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黄晓芬 《护理学杂志》2000,15(3):163-163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 [1] 及介入性插管栓塞术 [2 ] ,但以上两种方法均有创伤大、费用高等不足。我院 1 998年5月至 1 999年 5月 ,在 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向瘤内直接注射平阳霉素 ( PYM)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1 8例 ,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8例中男 8例 ,女 1 0例 ,年龄 2 4~ 65岁 ,平均41 .3岁。 1 8例共有 2 2个瘤体 ,1个瘤体 1 5例 ,2个瘤体 2例 ,3个瘤体 1例。所有病例均经 B超、CT增强扫描确诊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瘤体最…  相似文献   

2.
微波固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女性多见 ,高发年龄为 40~ 50岁。目前CHL外科治疗的方法很多 ,各种手术方法的利弊不一 ,1 992~ 1 999年间 ,我们采用微波固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1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32~ 57岁 ,平均 42 .2岁。肿瘤直径 5~ 1 0 cm,平均 7.2 cm。本组全为单发 ,肿瘤位于肝右叶 1 0例 ,其中位于肝 段 2例 , 段 6例 , 、 段间 2例 ;肝左叶 2例 ,全部位于肝 段。有隐胀痛症状者 9例 ,3例无症状 ,体检时发现。全组病例均作 B超、CT检…  相似文献   

3.
尿素介入治疗面颌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颌面部是血管瘤的好发部位,约占血管瘤的6 0 % [1 ] ,颌面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治疗上的难点。1996年1月~2 0 0 3年1月,我们为138例重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8例,依Mulliken分类法[2 ] ,其中血管瘤91例,男2 1例,女70例,年龄3~8个月,平均4 5个月;血管畸形4 7例,男19例,女2 8例,年龄6个月~5 6岁,平均2 1岁。1 2 诊断标准 重症血管瘤:病变占据一侧颌面部一半以上;Mulliken分类法血管瘤、血管畸形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上的不同及彩超影像上…  相似文献   

4.
剥离法治疗第Ⅷ段肝海绵状血管瘤九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肝叶切除是目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但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肝脏损伤严重、并发症多 ,给手术带来很大风险 ,尤其是第Ⅷ肝段切除更为困难而危险。自 1990年 1月至1998年 10月我们采用包膜外钝性剥离术治疗第Ⅷ肝段海绵状血管瘤 9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9例中男 2例 ,女 7例 ,年龄 3 1~ 5 7岁。肿瘤全部为单发 ,位于肝包膜下 ,最大直径 14cm ,最小直径6cm ,平均 9 2cm。全部病例无肝硬化表现 ,术前肝功能正常。术中输血 4 0 0~ 60 0ml。施行入肝血流阻断 ,阻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14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79例采用血管瘤剜除术 (其中 1例合并有Kasabach -Merritt综合症 ) ,2 9例肝叶或肝段切除术 ,5例多发性血管瘤行联合肝段切除术、血管瘤剥离和缝扎术 ,1例采用酒精注射法。结论 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直径 >6cm并有明显临床症状或患者精神负担较重 ,或合并需手术的其他上腹部外科疾病者选择手术切除 ;直径≥ 10cm随访中有增大或术前与AFP阴性的肝癌鉴别困难者应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微波固化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作者于1987~1995年采用术中微波固化(microwave coagulation)的方法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报告1990年5月~1997年5月,收治肝脏尾叶肿瘤7例,并施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43~61岁,平均54.1岁。原发性肝癌4例,巨大海绵状肝血管瘤2例,转移性肝癌1例。施行肝尾叶切除术6例,左半肝加肝尾叶切除术1例。结果治愈6例,死亡1例,死于手术中下腔静脉损伤大出血。作者强调肝脏尾叶肿瘤手术适应征应从宽,一旦确诊及早手术。提倡全肝血流阻断法切除肝脏尾状叶巨大肿瘤。  相似文献   

8.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hemangiomaofliver ,CH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 ,女性多见 ,好发年龄为 3 0~ 5 0岁 ,肿瘤多为单发 ,手术切除是治疗CHL的最有效方法。位于肝脏表面的CHL手术切除较容易 ,但邻近肝后下腔静脉的CHL ,由于与第三肝门关系密切 ,手术时易损伤下腔静脉造成大出血 ,过去被认为是肝脏手术的难点。我们采用解剖第三肝门、包膜外钝性剥离法切除邻近第三肝门处的肝海绵状血管瘤10例 ,具有手术出血少 ,肝门阻断时间短 ,肿瘤切除率高等优点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0例患者为我院 2 0 0 1年 9月至 2 0…  相似文献   

9.
刘志苏 《腹部外科》2012,25(3):129-130
肝血管瘤(liver hemangioma)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分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等.成人发病主要是海绵状血管瘤,而血管内皮瘤则多见于儿童.肝海绵状血管瘤好发年龄为30~50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6.绝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的直径小于5cm,≥10cm的血管瘤常被称之为巨大血管瘤,其比例约占血管瘤的3%~5%.血管瘤可单发,亦可多发,多发血管瘤约占20%~50%.婴儿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占儿童肝脏肿瘤的12%,约有90%病例在出生后半年内出现症状和体征,且女性患儿较多.  相似文献   

