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蓉  方启晨  王从容  林辛  项坤三 《上海医学》2004,27(7):462-465,F003
目的 观察中国人早发及多发糖尿病家系胰岛素启动因子1(IPFl)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PCR-SSCP方法筛查154例早发及多发糖尿病家系先证者IPFl基因突变。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突变家系其他成员及两组正常对照的该突变位点。结果 在多发糖尿病家系先证者中发现1例P239Q错义突变,该家系另有6人携带此突变,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均在正常范围。P239Q突变未与糖尿病表型共分离。非糖尿病突变携带者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突变携带者(P=0.0249)。在“超正常”对照中亦检出1例P239Q突变,中国人糖尿病家系组和正常对照组突变频率分别为0.6%及0.5%。此频率与斯堪的纳维亚人群相似。结论 尽管IPF1基因突变不是中国人早发及多发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基因,但IPF1基因P239Q突变可致轻度糖代谢紊乱,在其他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7岁,2018年8月15日因"间断呕吐4年余,加重3天"收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患儿入院前4年频繁反酸呕吐,1 ~2 次/月,以冬春、秋冬季明显.后因间断"呕吐、腹痛"于门诊予补液对症等治疗好转.入院前3天患儿呕吐加重,并伴脱水、低钠血症,遂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3.
配对盒因子6(Pax6)基因是Pax多基因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与胰腺发育、α细胞分化、高血糖素基因的转录和激活、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表达密切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在众多调节β细胞发育的基因中发挥中心作用,其突变/变异已成为糖耐量异常和早发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或易感位点。该文就Pax6基因突变与胰腺发育及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配对盒因子6(Pax6)基因是Pax多基因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与胰腺发育、α细胞分化、高血糖素基因的转录和激活、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表达密切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在众多调节β细胞发育的基因中发挥中心作用,其突变/变异已成为糖耐量异常和早发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或易感位点.该文就Pax6基因突变与胰腺发育及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例背侧胰腺发育不全、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5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以期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MODY5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该患儿的家系基因。结果 11岁,女性儿童,表现为多饮,体型偏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腹部MRI提示背侧胰腺发育不良,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平稳后,改为口服二甲双胍治疗。高通量测序提示HNF-1β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748T>C(p.Y250H),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结论 HNF-1β基因变异可导致MODY5、胰腺发育不良、肾囊肿等多种表现,全面认识该病有助于在临床中及时识别,避免漏诊,判断预后,新变异位点扩展了HNF-1β基因变异谱。  相似文献   

6.
方启晨  项坤三 《上海医学》2004,27(7):537-540
年轻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是一种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其特点为发病年龄小于25岁,无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诊断后至少2年内不用胰岛素。MODY是一组遗传异质性疾病,已发现至少有6种基因突变可导致该病:肝细胞核因子(HNF)4α基因(MODY1)、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翼螺旋转录因子叉头框A2(Foxa2)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人选后给予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观察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情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Foxa2基因检测,利用DNAStar 4.0软件将所有PCR扩增产物测序,并与GenBank提供的启动子和外显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观察比较Foxa2基因突变者与未突变者胰岛β细胞功能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oma-IR为5.81±3.59,高于对照组的2.6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AI、Homa-β、△I30/△G30、MBCI、DI分别为0.01±0.01、101.48±84.15、4.03±3.25、8.54±4.16和21.13±11.3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经Foxa2基因检测见突变者总计55例(78.6%),Foxa2基因存在突变者Homa-IR高于未突变者,而IAI、Homa-β、MBC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Foxa2基因突变与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已明确线粒体基因突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心肌、视网膜、骨骼肌、肾及胰腺等造成多种疾病,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糖尿病成为研究热点,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是近年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现就此方面研究综述如下。1线粒体DN...  相似文献   

