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现察缬草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乳化应激(OS)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方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缬草油治疗组。检测各组第4、5、11、17周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TG、TC),11、17用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肾组织中丙二醛(NDA)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氨酶(CALT)、谷光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PTC活性,同时留取肾脏作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缬草油治疗组血TG、TC、Scr、BUN、UAE、肾脏MDA含量、肾细胞膜PKC均明显下降,而肾脏抗氧化酶活性(Cu,Zn—SOD、CAT、GSH—Px)则明显上升,病理检查发现缬草油治疗组较糖尿病组肾小球体积略有缄小,系膜增生明显浅轻。结论:缬草油可以明显改善2型DM大鼠肾脏内的OS,抑制PKC的激活,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糖尿病组(n=11)和大蒜素治疗组(n=11)。其中,大蒜素治疗组造模成功后采用大蒜素干预4周,检测三组大鼠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采用DHE染色检测肾脏氧化应激水平。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NADPH氧化酶各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加,肾脏组织中丙二醛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调,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经大蒜素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发挥保护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肾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肾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注射法制作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肾茶小剂量治疗组(2g/kg)、肾荼大剂量治疗组(8g/kg)。灌胃给药8周后,分别测定血糖、24h尿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肾皮质TGF-β1、Col-Ⅳ、FN的表达。所采用的技术包括生化、分光光度法、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超微结构等。结果:肾荼小剂量与大剂量治疗组大鼠的24 h UAER、肾小球滤过率、肾重/体重指数及肾组织MDA均显著低于DM对照组(P<0.05或P<0.01);而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DM对照组(P<0.05或P<0.01);肾茶8g/kg剂量治疗组大鼠肾皮质TGF-β1、FN、Col-Ⅳ的表达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肾茶治疗组大鼠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及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茶水煎剂对STZ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抗炎及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EPO治疗组(DE组)。药物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细胞比容(Hct)。肾组织切片行HE、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肾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肾脏EPO受体(EPOR)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肾脏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的表达。 结果 EPO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及功能改变。各组大鼠肾脏均表达EPOR,但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p47phox、TGF-β1、FN蛋白表达增强(均P < 0.01);GSH-Px、SOD活性及T-AOC下降(均P < 0.01);MDA含量增加(P < 0.01)。与DM组相比,DE组大鼠p47phox、TGF-β1、FN蛋白表达减弱(均P < 0.05);GSH-Px、SOD活性及T-AOC升高(均P < 0.01);MDA含量降低(P < 0.01)。 结论 EPO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降低TGF-β1、FN表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Alb/Cr)比值及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肾组织内P-选择素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脂无统计学差异,而SCr、尿Alb/Cr明显改善,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内P-选择素及MCP-1表达减少。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选择素、MCP-1的表达发挥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西地那非处理组、糖尿病组、两地那非治疗组,每组7照。药物十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G)、24h尿白蛋白量、肌酐水平。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同时留取肾组织作HE染色行病理检查。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西地那非治疗组BG无统计学差异,而24h尿内蛋白量、Ccr、MDA、MCP1mRNA表达牡著下降,T-AOC、GSHPX活性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西地那非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降低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FN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辛伐他丁组(DM+S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模型,DM+S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辛伐他汀灌胃。8周末检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FN的表达以及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肾小球平均面积、肾小球平均体积明显低于模型组;DM组大鼠肾脏TGF-β1、FN的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DM+S组。模型组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CAT、GSH—PX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辛伐他汀可明显减轻这些变化。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FN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DIN)大鼠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周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常规饲料加20%蔗糖、10%猪油、2.5%胆固醇)喂养4周,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蜘亿,30mg/kg)腹腔注射,分别检测1周、7周后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并于7周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单侧肾切除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和低剂量STZ观察7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特点,并出现DN相应的形态及功能改变。结论:通过单侧肾切除后,饮食加小剂量蜘亿的方法,可成功制备2型DN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中解耦连蛋白2(UCP2)的表达,评价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探讨UCP2表达的意义。方法:构建l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为糖尿病组(D组,n:25),并设置健康对照组(c组,n=25)。结果:D组4周,8周及12周的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胆固醇及24h尿蛋白定量逐渐升高,并高于同时间的c组(P<0.05),D组肾脏的病理改变于4周、8周及12周较C组明显加重;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显示D组4周、8周及12周肾脏中UCP2的表达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间的c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UCP2随病程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升高,说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及其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TZ-DM模型组,在模型成功后2周,4周和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肾小球内,PKCα在DM发病2周,4周,12周时表达显著上升;PKCβ1,PKCⅡ在DM发病2周时表达明显下降,4周,12周时逐渐上升,PKCε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DN发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PKC各同工酶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不同,对DN的发生,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野黄芪甙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目的研究野黄芪甙原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野黄芪甙原治疗组(C组),分别于4、6周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肾脏PKC活性;同时测定尿蛋白、Ccr、Scr及肾脏肥大指数,以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结果C组尿蛋白排泄率、Ccr、肾脏肥大指数及细胞膜PKC活性均低于B组(P均<0.05);光镜、电镜病理改变C组较B组有所改善.