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将74例存在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成综合护理组(A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B组,34例)。比对其干预后14 d内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差异。结果 1护理后,A组排便量<2次者仅1例,2~3次/周排便者降至4例,35例患者均可确保3次/周以上排便频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A组排球形干便及条形干便发生率为10.0%,排软便患者90.0%;B组中排球形干便及条形干便发生率为79.4%,排软便患者20.6%,与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对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对腹胀、便秘的骨折患者在神阙穴等穴位进行中药贴敷,贴敷后每次按摩3 min,每2~3 h按摩1次。结果有效缓解患者腹胀、便秘,促进排便。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便于患者接受,希望普遍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06~2004-12在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病死。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3~6次/d(平均4次/d),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以后平均排便2次/d,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化疗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2组3d内排便率和5d内排便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3d内排便率和5d内排便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杨汝玲 《淮海医药》2003,21(3):231-231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 ,由于多种原因极易引起便秘 ,使这部分患者除了精神疾病的折磨外 ,还要忍受便秘的痛苦 ,这样不仅影响精神病患者服药时的配合和药物用量 ,同时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转归 ,而且也给护理工作加重了工作量。因此 ,及时发现与早期治疗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现就患者住院期间便秘的成因分析如下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 临床资料本资料统计 1994年 2月~ 2 0 0 1年 8月住院患者 16 0 0例次 ,其中便秘者 32 0例次 ,年龄 15~ 70岁 ,男性 172例次 ,占 5 3. 75 % ;女性 14 8例次 ,占4 6 .2 5 % ;便秘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排便均超过48 h。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到发生便秘的不同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对患者进行饮食规划、心理护理和药物干预,最终67例便秘患者在3~5 d恢复排便的有38例、6~10 d恢复排便的有24例、超过11 d恢复排便的患者有5例。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及时促进患者排便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便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的病因很多。现将我院1987年~1990年收住2897例老年人患者中583例便秘者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897例患者中,便秘者583例,占20.12%。最高年龄91岁,最低年龄60岁,平均年龄68岁。男性467例,占80.10%,女性116例,占19.90%。男女之比约为4∶1。二、临床症状及分类:间隔2~3天排便一次378例,占64.83%。3~4天排便一次157例,占26.93%,5天以上排便44例,占7.55%。急性便秘者126例,占21.61%。  相似文献   

8.
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06~2004-12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住院手术治疗的36例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并同时联合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病死。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3~6次/d,液体状大便。术后1年以后平均排便2次/d,固体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排便控制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排便满意度达89%。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同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住院28 d,其中好转28例,死亡2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显著,现将30例AMI急性期的护理体会简述如下。1休息AMI患者在病后1周内,特别是最初的48~72 h内病情变化最大,病死率也最高,应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各种必要的护理工作应集中一次做完,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尽量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精神负担,如无并发症者,可从第2周开始在床上做伸展四肢和深呼吸等轻度活动,第3周可根据病情下地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使患者不能出现疲劳、心慌、气短、胸痛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说明活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有并发症者或高龄AMI患者,应酌情延长休息时间。卧床期间,由于局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褥疮,且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导致坠积性肺炎。要求病床单元应保持平整,无杂屑,受压部位按摩,被动活动,帮助排痰,病情允许时协助翻身。2心电监护第1周内特别是48~72 h内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动态性变化,每1 h记录1次。若发现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或...  相似文献   

