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ICU常频机械通气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6月~2004年6月接受呼吸机治疗的219例新生儿危重患儿并发VAP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并发VAP67例,发生率为30.59%,治愈52例,治愈率为77.61%,死亡13例,病死率为19.40%,其中10例为早产儿,占76.92%。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占91.04%。结论:NICU常频机械通气并发VAP的病例中,通气时间越长、胎龄愈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VAP的发生率越高,早产儿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为减少VAP发病率及提高治愈率,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消毒隔离及有效洗手;②尽量缩短通气时间;③选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避免常规性和经验性抗生素使用;④加用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谢城  苏炳合 《现代医院》2005,5(8):33-3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通气时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收集7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VAP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57.7%,治愈率76.3%;45例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5.2±11.0)h,33例未发生VAP平均机构通气时间为(75.3±23.2)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种细菌混合感染率(40.6%)。气道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耐药是VAP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菌管理;VAP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原学特点及致病相关因素,提高对VAP的防治水平。方法分析26例新生儿VAP诊治情况及痰培养结果,同时对VAP发生率与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新生儿的VAP发生率为76.5%;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支气管分泌物致病菌培养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感染率与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防治VAP应尽量缩短通气时间,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病原菌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近4年多来NICU病房机械通气并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并发VAP59例,发生率为20.77%;死亡15例(25.42%)。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的发生率越高。而发生VAP的新生儿,其住院时间亦明显延长。支气管分泌物培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结论:VAP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关;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主要是葡萄球菌和孪生球菌属;对VAP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呼吸道管理;发生VAP的时候应及时进行支气管分泌物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5.
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使用NICU呼吸机治疗的170例危重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VAP发生率为40%;VAP发生率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气管内吸引次数呈正相关(P<0·05);病原菌主要为耐药性条件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高。结论:综合防治是减少VAP发生率、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 d的患者更易发生VAP;共分离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76.1%),革兰阳性菌15株(22.4%),真菌1株(1.5%),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 VAP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其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存在多重耐药,临床中要合理运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感染情况及特征表现,以及观察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旨在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68例患儿,遵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数字奇偶分组,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机械通气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则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患儿的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同时分析VAP感染患儿的病原学特征。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死亡率及VAP发生率分别为8.82%、8.82%,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6.47%、26.47%,试验组患儿脱机成功率94.1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47%(P0.05);试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以及总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试验组患儿血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68例患儿中共12例发生VAP,病原菌分析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同时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均有一定的检出率。结论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同时明确VAP发生患儿主要致病菌可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18年1月-12月本院EICU收治的14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痰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49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61例,发生率为40.94%。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44%,革兰阳性菌占19.44%,真菌占11.11%;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VAP的感染率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联合用药呈相关性(P<0.05)。结论VA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VAP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9月医院呼吸疾病加强监护病房(RICU)158例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VAP发生情况;采集患者痰液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鉴定病原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158例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患者43例,发生率为27.22%。43例VAP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8株,革兰阴性菌34株占58.62%、革兰阳性菌20株占34.48%、真菌4株占6.9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酸剂、白蛋白水平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做好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致病菌谱。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74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发46例VAP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患者中并发VAP发生率为62.2%,并发VAP的平均时间为(5.5±-2.5)d,机械通气每增加1d其VAP的发生率增加(4.7±2.0)%。有慢性基础病者发生率为90%;无慢性病史者发生率为51.9%。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致病菌者41例,其中有2种致病菌感染者11例,占26.8%,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69.2%)。结论VAP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有慢性基础病患者发生率较高,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AECOPD患者发生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AECOPD急救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AECOPD机械通气急救中VAP的发生率,对发生VAP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发生VAP 96例,VAP发生率67.6%,共分离出病原菌1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69.6%,革兰阳性菌38株占27.5%,真菌4株占2.9%;机械通气持续时间≥3d、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为AECOPD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VAP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VAP,病死率明显增高,住院时间增长,急救中需严格掌握有创呼吸机应用指征,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合并糖尿病、吸烟史、留置胃管患者积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西  刘玉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60-3261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机械通气的关系,病原学特点等,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18例机械通气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61例,发生率51.69%,死亡16例,病死率26.23%,上机时间≤3天VAP发生率17.8%,4~7天57.14%,≥7天100%,P<0.001。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对头孢霉素类广泛耐药。结论:缩短上机时间能降低VAP发生,应加强机械通气病人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洗手及时消毒更换呼吸机管道等设备,及时吸痰,重症病人应先选用注射抗生素,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应重视全身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14)
目的:本文就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并使用呼吸机治疗的88例新生儿,按照出生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儿的VAP发生率、反复机械通气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反复机械通气次数对比参照组更少,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也更短,均P0.05。结论:在新生儿接受呼吸机治疗期间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减少反复机械通气次数均有积极作用,并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1002-100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临床特点及其病原菌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21例新生儿VAP诊治情况及痰培养结果, 同时对VAP发生率与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率为70%, 机械通气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 以肺炎克雷伯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 耐药率高, 对泰能敏感。结论: 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 革兰阴性杆菌是新生儿VAP主要病原菌, 耐药率高, 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次数、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次数、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通气次数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刨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严重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先用常规呼吸机治疗,病情好转后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28例,有创机械通气至撤机.直接过渡到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严重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的发生和再插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68例患儿,通过观察呼吸音、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68例患儿,1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7.94%;其中一种致病菌13例,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6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克雷伯杆菌6例,白色念珠菌4例,大肠埃希菌6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新生儿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防治是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73例行维持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统计VAP的发生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204例发生VAP,发生率为35.60%;胎龄(<37周)、体位(平卧位)、机械通气时间(≥5.63d)、出生体质量(<2 500g)和胃内容物吸入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VAP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平卧位、胃内容物吸入和机械通气时间过长等有关,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和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VAP患者机械通气距VAP发生时间2~12(6.8±2.5)d;其中早发VAP(2~4d)11例,晚发VAP(≥5d)29例.病原学检查阳性36例(90.0%),共培养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67.1%),革兰阳性菌20株(26.3%),真菌5株(6.6%).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25例(62.5%)脱机成功,15例(37.5%)死亡.死亡15例中早发VAP 4例(26.7%),晚发VAP 11例(73.3%);单一致病菌5例(33.3%).结论 VAP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多数为晚发,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应尽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动态监测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或避免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机械通气≥48h的364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64例发生VAP的患儿在气管插管下取其痰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64例机械通气≥48h的患儿中发生VAP 64例,发生率为17.58%,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胎龄、母亲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共培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93.3%,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强,敏感率为81.82%,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敏感率分别为72.73%,77.27%,68.18%。结论 VAP的发生相关因素较多,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应对VAP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依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