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为临床医师进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确诊的18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8例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和胸腔积液。此外,5例患者出现腹痛,3例患者出现皮下结节,1例患者出现头痛,18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5例患者并殖吸虫IgG抗体呈阳性;17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16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其中左侧胸腔积液4例,右侧胸腔积液5例,双侧胸腔积液7例,胸水均为渗出液;胸部CT见10例患者表现为索条、实变及磨玻璃密度灶,6例出现肺部多发结节,3例出现胸膜肥厚。18例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总结18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提供完善的资料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和分析2011-2019年云南省收治的12例并殖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来自云南省7个地市,人群特征以男性、汉族及学生为主;流行病学史明确日临床表现多样;血常规检验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增高、像学检查可发现受损组织器官的改变、并殖吸虫抗体ELISA检查阳性率为100%。病理检查获斯氏狸殖吸虫幼虫2例;临床分型为胸肺型2例,肺外型6例,混合型4例;10例病例有肺外感染,其中皮下包块5例、腹腔4例、肝脏3例、心包2例、脑1例。患者确诊前往往长期误诊误治,予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1~4疗程后均痊愈。结论并殖吸虫能侵犯人体不同组织器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误诊误治;血常规检验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增高应高度怀疑并殖吸虫感染,并殖吸虫抗体ELISA检查阳性率高,发现病原体可确诊;流行病学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探讨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治疗, 提高并殖吸虫病防治水平。 方法 方法 收集并殖吸虫病患者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结果 共确诊并殖吸虫病患者17例, 其中11例患者以咳嗽、 胸痛、 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13 例患者存在胸腔积液。17例患者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9.9%~59.3%, 并殖吸虫抗体IgG (ELISA) 均为阳性。经 吡喹酮治疗后, 所有患者均治愈, 随访1~2年无复发。 结论 结论 并殖吸虫病患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化, 影像表现则以胸腔 积液多见。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并殖吸虫抗体检查有助于此病诊断, 吡喹酮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2年8月-2011年5月确诊的25例裂头蚴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其中22例为食源性感染,1例为接触性感染;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型14例、皮肤型7例、内脏型3例、眼裂头蚴病1例。2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3例内脏型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均升高,其他22例患者中仅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23例行寄生虫抗体全套检查,其中22例患者裂头蚴抗体阳性;14例中枢型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可见病灶;11例患者行病灶手术切除或活检术,其中8例可见虫体。该病首诊误诊率80%。经治疗后18例治愈,7例症状缓解。结论食源性感染成为裂头蚴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中枢型为主;嗜酸粒细胞检测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血清学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卫氏并殖吸虫病肺内及肺外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经实验室和临床确诊的30例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肺内症状以胸闷、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肺外表现有腹痛、呕吐、腹泻、纳差、消瘦、双下肢乏力、头痛、头昏、癫痫样发作、皮下游走性包块等。30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或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患者胸部CT异常主要有结节、磨玻璃样变、虫蚀样变、胸腔积液、“隧道”征、“月晕”征等,头颅CT和MRI可见颅内出血灶及大范围“指套样”水肿,腹部CT呈肝脾包膜下蛇纹石样变、“隧道”征样变。结论 卫氏并殖吸虫病以多器官系统受累为特征;CT及MRI示“隧道”征、蛇纹石样变系由卫氏并殖吸虫在颅内、肺内、肝脾内迁移游走形成,是本病的重要影像学征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殖吸虫病临床资料,供临床医生参考。方法分别用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和ELISA对31例拟诊和确诊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抗体检测,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诊断、治疗;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结果DIGFA检测31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均阳性。患者中29例(93.5%)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蝲蛄史,2例(6.5%)有生饮溪水史,24例(77.4%)有相应临床表现,7例(22.6%)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用吡喹酮治疗1~2个疗程后30例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金标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血清抗体对并殖吸虫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殖吸虫病用吡喹酮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10月—2019 年1月收治的 7 例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数据。 结果 7例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特征是脑膜炎症性改变、听神经损害及肢体无力;实验室检查中,7例患者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均阳性,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均升高,6例患者脑脊液糖水平降低,6例患者脑脊液IgG水平升高,5例患者颅内压增高,5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MRI结果显示,5例患者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样变,2例患者为占位性炎性病变,1例患者为急性脑卒中样变。结论 综合系统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颅内影像学、血清学和/或病原学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儿童并殖吸虫病的诊断能力。 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确诊或临床诊断为并殖吸虫病的 47 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资料。 结果 47 例患者中,男性 40 例,女性 7 例,年龄为 4~ 14 岁。 患儿均为云南籍,其中昭通地区 42 例,文山地区 4 例,玉溪地区 1 例。 所有患儿均有生食溪蟹史。 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及头痛、腹痛等。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6 例,患者免疫球蛋白 IgE 升高 42 例。 影像学检查 43 例有胸腔积液,27 例出现肺实变,其中伴“虫体隧道征”13 例。 结论 儿童并殖吸虫病应根据血常规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儿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以减少误诊,做 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误诊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80例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方法及误诊情况。结果:临床分型依次为胸肺型55例(68.8%);皮肤型18例(22.5%);腹型4例(5%);其他3例(3.7%)。临床误诊49例,占61.3%,多被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其次为肺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核性心包炎及颅脑肿瘤等。所有患者肺吸虫抗体检测均为阳性,90%患者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白细胞数为(10.91±4.99)×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65±2.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39.40±19.17)%,经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至(9.20±10.17)%,且全部患者治愈。结论:并殖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误诊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资料、影像学表现和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8例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资料(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血清学鉴定为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资料、影像学表现和预后。结果 8例患者均为外地输入性病例,3例曾食未熟蛙肉、蛇肉;3例经常食用街边烧烤,2例原因不详。临床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5例、癫痫3例、伴有肢体无力2例、情志改变1例、智力水平下降1例。治疗前,患者1、4、5、6和7的嗜酸粒细胞偏高,治疗后下降;治疗前,患者2、3和8的嗜酸粒细胞正常,治疗后上升。头颅磁共振(MRI)增强扫描结果显示8例患者病灶呈聚集的多发小环状强化。予吡喹酮[15~20 mg/(kg·d),分2次服用]联合阿苯达唑[15~20 mg/(kg·d),分2次服用]驱虫治疗及对症支持后,5例患者强化病灶消失,均痊愈;3例青少年患者颅内病灶发生迁移,周围可见水肿带,疗效差,仍有反复发作。