10.
杨红  张岚 《现代临床医学》2003,29(6):369-369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间隔过长 ,大便中水分在肠道被过分吸收 ,变得干硬 ,难于排出 ,或虽每日排便 ,但大便干结 ,排便困难。老年患者常常因胃肠蠕动功能下降以及疾病的因素导致排便次数减少 ,大便在肠道中水分过多地被吸收 ,而致便秘。现将笔者对 5 8例住院老年患者合并便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8例患者中男性 4 3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 0~ 88岁 ,平均年龄 70 4岁。1 2 老年便秘者所患疾病主要是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11.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 ,肢体功能的恢复特别是下肢功能恢复的程度决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综合运用促通技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 8月 ,收治住院偏瘫患者 82例。其中男 60例 ,女 2 2例。年龄 3 0岁以下者 3例 ,40岁~ 60岁者 67例 ,61岁以上者 12例。从发病到开始康复时间 1个月以内者 2 7例 ,2个月~ 3个月者 45例 ,4个月~ 6个月者 5例 ,6个月以上者 5例。住院康复时间 :3个月内者 5 0例 ,4个月~ 6个月者 2 0例 ,6个月以上者 12例。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芳 《安徽医药》2012,16(3):406-407
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86例甲减便秘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患者针对饮食、饮水、运动及局部按摩等八个方面进行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最近7 d的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评价的时间分别为入院时和干预后的第3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其他认知、行为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甲减患者便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肌梗死发生便秘时 ,患者用力排便可使腹腔内压力、心内压力及颅内压力增加 ,并增加了心肌耗氧量 ,导致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脏负担急剧增加 ,易发生心力衰竭 ,严重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等。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必须处理好病人的便秘问题。现就我科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年内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 ,其中出现便秘86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54 %) ,女41例 (46 %) ;年龄31~93岁 ,平均年龄70岁 ;其中出现急性便秘52例 ,男女各占50 %。习惯便秘者34例 ,男14例 ,女20例…  相似文献   

14.
查列 《中国乡村医药》2013,(1):41+68-41,68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联用四神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7例,给予口服贝飞达胶囊,2粒/次,3次/d;四神片,4片/次,2次/d。连续服用28d后评估疗效。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患者粪便性状和排便时伴随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轻度便秘54例,显效37例(68.5%).中度便秘30例,显效19例(63.30);重度便秘3例,显效1例(1/3)。结论联合用药可改善患者粪便性状及排便时伴随表现,治疗轻中度便秘效果较好,但随着便秘程度加重,疗效下降。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常见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比较多见,而便秘是促使和诱发第二次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脑出血),复发的脑卒中其死亡率和再次复发率都明显高于首次发作[1]。为有效地防止便秘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我科92例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分析了脑卒中便秘的原因,提出了护理对策,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的脑卒中便秘患者92例,男57例,女35例,年龄40~73岁,出血性脑卒中50例,缺血性脑卒中42例。患者或独立完成问卷或由笔者协助记录。1.2调查内容便秘原因分析表所列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有无情绪焦虑、抑郁;是否计较排便场合及其他心理因素;每日主食种类与量,每日蔬菜、水果及饮水量,饮食种类有哪几种;卧床时间长、缺乏活动对排便有无影响;是否习惯床上排便等。1.3评价标准便秘的诊断以患者解便干燥困难,并是否使用辅助措施作为判断标准。2结果对92例便秘患者的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出造成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②饮食不合理;③卧床时间太长,缺乏活动;④排便习惯与姿势改变。其所占比例见表1。表192例脑卒中便秘患者四种原因所占例数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34(11):1009-1010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一般2 d以上无排便,可提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存在。分析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形成原因,做好预防性护理对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118例,其中男性72例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1998~2001年内,我科共收治的急性脑中风患者380例,男200例,女180例,年龄35~83岁,平均59岁。1998~2000年住院患者181例(对照组),发生便秘的人数80例,占44.2%,平均住院时间(36.4±8.8)d,2000~2001年(即采血预防便秘措施后)住院199例(观察组),发生便秘68例,占34.2%,平均住院时间(31.7±11.4)d,近二年来便秘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P<0.05)。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7d,两阶段对比有显著差别(P<0.01),但是两阶段疾病种类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现把便秘的机理及护理简述如下。 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解决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便秘的问题。方法将56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及对照组(B组)。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手术前给予灌肠;手术后给予腹部按摩,8h应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腹部及按摩腹部,2次/d,连续5d;床边适当活动;做提肛运动。对照组则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及便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70例,给予系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指导、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疼痛、排便、饮食和换药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的68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患者由于遗漏蝶形瘘管,行二次手术治疗,住院时间15~30 d,平均18.5 d,术后随访2个月~1年,均无并严重后遗症及并发症。结论复杂性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围手术期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1周内排便次数〈2~3次,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是一种常见症状[1]。大多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血液病、肿瘤、骨折后的患者,及因脑中风、脑外伤而造成偏瘫的患者,由于大部分均不能起床活动,常会引起便秘等症状。因此,必须处理好便秘问题,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