9.
黄金华 《医学综述》2008,14(6):893-895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尤其是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损害。现已明确,即使轻度的高血糖也会严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并减少胰岛素原的合成,从而使代谢所需的胰岛素进一步减少。近年来研究发现,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与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及分泌密切相关,PDX-1的基因变异与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提示PDX-1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此方面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线粒体12SrRNA、ND1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mtDNA)12SrRNA1382、1442位点及NDI3394、3423位点突变与中国上海地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技术检测mtDNA12SrRNA、NDI片段的突变情况。结果28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12SrRNA1382位点有6例存在A→C的点突变,1442位点8例存在G→A的点突变;2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中,2例存在1382位点A→C,1例存在1442位点G→A的点突变。28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和2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中,未发现NDI3394位点突变,而3423位点的突变率为100%。结论12SrRNA1382、1442位点突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易感性。mtDNANDI3423位点突变率为100%,可能与人种有关;3394位点不存在突变说明糖尿病的发生在线粒体遗传上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NOD小鼠胰腺中的表达,探讨其在1型糖尿病胰岛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免疫电镜评价MCP-1在NOD小鼠和BALB/C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应用H&E染色光镜下评价胰岛免疫细胞浸润。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NOD小鼠胰腺中MCP-1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无MCP-1表达。免疫电镜进一步显示:MCP-1由胰岛β细胞产生并存在于细胞质中。结论 MCP-1主要由胰岛β细胞产生。MCP-1通过招募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胰岛而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永德 《安徽医学》2009,30(4):357-359
与传统的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细胞替代(胰腺器官移植或分离胰岛移植)是获得稳定正常血糖状态和避免低血糖发作的惟一治疗方法。临床胰岛移植可使1型糖尿病成为胰岛素不依赖,胰岛移植手术安全简便。长期研究强烈提示有效的胰岛移植可防止和延缓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展,这些获益的代价往往需要长期应用具有潜在风险的免疫抑制治疗。近年来随着成人胰岛移植的广泛开展,对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其毒副作用尤其致糖尿病作用明显减少,胰岛移植可能成为1型糖尿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早发糖尿病家系的临床特征及MODY1基因突变的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MODY1基因与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家系,其中早发家系190个,晚发家系103个.采集临床数据及完善相应的检查,同时选取其中100个早发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用PCR扩增MODY1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并直接测序分析.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早发2型糖尿病先证者的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HomaIR值、父母亲患糖尿病人数高于晚发组.(2)在早发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组的诊断年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非肥胖组,而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HomaB、HomaIR高于非肥胖组.(3)MODY1基因筛查结果:Exon1c M49V (82%);Exon4 T130 I (4%);Exon10 S462S (1%);IVS1c 44A→T(6%);IVS2 -5C→T(33%).结论 (1)跟晚发相比,早发家族性2型糖尿病有更多的父母亲患病,遗传和肥胖在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2)在早发糖尿病家系中,MODY1是少见的,HNF-4α基因不是中国人早发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5.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一类多因子疾病。近年对NIDDM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之一为发现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为VandenOuweland等[1]于1992年首次发现第1个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nt3243A→G突变糖尿病家系...  相似文献   

16.
17.
尸检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体积缩小、质量下降[1],但在活体中对期胰腺大小的评价尚少见报道.我们采用超声影像方法观察了此类患者的胰腺大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细胞移植在大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链脲菌 素复制1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用胶原酶V 分别消化新生和成年大鼠 胰腺,Percoll 梯度离心分离胰岛细胞和胰腺干细胞。采用Bonner-Weir 法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DTZ 染色 检测移植物纯度,AO/PI 检测移植物活性。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移植物存活时 间;高糖刺激实验和腹腔糖耐量评价移植物功能;取各组大鼠移植部位标本行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血糖分别在术后3 和5 d 恢复正常(P <0.05), 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有差异(P <0.05),胰腺干细胞组的降糖能力强于胰岛细胞组(P <0.05)。 两组大鼠移植后7 d 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05)。高糖刺激实验表明,各组移植后15 和65 d 高糖刺激后的C 肽水平较刺激前升高(P <0.05),胰岛细胞组移植后65 d 高糖刺激后C 肽水平低于胰腺 干细胞组(P <0.05),胰岛素和C 肽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胰岛素分泌维持时间长于胰岛 细胞组。移植后腹腔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移植物均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的中位 存活时间分别为73 和88 d,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提示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生存时间较胰岛细胞组延长 (P <0.05)。HE 染色提示肝脏门静脉移植区域可见新生血管包绕的胰岛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细 胞团胰岛素阳性。结论 胰腺干细胞分化后经门静脉移植能安全有效地发挥降糖作用,疗效优于胰岛细胞 移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糖尿病病因认识上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逐渐将糖尿病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2013年ADA最新的糖尿病分型与诊断标准,在特殊类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亚型中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