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的应用。方法:选择8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先行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介于50%和70%之间的病变(即临界病变)行冠脉内OCT检查,测量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评价靶病变斑块的脂核大小、纤维帽的厚度、是否存在斑块破裂、是否伴有血栓形成等。根据OCT检查结果对考虑不稳定易损斑块行冠脉内支架置入(PCI)治疗,稳定斑块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结果:8例患者共14处病变,OCT检查显示14处病变的病变狭窄率均超过50%,7处斑块脂核较大、纤维帽厚度小于70μm,2处有斑块破溃,包括1处有局部血栓形成,以上判定为不稳定易损斑块,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余4处病变脂核较小,纤维帽厚度大于70μm,为厚纤维帽稳定斑块,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结论:OCT能发现ACS患者冠脉造影显示为临界病变靶血管内的易损斑块,为高危ACS患者冠脉临界病变制定冠脉介入治疗策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探讨64排128层CT血管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易损斑块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存在易损斑块的患者78例,患者均进行了CT血管造影(CTA),比较易损斑块伴MB-McA与易损斑块不伴有MB-McA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病率.以CAG结果为参照,比较CTA显示M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脉造影(C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因胸痛而疑诊为ACS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AG)、心电图(ECG)检查。以S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其对ACS诊断的准确性。结果7例MSCT与SAG均排除冠脉狭窄病变。64层螺旋CT、ECG诊断中重度冠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6.0%、88.0%;特异度为87.5%、37.5%;阳性预测值为96.0%、81.5%;阴性预测值为87.5%、50.0%。18例含有斑块,其中11例含软斑块,并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并对内科介入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怀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8例患者检查资料。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8例患者4个主要冠脉包括左冠脉主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72支检查中显影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97例,显示无病变(-)者175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者101例,显示无病变(-)者171例。冠脉CT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者94例,均为(-)者167例。68例可疑为冠心病患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93.1%,特异度为97.7%。结论冠脉CT成像具有非侵入性、费用低、灵敏、特异、准确等优点,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排CT冠脉成像(CTA)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00例有冠心病症状或是心脏体检的患者,为其做64排CTA,从中选择出有心肌桥表现的病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临床有冠心病症状患者做冠脉造影来对比观察。结果:100例病例中CTA发现心肌桥18例,而冠脉造影只发现2例。结论:本组病例中CTA对心肌桥的检出率为18%,冠脉造影检出率为2.5%,所以CTA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64排CT冠脉成像可以清晰而且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细小分支,并精确显示血管的走行情况、管壁的粥样斑块及钙化、血管的狭窄程度等,与目前诊断冠脉的金标准冠脉造影相比,本检查方法不但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而且为无创性检查、费用低廉,所以64排CT冠脉成像还可以作为体检手段或为冠脉造影做筛查。  相似文献   

6.
罗贵全  余冬梅  王强 《西部医学》2013,25(3):378-3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6例患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两项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66例患者3支主要冠脉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198支中检查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73支,显示无病变(-)者125支;冠脉造影像显示病变(+)者69支,显示无病变(-)者129支。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阳性(+)者49支,均为阴性(~)者96支。66例可疑为冠心病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度为88.OO%。结论冠脉CTA是有效筛选、诊断CAD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通过64层螺旋CT联合心电图ST-T段动态改变检查,从临床角度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昆明市延安医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接受冠脉造影、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141例患者,并对其冠状动脉斑块性质进行评价.入选本研究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84例.据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软斑块组.结果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比SAP组显著高,而硬斑块的分布显著低于A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ST-T动态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SAP和对照组(P〈0.01),而SAP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ST-T动态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硬化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两组ST-T改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与ST-T动态改变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64排螺旋CT联合心电图ST-T动态改变检查,可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判别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 对34例因胸痛及心电图显示急性缺血就诊疑似ACS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其中男性22例,平均年龄在57.72±8.88岁.以CAG结果 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64层螺旋CT对ACS的准确性.依据CT值的不同将冠脉斑块分为三类:富含脂类斑块(亦称软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为脂类和钙化共存的斑块.其中64层螺旋CT显示为临界不稳定斑块所致的ACS的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以IVUS为金标准比较其对斑块性质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脉狭窄的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94.6%,敏感性85.3%,特异度为96.7%,假阳性3.4%,假阴性14.6%.在斑块性质的判断方面对软斑块的敏感性为83%.结论 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同时在判断冠脉斑块性质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行冠脉CTA检查7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30),急性冠脉综合征纳入观察组(n=40),患者均检测cTnI并进行CTA成像检查,对比这两组患者cTnI水平与CTA成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nI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狭窄程度以正常和轻度狭窄为主、观察组患者狭窄程度主要为中、重度狭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斑块性质主要为混合性斑块与高危性斑块,对照组斑块性质主要为非钙化性斑块与钙化性斑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ACS中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cTnI检测诊断的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董添 《中国医疗前沿》2012,(22):70-70,84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以下称冠脉CTA)上的应用,以提高CT在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桥、支架复查方面的诊断水平。