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青年人发生AMI的易患因素,为预防青年人发生AM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收住院的首次AMI患者(青年人组76例;老年组80例),对两组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肥胖及饮酒史等)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中吸烟有54例(71.1%)、高甘油三脂血症24例(31.6%)、冠心病家族史11例(14.5%)、肥胖20例(26.3%)及长期大量饮酒史45例(59.2%)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以男性为主(88.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青年组单支冠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两支及三支冠脉病变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1)。结论青年人AMI有较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肥胖是青年人发生AMI最主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青年AMI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以单支病变为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为青年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胸痛住院并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青年女性患者(年龄≤44岁)248例(其中既往急性心肌梗死病史60例),选取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240例(其中既往急性心肌梗死病史57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血运重建情况。结果青年女性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130例(52.4%),糖尿病42例(16.9%),高胆固醇血症64例(25.8%),均明显低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 P <0.05)。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相比,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多见,三支病变少见( 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体重指数、高三酰甘油、冠心病家族史( P <0.05)。结论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冠脉造影显示病变相对局限,以单支病变为主。青年女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没有降低,高血压、体重指数、高三酰甘油、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特点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80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40岁、对照组〉40岁,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冠脉病变特点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对照组以多支病变为主。观察组吸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史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年轻AMI患者吸烟为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降低年轻AMI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点。方法收集2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老、中、青三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梗死部位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1)三组间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性显著(P〈0.05)。(2)中青年组典型胸痛者、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而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于老年组,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3)中青年组以前壁梗死、单支血管病变为主,老年组以下壁梗死、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三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1)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男性多发,吸烟、饮酒、家族史、高TG为区别于老年组的特征;多突然起病,有典型胸痛;预后好,并发症及死亡率低;冠状动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病变较少。(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症状多不典型;预后差,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冠状动脉血管以多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5.
女性冠心病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以男性为对照,回顾性分析24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女性冠心病发病年龄较男性晚(P〈0.05);绝经为女性冠心病的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雌二醇水平降低,脂质代谢紊乱加重;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糖尿病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者显著高于男性(P〈0.05);女性吸烟者显著低于男性(P〈0.05)。女性不典型心绞痛及非特异性ST-T改变多于男性;女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显著高于男性,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显著低于男性(P〈0.05)。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左前降支最易受累,女性多支病变多于男性(P〈0.05)。女性选择性介入治疗明显少于男性(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应加强对女性冠心病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34例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6例。详细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冠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危险因素组成及肌钙蛋白峰值情况。结果NSTEMI组冠脉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弥漫性病变、左主干多见,侧支循环开放率高(P〈0.05),而STEMI组急性完全性闭塞病变显著高于NSTEMI组(P〈0.05),肌钙蛋白Ⅰ峰值NSTEMI组明显低于STEMI组(P〈0.05)。在危险因素方面,两组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梗死、吸烟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STEMI组中,心梗、心绞痛病史等高危因素明显多于STEMI组(P〈0.05)。结论NSTEMI患者病变严重复杂,但梗死范围及CTnⅠ峰值较STEMI患者小,并且易合并心绞痛、心梗病史等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索瑞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67-168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4例中青年AMI患者和同时期的4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从两组的危险因素、性别差异、起病诱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和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两项危险因素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高血压、血脂水平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C反应蛋白(CRP)中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发病多有明确诱因,临床表现典型,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预后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不同年龄段AMI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梗死部位、病灶数目,临床诊断及治疗应结合患者特点,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探讨如何预防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方法对于年龄〈45岁的青年男性STEMI患者50例(A组)和同期年龄〉65岁的老年男性STEMI患者50例(B组)进行对比观察,从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①A组患者多有吸烟史(78%比34%,P〈0.05)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40%比10%,P〈0.05),两组基础综合征各项指标中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比36%,P〈0.05)。基础心功能A组均正常,B组正常中占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AMI后心功能Killip II-IV级占4%,B组为48%(P〈0.05);②A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为76%,多侵犯LAD;而B组双支及三支病变发生率为84%。结论吸烟、家族遗传因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青年男性STEM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9.
