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介绍第二代中后路椎间盘镜(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和有关并发症防治。方法:采用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97例。结果:随访9~30个月,按NaKal分级,优良率达94%。97例中1例因术后瘢痕增生而复发。全部病例无神经根和大血管损伤,无硬脊膜破裂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EDⅡ用于椎间盘突出并椎管节段性狭窄的治疗具有较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后遗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近5年来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参照Nakai标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创伤小、术时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或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microtrauma discectomy.MTD)结合应用一种硬性椎间盘手术专用器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D或MTD结合自行研制的硬性椎间盘手术专用器械治疗各型硬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87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10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323例,共812例,切除椎间盘806个;其中采用MED325例(40%),采用MTD487例(60%)。结果688例经时间6.28(平均21.3mo随访),按照Nakai评价标准,疗效为优592例(86%)、良83例(12%)、可13例(2%)、差0例,优良率为98%。无一例发生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MED和MTD作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结合自制专用配套手术器械,灵活应用手术技巧等可拓宽其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并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随访4~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3%。46例中硬脊膜囊破裂2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适合内窥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首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陶冶  蒋萍 《四川医学》2012,33(7):1204-1206
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方法对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均采用MED手术。全部42例患者随访2~26个月。结果对42例患者进行评估,参照Macnab评定标准,35例优,6例良,1例可。结论在明确诊断,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熟练运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3~3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优91例、良5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2.8%。【结论】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施云东 《吉林医学》2004,25(4):76-76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期间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其中合并椎管狭窄的同时行椎管减压术。结果随访45例7~1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48例中,硬脊膜囊破裂1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宜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MED对 ,4 1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扩大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4 0例 ,随访 3- 8月。结论 :MED手术只有创伤小 ,恢复快 ,效果好优点 ,适用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7例患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157例,平均随访(6±0.5)个月,优良率91%。结论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施云东 《吉林医学》2004,25(2):76-76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期间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其中合并椎管狭窄的同时行椎管减压术.结果随访45例7~1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48例中,硬脊膜囊破裂1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宜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常规内镜操作下显露腰椎板间隙,用微型手术刀切开并剥离黄韧带,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根拉向内侧以充分显露突出的腰椎间盘,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松解后将黄韧带瓣恢复到原来解剖部位。结果60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12)min;切口均呈I/甲愈合,无任何并发症。60例随访9~16个月,平均12.8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38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安全,组织损伤轻,同时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而且能降低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MED与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70例(MED组)行MED手术,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78例(ODD组)行ODD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髓核重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术后疗效等.结果 MED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DD组,髓核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区别.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提高,MED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ODD组.结论 MED及ODD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ED手术具有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至2008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49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49例患者中,37例行全椎板切除,10例行半椎板切除,2例行椎板开窗探查术.优3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8%.本组手术无感染、无马尾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正确的诊断,严格掌握指征,手术彻底减压,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确定并摘除责任间盘,兼顾腰椎稳定性,重视术后康复锻炼,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Smith和Foley1997年首次报道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我院2001—11~2007—02使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法国Rodulf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镜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38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29/32);按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经后路腰椎间盘镜系统(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0例,术中发现16例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为2.8%。按Kadish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Ⅳ型5例。其中腰4,5间隙突出6例,腰5骶1间隙突出9例,腰4,5及腰5骶1间隙均突出1例。16例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结果1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神经根损伤表现。近远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腰骶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低。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视野清晰,镜下容易分辨出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对神经根解剖变异显露清楚,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 MED治疗的 10 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0 7例 ,优 91例 ,良 8例 ,可 6例 ,差 2例。优良率 92 .5%。结论 采用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损伤小 ,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罗宇  杨有猛  谭家昌 《右江医学》2011,39(2):165-168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技术操作体会,分析其并发症。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对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8例(186个椎间盘)施行椎间盘摘除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0~56个月(平均18个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136例,良29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有2例定位错误,4例转开放性手术,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出现硬膜囊破裂,3例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无大血管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脊柱后柱损伤轻微、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162例,按照CT/MRI表现将椎间盘突出分为3种,比较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结果;均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医用臭氧6-15 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向椎旁组织内神经根旁注入臭氧10 ml及复方倍它米松1 ml 2%利多卡因0.5 ml 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的混合液;按照纤维环是否破裂分组研究纤维环破裂与疗效的关系;另对3例椎间盘突出伴骨性椎管狭窄导致腰腿痛患者行试验性的臭氧注射治疗.结果: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臭氧注射治疗后6个月复查14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7.03%,其中34例椎间盘膨出31例有效(91.18%),119例椎间盘突出106例有效(89.08%),9例椎问盘脱垂4例有效(44.44%);72例纤维环完整者63例(87.5%)有效,47例纤维环破裂者32(68.05%)例有效;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3例椎间盘突出伴骨性椎管狭窄6个月后随访发现2例有效.均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运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疗效确切,膨出突出类型疗效较高;纤维环破裂疗效较好,对轻度的椎间盘突出伴骨性椎管狭窄可以试行臭氧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