方法抽取近半年冠脉CTA检查中已有DSA反馈结果的病历20例,回顾其在CT上的影像表现,参考、结合行CT检查时患者心律、心率状况以及DSA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20例中,2例冠脉CTA以及相应DSA均提示正常;1例冠脉CTA提示解剖结构异常,DSA未给予相关提示;5例冠脉CTA提示冠脉存在心肌桥,DSA提示其中4例;14例冠脉CTA提示存在钙化板块、软板块导致不同程度管腔狭窄(包括管腔狭窄与心肌桥并存2例、管腔狭窄为支架后复查1例),相应DSA反馈中有3例提示其狭窄程度不相符,其中1例为冠脉CTA检查中出现心律不齐;1例冠脉支架术后复查,支架内管腔通常,支架显示清晰,未见内膜增生征象。结论冠脉CTA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冠脉血管检查技术,具有直观、立体、动态和多视角观察的优点。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中,对患者心律的控制有一定的要求,心律不齐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产生误差。另外,冠脉CTA在解剖结构以及心肌桥的显示上相对于DSA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对于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复杂斑块导致的狭窄评估上,冠脉CTA较DSA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分析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统计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方法查阅患者病历记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结果筛选入选患者,查阅入选患者心脏远程监护记录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计算静息性心肌缺血两种机制各占的比例及静息性心肌缺血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21.3%,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患者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率≥58.3%(P<0.05)。冠状动脉痉挛在所有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中所占比例≥73.3%,非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所占比例≤26.7%(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鉴别诊断导致静息性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两种机制;静息性心肌缺血发生机制中冠状动脉痉挛所占的比重大;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的狭窄但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比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的连续监测对于静息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 ,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6 0例经冠脉造影诊断的CHD患者血清sICAM - 1、sVCAM - 1、sE -selectin水平 ,并以 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ICAM - 1水平CHD组增高 ,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组增高更为显著 (P <0 .0 1) ;sVCAM - 1、sE -selectin水平在SAP和ACS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sICAM - 1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偏相关分析显示 ,sICAM - 1、sVCAM - 1与sE -selectin及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结论 CHD患者血浆sICAM - 1、sVCAM - 1、sE -selectin水平增高 ,3种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 ,而sVCAM - 1、sE -selectin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变化,选择初诊为冠心病患者6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体表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狭窄或闭塞45例,占70%,造影正常者19例,占30%.结论体表心电图简便、常用,能够帮助诊断大多数冠心病,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也有局限性和风险.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显像(MPI)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诊断及准确定位"罪犯"血管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3575(55.2±20.2)岁,均行75(55.2±20.2)岁,均行(13)N-NH_3PET腺苷负荷/静息MPI及冠状动脉CTA检查,1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分别对MPI、CTA及CAG结果进行分析,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MPI及MPI联合冠状动脉CTA的诊断价值。结果(1)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0%(36/40)、特异度为95.0%(302/318)、阳性预测值为69.2%(36/52)、阴性预测值为98.7%(302/306)。(2)MPI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9%(20/22)、特异度为90.9%(10/11)、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阴性预测值为83.3%(10/12)。(3)MPI联合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5.5%(20/21)、特异度为100%(11/11)、阳性预测值为100%(21/21)、阴性预测值为91.7%(11/12)。结论 MPI结合冠状动脉CTA可减少单纯MPI或CTA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更高准确性,尤其是提高了对"罪犯血管"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A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13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诊断敏感性为95.97%,特异性为92.42%,阳性预测值为92.94%,阴性预测值为90.37%,准确率为92.74%,Kappa值为0.85。结论 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诊断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严重性与纤溶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ACS组),对照组32例对全部受试者进行冠脉造影,对冠脉狭窄评分,测定外周静脉血D-D、PAI、TNF-α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冠脉狭窄评分与纤溶及炎症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S组D-D、PAI、TNF-α和HS-CR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D-D、PAI、TNF-α和HS-CRP的水平与ACS冠脉病变分数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r介于0.521~0.774之间).结论:纤溶及炎症指标的水平可以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未确诊CAD的患者,在7 d内先后接受了320排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5例患者4个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0支在检查中显影良好。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共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与CAG均发现病变者68例,均未发现冠脉病变者100例。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0.79。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CTA是CAD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CAD患者诊断提供依据,虽然尚不能替代目前的金标准检查CAG,但由于CTA对于重度狭窄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对于那些拒绝CAG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是一个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检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探讨其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史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同期选取35例行冠脉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TA检查结果将观察组分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根据RI指数是否大于1将观察组分为RI>1及RI<1两组。结果(1)与SAP相比,ACS组的易损斑块显著增高;钙化斑块显著降低(P<0.05);(2)NLR及D-二聚体水平均为ACS组>SAP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NLR及D-二聚体水平均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RI>1组的NLR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RI<1组(P<0.05)。结论(1)256层螺旋CT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冠脉斑块的性质。(2)NLR比值及D-二聚体浓度对冠脉斑块的稳定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