马树旗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33-34,36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新发心房纤颤(A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资料,其中新发房颤患者53例(AF组),未发生房颤者291例(NAF组),AF组按新发AF持续时间分为AF1组23例(心肌梗死24h内发生AF者),AF2组30例(心肌梗死24h后发生AF者)。比较AF组和NAF组之间的年龄、并发症、CK—MB峰值、心功能(Killp分级)、死亡率以及NAF组和AFl组、AF2组之间心肌梗死部位病变血管情况等因素的对比。结果AF组老年患者多于NAF组(P〈0.01),AF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者高于NAF组(P〈0.01),AF组CK—MB峰值、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显著高于NAF组(P〈0.01),AF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NAF组高(P〈0.05),AF1组下壁AMI发生率高于NAF组和AF2组(P〈0.05),AF2组前壁AMI发生率高于AF1组(P〈0.05)。结论高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梗死面积及多支血管病变是AMI并新发AF的危险因素,AF发生时间与AMI梗死部位相关,AMI并新发AF者严重并发症多,预后差,应给予早期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8例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AMI者其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及休克发生率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AMI,其非Q波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Q波型心肌梗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是发生AMI的危险因素,其合并AMI者并发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高传发  马礼坤  李家保  宋宇 《安徽医药》2014,(11):2163-2165
目的: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40岁)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年龄≤40岁的年轻心肌梗死患者22例作为年轻组,随机选取同期年龄〉40岁且完成冠脉造影的心梗患者4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结果年轻组患者严重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及肥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对照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年轻组患者(P〈0.05)。年轻心梗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而多支受累者在对照组患者中多见(P〈0.01)。年轻组患者心肌梗死发作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明确诱因、典型胸痛症状及STEMI心电图征象。与对照组相比,年轻患者严重心脏事件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及肥胖是年轻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心梗具有更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特征,且单支病变较多,预后较老年患者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3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及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4例青年女性(年龄≤4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患者(46例)和多支病变患者(18例);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青年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关系.结果 ①青年女性中,心肌梗死组高血压比例(56.2%,36/64)高于对照组(8.3%,5/60),多支病变患者高血压比例(77.8%,14/18)高于单支病变患者(47.8%,22/46) (P <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女性患者中,高血压[比值比(OR)=16.173,95%置信区间(CI):4.130 ~ 63.328]、血红蛋白(OR=1.039,95% CI:1.002 ~1.078)及尿酸(OR=1.008,95% CI:1.001 ~ 1.016)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③心肌梗死组中,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38.9%,14/36)多于非高血压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4.3%,4/28) (P<0.0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77.8%,14/18)的比例高于单支病变组(46.2%,18/39) (P <0.05).结论 高血压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的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汪涌  马礼坤  余华 《淮海医药》2010,28(4):287-288
目的分析和比较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系统回顾分析260例AM I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2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的特点。结果2组中男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发病比例在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其中中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以吸烟、血脂异常为多见。起病时多有急性典型胸痛。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老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为多见。起病症状不典型者多见。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中青年和老年患者中导致AM I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且临床表现及冠脉病变特征也不同。临床工作中应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为青年和老年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青年女性患者(年龄18~44岁)248例和老年女性患者(60~80岁)240例的病历资料,记录并比较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血运重建情况。结果①青年女性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52.4%(130/248)比70.8%(170/240),16.9%(42/248)比56.7%(68/240),25.8%(64/248)比45.0%(108/240)](均P〈0.05);②青年女性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比例高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76.6%(190/248)比35.0%(84/240)],三支病变比例低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3.2%(8/248)比30.8%(74/240)](均P〈0.05)。③青年女性冠心病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者明显多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29.8%(74/248)比16.3% (39/240)],行单支血管介入治疗者明显多于老年女性冠心病组[82.6%(133/248)比62.8%(113/240)](P〈0.05)。④心肌梗死患者相应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青年女性组心肌梗死病史患者60例(24.2%),老年女性组心肌梗死病史患者57例(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女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组[66.7%(40/60)比38.6%(22/57)](P〈0.05),青年女性心肌梗死三支病变患者明显低于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组[13.3%(8/60)比35.1%(20/57)](P〈0.05)。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青年女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体重指数、高三酰甘油水平和冠心病家族史[比值比(OR)=22.182, 95%置信区间(CI): 5.590~96.182,P=0.000;OR=0.892, 95%CI:0.858~0.969,P=0.004;OR=0.762, 95%CI:0.612~0.901,P=0.003;OR=0.357, 95%CI: 0.158~0.418,P=0.000]。与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OR=3.027, 95%CI:1.799~5.102,P=0.000;OR=1.678, 95%CI:1.004~2.811,P=0.040)。结论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老年女性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相对局限,以单支病变为主。高血压、体重指数、高三酰甘油水平、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女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是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压及血糖。  相似文献   

15.