结论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口服吡喹酮联合阿苯达唑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例疑因食用“嗍螺”引起的胸肺型合并脑型并殖吸虫病病例。该病例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作性抽搐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部CT呈片状高密度影并双侧胸腔积液及右侧气胸表现;头颅CT和MRI呈低密度影和“隧道征”表现;并殖吸虫IgG抗体阳性;经吡喹酮抗虫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本病例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并殖吸虫病的认知和理解,为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Dot—ELISA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Dot-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的抗体。108例确诊为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阳性率为81.6~96.1%,14例确诊为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的阳性率为85.7~100%。54例正常人血清在1:40稀释度以上,均未出现假阳性;与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与包虫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喹酮(PQT)对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体,并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循环抗原,再应用大剂量PQT[50 mg/(kg.d)×12 d]对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结果93例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诊断性治疗后有38例确诊患脑囊尾蚴病,42例基本确诊患其他脑部疾患,13例仍诊断不明。3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有2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其中治疗后有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 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有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且呈囊性影像学表现;另11例确诊为脑囊尾蚴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根据治疗后复查CT或MR I,病灶较治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3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再经过1~2个疗程抗囊尾蚴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其中31例患者复查脑CT,病灶完全吸收者26例,病灶出现钙化者5例。结论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并发浆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PBC并发浆细胞病的住院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局,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PBC并发浆细胞病共6例患者,女性5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62±10)岁。1例患者为诊断PBC的同时诊断浆细胞病,5例患者为PBC之后诊断浆细胞病,中位时间14个月(范围12~48个月)。3例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升高,2例患者IgA升高,1例患者Ig G升高。5例患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2例患者抗着丝点抗体阳性。3例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2例患者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1例患者为巨球蛋白血症。血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 Gλ2例,Ig Gκ1例,IgAλ2例,Ig Mκ1例。结论 PBC患者可出现浆细胞病,在初诊及病程中均可出现,以MM及MGUS多见以及Ig G及IgA型多见。临床医师应注意对该类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监测,警惕浆细胞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IPL1-PDGFRα阴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FIPL1-PDGFRα阴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FIPL1-PDGFRα阴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排除反应性和继发性因素,分为克隆性和特发性。临床表现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受累器官相应症状。以激素作为一线治疗。结论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伴个或多个器官损害的患者应警惕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FIPL1-PDGFRα阴性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足量使用激素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清囊虫IgG抗体在脑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 2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作血清囊虫IgG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2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阳性689例,阳性率54.42%。685例急性期患者中阳性436例,阳性率63.65%;476例慢性期患者中阳性173例,阳性率36.34%;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4.0,P0.01)。520例急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295例,阳性率56.73%,165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141例,阳性率85.45%,急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9,P0.01)。385例慢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126例,阳性率32.73%,91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47例,阳性率51.65%,慢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性显著意义(x~2=11.46,P0.01)。混和期(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灶同时存在者)98例,阳性73例,阳性率74.49%;弥漫性(满天星病灶)患者7例,均为阳性。结论急性期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慢性期。急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急性期单发病灶者,慢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病灶者。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25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8例脑脊液中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出现与临床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分析江西省近10年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收集2011年5月—2020年12月于江西省寄生病防治研究所就诊的并殖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41例患者资料,平均年龄为(29.69±20.94)岁,其中18~59岁占51.2%(21/41);男性29例,女性12例;病程10 d~5年;患者来自江西省8个设区市,其中宜春市最多,占43.9%(18/41)。发病前有饮生溪水史的患者占48.8%(20/41),食生/半生溪蟹河虾史的占31.7%(13/41),抓玩溪蟹史的占9.7%(4/41),无明确食生或半生食物史的占9.7%(4/41)。混合型占39.0%(16/41)、胸肺型占26.8%(11/41)、皮肤型占14.6%(6/41)、腹肝型占12.1%(5/41)、脑型占7.3%(3/41)。41例患者的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均升高,最高为17.74×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最高为76.34%; 21例(51.2%)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最高为44.10×109/L;患者血清抗并殖吸虫IgG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多种寄生虫有交叉反应,其中与血吸虫的交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脏受累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7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累及心脏且行心内膜活检或尸检患者的临床和心肌病理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5例为男性,平均年龄51岁;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4例,Churg-Strauss综合征3例.7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有明显升高.心脏受累的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合并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和猝死.病理显示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坏死性血管炎、心肌细胞坏死、间质纤维化和心内膜纤维化.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或正常,心脏病变稳定甚至好转.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发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多样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临床部治疗的14例脑型血吸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诊断为慢性型,2例诊断为急性型,血清、脑脊液均为血吸虫抗体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10例,百分比为5.1%~60.3%。Kato-Katz法粪检查见血吸虫卵7例。13例行内科治疗,12例治愈,1例好转;1例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脑型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癫痫、头痛、头昏、发热等。头颅MRI特征性影像呈簇状聚集融合成团块状。脑型血吸虫病口服吡喹酮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