10.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它较其它内脏血管瘤多见。早在1863年Virchow对本病的形态学作了描述。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毫无症状,或呈急腹症症状,也可发生心力衰竭等併发症孀胖琢鲋鸾ピ龃?若不予治疗,有破裂引起大出血的危险。【发病情况】肝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40岁多见,平均年龄44岁。Wilson统计文献中经手术证实的84例中,发病年龄为22天~76岁。Adam统计22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年龄为4个月~77岁,平均年龄51岁。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发病的比例为1:5~10。也有报告男性发病率较高者。多数统计单发性血管瘤较多见,  相似文献   

11.
<正>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以头颈部居多。传统的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佳,且易留疤痕等。我科从1999年11月到2001年元月采用平阳霉素选择性瘤体注射治疗血管瘤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男42例、女3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5d,平均33岁;其中毛细血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26例,草莓状血管瘤26例,混合型血管瘤12例,毛细血管扩张6例;0~3岁38例,3~10岁2例,18~40岁26例,41~65岁8例;瘤体最大6×6cm,最小0.5×0.5cm。1.2 治疗方法 行血常规和胸透检查,血常规正常,肺部无纤维化表现及无发热者可接受治疗。将平阳霉素8mg溶入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5例病灶位于肝脏Ⅱ~Ⅵ段表面及边缘,1例病灶位于Ⅷ段表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例,肝脏占位直径5~9.6 cm,平均(6.64±2.60)cm,6例肝功能Child评分均为A级.结果 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无中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位于第二肝门附近和尾状叶内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包膜外剥离术,血管瘤均获完全切除,手术死亡率3.1%(1/32),术中出血量50~10000ml,12例病人术中进行了输血,输血量400~4000ml不等。术后发生胆漏(1例)、膈下积液(1例)和右侧胸腔积液(3例)等并发症5例(发生率15.6%),26例获平均(3.09±0.93)年随访,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熟悉肝脏解剖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包膜外剥离术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唇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华  赵雄 《护理学杂志》2002,17(7):509-510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唇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后常导致局部组织缺损、瘢痕 ,影响容貌。我院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唇部海绵状血管瘤 2 0 5例 ,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 0 5例中 ,男 73例、女 132例 ,年龄 1个月至 15岁 ,<1岁 15 5例 ,1~ 3岁 38例 ,>3岁 12例 ,平均 1 3岁。瘤体范围最小 0 1cm× 0 2cm ,最大 2cm× 3cm。治疗方法 :将平阳霉素 8mg(1支 )加 2 %利多卡因 0 5ml加地塞米松 1mg加 0 9%氯化钠注射液 5ml混和 ,根据瘤体大小、…  相似文献   

15.
肝血管瘤外科治疗的现状、问题和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绝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其尸检发现率为0.35%~7.0%,临床可见于各种年龄人群,但以30~50岁女性多见。20世纪70年代,我国吴孟超教授曾成功地切除1例重达18kg的特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迄今仍是世界之最。近年来,我国肝血管瘤的诊治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门诊肝血管瘤病人日益增多,无症状就诊比  相似文献   

16.
李渤  骆秋郧  柏钢  黄家全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87-1287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1],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因其发病部位和瘤体的特殊性,手术治疗风险较大。笔者采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5~60  相似文献   

17.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51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我科近 3年来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5 1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5 1例 ,男 2 9例 ,女 2 2例 ,年龄 1个月~ 5岁 ,平均 8个月。部位 :头皮 2 1例 ,颜面 13例 ,躯干 9例 ,四肢 8例。病灶最大 6 0cm× 4 5cm ,最小 1 5cm× 0 5cm ;其中毛细血管瘤(包括草莓斑毛细血管瘤 ) 2 0例 ,海绵状血管瘤 19例 ,混合型(毛细海绵状 )血管瘤 12例。在注射过程中出现局部复发1例 ,经在复发部位再次注射后 ,血管瘤消退 ;出现低热反应1例 ,未经处理 ,次日自行消退 ;局部坏死 4例 ,均为四肢草霉斑血管瘤 ,经换药后愈合 ,局部遗…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至2005年手术治疗6例,其中全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4例,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术后随访6月至10年,4例患者无便血,2例患者有少量的间歇性大便带血。结论肠镜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结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是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央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目的 总结特殊部位肝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2例瘤体位于肝中央区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均采用包膜外剥离术,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切除,术中出血量50~10 000mL,12例患者术中进行了输血,输血量400~4 000mL。术后发生胆漏(1例)、膈下积液(1例)和右侧胸腔积液(3例)等并发症5例(15.6%)。术后死亡1例(3.1%)。随访26例,平均随访(3.09±0.93)年,血管瘤无复发。结论 熟悉肝脏的解剖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包膜外剥离术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肿瘤和畸形的双重特性 ,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其表达及临床意义 ,我们对 17例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进行了分析。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海绵状血管瘤 17例 ,2~ 5 1岁 ,15岁以下 11例 ,15岁以上 6例 ,男 7例 ,女 10例。发病部位在四肢、颈面部及胸背部等 ,皮下海绵状血管瘤 14例 ,肌肉海绵状血管瘤3例 ,均为手术后病理证实。另取正常动脉、静脉组织 6例为对照组。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用鼠抗人VEGF试剂盒 ,按说明书操作。VEGF以内皮细胞胞浆出现特异性棕黄色着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