结论野黄芪甙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肾脏PKC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M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0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同时留取肾组织做HE、PAS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FBG、TC、TG、UAE均升高(P〈0.05),系膜密度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增加(P〈0.05);与DM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FBG、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UAE及肾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Cu/Zn-SOD、CAT、GSH—Px活性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表现改善。结论罗格列酮对DM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EGCG干预组。EGCG干预组于模型成功后1周给予EGCG5mg·kg^-1·d^-1腹腔注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大鼠肾系膜细胞株分组:正常对照组(NG,葡萄糖5mmol/L),高糖组(HG,葡萄糖30mmol/L),HG+EGCG1组(100μg/L),HG+EGCG2组(200μg/L),HG+EGCG4组(400μg/L),甘露醇组(5mmol/L葡萄糖+25mmol/L甘露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常规生化分析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状态;Western印迹检测ERK、p-ERK和p2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GCG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高糖时系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及抗氧化作用。EGCG干预后糖尿病大鼠肾脏p-ERK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减弱。高糖时系膜细胞p-ERK及p27蛋白表达上调,EGCG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下调高糖时p-ERK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方式下调p27蛋白的表达。结论 EGCG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ERK活性,抑制p27蛋白表达而减少糖尿病肾病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磷脂肌醇信号途径/二酰甘油(protein kinase C/diacylglycerol,DAG/PKC)信号通路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4年1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并且经肾活检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6例患者,住院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随后抽取患者血液15 ml,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肾功能,相关试剂盒检测血脂、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sα,TNF-α)等,比较治疗前后DAG/PKC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酶蛋白表达。结果 16例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尿酸三个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肌酐清除率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个指标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以及TNF-a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KG-η及PKC-ζ蛋白及mRNA表达,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APK、MKK以及MAKK蛋白和mRNA表达,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DAC-PKC及MAPK信号通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化学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组(DN)和4-PBA治疗组(4-PBA),每组各18只。在治疗第4、8及12周末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质量指数(KI)、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47phox和硝基酪氨酸(NT)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在4、8和12周时,DN大鼠的KI显著增高(P < 0.05),UAER(mg/24 h)也显著增高(4.92±0.70 比 0.26±0.07、 5.29±0.83 比0.28±0.08、5.54±0.81比0.29±0.04,均P < 0.05)。12周时病理显示D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积聚;而与DN组大鼠比较,4-PBA治疗组大鼠KI显著降低(P < 0.05),UAER(mg/24 h)亦显著降低(4、8和12周分别为3.71±0.37、3.47±0.36和3.28±0.40,P < 0.05),4-PBA能显著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在4、8和12周,与NC组大鼠比较,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154.72%、148.60%和91.95%(均P < 0.05);p47phox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118.00%、140.10%和177.82%(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5.29%、59.13%和89.28%(均P < 0.05);尿MDA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倍、2.26倍和2.43倍;尿SOD活性分别下降了64.78%、71.29%和79.32%。与DN组比较,在8和12周时,4-PBA治疗组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且与NC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4~12周,4-PBA治疗可显著减少DN大鼠尿中MDA含量,增加尿SOD活性(均P < 0.05)。 结论 4-PBA能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mediated the fms-like tyrosine kinast-1 (FLT-1) gene promoter carrying protein C (PC) gene (Ad-FLT-1/PC) on apoptosi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rat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High sugar, high fat diet and streptozotocin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were used to establish diabetic nephropathy atherosclerosis rat model.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d-FLT-1/PC group (n=23), Ad-GFP group (n=23) and normal saline group (n=22) and injected with 300 ul Ad-FLT-1/PC, Ad-GFP and normal saline by caudal vein. Another healthy rats (n=23) were control group. At day 1, 3, 7 and 14 after transfection, rats of each group were randomly executed to observe vascular apoptosis and assay the level of SOD and MDA in plasma by the kit method of WST and TBA. Results Vascular cell apoptosis was observed in Ad-FLT-1/PC group, Ad-GFP group and NS group, the apoptosis index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ree groups at each time point (P>0.05). At day 14 after transfection, Ad-FLT-1/PC group rats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 plasma SOD and lower MDA than Ad-GFP group and NS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s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Ad-FLT-1/PC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oxidative stress but not apopt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