160例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不良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的临床特点。方法:以病史采集的方式询问160例经胃镜证实的OD和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分析各组症状与进餐之间的关系。结果:OD和FD分别占45%和55%。FD病例多见于〈50岁的患者(P〈0.05),FD病例表现的上腹饱胀、暖气等症状计分明显高于OD(P〈0.05),OD病例表现的上腹痛症状则明显高于FD组(P〈0.05)。O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空腹为主,而F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餐后为主。结论:根据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可判断FD和OD,F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主要与动力障碍相关。而O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则可能主要与胃酸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邦松  王庆梅 《安徽医药》2013,17(9):1533-153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0例,对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其中早发性癫痫的发生率(68.6%)显著高于迟发性癫痫(31.4% )(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占10.0%,显著低于脑梗死的53.8%和脑出血的52.4%(P〈0.05);病灶位于皮层下的比例均明显低于病灶位于皮层的比例,大面积病灶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小面积病灶的比例(P〈0.05);脑卒中后癫痫组的焦虑、阻滞、认知障碍、全身症状、睡眠障碍、HAMD量表总分6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癫痫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以早发性癫痫为主,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大小与卒中后癫痫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龄阶段胃癌患者性激素受体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男性胃癌患者性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方法:选择中老年、青年男性胃癌患者各30例,分析两组胃癌患者病程、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并检测所有患者雄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结果:中老年、青年男性胃癌患者有着不同的Brrmann分型与病理类型分布。青年男性胃癌患者相比中老年男性胃癌患者,雄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率、蛋白含量与KD值都高(P〈0.05)。结论:年轻患者激素依赖型胃癌比率较中老年为高。  相似文献   

18.
金洪珍  张盼 《中国医药》2013,8(6):747-749
目的 探讨青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功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94例青年和111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临床资料采集,记录患者入院的即刻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尿酸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梗死部位、处理方法,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心功能KiHip分级、所有患者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青年组TG、CK-MB峰值高于老年组[(2.2±0.4) mmol/L比(1.4±0.6) mmoL/L,(190 ±42) U/L比(86±20)U/L,P<0.05或P<0.01],前壁心肌梗死比例高于老年组[39.4%(37例)比20.7%(23例)],心功能Killip分级优于老年组[(1.7±0.6)比(2.3±0.8),P<0.05],病死率低于老年组[4.2%(4例)比13.5%(15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多于老年组[50.0%(35/70)比28.9% (23/76)] (P <0.01),而老年组多支病变多于青年组;心肌梗死对青年组的舒张功能、收缩功能的影响小于老年组(P<0.05).结论 年龄、性别、CK-MB酶峰、入院即刻血糖水平是青年组左心室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急诊PCI、CK-MB峰值、入院即刻血糖水平是老年组左心室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11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男73例(63.5%),女42例(36.5%),5岁以内96例(83.5%)。(2)典型KD 90例,不完全性KD(IKD)25例;IKD组婴儿(〈1岁)比例和CAL发生率均高于典型KD组(44.0%vs 7.8%,40.0%vs 17.8%,P均〈0.05);除肛周脱屑、卡疤红肿外,IKD组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出现时间晚于KD组(P均〈0.05);除血红蛋白外,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AL组男性比例、婴儿比例、发热时间、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大(高)于非CAL组(P均〈0.05)。(4)KD发病10 d内的CAL发生率低于发病10 d后,且治疗2周后复查发病10 d内给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组新CAL发生率低于发病10 d后给予IVIG组(P〈0.05)。结论:IKD多发于婴儿,且其CAL发生率较高,肛周脱屑、卡疤红肿有助于其早期诊断;CAL发生率与男性、年龄〈1岁、发热时间、PLT、ESR、CRP有关;KD发病10 d内应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