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全胃肠外营养对大白鼠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大鼠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病变轻重程度不同,严重者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1](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PA),SPA病死率高,治疗复杂,早期需要禁食,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除保证病情恢复所需的能量及营养外,对SPA有特殊的治疗意义,而专业细致的护理是TPN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二者疗效.方法 29例SAP随机分为TPN组(14例)和PN+EN组(15例),并均行非手术治疗14 d,观察疗效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SP)、血钙(Ca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较营养支持前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糖、血清淀粉酶、血W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5);各组血总胆红素(T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N组血WBC显著低于TPN组(P<0.05),其余化验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N+EN组评分显著低于TPN组(P<0.05).PN+EN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PN联合EN治疗SAP优于TPN.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二者疗效.方法 29例SAP随机分为TPN组(14例)和PN+EN组(15例),并均行非手术治疗14 d,观察疗效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SP)、血钙(Ca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较营养支持前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糖、血清淀粉酶、血W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5);各组血总胆红素(T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N组血WBC显著低于TPN组(P<0.05),其余化验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N+EN组评分显著低于TPN组(P<0.05).PN+EN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PN联合EN治疗SAP优于TPN.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危重病人一方面常合并有代谢异常及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又使胃肠营养素的补充受到一定限制,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提高危重病人救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病死率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犤1犦。本院从1996年至2001年,对危重急腹症术后病人132例施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32例中男性108例,女性24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55.3岁。多器官损伤24例,急性肠梗阻32例,胆石症胆道感染11例,溃疡病穿孔23例,重症胰腺炎15…  相似文献   

8.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瘀胆的病因和病机国内外均已有综述性文章发表。本文就近年的一些进展作一回顾。着重强调了瘀胆与TPN的关系,某些营养素、胆囊收缩素、胆汁酸代谢及胆汁瘀积因子在TPN瘀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谷氨酰胺对胃肠外营养时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满喜  蒋朱明 《普外临床》1996,11(4):209-2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理全胃肠外营养(TPN)对硬化肝的影响,以便预防和治疗TPN相关的并发症.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重、肝重/体重比值的变化,TPN组大鼠氮平衡情况,肝功能、肝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含量、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情况.结果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实验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TPN组血清TBIL、AST和ALT无显著性差异(P>0.05),ALB、A/G比值明显降低(P<0.05),肝TG、CHO含量明显升高(P<0.05),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浓度升高不明显,而胰高血糖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正常组为0级,对照组Ⅰ级,TPN组Ⅳ级.电镜观察,肝细胞质内对照组有少量的脂肪滴,而TPN组有多量的脂肪滴,两组肝细胞质内线粒体均轻度肿胀.结论合理的TPN对硬化肝仍有损害,且TPN也未能增加血清白蛋白浓度,因此硬化肝TPN时必须预防和治疗进一步的肝损害,且必须用白蛋白强化.  相似文献   

12.
门腔分流术后不同氨基酸溶液胃肠外营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评价不同氨基酸溶液胃肠外营养对营养支持效果以及肝脏功能和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因门脉高压症住院接受脾切除,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40例肝功能ChildA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epa组和Vamin组,每组各20例。自手术后第1天起两组分别接受等氮,等热卡胃上营养支持8天(Hepa组以Hepa氨基酸溶液 作为氮源,Vamin组VAMINRNPVAD SGCTIPWKIYW T O RNOOID  相似文献   

13.
胃肠外营养器官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外营养不仅可以改善器官移植受体的营养状况,而且,通过选择性地应用某些不同的营养成分还能起到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就器官移植过程中胃肠外营养的应用方法,作用原理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长期胃肠外营养在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肇汉  黄德骧 《普外临床》1993,8(4):237-239
  相似文献   

15.
全胃肠外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合理全胃肠外营养(TPN)对硬化肝的影响.以便预防和治疗TPN相关的并发症。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重、肝重/体重比值的变化,TPN组大鼠氨平衡情况,肝功能、肝甘油三酯(TC)、胆固醇(CHO)含量、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情况。结果 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实验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TPN组血清TBIL、AST和ALT无显性差异(P>0.05),ALB、A/G比值明显降低(P<0.05),肝TG、CHO含量明显升高(P<0.05),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浓度升高不明显,而胰高血糖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正常组为0级,对照组Ⅰ级,TPN组Ⅳ级。电镜观察,肝细胞质内对照组有少量的脂肪滴,而TPN组有多量的脂肪滴,两组肝细胞质内线粒体均轻度肿胀。结论 合理的TPN对硬化肝仍有损害.且TPN也未能增加血清白蛋白浓度.因此硬化肝TPN时必须预防和治疗进一步的肝损害,且必须用白蛋白强化。  相似文献   

16.
全胃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可引起肠粘膜萎缩、通透性升高,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和肠细菌移位,谷氨酰胺可减轻全胃肠外营养对肠道的不利影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本文就谷氨酰胺对肠道免疫的正性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严重脑外伤早期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意义王之敏,惠国桢,周建烈严重脑外伤患者可发生自身性代谢平衡紊乱,包括能量消耗率增加和蛋白质分解率加快。其营养支持以往多采用经胃肠内营养。但也有一些学者在严重脑外伤病例早期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发现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胃癌根治术及全胃肠外营养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根治术及全胃肠外营养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200433)李际辉,沈炎明,闻兆章,华积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科实验室戴方平由于肿瘤生长部位的关系,胃癌患者有效摄入减少,加之肿瘤负荷,以及手术创伤应激代谢增高,常导致营养...  相似文献   

20.
经门静脉全胃肠外营养对兔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营养对兔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三组:I组(对照组,n=5);Ⅱ组(中心静脉营养组,n=10);Ⅲ组(门静脉营养组,n=10)。分别切除兔肝左叶。行门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后,连续胃肠外营养,6d后取新鲜肝组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计算肝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Ⅱ,Ⅲ组G0+G1期细胞均明显减少(P<0.01),且Ⅲ组减少更明显(P<0.01)。S期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G2+M期细胞Ⅲ组细胞Ⅲ组明显高于I组和Ⅱ组(P<0.01)。肝细胞增殖指数Ⅲ组明显高于Ⅱ组(56.3%对49.3% P<0.01)。结论 经门静脉营养促进肝再生的作用优于经中心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