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消化性溃疡为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日臻完善,对本病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幽门螺杆菌(HP)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我们在1995年用思密达(Smecta)治疗消化性溃疡并观察了Smecta伍用Losec(洛赛克)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42例全部除有临床症状外,均经胃镜诊断证实.消化性溃疡(HP阳性),其中,胃溃疡(GU)10例,十二指肠溃疡(DU)3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36岁.现将本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21例.一组服用LosecA(A组).另一组服用Smecta+Losec(B组).消化性溃疡(HP阴性)者20例,其中GU 6例,DU 14例,男 14例,女6例,年龄20~60岁.平均34.5岁.此组均单独服用Smecta(C组).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89年10月应用甲硝唑、甲氰咪胍、甲硝唑加甲氰咪胍治疗消化性溃疡(PU)1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32例PU治疗前均经纤维内窥镜检查确诊。男123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39.3岁。胃溃疡(GU)3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80例,复合性溃疡(CU)15例,病程平均为8(7/(12))年。  相似文献   

3.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例胃溃疡(GU)和14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GU(91.2±18.0ng/L),DU(70.1±15.3ng/L)较对照组(50.8±7.6ng/L)显著升高(P<0.01)。GU组血浆ET水平又明显高于DU组(P<0.01),治疗后GU组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P<0.01),提示血浆ET在消化性溃疡(PU)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启诚  何善寿 《广西医学》1998,20(2):310-31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为了研究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及胃电变化,特总结本院1995年12月~1996年12月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168例,分析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及其体表胃电图的改变。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消化性溃疡168例中十M指肠球部溃疡(DU)136例,胃溃疡(GU)32例。分为2组,出血组82例,男56例,女26例,年龄16岁~76岁,症状:黑便及fiR血,DU67例,GU15例。非出血组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15岁~74岁,DU69例,GU17例。l·2方法:(l)HP检测:内镜检查确诊溃疡后,胃窦部取活组织2~4…  相似文献   

5.
<正> 近6年来,我们应用甲氰咪呱睡前1次加甲硝唑(灭滴灵)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与同期应用甲氰咪呱每日4次(常规服法)加甲硝唑口服对照观察,疗效无明显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7例,其中,男96例,女3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黄彩凤  李晓玲 《浙江医学》1993,15(4):240-241
洛赛克(Losec)作为一种新型的胃酸抑制剂近年来已被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报道证实其疗效优于H_2受体拮抗剂。我们于1991年8月至1992年3月对50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用Losec和雷尼替丁(RAN)治疗,观察了两组药物的近期疗效和抑酸作用,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病例选择: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Losec组:2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例,年龄19~63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3例、胃溃疡(GU)1例、复合性溃疡2例,其中3例为雷尼替丁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顽固性溃疡;RAN组:2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14~60岁。DU23例,GU1例。两组溃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与调节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表明 ,某些胃肠道疾病与内源性多肽的关系密切。为探讨消化性溃疡 (PU )虚实证的本质 ,我们检测了 PU肝郁证与脾虚证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 (NT)、β-内啡肽 (β-EP)及血清胃动素(MO)的含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86例患者系纤维胃镜和病理确诊的 PU住院病人 ,并排除心脑血管疾患。胃溃疡(GU )肝郁证 2 3例 ,男 1 5例 ,女 8例 ;年龄 1 9~49岁 ,平均 3 4.9± 1 0 .7岁。GU脾虚证 2 1例 ,男1 3例 ,女 8例 ;年龄 2 3~ 5 3岁 ,平均 45 .9± 1 2 .7岁。十二指肠溃疡 (DU)肝郁证 2 2例 ,男 1 5例 ,女7…  相似文献   

8.
苑凤昌  郭威 《广州医药》2000,31(1):73-74
为探讨洛赛克治疗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对我院96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分别用洛赛克作观察治疗和甲氰咪肌作对照治疗,比较两者4周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副反应情况。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均经胃镜检直确诊为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期溃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洛赛克组)和对照组(甲氰咪胍组),每组48例。现察组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8-62岁,平均38.6±10.1岁,病程2~18年,平均4.4±2.2年,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球部溃疡29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6~73岁,平均37.2…  相似文献   

9.
<正> 奥美拉唑(Omeprazole简称OME)又名洛赛克(Losec),是一种胃酸泵抑制剂,对胃酸引起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等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消化性溃疡有人报道对600多例胃溃疡(GU)治疗研究表明,4~6周的治愈率:口服20mg/天者分别为69%和89%,40mg/天为80%和96%。国内17家医疗临床协作组用OME口服20mg/天治疗消化性溃疡共924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654例,GU270例,DU 4周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11a间经内镜检查的466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被检查患者中检出消化性溃疡871例(1867%),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575例(6602%),胃溃疡(GU)266例(3054%),两者之比为216∶1,复合性溃疡30例(344%).消化性溃疡中男687例,女184例,检出率分别为2547%和889%,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373∶1.结论:本地区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秋冬季节,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DU多于GU,好发部位DU以球部前壁与大弯为多,GU以幽门管和胃角为多;PU的高峰年龄为21~50岁;PU的并发症以出血为最多,幽门梗阻多见于幽门前区溃疡及球部溃疡.  相似文献   

11.
随着H2受体拮抗剂的研制成功,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治愈率明显升高。我们应用泰胃美与甲氰咪呱治疗消化性溃疡各132例,现将近期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泰胃美组132例中,男102例,女30例,年龄14~70岁...  相似文献   

