食。结果:76例中显效29例,有效加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8%。结论:辩证施食可减轻痛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保护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支持对症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输注疏血通,并配合祛瘀化痰的中药汤剂及康复指导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在中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ADL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疗效明显,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进行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给予络瘀通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对照组给予益脑复健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结果: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的治疗总显效率为6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急性期与恢复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经络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予以中风Ⅰ—Ⅴ号治疗。两组病人均酌情给予营养脑细胞、改善脑循环等药物及降压、降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42%,总有效率为92.93%,对照组显效率为36.11%,总有效率为87.62%,采用Х^2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任一证型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结果的比较,从BI指数和(GOS)评分等多维度、分阶段评价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综合救治方案的有效性。方法:把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80人随机分成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中和随访期两组BI指数和(GOS)评分比较的各表都未显示统计学意义,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疗效逐渐显现。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于急性缺血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崔丽萍 《山西中医》2011,27(6):18-19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证侯和转归。方法:将220例患者采用辨证分型施治,14天为1疗程。结果:220例治疗后显效90例,有效65例,好转38例,无效15例,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属于恶化者12例,总有效率为87.7%(95%EI=83.3%-92.0%)。急性期风邪入中,痹阻脉络91例中有37例演变为痰热腑实证;痰热腑实85例中有44例转为气虚血瘀,19例转为阴虚风动。结论:辨证分型施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满意;临床应密切观察证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Wang痹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Wang痹安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42例,并与昆明山海棠治疗的42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证候疗效治疗组控制9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控制6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1.9%,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F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部有效率73.81%,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76%,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Wang痹安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辨治中风先兆证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明 《北京中医》2003,22(2):21-22
目的 积极预防中风病的发生。方法 把中风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辨证分为肝胆火旺、痰瘀闭阻,风痰内盛、瘀血阻络和气阴两虚、脉络瘀阻3型,分别施以清利肝胆、豁痰化瘀,健脾除痰、疏风通络及升清益阴、活血通脉等法;对照组(30例)以阿司匹林、维脑路通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无中风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中风发生2例。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在预防中风先兆症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8年3月-2012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64例,其中治疗组40例以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为法治疗,对照组24例只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通过对我院64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则为6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急性期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中医饮片对内科疾病治疗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医生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15 d.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ADL,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77.08%,愈显率分别为81.25%,47.9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ADL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丽曼  杜美茹  杨杰  刘宏斌  骆华  王坤  杨帆 《河北中医》2020,42(1):63-67,7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开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开窍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情况,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对照组总有效率78.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S-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s-CRP、Hcy、FIB、D-D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开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相关危险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液50 mg/次,对照组36例,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g/次,治疗药物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以3个不同时点(用药前,用药后30 d,用药后90 d)的血瘀证评分作为临床结局指标,对两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价;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患者血清SOD和MDA水平。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血瘀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的协方差分析,治疗30 d后,治疗组得分下降(0.69±2.48)分,高于对照组的(0.28±1.16)分,校正基线后,治疗组30 d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治疗组下降(1.17±2.68)分,高于对照组(0.42±1.40)分,校正基线后,治疗组90 d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SOD和MDA比较,治疗后治疗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灯盏细辛注射液均能不同程度改善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血瘀证均显示出一定疗效,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瘀证的疗效优于灯盏细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汤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康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汤治疗。2组均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积分、上肢功能评分表评分(DASH)及Fugl-Meyer评分(FMA)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评分、肿胀积分、DASH评分及FM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汤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12月间我院中医内科门诊6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根据患者语言运动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来评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74%,对照组为71.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分期辨证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6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进行针刺分期辨证治疗,治疗组5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治疗。检测2组痉挛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采用卒中残损评价表(SI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整体功能状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0%,对照组84.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痉挛期患者治疗后血清Glu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ABA含量增加(P0.05),Glu/GABA值下降(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IA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中医症状评分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及2组SIAS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分期辨证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除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外,给予奥扎格雷钠针剂、丹参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气虚血瘀型加黄芪注射液;痰热风扰型加痰热清注射液;内闭外脱型,闭证加醒脑静,脱证加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疗效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CRP下降至(16.76±8.8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8±10.45)m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方面阐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进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中西医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但缺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联合舌三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阴虚风动证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共9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行言语康复训练,30min/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养阴通络汤(1剂/d,分早晚2次温水冲服)联合舌三针治疗(1次/d,5次/周);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言语功能、中医(TCM)阴虚风动证相关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CGRP和E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CM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5,30 d,治疗组血清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ET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养阴通络汤联合舌三针能够显著改善阴虚风动型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的言语功能、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上调患者血清CGRP水平及抑制ET水平可能与其治疗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的疗效特点及其对疾病证候演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患者4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对照表以2∶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星篓承气汤加减口服;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痰热腑实证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其疗效差异。同时检测分析2组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痰热腑实证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火、痰湿、阴虚和总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与痰热腑实证总评分正相关(P0.05),NIHSS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使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