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拟加味麻黄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我们于2000年1月~12月,采用自拟加味麻黄汤治疗30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显著,并与赛庚啶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病程在1~2个月以上则称之为慢性荨麻疹。笔者在2002年1月~2003年3月间应用咪唑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波丽玛朗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吴音,王玉,虞瑞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病,据统计大约有20%的人一生中患过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错综复杂,治疗困难。我科于1994年8月~11月用波丽玛朗(primalan)对慢性荨麻疹进行了对照疗效观察,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限性风疹块。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临床上单用一种抗组胺药难以达到临床疗效。我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应用西替利嗪片(商品名:雪町,天心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雷尼替丁片及卡介苗多糖核酸(商品名:斯奇康注射液,长沙九芝堂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总有效率为96.6%,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的皮肤点刺试验对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27种变应原的检测。结果:1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达83.8%。屋尘螨、粉尘螨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变应原,各占58.10%、59.70%:其次是虾、杂草、松属、谷类和花粉(禾本科),分别占25.8%、23.4%、22.60%、17.70%和16.9%。其中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9例(7.26%),对两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为8例(6.45%),对三种及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为65例(52.4%)。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变应原检出率,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进一步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仙特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仙特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宋勇,李铁男,刘岩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受寒冷刺激后在局部发生荨麻疹反应的疾病。本病治疗颇为困难。我们于1994年2月~10月在我科门诊采用仙特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35例,并与息斯敏及特非那丁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现将治疗...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素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顽固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局限性、瘙痒性、暂时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我们于2001年8月~2003年5月应用卡介苗素注射液(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荨麻疹,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日光性荨麻疹(solarurticaria)是一种光敏性皮肤病。Uetsu等犤1犦在1999年报道了40例日本日光性荨麻疹患者,并进行了光生物学研究。我们在近20年的光敏专病门诊中随访研究了12例日光性荨麻疹患者,对其中6例进行了有关光生物学特征的测试,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1981~2000年在本院光敏专病门诊就诊并随访的日光性荨麻疹患者12例。2.最小红斑量(MED)测试仪器:1998年以前长波紫外线(UVA)灯源为320~360nm金属卤素灯(张家港市妙桥计算机厂),中波紫外线(UVB)灯源为290~…  相似文献   

9.
从1972~1978年,作者调查了330例病程3个月到40年的慢性复发性荨麻疹病人。100例男女各半单有荨麻疹,其余为荨麻疹合并血管性水肿,大多为24~38岁的女性。多数病人有严重发疹,44例每天发疹,持续2~4年。延续最久的是荨麻疹伴血管神经水肿的人。25%病人与季节有关,但四季都有恶化病人。昼夜变化占53%,只有7%发作是上午8点到下午6点,说明白天很少发疹。13例白天发疹的病人中,4例对工作中的化学品敏感,4例归因于工作中的热和紧张。  相似文献   

10.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于风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1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菲那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慢性荨麻疹的80%~90%,部分患者对单纯应用抗组胺药治疗反应欠佳。从2003年7月始,笔者采用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贞芪扶正颗粒(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疗CIU,并分别与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71例各种过敏疾病患者均为本科2006年5月--2007年10月的就诊者,男327例,女344例;年龄2.5~91岁,平均35岁,15岁以内少年儿童117例,占17.44%;病种:荨麻疹207例(急性荨麻疹115例,慢性荨麻疹92例),  相似文献   

13.
御寒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顽固难治性皮肤病,病程迁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科于2000年11月~2003年4月采用自拟方御寒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并分别与御寒汤及西替利嗪单独应用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共治疗111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硝苯吡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陈可江苏省淮安市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23200)硝苯吡啶(Nipedinum,别名心痛定)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自1992年2月~10月间,试用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54例。均为曾多次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荨麻疹(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率约为0.1%~3%。其主要的特征为复发性并短时存在的瘙痒性风团,时间超过6周,病程迁延,经常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研究数据显示,CU患者的健康状况评分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评分相当。CU患者健康状况和主观满意度低于健康人群和呼吸系统过敏的患者。由于CU易诊难治,需长期服药,因此,规范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1450例慢性荨麻疹的变应原检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寻求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我科对1450例慢性荨麻疹进行了变应原皮试检查,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见参考文献[1~2]。1.2病例:1450例慢性荨麻疹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43例,女907例,男女之比为1:1.67。年龄8~72岁,20岁以下175例(l.07%),20~40岁928例(64%),41~60岁318例(21.93%),60岁以上用例(2%)。合并支气管哮喘或(和)过敏性鼻炎者123例,占8.48%。病程为2个月~28年不等。多数病例长期应用抗组胺药物,部分病例采用激素疗法、自血疗法、注射组胺球蛋白法及中药针灸疗法等均效果不佳。从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敏反应体外检测系统(In Vitro Test,IVT)对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包括6种吸入性过敏原和7种食入性过敏原。结果:总IgE阳性率为94.00%,至少一种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占85.00%,住13种过敏原特异性IgE中以霉菌的比率为最高,占27.00%。结论: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荨麻疹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剧烈瘙痒性风团,且发生和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目前治疗荨麻疹通常采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较重者需多种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病情严重者甚至需要抗休克治疗。2004年1~10月,我们单用苏迪(ebasting tablets依巴斯汀,江苏连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急性荨麻疹88例,对其起效时间、疗效及副作用统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顽固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具有剧痒的一过性局限性风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70%~80%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致病因素[1-2].近年来,慢性荨麻疹在我国发病呈增多趋势,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复发率高,虽然有些系Ⅰ型变态反应引起,但致敏原也较难查明;还有大部分慢性荨麻疹是特发性的,不明原因[3-4];因而,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笔者于2010年5月一2011年5月观察我院用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为凯因甘乐,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为迪皿,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1 1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因与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诱发组胺释放的自身抗体的发现,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仅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