12.
硝苯啶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初,笔者给一位患者用硝苯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两个月后,发现该药不但稳定了患者的血压,而且治愈了十年之久的十二指肠溃疡(DU)。由此受到启示,笔者决定用硝苯啶治疗DU,并以甲氰咪呱作对照。5年来,共治疗DU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经胃镜确诊为DU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消化性溃疡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以及探讨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1200例小儿行纤维内镜检查,并对胃黏膜进行组织培养,病理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行胃镜检查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比率为10.5%(126/120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占86.5%,胃溃疡(GU)占11.1%,复合性溃疡占2L4%,男:女为2.07:1,以DU多见,DU好发于球部,GU多发于窦部、胃角中段,GU中Hp检出率高,DU中Hp检出率低。溃疡复发均伴有Hp感染。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学龄期以上,以DU多见,DU与Hp感染密切相关,复发亦与其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地区消化性溃疡(PU)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析1999年至2003年5年间的8993例纤维胃镜检查患者。结果:在所有被检查患者中检出消化性溃疡2161例(24.03%),其中胃溃疡(GU)876例(40.53%),十二指肠溃疡(DU)1127例(52.15%),复合性溃疡(CU)158例(7.31%)。消化性溃疡中,男1546例(71.54%),女615例(28.46%),男女之比为2.51:1。好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前部为多,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结论:消化性溃疡DU多于GU,好发部位DU以球部前壁为多,GU以胃窦为多,多发于31~50岁之间,发病人数有逐年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氰咪呱对重度小儿烧伤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的作用,为临床预防治疗小儿重度烧伤应激性溃疡提供一种方法.方法 54例出现应激性溃疡症状的重度烧伤小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和甲氰咪呱治疗组(30例)。两组常规用维生素K1 1mg/d、凝血酶200U/次鼻饲及止血敏0.125g/d治疗,均连用10d;同时,甲氰咪呱治疗组加甲氰咪呱0.1g/次,3次/d,静脉注射,连用10d。依照患儿呕吐物、胃肠减压液、大便性状及大便常规比较两组小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结果 甲氰咪呱组有效29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常规治疗组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83.33%。两组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甲氰咪呱能提高小儿重度烧伤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止血时间,可以用作烧伤防治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奥美拉唑加多潘立酮治疗复合性溃疡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同时存在时称复合性溃疡(CU)。近3年来,我们采用奥 美拉唑加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CU 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8例CU均经内镜,病理证实并排除恶性病变。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 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溃疡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分期, 伴发症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8~60 岁, 平均(39.5±5.7)岁;对照组:男22例,女6例,年龄19~61岁,平均(40.1±5.2)岁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 (ZA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治疗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 135例。ZAC治疗组 6 8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DU) 4 7例 ,胃溃疡 (GU) 2 1例 ;应用ZAC 0 .3g ,口服 ,3次 /d。西米替丁组 6 7例 ,其中DU 46例 ,GU 2 1例 ,应用西米替丁 0 .2g ,口服 ,3次 /d ,晚睡前服0 .4g。疗程 :DU 4周 ,GU 6周 ,结果 :溃疡愈合率ZAC组DU为 48% ,GU为 6 9% ;西米替丁组DU为 5 2 % ,GU为5 0 %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疼痛症状缓解率ZAC组DU为 70 % ,GU为 10 0 % ;西米替丁组DU为87% ,GU为 86 % (P >0 .0 5 ) ;不良反应率ZAC组为 16 % ,西米替丁组为 11% (P >0 .0 5 )。结论 :ZA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小儿消化性溃疡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以及探讨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1200例小儿行纤维内镜检查,并对胃黏膜进行组织培养,病理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行胃镜检查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比率为10.5%(126/120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占86.5%,胃溃疡(GU)占11.1%,复合性溃疡占2.4%,男:女为2.07:1,以DU多风,DU好发于球部,GU多发于窦部,胃角中段,GU中HP检出率高,DU中HD检出率低。溃疡复发均伴有HP感染。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学龄期以上,以DU多见,DU与HP感染密切相关,复发亦与其相关。  相似文献   

19.
蓝顶琴  覃素娟 《华夏医学》2001,14(4):498-499
本院从 1989年 6月至 1999年 5月共对 486 8例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 ,检出消化性溃疡 (PU ) 96 8例 ,笔者将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DU)和胃溃疡 (GU)的分布、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职业与嗜好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消化性溃疡 96 8例 ,平均年龄为 38.94岁 ,占行胃镜检查患者 486 8例的 19.88% ,胃溃疡 (GU ) 190例 ,平均年龄为 49.6 2岁 ,占消化性溃疡的 19.6 3%。十二指肠溃疡 (DU)730例 ,平均年龄为 36 .18岁 ,占消化性溃疡 75 .41% ,二者之比为 1∶ 3.84。消化性溃疡中 ,男 75 6例 (占 78.10 % ) ,女 2 12例 (占 2 1.90 % )…  相似文献   

20.
<正>近六年来,我院采用中药胃乃安胶囊与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本文46例均在治疗前作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PU),而且反复治疗多次。联合用药组(合用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38~56岁(平均46岁),平均病程7.8年,其中胃溃疡(GU)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5例。单用雷尼替丁组(单用组)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36~54岁(平均43.6岁),平均病程7.3年,其中GU21例,DU13例。 治疗方法 胃镜检查后一周内给药,合用组,中药胃乃安胶囊(广州中药一厂)4粒,一日三次口服,雷尼替丁胶囊150mg(湛江制药厂),一日二次,早晚空腹服,6周为一疗程;单用组服雷尼替丁胶囊150mg,早晚各服一次,6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服复合维生素B片2片,一日三次。治疗两个疗程后7天胃镜复查,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前均作肝、肾功能检查。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溃疡灶转为瘢痕期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