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BACTEC MGIT-960系统法对218例涂阳肺结核进行吡嗪酰胺耐药性检测分析。 结果 218例涂阳肺结核中耐吡嗪酰胺39例,占17.9%。其中163例初治患者耐吡嗪酰胺23例,占14.1%,55例复治患者耐吡嗪酰胺16例,占29.1%; 91例耐多药(MDR)患者耐吡嗪酰胺36例,占39.6%,127例非MDR患者耐吡嗪酰胺3例,占2.4%。复治患者吡嗪酰胺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MDR患者吡嗪酰胺耐药率明显高于非MDR患者(P<0.01)。 结论 MDR肺结核耐吡嗪酰胺率较高,应重视对复治涂阳肺结核,尤其是MDR肺结核的吡嗪酰胺耐药性检测,以便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案治疗MDR肺结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云南地区汉族人群人尿酸盐转运蛋白1 (human urate transporter 1,hURAT1)基因rs505802、rs3825016及rs3825017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肺结核患者服用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294名服用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肺结核患者和220名服用吡嗪酰胺未导致高尿酸血症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并通过全血DNA提取、SNP Sequenom MassARRAY分型检测、SNP genotype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URATl基因rs505802、rs3825016、rs3825017多态性与肺结核患者服用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后PIHU组与对照组的血尿酸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505802、...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吡嗪酰胺酶活性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为MDR-PTB患者化学药物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Am-Mfx-PZA-Pto-Cs/18Mfx-PZA-Pto-Cs(Am:阿米卡星;Mfx:莫西沙星;PZA:吡嗪酰胺;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治疗方案。85例患者中,剔除9例丢失、中断治疗、失访患者,共76例患者纳入最终研究。以Wayne方法检测吡嗪酰胺酶的活性,以BACTEC MGIT 960方法检测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比较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治疗2、4、6个月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情况。 结果 76例患者中,吡嗪酰胺酶阳性32例(42.1%),吡嗪酰胺酶阴性44例(57.9%);吡嗪酰胺表型耐药36例(47.4%),吡嗪酰胺表型敏感40例(52.6%)。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吡嗪酰胺酶活性检测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87,P=0.000)。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治疗4个月末病灶吸收率(59.4%,19/32)及空洞闭合有效率(65.5%,19/29)均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分别为36.4%(16/44)和36.8%(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9,P=0.047;χ2=5.411,P=0.020)。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空洞闭合有效率(86.2%,25/29)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63.2%,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35)。 结论 MDR-PTB患者的疗效与吡嗪酰胺酶活性有关,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应用含吡嗪酰胺的MDR-PTB标准方案治疗后,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的效果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嗪酰胺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别于服用吡嗪酰胺前、服用后1个月对肾功能进行监测。结果患者服用吡嗪酰胺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较用药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尿微量白蛋白(P<0.05)、血清胱抑素C(P<0.05)、血尿酸(P<0.01)含量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嗪酰胺可显著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肾功能敏感指标亦可出现异常,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以防出现不良损害。  相似文献   

5.
吡嗪酰胺是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抗结核药物之一,特别是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耐药逐渐增多,其耐药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及其与基因变异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吡嗪酰胺(PZA)属抗结核药物,对细胞内缓慢生长的结核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该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胃肠反应、痛风样关节病变等。近几年来,我科联合化疗使用吡嗪酰胺治疗结核病患者226例,3例肺结核患者服用吡嗪酰胺后出现面部色素沉着现象,占结核病例的1.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飞蓟宾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治疗周期长,在初治肺结核化疗中,多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这3种抗结核药物可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HBsAg( )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更高,直接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我院在2001-2002年间应用水飞蓟宾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由于一线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抗结核治疗患者共830名,分成药物性肝损组(102例)和非药物性肝损组(728例),并对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有5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HIV感染,乙肝病毒携带,嗜酒,含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及营养不良。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病毒携带,含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及营养不良为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含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及营养不良是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当重视上述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几种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种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中药结核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应用于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吡嗪酰胺是结核病最重要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但结核分枝杆菌对其耐药性在逐年增长,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的耐药基因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作者对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的相关耐药基因pncArpsApanDfadD2FAS-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吡嗪酰胺是肺结核短程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药物。作者通过电镜检查,观察各种含吡嗪酰胺的治疗方案对肝脏的影响。共21例初治肺结核,以往无肝病史,部份患者嗜酒(相当于每日80g酒精,时间10年以上)。第1组单用吡嗪酰胺30mg/kg/d,治疗15天,共7例,其中3例嗜酒,平均年龄35.7(25~55)岁。治疗前肝活检示2例轻度病变:腊样质增多和肝窦轻度充血,其余5例正常。治疗15天后肝活检3例正常,余4例示巨线粒体(megamitochondries,MM)伴类晶状体(corpo paracristallins,CP)1例、平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颗粒显色指示技术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吡嗪酰胺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颗粒显色指示法测定102株Mtb对吡嗪酰胺耐药性,并与美国BD公司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检测系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颗粒显色指示法测定102株Mtb临床分离株,结果对吡嗪酰胺敏感70株、耐药32株,BACTEC MGIT-960法测定结果敏感69株、耐药33株;两法测定均敏感67株、均耐药30株。如以BACTEC MGIT-960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颗粒显色指示法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敏感度为90.9%(30/33),特异度为97.1%(67/69),阳性预测值为93.8%(30/32),阴性预测值为95.7%(67/70),准确性为95.1%(97/102)。结论 颗粒显色指示技术快速测定Mtb吡嗪酰胺耐药性简便快速,操作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临床疗效.方法 MDR-PTB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18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以莫西沙星联合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治疗3个月后,再以莫西沙星、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治疗6个月,最后给予莫西沙星、帕司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治疗9个月;对照组除将莫西沙星替换为左氧氟沙星外,联合用药情况及治疗时间均与治疗组一致.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线病灶吸收率、结核空洞改善率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菌转阴率、X线病灶吸收率及结核空洞改善率分别为84.4%、87.5%和82.6%,均高于对照组的71.9%、75%、72.7%(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DR发生率分别为18.8%、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MDR-PTB疗效优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治疗初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初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选用左旋氧氟沙星(Lfx),B组选用吡嗪酰胺(Z),C组二者皆选,分别给予3HRELfx/9HR、3HREZ/9HR、3HREZLfx/9HR的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三组抗结核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治疗效果: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总吸收率在治疗开始后的前1-3个月明显优于A、B组(P0.05),后无明显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明显高于A组(P0.01),B、C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左旋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治疗,可加速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但单用左旋氧氟沙星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肺结核病患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酰异烟肼的血药浓度,探索它们的峰浓度与药物性肝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的峰浓度,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情况。结果共纳入68名患者,出现了34例不良反应,其中9例为肝功能异常。独立t-检验显示吡嗪酰胺峰浓度、乙酰异烟肼与异烟肼峰浓度比值在DILI组(43.39±14.32mg·L-1;0.26±0.29)和非DILI组(37.86±13.22mg·L-1;0.65±0.4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多因素的逻辑回归没有显示吡嗪酰胺峰浓度与肝损伤的发生有关。结论异烟肼慢乙酰化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但吡嗪酰胺浓度与肝损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后三种不同再次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因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患者135例,按数字法随机分配到A、B、C三组。A组于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按逐步增加药物种类的方法,B组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乙胺丁醇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的方法,C组于出现ATDH后予以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替代治疗,当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及种类,于利福平、异烟肼治疗耐受后,撤除链霉素,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案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A、B、C组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分别为22.22%、17.78%和4.44%。C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再次肝损伤后分别有10例、8例患者接受C组治疗方案,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再次发生肝功能损伤。结论临床A组采用含有吡嗪酰胺的再次抗结核方案,容易导致再次肝损伤的发生。而采用不含有吡嗪酰胺,并且逐步提高异烟肼、利福平给药剂量的治疗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再次肝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对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的血药峰浓度的影响,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为观察组(左氧氟沙星组30例,吡嗪酰胺组20例),单纯肺结核为对照组(左氧氟沙星组30例,吡嗪酰胺组20例),两组分别服用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在服药7 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抗结核药物的血药峰浓度,两组间进行对比,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的血药峰浓度较单纯肺结核组明显升高[分别为(8.03±2.60)μg/ml和(6.66±1.76) μg/ml,t=2.39,P=0.02];而吡嗪酰胺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24±4.79)μg/ml和(14.86±5.74)μg/ml,t=0.37,P=0.71]。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内的血药峰浓度较单纯肺结核患者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时应该注意其血药峰浓度。有无糖尿病对吡嗪酰胺在体内血药浓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 48例和对照组 49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照组用阿米卡星、利副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疗程为 21月。结果 共有 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 46例,痰菌阴转率 87%;对照组 47例,痰菌阴转率 59.6%;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吡嗪酰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11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肺结核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18例为对照组。对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两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重度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临床症状出现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吡嗪酰胺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且重度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亦高,发生时间早,关节症状出现率高、症状消失时间长。提示临床上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尿酸变化及临床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和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0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及奈替米星为主,联合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以氧氟沙星、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化疗方案,疗程为12月。结果 全部102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52例,痰菌阴转率86.5%;对照组50例,痰菌阴转率56.0%;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3DNZTHV/9DTHV方案,药物不良反应低,近期治疗效果满意,此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